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双减作业本2.3河流与湖泊-粤教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双减作业本2.3河流与湖泊-粤教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地理
双减作业本:河流与湖泊
【区域认知】
1.区分内流河、外流河,阅读地图,找出长江、黄河等主要河流和鄱阳湖等主要湖泊的位置。
2.阅读地图和资料,了解长江、黄河的源头、分界点、流经省区与地形区,注入海洋及各河段特征。
【综合思维】
1.结合气候、地形等,分析长江、黄河等河流的水文特征的成因。
2.从资源开发(水能、航运)、生态保护、灾害防治等角度,探讨人类活动与长江、黄河的相互影响。
【地理实践力】
1.学会阅读水系图,获取河流湖泊的分布、流向等信息。
2.能收集本地河流湖泊资料,分析其特点及与生活的联系。
【人地协调观】
1.认识到河湖资源的重要性,树立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意识。
2.关注河湖污染、水土流失、洪涝灾害等问题,增强保护河湖生态的责任感。
近年来,洞庭湖区入湖水量持续下降,人水矛盾日益凸显。新时代洞庭湖生态经济区面临构筑水生态屏障、加强水生态保护和修复、强化水污染防治、推进水资源利用等任务。下图为“湖南省及洞庭湖区图”,据此完成1-3题。
1.读图,洞庭湖主要位于我国哪个省级行政单位,其简称是( )
A.贵 B.鄂 C.湘 D.浙
2.下列关于洞庭湖区人水矛盾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①洞庭湖水量减少 ②洞庭湖水质下降
③当地降水量稀少 ④生产、生活用水增加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习近平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为构筑洞庭湖经济区水生态屏障,做好“湖”文章,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A.禁止发展任何工业 B.把黄河水调入洞庭湖
C.禁止人口迁入当地 D.植树造林、退耕还湖
长江是我国的“水能宝库”、“黄金水道”,读长江流域图,回答4-6题。
4.关于长江流域的地理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长江自西向东流,注入东海
B.长江上游与中游的分界地点是宜昌
C.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交界处
D.水稻是主要粮食作物,甘蔗是主要糖料作物
5.宜昌至入海口段航运价值高,主要原因是( )
①流量大;②流经盆地,水流平稳;③无结冰期;④人口稀疏;⑤经济发达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④⑤
6.该流域夏季易发生的气象灾害主要有( )
A.泥石流 B.寒潮 C.沙尘暴 D.洪涝
2021年10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读图,完成7-9题。
7.图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是( )
A.丁——入海口段 B.甲——乙段
C.乙——丙段 D.丙——丁段
8.造成该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是( )
A.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
B.修路、采矿等行为破坏植被
C.黄土土质疏松
D.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
9.在甲河段附近,有较多水电站。该河段进行梯级开发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
①气温低 ②河流流量较大 ③河流落差大 ④水库移民较少
A.②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我国地域广大,地理事物的区域特征十分显著。读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关于我国地理事物分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线是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B.乙线是我国400mm年等降水量线
C.丙线以西地区人口稠密,以东地区人口稀疏
D.丁线是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
11.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两河结冰期长,航运价值高
B.②③两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
C.①④两河春汛的水源来自大气降水
D.③④两河支流众多,水流量大
下图为“我国某河流中游某水文观测站多年月平均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2-13题。
12.关于该河汛期和水源补给方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春夏季节—地下水 B.夏秋季节—降水
C.秋冬季节—冰雪融水 D.冬春季节—湖泊水
13.推测该河流7~8月输沙量较大的原因可能有( )
①径流量小 ②降水量大 ③河流沿岸植被破坏严重
④气温高,蒸发强⑤河流流域陡坡耕地多
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③⑤ D.②③④
2024年6月24日,由于湘江水位持续上涨,著名景区“橘子洲头”发布闭园通知。读橘子洲头不同季节对比图,完成14-15题。
14.“橘子洲头”湘江水位出现上涨的季节应该是在(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5.湘江水位季节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地形因素 C.太阳辐射 D.季风气候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长江和黄河沿线考察调研。他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为重大国家战略。读图“长江和黄河流域图”,据此完成1-5题。
