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第1课时 地球的自转 同步分层练(含答案)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 第1课时 地球的自转 同步分层练(含答案)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1课时 地球的自转
一、 方向和周期
1. 定义:地球绕着    的旋转运动。
2. 方向:    。
3. 周期: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    。
二、 产生的自然现象
1. 昼夜更替
  地球是一个    的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产生    现象→地球不停地自转→产生    现象→太阳东升西落。
昼夜现象与昼夜更替现象产生的原因
昼夜现象:因为地球是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昼夜更替现象:因为地球在不停地自转。
2. 时间差异
  早晨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傍晚由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随着地球自转,地球上经度不同的地方,会出现    的差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巧记地球的自转
自西向东绕轴转,一天一圈不停息,东迎黎明西送日,昼夜更替时间差。
  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也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读地球仪示意图,完成1~2题。
1.     
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的正确做法及顺序是 (  )
① 使地球仪上的北极遥指北极星的方向
② 以假设的“太阳”为中心,沿椭圆“轨道”水平运动
③ 面对地球仪,从左向右匀速转动球体
④ 水平放置地球仪
A. ①③④ B. ④②③
C. ②③④ D. ④①③
2. 下列关于地球自转的说法,正确的有 (  )
① 自转周期:一天
② 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③ 自转的绕转中心:太阳
④ 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更替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3. 与“坐地日行八万里”无关的是 (  )
A. 地球公转
B. 地球自转周期为1天
C. 地球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D. 地球自转
在暗室里,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运动,观察地球仪的受光区域及其变化。读图,完成4~5题。
4. 按地球自转方向转动地球仪,可以演示(  )
① 四季变化 ② 太阳东升西落
③ 昼夜长短的变化 ④ 昼夜更替现象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5. 缓缓拨动地球仪旋转180°,会发现图中甲点 (  )
A. 一直处于白天 B. 一直处于黑夜
C. 由黑夜变成白天 D. 由白天变成黑夜
6. 生活中有很多现象都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下列现象与地球自转有关的是 (  )
A. 我们生活的地方四季分明,春暖、夏热、秋凉、冬冷
B. 我们学校冬季和夏季使用不同的作息时间
C. 我们发现正午旗杆的影长夏季比冬季短
D. 我们每天都经历昼夜更替现象
7. (2023·湖南长沙)2023年是中国载人航天20周年。北京时间5月30日9时31分,神舟十六号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空间站进入应用与发展新阶段。神舟十六号成功发射时,位于智利首都圣地亚哥(西五区)的测控站正值夜晚。这是因为 (  )
A. 纬度差异 B. 气候差异
C. 地球公转 D. 地球自转
  (2023·河北石家庄)在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中,人类在地球赤道装备多台行星发动机,用反向于地球自转的推力,逐步迫使地球停止自转。下图为电影剧照。据此完成8~9题。
8.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  )
A. 自西向东 B. 自东向西
C. 自北向南 D. 自南向北
9. 影片中“流浪地球计划”的第一步就是让地球在驶离太阳系的过程中停止自转。小明对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的推测,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
A. 地球上将不再有昼夜交替的现象
B. 地球表面的气温会升高
C. 地球将不再围绕太阳公转
D. 面向太阳的一面会出现极昼现象
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顺应天地的生存法则。据此回答10~11题。
10.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遵循的规律是 (  )
A. 物影变化 B. 四季差异
C. 昼夜更替 D. 纬度差异
11. 形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作息规律的主要原因是 (  )
A. 地球的公转
B. 地球的自转
C. 月球的自转
D.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2. 北京位于伦敦的东方。如果顺应天时,地处北京的小红比伦敦的小明晚上入睡时间 (  )
A. 更早 B. 更晚
C. 早晚一样 D. 没有规律
(2024·山西)人类共同生活在地球家园,不同地区存在着时间差异。读图,完成13~14题。
13. 造成世界各地时间差异的原因是 (  )
A. 地球形状 B. 地球大小
C. 地球自转 D. 地球公转
14. 图中显示北京时间比莫斯科时间 (  )
A. 早5小时 B. 早6小时
C. 晚5小时 D. 晚6小时
15. (教材改编题·P23活动)林林和正在国外出差的妈妈,利用周末的时间进行了一次通话。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由于地球是一个    (填“透明”或“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向着太阳的一面为    (填“白天”或“黑夜”)。
(2) 图中①②两地昼夜状况为:②地位于    (填“昼”或“夜”)半球,①地即将迎来    (填“日出”或“日落”)。北京下一次回到现在的位置,需要经过    (填“一天”或“一年”)。
(3) 图中,在同一时刻,妈妈和林林打电话时,为什么互相的问候不一样
16. 读地球上的昼夜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 在地球的自转过程中,某点会沿纬线从 A到B再到C运动。在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处于    (填“白天”或“黑夜”);在从B运动到C的过程中,处于    (填“白天”或“黑夜”)。从图中的A、B、C所在弧线长度可以看出,夜晚比白天    (填“长”或“短”)。
(2) 在A、B、C 三点中,处于午夜的是    ;处于正午的是    。
(3) B点位于晨昏线上,图示B点所处的时刻是    (填“清晨”或“黄昏”)。
(4) 在M、Q、P三条纬线上的地点,白天比夜晚长的是   ,白天比夜晚短的是   ,白天和夜晚一样长的是    。
(5) 下面为玲玲同学不同时间的影子。如果是同一天,影子甲和乙更接近正午的是    。
[核心知识梳理]
一、 1. 地轴 2. 自西向东 3. 一天
二、 1. 不透明 昼夜 昼夜更替 2. 时间
[课时达标精练]
1. D 2. C 3. A 4. D 5. D 6. D 7. D
[综合素养提升]
8. A 9. B 10.C 11. B 12. A 13. C 14. A
15. (1) 不透明 白天 (2) 夜 日落 一天 (3) 由于地球的自转,地球上不同的地区产生了时间的差异。
16. (1) 黑夜 白天 短 (2) A C (3) 清晨 (4) M P Q (5) 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