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8.4.1《维护秩序靠规则》(课件+教学设计+课时训练+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教材)8.4.1《维护秩序靠规则》(课件+教学设计+课时训练+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8.4.1《维护秩序靠规则》课时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生活需要秩序。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有条不紊、井然有序的状态。社会正常运行需要每个社会成员( )
①各司其职 ②密切合作 ③积极承担责任 ④尽情地利用社会资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社会秩序包括( )
①交通秩序 ②生产秩序 ③校纪班规 ④公共场所秩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为维护清明假期及节前、节后双休日鼋头渚景区周边道路交通安全有序,无锡交警发布通告:从3月8日7时起至4月6日20时止,对鼋头渚周边部分道路实施临时交通限制措施。这启示我们( )
A.遵守社会规则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B.井然有序的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C.违反规则就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
D.应该主动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
4.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是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生成、合成的文本、图片、音频、视频、虚拟场景等信息。我国发布的《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规定,用户使用网络信息内容传播服务发布生成合成内容的,应当主动声明并使用服务提供者提供的标识功能进行标识;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恶意删除、篡改、伪造、隐匿本办法规定的生成合成内容标识。这些规定( )
①旨在规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促进人工智能健康发展 ②反映出国家不断健全技术监管体系,实现了监管内容与时俱进 ③可以杜绝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制作传播虚假信息等风险行为的发生 ④有利于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在讲解社会秩序与规则时,列举出了以下行为,请你判断哪些行为是依靠强制性措施保证实施的。( )
①路人谴责李某损坏共享自行车的行为 ②15岁的小宁骑电动车上学被交警处罚 ③学校处分违反《中小学学生守则》的学生 ④暑假期间,小林不愿意做家务被爸爸批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6.小强在影剧院观看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时,兴奋之余,不禁手舞足蹈,大声叫好,引起周围观众的不满,周围观众制止他时,他却说:“这是我的权利和自由,我想怎样就怎样。”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必须得到他人的许可
B.公民要在道德等规则的允许内行使自由和权利
C.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他人和集体的利益
D.社会规则对自由起着约束和保障作用
7.2025年5月,青岛市公安局城阳分局破获“充场工作室”网络黑灰产案。该工作室以日结150元、高薪无经验要求为诱饵吸引求职者,利用其身份及人脸信息批量注册平台账号,转卖供网络水军刷量、AI造谣及电信诈骗。到案后,工作室负责人对违法事实供认不讳。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约束人们的行为,“充场工作室”的行为违背规则,理应受到制裁 ②良好的社会秩序是社会正常运行的保障,该工作室扰乱网络秩序,破坏社会稳定 ③该工作室的行为属于刑事违法行为、严重危害社会,触犯刑法 ④我们要增强法律意识,抵制诱惑,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广州市某隧道内数十辆电动自行车占用机动车道行驶,导致公交车、私家车无法通行,交通堵塞近1小时。部分骑行者对司机鸣笛置之不理,甚至拍打车辆挑衅。以下网络评论正确的是( )
①南瓜很甜:挑衅举动充分体现对他人路权的极端不尊重
②荔湾猫姐:此类行为严重拉低了我广州的城市文明水平
③故乡的云:广州可以出台法律立即禁止电动自行车出行
④暖暖的笑:群体性违规行为反映从众心理下的秩序漠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持续多发高发。最高人民法院表示,有的诈骗组织采用多种手段拉拢、引诱未成年人作为实施犯罪的“工具人”,或者针对未成年人实施诈骗,社会危害严重,必须依法严惩。对相关犯罪行为的依法严惩旨在( )
①维护社会秩序 ②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③推进科学立法 ④保护弱势群体的财产安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文明旅游 美丽中国”,文化和旅游部一手抓文明旅游正面宣传,一手抓不文明行为约束,积极倡 导文明、健康、绿色旅游新风尚。之所以倡导文明旅游,是因为( )
A.社会秩序是靠强制性的命令来维持的
B.违背社会秩序一定要受到法律制裁
C.有良好社会秩序,社会才能正常运转
D.社会秩序能够保障社会规则的实现
11.在学校教室,有保持安静、不高声喧哗、不追逐打闹等规则;在城市街道,有遵守交通规则、靠右行走、不翻越栏杆等规则;在公园,有不踩踏草坪、不到“禁止通行”的地方、不能破坏公园的植被和设施等规则……这些规则确保各领域有序运行。这表明( )
A.生活离不开规则,规则保障社会秩序实现
B.一系列规则的建立目的是限制我们的自由