1.下列关于长江和黄河水文特征的共同点叙述正确的是( )
A.下游地区有结冰期 B.中游地区含沙量大
C.上游地区流速快 D.流程长且流量大
2.A河段在冬季多发自然灾害的原因是( )
A.河流由高纬流向低纬 B.河流由低纬流向高纬
C.河流位于高纬度地区 D.河流位于低纬度地区
3.B省针对本省黄河的生态环境保护,应该将工作重点放在( )
A.城市建设 B.绿水青山
C.开垦耕地 D.工矿建设
4.从西藏到四川成都,沿着318国道依次可以看到( )
A.河谷农业、高寒牧业、林业、水田农业
B.旱作农业、渔业、灌溉农业、水田农业
C.河谷农业、渔业、林业、旱作农业
D.山地牧业、灌溉农业、林业、旱作农业
5.“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地域,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很大区别,表现为( )
A.北侧地域的传统民居多以竹木为原料,通风性好
B.南侧一些地区传统民居墙壁厚实,防寒保暖
C.南侧地域的人们传统出行以马车为主
D.北侧地域的人们喜欢吃面食
2025年1月8日,青海湖景区相关部门为加强青海湖冰封期裸鲤资源的保护发布了最新公告。青海湖是世界高原内陆湖湿地类型的典型代表,青海湖裸鲤(俗称湟鱼)是该湖区特产,其因生存环境水温低,食料生物贫乏和生长期短,故生长缓慢。青海湖裸鲤有明显的生殖洄游现象,每年3月下旬至8月由青海湖进入河中繁殖。图左为青海湖位置示意图,图右为青海湖裸鲤外观图。完成6-8题。【跨学科融合+环境保护主题】
6.图中甲河的流向是( )
A.自东北向西南 B.自西南向东北
C.自东南向西北 D.自西北向东南
7.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生存在这里的青海湖裸鲤生长缓慢的自然原因是青海湖( )
A.水温低,湖水中饵料少
B.是咸水湖,不适宜裸鲤生长
C.氧气少,裸鲤高原反应严重
D.所在地光照强,紫外线会伤害裸鲤
8.青海湖附近居民在河流上修建拦河大坝,发展灌溉农业,带来的不利影响有( )
①裸鲤数量减少 ②青稞的产量增加
③青海湖水位下降 ④青海湖的含盐量增加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长江是我国的“水能宝库”、“黄金水道”,读长江流域图,回答9-11题。
9.关于长江流域的地理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长江自西向东流,注入东海
B.长江上游与中游的分界地点是宜昌
C.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交界处
D.水稻是主要粮食作物,甘蔗是主要糖料作物
10.宜昌至入海口段航运价值高,主要原因是( )
①流量大; ②流经盆地,水流平稳;
③无结冰期; ④人口稀疏;⑤经济发达
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④⑤
11.该流域夏季易发生的气象灾害主要有( )
A.泥石流 B.寒潮 C.沙尘暴 D.洪涝
1.【地理探究】
探究主题:我国河流的汛期
探究背景:每到暑假前,学校都会向学生宣讲河道防汛防溺水安全课,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山西的小明通过学习《数以万计的河流》一课,对汛期已有一定的了解,并计划和同学一起探究我国河流的汛期,深入了解身边河流的“脾性”。
探究一: 搜集资料
河流犹如大地的血脉,滋润着地球上的万物。我国是世界上河流众多的国家之一。同学们找到了一幅中国主要河流分布图(图1)和①②③④河流流量的年变化曲线图(图2)
(1)依次写出图中①②③④河流的名称。
探究二 :剖析原因
(2)①河流与②③④河流汛期都出现在夏季,但汛期形成的原因不同,请分别说明原因。
知识卡河流的汛期是指一年中降水量最大、最集中的时期。河流出现汛期是因为河流流域内季节性降水、融冰、雪化引起的定时性水位上涨。河流汛期的出现会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
(3)读②河流流量的年变化曲线图,该河流4月份前后也会形成一次汛期,试分析原因。
探究三: 联系生活
(4)通过对我国河流汛期的深入了解,说出我们在暑期防溺水方面可以采取的措施。
2.2024年4~7月期间,长江干流发生多次洪水。但进入8月,长江武汉段水位创有水文记录以来的历史同期最低。进入10月,长江武汉段多处水域甚至“见底”。面对极端的“涝旱急转”,三峡等长江上游水库群通过对江水进行科学调控。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长江中游地区洪涝频发的原因,并将思维导图补充完整。
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⑤____
(2)说出2024年8月以来长江武汉段水位异常偏低的气候原因:____。
(3)举例说出此次长江“见底”对经济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____。
(4)说明三峡水库在本次“涝旱急转”中如何调控江水:____。
参考答案
核心巩固:
C 2.C 3.D 4.C 5.C 6.D 7.C 8.B 9.C 10.B 11.B 12.B 13.B
14.B 15.D
素养提升
1.C 2.B 3.B 4.A 5.D 6.C 7.A 8.C 9.C 10.C 11.D
自我超越:
1.(1)①塔里木河,②松花江,③长江,④珠江(2)①河流位于我国西北内陆,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引起河流水位上涨,从而形成汛期;②③④河流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夏季降水多,河流水位上涨,从而形成汛期。(3)②河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冬季降雪丰富,河流会结冰,春季随着气温的升高,积雪融化,河流融冰,水位上涨,从而形成汛期。(4)加强防溺水教育;学习地理知识,掌握河流汛期的知识;不随意下河玩水等等。
2.(1)支流曲折或弯曲慢或缓慢水土流失严重缩小或减小(2)降水量较历史同期偏少,河流补给水源减少;气温较历史同期偏高,蒸发旺盛。(3)水位过低,影响航运;河流流量减少,水电站的发电量下降,影响电力供应;农业灌溉水源不足;部分依赖长江水作为工业用水的企业,可能因供水不足而被迫减产甚至停产;水域面积缩小,影响渔业捕捞和水产养殖业。(4)在洪水期,蓄水,削减洪峰;干旱时,放水,补给下游地区
学习目标
核心巩固
素养提升
自我超越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