第10课 公共场所,言行文明 第3课时(课件)2025-2026学年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0课 公共场所,言行文明 第3课时(课件)2025-2026学年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部编版2024·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10 公共场所的文明素养
《维护公共秩序》第3课时
第三课时核心素养目标及重难点
核心素养目标
├─ 道德修养 → 掌握公共场所的基本礼仪规范(如轻声说话、有序排队),养成 “心中有他人” 的道德意识。
├─ 法治观念 → 知道《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关于扰乱公共秩序的禁止性规定(如第 23 条),明白 “遵守秩序是法定义务”。
├─ 健全人格 → 培养自我约束力,在无人监督时仍能自觉遵守规则(如自动扶梯靠右站立)。
└─ 责任意识 → 能在生活中主动践行爱护行为。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 理解公共秩序的重要性;掌握维护秩序的具体方法。
└─ 教学难点 → 引导学生将文明言行从认知转化为实际行动,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
问:什么是公共秩序?
公共秩序简单来说,就是大家在公共场所(比如学校、公园、超市、马路等)一起生活、活动时,共同遵守的规则和约定,目的是让大家的生活和活动能有序、安全、和谐地进行。
比如:
1、在超市结账时,大家按顺序排队,不插队,这就是购物时的公共秩序;
2、 在马路上,行人和车辆按红绿灯、斑马线行走或行驶,不闯红灯、不逆行,这就是交通中的公共秩序;
3、在图书馆里,大家轻声说话、不打闹,这就是阅读场所的公共秩序。
这些规则不是某个人定的,而是为了让每个人都能方便、安全地使用公共场所,互相尊重、不打扰别人。如果没有公共秩序,公共场所可能会变得混乱,甚至有危险 —— 比如大家都不排队会拥挤,不看红绿灯会出事故。所以,维护公共秩序是每个人的责任哦!
课前导入
公共场所是大家共同活动的地方,公共场所的秩序与文明需要大家一起来维护。
新知讲解
公共场所具有开放性、共享性和公共性。它是人们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场所,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爱护和尊重公共场所。但是有些人在公共场所有不文明行为。
在图书馆大声喧哗
躺在公共长椅上
教师提问:这些不文明行为会带来哪些不良影响呢?
学生回答预设:不文明行为会破坏环境、影响他人、让人不舒服等。
小结:公共场所的不文明行为不仅会影响他人的感受,还会破坏公共场所的秩序和环境。我们应该坚决抵制不文明行为,做一个文明的公民。
一. 交通场所的破坏行为
1、过马路时闯红灯、不走斑马线,或者在马路上追逐打闹、随意横穿马路,容易让车辆避让不及,引发危险。
2、坐公交车、地铁时,不排队上车,故意推挤别人,甚至抢座位,会导致上车混乱,还可能伤到他人。
二. 文化 / 学习场所的破坏行为
1、在图书馆、阅览室里大声说话、追逐打闹,或者把零食碎屑掉在地上,会打扰别人安静看书。
2、电影院里看电影时,手机不调静音、大声讨论剧情,甚至站起来挡住别人视线,破坏了大家的观影秩序。
三. 商场 / 超市等公共场所的破坏行为
1、买东西时插队、故意打翻货架上的商品,或者在商场里奔跑打闹撞到人,会影响大家正常购物。
2、餐厅里大声喧哗、随意浪费食物,甚至故意弄脏餐桌,让后面的人无法正常用餐。
四. 社区 / 公园的破坏行为
1、在小区楼道里乱扔垃圾、堆放杂物,堵塞通道,不仅不卫生,还可能影响紧急情况下的通行。
2、公园里践踏草坪、攀折花木,或者在公共健身器材上乱涂乱画,破坏了大家休闲的环境。
五. 学校里的破坏行为
1、上下课不排队、在走廊里奔跑打闹,可能撞到同学,影响校园秩序。
2、故意扰乱课堂纪律,比如上课大声说话、打闹,让老师无法讲课,其他同学无法学习。
这些行为看似是 “小事”,但都会影响别人的正常生活,甚至带来安全隐患。所以维护公共秩序,就是从避免这些行为开始!
当赛场上冉冉升起五星红旗,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
当赛场上冉冉升起五星红旗,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我们要
起身肃立,面对国旗,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在博物馆参观,听讲解员介绍展品时……
在博物馆参观,听讲解员介绍展品时,我们要
认真倾听讲解员讲解,认真观察博物馆的展品,有不懂的地方,礼貌的向讲解员提出疑问,在讲解员回答之后,对讲解员表示感谢。
乘坐公共汽车、地铁、火车等交通工具时……
我们要
1、候车时:按顺序排队,不插队、不拥挤。
2. 乘车中:不大声喧哗、打闹,不随意接打电话影响他人。
3. 爱护设施:不踩踏座椅、不乱涂乱画,不随意乱扔垃圾。
4. 礼让他人:主动给老人、孕妇、抱小孩的人或残疾人让座。
5. 注意安全:乘车时抓好扶手(尤其是公共汽车、地铁起步或刹车时),不将头、手伸出窗外;火车到站前,提前整理好自己的行李,不占用过道。
6. 遵守规定:比如火车上不携带危险物品等,听从工作人员的指引。
遵守公共秩序,做到文明出行,既方便自己,也不影响他人。
小结:公共场所是我们大家共同的家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我们应该遵守文明言行规范,做到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大声喧哗、不插队、遵守秩序、爱护环境、文明用语、帮助他人等。这样不仅能让我们自己感到舒适和快乐,也能让他人感受到我们的尊重和关爱。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美好的公共环境。
我们要爱护公共设施,
遵守公共秩序,共同营造
良好的公共环境。
总结
________是大家共同活动的地方,公共场所的________和________需要大家一起来________,我们要爱护________,遵守________,共同营造良好的_________。
公共场所
秩序
公共环境
维护
公共设施
公共秩序
文明
行为观察量表
评价指标 优(3 分) 良(2 分) 合格(1 分)
课堂讨论参与度 主动提出 3 个以上维护秩序建议 提出 1-2 个建议 仅能复述他人观点
角色扮演表现 准确演绎 3 种以上文明行为 准确演绎 3 种以上文明行为 需提示才能完成基本动作
家庭实践任务完成情况 连续 7 天记录规范行为 完成 3-6 天记录 记录不完整或存在敷衍
下 课
Thanks!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