C.一切违反规则的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D.在学校、街道和公园,他律比自律更重要
12.2025年春节期间,针对春节假期交通出行特点,公安部提前研判部署,针对性加强调度指导,各地公安交管部门出动警力130余万人次、警车50万辆次,加强重点区域、重点道路疏导管控,严查酒驾醉驾、超员超速等突出违法行为,做好部分地区雨雪雾等恶劣天气交通应急管理。这是因为( )
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稳定的秩序 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③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④社会秩序保障社会规则的实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九(1)班学生小宇在课前新闻播报环节展示了以下内容——关于向社会公布《湖北省电梯使用安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的公告,对此同学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 )
①小湖:公开征求意见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
②小北:互联网打破了地域限制,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了新平台
③小武:这部条例(草案)有利于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护良好社会秩序
④小汉:公民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建言献策,传播网络正能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下列能体现这种有序化状态的是( )
①行人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 ②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 ③在图书馆里,人们安静地阅读 ④在公园里,人们随意践踏草坪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2024年10月6日晚上,济南市历下区解放阁前一群骑电摩的“鬼火少年”飙车炫技、手持烟花“炸街”,事发后,对现场的违法人员进行及时制止,拦截车辆、抓捕违法人员、疏散围观群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维护秩序靠规则,有了规则就可以维护秩序
B.井然有序的生活,主要靠人们文明素养提升
C.遵守社会规则,需要监督、奖惩即自律
D.规则明确秩序的内容,规则保障秩序的实现
二、分析说明题
16.当地相关部门根据大家提出的改进建议,积极行动:学校调整放学时间,错峰放学、交警大队多次会同校方现场勘查,将学校门前的路线设置为单行线,施划禁停黄色线……现在这里的交通状况焕然一新,学校师生及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得以改善。
从学校门前交通状况的变化中,你明白了哪些道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公交车上,如果大声喧哗,会被别人认为是道德素质低,因此为了给他人提供安静的环境,乘客都应保持安静;进入学校图书馆,如果高谈阔论,按照图书馆规定会被劝告离开图书馆,因此人们都静心看书;在法庭旁听审判,必须遵守法庭规定,不得喧哗,因此人们都保持静音。
(1)材料中的“静”字分别是用什么规则来约束的
(2)依据材料,运用规则的相关知识,说说进入以上场所按照“静”的要求约束自己的原因。
参考答案
1.A 2.B 3.B 4.B 5.C 6.A 7.B 8.B 9.A 10.C
11.A 12.A 13.D 14.A 15.D
16.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②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③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17.(1)公交车上的“静”是靠道德规则约束;学校图书馆的“静”靠图书馆的规章制度约束;法庭旁听的“静”靠法律规则约束。
(2)①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规则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安排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关系,在不同场所保持安静是这些场所规则的要求,有助于维护良好的秩序。
②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遵守这些场所的“静”的规则,能保障人们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秩序,避免混乱和干扰。
③规则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在这些场所遵守“静”的规则,能让每个人更好地享有相应的自由。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4张PPT)
(统编版)八年级

4.1 维护秩序靠规则
遵守社会规则
第4课
第二单元 维护社会秩序
新课导入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井然有序的社会生活离不开社会规则的维系。社会规则有助于我们的社会既安定有序,又充活力。那么,我们应如何与规则同行,共建共享和谐美好的社会生活
学习目标
道德修养:培养文明有礼、尊重他人的道德品质。
法治观念:树立法律意识,认识法律、纪律等规则的强制性。
健全人格:维护公共秩序,讲社会公德,做一个文明的社会成员。
责任意识:树立规则意识、社会责任意识。
教学重点:社会生活需要秩序;
教学难点:社会规则维系社会秩序。
自主探究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26-28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做标记。时间:5分钟
1、社会秩序的含义和种类
2、为什么社会生活需要秩序?
