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一年级下册1.4《 我们有精神》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一年级下册1.4《 我们有精神》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 第一单元
第4课 我们有精神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有精神”的具体表现,理解“有精神”是外在表现与内在精神的结合,认同其在个人成长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
2.在日常生活中坚持做到"有精神",自觉养成保持健康积极的精神面貌的良好习惯,逐步形成乐于学习的主动品格和乐观开朗的坚韧品格。
3.自主体验"有精神"的状态,主动探索保持"有精神"的具体方法并积极践行,提升探究和践行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有精神”的具体表现和内涵。掌握“有精神”的具体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有精神”是外在表现与内在精神的结合。
三、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小记者证;“我有精神记录卡”
2.学生准备:自己有精神的照片
四、活动过程
活动一:亮眼找“精神”
1.情境创设。
新学期开始了,学校的小记者站要开设一个新栏目《新学期,新面貌》,邀请咱们班里的孩子都来当小记者,找一找咱们校园里的新面貌。这是大家的小记者证,每完成一个栏目环节,就能点亮一个大拇指,获得五枚大拇指的孩子,就能被评为“好面貌小记者”,有信心吗?在小记者们的采访过程中,老师还会根据大家的表现,发出奖励星,准备好了吗,一起进入今天的栏目主题:我们有精神。【板书:我们有精神】
2.升旗仪式有精神。
小记者们出发,来到天安门广场,看到这样一幕(升旗仪式)。学生看到了什么?什么样的表现是有精神的?解放军服装整齐、身姿挺拔,非常有精神。【板书:身姿挺、衣冠正】
在学校里,升旗仪式时的我们在做什么?唱国歌、行队礼/注目礼、排好队伍、站得笔挺、认真听……请同学来演一演,怎么样是有精神的。【板书:声音响、动作准】学生自评表现,发出奖励星。
3.日常生活有精神。
现在班里谁有精神?坐的时候端正、行走的时候匀速、举手的时候手笔直、发言时声音响亮……教师评价表现,发出奖励星。
同学都知道了自己有精神是什么样的。老师出示卡通人物图片(站、坐、表情),学生能不能辨认出他们是不是有精神?如果觉得他们有精神,就说:“精神精神真精神”;如果觉得他们没有精神,就说“不精神”。对“不精神”的样子,放出对比照,更直观感受怎样才是精神的。
照片1:站得有精神。请单个学生比一比,谁站得最有精神。
照片2:坐得没有精神。请学生说一说,怎么样坐才是有精神的。小组内比一比,谁坐得最有精神。
照片3:表情没有精神。请学生说一说,什么样的表情才是有精神的。全班做出表情,教师来评。
玩游戏:我说你做,教师说动作,学生做出怎样是有精神的(坐端正、举手、看书、立正、眼保健操……)。请之前发言的同学观察谁的表现有精神并发出奖励星。
4.全面发展有精神。
看课本中的绘本故事《谁精神?》,小记者们来到森林王国“看看谁精神”大赛中做评委,这四个小动物都说自己最有精神,你们同意吗?不是做到某一方面有精神即可,要努力把各方面都做好,才能更有精神。
学生思考,自己在哪些方面已经做到很有精神了,在哪些方面可以做得更有精神。小组讨论,互相提提建议,然后全班分享。找到更有精神目标的孩子,自评奖励星。
5.小结:小记者们,你们成功找到了有精神的模样,获得了第一枚大拇指。
活动二:慧眼识“精神”
1.小组趣分享。
学生在课前准备一张自己有精神的照片。和身边的小伙伴分享,这是什么时候拍的,你在干什么,为什么这么有精神?在学生分享之前,先由老师示范分享。
2.集体大讨论。
选几位同学的照片放在PPT上,请对应的同学自己来介绍,再请其他同学说一说感受。引出精神不只有外表,还有内在。【板书:认真专注、自信阳光、勤奋好学、机灵懂事】
3.小结:小记者们,你们明白了有精神的样子来自我们的外表,也来自我们的内心。【板书:外、内】获得了第二枚大拇指。
4.课间操。
活动三:妙法有“精神”
1.寻访好方法。
有没有什么好方法可以让我们变得更有精神呢?通过小朋友们的讲述,了解有精神的办法:适当运动、早 睡早起、心情愉快。【板书:适当运动、早睡早起、心情愉快】
2.提议金点子。
再想一想、说一说,其他能让人有精神的金点子(讲卫生、吃饱吃好、晒太阳、交朋友、树榜样……)穿插让学生演一演,不同状态下有精神和没精神,感受好方法能让人更有精神。
3.小结:小记者们,你们掌握了有精神的金点子,获得了第三枚大拇指。
4.活动延伸。
鼓励学生利用好这些金点子,教师出示“我有精神记录卡”,记录自己一周的表现,根据表现,由家长送出第四枚大拇指。下节课,开展“我们多精神”展示会,为有精神的孩子送出第五枚大拇指,评出“好面貌小记者”。
五、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