3、社会规则的含义和种类
4、为什么说社会秩序离不开社会规则的维系?
5、社会规则怎样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6、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的关系?
课堂探究
01
生活观察
公共场所秩序
生产秩序
公共场所秩序
公共场所秩序
①如果没有秩序,社会上的不安定因素会大大增加,社会将会陷入一片混乱,无法正常运行;
②如果没有社会秩序,人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会受到影响,无法安居乐业,感受生活的美好,甚至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都将存在威胁。
如果没有秩序,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
视频探究
女子火车上“霸座”不听劝,被处以行政拘留7日
视频探究
①一名购买无座票的女士,因在火车上霸占其他旅客座位、扰乱车厢秩序,近日被北京铁路警方处以行政拘留7日的处罚。
②李某的行为已构成 "扰乱公共交通工具秩序"。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第三款,此类行为可处 5-10 日拘留并处 200-500 元罚款。
③当李某持无座票霸座被拘留7日,这不仅是对违法者的惩戒,更是对公共规则的捍卫。公共场所的秩序维护不仅依赖外部约束,更需个体内在的道德自律。在文明出行的道路上,没有旁观者,只有共建共享的参与者。
视频给我们什么启示?
知识探究
什么是社会秩序?
含义: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释义:“秩”指条理,“序”指次序,社会秩序就是指有条理、有次序地安排社会各组成部分,以达到正常运转的状态。
社会秩序的种类
①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社会秩序,包括交通秩序、生产秩序、公共场所秩序等。
②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相应的秩序,如经济秩序、政治秩序、文化秩序、社会公共秩序、生态文明秩序等。
视频探究
校园周边“定时堵”怎么破?
视频探究
校门口的这种混乱状况会给学生和家长的出行造成不便,基至会威胁到学生和家长的安全,也会造成交通堵塞,影响其他人的出行。
(1)校门口的混乱状况会造成哪些影响?
(2)你认为应该如何改变这种状况?
改变这种混乱的状况需要人人都遵守交通规则。家长要树立规则意识,在学校划定的区域内等待自己的孩子;学校安排值勤老师充当临时指挥,确保学生按秩序走出校门。
知识探究
为什么社会生活需要秩序?
①社会秩序是杜会生活有条不紊、井然有序的状态。②社会正常运行需要每个社会成员各司其职、密切合作,有序利用社会资源,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③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安全、有序、和谐的社会环境。
02
课堂探究
视频探究
萌娃交警喊话式执勤火出圈
①红绿灯下,一群身着迷你反光背心的“小交警”正有模有样地比画着指挥手势;路边,他们踮着脚尖给骑电动车的叔叔阿姨递上安全手册。
②为了保护车主的安全出行,各地交警要求车主在骑电动车出行时,必须要佩戴安全头盔,如果未佩戴安全头盔出行,被交警查处的话,轻则受到口头教育,重则可以罚款20~50元。
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一条规定,机动车行驶时,驾驶人、乘坐人员应当按规定使用安全带,摩托车驾驶人及乘坐人员应当按规定戴安全头盔 。
视频给我们什么启示
视频探究
探究分享
谈谈社会规则对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
①社会规则通过规范个体行为、协调利益关系、明确权利义务、提供行为预期、建立制裁机制维护社会秩序。
②规则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安排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关系;如何享有权利,承担责任,处理好与他人、社会的关系。
知识探究
什么是社会规则?
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调节行为的规则,如道德、纪律、法律等。
社会规则的类型
道德是在社会生活中自然形成的,依靠舆论、习惯和人们的信念来维持。
纪律指为维护集体利益并保证工作进行而要求成员必须遵守的规章、条文。要求人们在集体生活中遵守秩序、执行命令和履行职责的一种行为规则。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
图片探究
违反社会规则会有哪些后果?
①如果没有规则的制约,社会秩序就会变得混乱。
②违反社会规则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不便,严重者会危及他人、危害社会。
③违反社会规则会受道德的谴责,纪律和制度的处罚,甚至接受法律的制裁。
知识探究
为什么说社会秩序离不开社会规则的维系?
①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良好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
②社会规则具有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
③社会规则有助于我们的社会既安定有序,又充活力。(P26)
探究分享
结合实例,谈谈实施《规则》的必要性。
①在没有明确规则时,课堂违规行为没人管,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同学们的学习环境;而规则实施后,它明确了哪些行为不能做、违规后会有怎样的处理,用大家认可的标准约束行为,解决了之前的混乱问题。
②《规则》的施行,旨在规范教师教育惩戒行为,明确惩戒边界,保障学生合法权益。
③社会规则通过明确对违规行为的处理方式,让人们知道违反规则会付出代价,从而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视频探究
鬼火少年夜闯医院病房
视频给我们什么启示
视频探究
①“鬼火少年”,通常指热衷于驾驶改装电动车、摩托车,并在街头飙车炫技的年轻人,近年来频频闯入公众视野,成为社会治理中的一道难题。
②“鬼火少年”聚众飙车、占道闯灯、半夜“炸街”,不仅影响周围居民休息、扰乱社会治安,还因为无牌无证、非法改装、不规范驾驶等对自身及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③“鬼火少年”的飙车行为,涉嫌超速行驶,违反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法;“飙车炸街”产生的噪声,违反噪声污染防治法,侵犯公民安宁权;擅自改装车辆、无证无牌行驶等,也涉嫌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机动车登记规定,情节恶劣者甚至可能触犯刑法,构成寻衅滋事罪或危险驾驶罪。
相关链接
①每个人都有生存发展的需要,人们既有快速办完自己业务的需要,又有获得安全和隐私保护的需要,我们要承认彼此的正当需求,然后通过一定办法协调彼此的利益关系。
②制定合理的规则,来妥善安排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关系,协调自己与他人、社会的关系,从而使大家各司其职、各安其位,这样才能各尽其责、各得其所。
给我们什么启示?
知识探究
社会规则怎样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①为了维护社会生活各领域的秩序,社会规则明确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处理与他人、社会的关系,如何行使权利、承担责任,从而使大家可以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各得其所。
②不遵守社会规则,就会受到道德的锢责,甚至会受到纪律的处罚、法律的制裁。
①社会秩序离不开社会规则的维系;社会规则具有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
②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社会规则明确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处理与他人、社会的关系,如何行使权利、承担责任,从而使大家可以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各得其所。
知识归纳
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的关系?
课堂练习
1、“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为圆。”在社会生活中有很多规则,如“中学生不得带手机进课堂”“坐高铁要自觉过安检”等。我们遵守这些规定是因为( )
A.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B.社会秩序明确社会规则的内容
C.我们要敬畏规则,提醒他人遵守规则
D.规则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A
课堂练习
2、2024年8月,海南文昌市受台风“摩羯”影响,城市内涝,交通、电力、通讯等受到严重影响。全省消防队员全力营救被困群众,被困市民自发地排队,让年纪大的和女性先行离开。这说明( )
①社会生活离不开秩序
②维护秩序靠规则
③规则需要强制人们遵守
④违反规则必受法律制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
课堂练习
3、在公园,“一草一木,需您呵护”的提示牌随处可见;在图书馆,“不敢高声语,恐惊读书人”的标语屡见不鲜;在火车站,“自觉排队,文明候车”的标识赫然醒目……它们共同说明( )
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②生产秩序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
③社会秩序保障社会规则的实现
④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D
课堂练习
4、公共秩序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下列行为违反社会管理秩序的有( )
①杜某酒后拨打110电话,谎称其家人被绑架
②某现代化工厂,工人们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工作
③李某在微信群散布加油站起火谣言,被拘留3日
④小林上课跟同学私下讲话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C
板书设计
维护秩序靠规则
社会秩序离不开社会规则的维系
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含义
种类
认识社会秩序
社会生活需要秩序
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的关系
认识社会规则
含义
种类
作业布置
材料一 规则意识是现代社会每个公民都必备的一种意识。规则意识有三个层次,它的第一个层次是指关于规则的知识,比如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爱护环境、讲究卫生、遵守学校纪律、尊敬师长、不偷不盗等。
材料二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讲规则、立规矩”的重要性,中国人古已知之。今天,一个拥有9 500多万党员、面对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的执政大党,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1)根据材料一说说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哪些,并指出它们有什么作用。
(2)阅读材料二后,有的同学认为,遵守规则是党员的事情,中学生无须遵守规则。你是否赞成这一说法?为什么?
参考答案
(1)规则有:①道德,如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等;②纪律,如遵守学校纪律;③法律,如爱国守法。
作用:①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②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2)不赞成。理由:①规则意识是现代社会每个公民都必备的一种意识;②中学生也是社会成员,需要遵守社会规则,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③遵守规则有助于中学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促进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33
Thanks!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8.4.1《维护秩序靠规则》教学设计
课题 8.4.1《维护秩序靠规则》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八年级
学习目标 道德修养:培养文明有礼、尊重他人的道德品质。法治观念:树立法律意识,认识法律、纪律等规则的强制性。健全人格:维护公共秩序,讲社会公德,做一个文明的社会成员。责任意识:树立规则意识、社会责任意识。
重点 社会生活需要秩序;
难点 社会规则维系社会秩序。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井然有序的社会生活离不开社会规则的维系。社会规则有助于我们的社会既安定有序,又充活力。那么,我们应如何与规则同行,共建共享和谐美好的社会生活 第四课 遵守社会规则第一节 维护秩序靠规则 观看图片,思考问题 图片导入本节内容,使学生易于进入本节内容
讲授新课 一、幻灯片出示课题、教学目标二、幻灯片出示自学导航,教师巡视指导:自学指导:要求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 P26-28内容,结合导学案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做标记,时间5分钟。1、社会秩序的含义和种类2、为什么社会生活需要秩序?3、社会规则的含义和种类4、为什么说社会秩序离不开社会规则的维系?5、社会规则怎样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6、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的关系?三、师生合作探究(一) 维护秩序靠规则01探究一:生活观察 探究二:播放视频《女子火车上“霸座”不听劝,被处以行政拘留7日》视频给我们什么启示?点拨:①一名购买无座票的女士,因在火车上霸占其他旅客座位、扰乱车厢秩序,近日被北京铁路警方处以行政拘留7日的处罚。②李某的行为已构成 "扰乱公共交通工具秩序"。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第三款,此类行为可处 5-10 日拘留并处 200-500 元罚款。③当李某持无座票霸座被拘留7日,这不仅是对违法者的惩戒,更是对公共规则的捍卫。公共场所的秩序维护不仅依赖外部约束,更需个体内在的道德自律。在文明出行的道路上,没有旁观者,只有共建共享的参与者。探究三:相关链接探究四:播放视频《校园周边“定时堵”怎么破?》(1)校门口的混乱状况会造成哪些影响?(2)你认为应该如何改变这种状况?点拨:(1)校门口的这种混乱状况会给学生和家长的出行造成不便,基至会威胁到学生和家长的安全,也会造成交通堵塞,影响其他人的出行。(2)改变这种混乱的状况需要人人都遵守交通规则。家长要树立规则意识,在学校划定的区域内等待自己的孩子;学校安排值勤老师充当临时指挥,确保学生按秩序走出校门。探究五:知识探究为什么社会生活需要秩序?点拨:
①社会秩序是杜会生活有条不紊、井然有序的状态。②社会正常运行需要每个社会成员各司其职、密切合作,有序利用社会资源,积极承担社会责任。③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安全、有序、和谐的社会环境。 (二) 维护秩序靠规则02探究一:播放视频《萌娃交警喊话式执勤火出圈》视频给我们什么启示 点拨:①红绿灯下,一群身着迷你反光背心的“小交警”正有模有样地比画着指挥手势;路边,他们踮着脚尖给骑电动车的叔叔阿姨递上安全手册。②为了保护车主的安全出行,各地交警要求车主在骑电动车出行时,必须要佩戴安全头盔,如果未佩戴安全头盔出行,被交警查处的话,轻则受到口头教育,重则可以罚款20~50元。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一条规定,机动车行驶时,驾驶人、乘坐人员应当按规定使用安全带,摩托车驾驶人及乘坐人员应当按规定戴安全头盔 。探究二:探究分享探究三:知识探究(1)什么是社会规则?(2)社会规则的类型点拨:(1)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调节行为的规则,如道德、纪律、法律等。(2)道德是在社会生活中自然形成的,依靠舆论、习惯和人们的信念来维持。纪律指为维护集体利益并保证工作进行而要求成员必须遵守的规章、条文。要求人们在集体生活中遵守秩序、执行命令和履行职责的一种行为规则。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探究四:图片探究违反社会规则会有哪些后果?点拨:①如果没有规则的制约,社会秩序就会变得混乱。②违反社会规则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不便,严重者会危及他人、危害社会。③违反社会规则会受道德的谴责,纪律和制度的处罚,甚至接受法律的制裁。探究五:知识探究为什么说社会秩序离不开社会规则的维系?点拨:①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良好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②社会规则具有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③社会规则有助于我们的社会既安定有序,又充活力。(P26)探究六:探究分享探究七:播放视频《鬼火少年夜闯医院病房》视频给我们什么启示 点拨:①“鬼火少年”,通常指热衷于驾驶改装电动车、摩托车,并在街头飙车炫技的年轻人,近年来频频闯入公众视野,成为社会治理中的一道难题。②“鬼火少年”聚众飙车、占道闯灯、半夜“炸街”,不仅影响周围居民休息、扰乱社会治安,还因为无牌无证、非法改装、不规范驾驶等对自身及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③“鬼火少年”的飙车行为,涉嫌超速行驶,违反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法;“飙车炸街”产生的噪声,违反噪声污染防治法,侵犯公民安宁权;擅自改装车辆、无证无牌行驶等,也涉嫌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机动车登记规定,情节恶劣者甚至可能触犯刑法,构成寻衅滋事罪或危险驾驶罪。探究八:相关链接探究九:知识探究社会规则怎样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点拨:①为了维护社会生活各领域的秩序,社会规则明确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处理与他人、社会的关系,如何行使权利、承担责任,从而使大家可以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各得其所。②不遵守社会规则,就会受到道德的锢责,甚至会受到纪律的处罚、法律的制裁。探究十:知识归纳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的关系?点拨:
①社会秩序离不开社会规则的维系;社会规则具有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②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社会规则明确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处理与他人、社会的关系,如何行使权利、承担责任,从而使大家可以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各得其所。 学生读出教学目标学生自学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观看视频,思考问题学生讨论发言学生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观看视频,思考问题学生讨论发言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观看视频,思考问题学生讨论发言学生阅读材料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思考问题学生讨论发言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观看视频,思考问题学生讨论发言学生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 教师巡视,随时回答学生的问题。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引导学生通过视频思考归纳问题引导学生结合课本归纳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视频思考归纳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思考归纳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视频思考归纳问题引导学生结合课本归纳问题引导学生结合课本归纳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思考归纳问题学生结合课本回答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思考归纳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视频思考归纳问题学生结合材料讨论回答问题。学生结合课本回答问题学生结合课本讨论回答问题。
当堂达标 见课时训练 认真做题,同桌互改 通过训练,提高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社会生活离不开社会规则的维系。社会规则有助于我们的社会既安定有序,又充活力。社会规则明确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处理与他人、社会的关系,如何行使权利、承担责任,从而使大家可以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各得其所。 说出本节课自己学会什么 归纳知识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