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2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1)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课件(共29张PPT+内嵌视频3个)人教版(2024)七年级生物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3.2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1)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课件(共29张PPT+内嵌视频3个)人教版(2024)七年级生物下册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视频中的奶奶采取了什么动作把卡在小女孩呼吸道中的异物排出的?
观看视频,回答问题
情境导入
海姆立克急救法
通过挤压腹部,改变胸腔的容积,从而控制气体的进出。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人教版2025 七年级 下册 第四单元 人体的生理与健康(一)
第1课时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学习目标
01
02
04
生命观念
科学思维
态度责任
通过模拟、演示呼吸运动时胸廓的变化等活动,直观感受呼吸运动的情况,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通过观察模型与演示实验,提高观察、判断、推理的能力。
03
探究实践
通过问题引导、模型演示,理解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
通过了解生活中食物道异物堵塞、踩踏等实际问题,养成健康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
学习目标维度 具体评价内容(对应目标要求) 个评(1-4分) 组评(1-4分) 总评
生命观念 能通过模拟实验描述呼吸运动时胸廓的变化,理解“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如胸廓与肺的配合) ¨1¨2¨3¨4 ¨1¨2¨3¨4 共56分,我获得

·优秀≥50
·良好≥39
·达标≥28
·待提升<28

科学思维 1.推理“肋骨间肌肉、膈肌运动与胸廓容积变化”的逻辑关系 ¨1¨2¨3¨4 ¨1¨2¨3¨4 2.用针管实验结论解释气体进出肺的原理 ¨1¨2¨3¨4 ¨1¨2¨3¨4 探究实践 1.规范参与“体验胸廓变化”“模型探究肋骨运动”等活动,准确记录数据 ¨1¨2¨3¨4 ¨1¨2¨3¨4 2.通过膈肌模型实验归纳“胸廓变化与呼吸的关系” ¨1¨2¨3¨4 ¨1¨2¨3¨4 态度责任 1.用所学解释海姆立克急救法原理,认识健康知识的实用性 ¨1¨2¨3¨4 ¨1¨2¨3¨4 2.结合踩踏、溺水事件,形成“保护胸廓扩张”的安全意识 ¨1¨2¨3¨4 ¨1¨2¨3¨4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评价任务
胸廓是由胸骨、肋骨和胸椎共同围成,保护肺和心脏等器官。
胸骨
肋骨
胸椎
正面
侧面
胸廓的结构
要求:
坐直身体;
双手轻放在肋骨两侧深吸气,深呼气;
你的肋骨发生怎样的运动(向上向外或向下向内),你的胸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扩大或缩小)?
吸气:肋骨 运动,胸廓 。
呼气:肋骨 运动,胸廓 。
向上向外
扩大
向下向内
缩小
胸廓的扩大与缩小是如何实现的呢?
活动一:体验胸廓变化
自主阅读课本98页第二自然段,
思考:你认为肋骨本身能自发的运动吗?如果不能,什么原因使肋骨运动?
肋骨间的肌肉会收缩和舒张,牵动肋骨运动,
导致胸廓的容积发生变化
肋骨间的肌肉
肌肉长短的变化
肌肉收缩:
短、用力
肌肉舒张:
长、放松
.
活动二:【模型探究】肋骨间的肌肉与胸廓容积的变化
小组讨论,完成以下问题:
1、移:左手固定胸椎,右手移动肋骨,从左图变成右图。
判断此过程肋骨是向上向外还是向下向内移动?是吸气还是呼气?
2、量:测量左图右图情况下A、B点间距离长度。左图AB长 cm;右图AB长 cm。
判断由左图变成右图,AB间的距离变短还是变长?
此时肌肉处于什么状态。
3、比:比较左右两图面积大小。判断从左图到右图胸廓容积变化情况?
判断此时胸廓容积变化。
肋骨
胸椎
胸骨
肋骨
胸椎
胸骨
肋骨间肌肉
肋骨间肌肉
.
小结:
肋骨间的肌肉收缩
肋骨 运动
胸廓 .
肋骨间的肌肉舒张
向上向外
扩大
肋骨 运动
胸廓 .
向下向内
缩小
.
胸廓的扩大和缩小,还与膈的运动有关。膈位于胸腔的底部(即腹腔的顶部),是将胸腔和腹腔分隔开的结构,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可以收缩和舒张。
胸腔是由胸廓与膈围成的空腔。

膈肌的收缩和舒张与胸廓容积的关系
.
膈肌的运动使胸廓的上下径发生变化
膈肌收缩
胸腔 .
膈顶部 .
吸气
膈肌舒张
胸腔 .
膈顶部 .
呼气
增大
扩大
上升
胸廓上下径 .
下降
胸廓上下径 .
缩小
缩小
总结:胸廓容积的变化是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 导致的。
收缩和舒张
思考
其实,肺本身不具有自主收缩和舒张的能力,只能依靠胸廓的扩大和缩小而被动收缩和舒张。
胸廓的变化与呼吸有什么关系呢?
是由于胸廓扩大导致吸气?
还是因为吸气后使胸廓扩大呢?
活动三:模拟膈肌的收缩和舒张与呼吸的关系
(1)模型中的装置瓶子、吸管、气球、橡皮膜
分别模拟了哪些结构
(2)下拉橡皮膜,气球发生了什么变化?
上推橡皮膜,气球发生了什么变化
分别模拟了什么过程?
(3)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小组讨论,思考以下问题:
模拟膈肌的收缩和舒张与呼吸的关系
(1)模型中的装置分别模拟了哪些结构
观察·思考
吸管
瓶子
气球
橡皮膜
气管和支气管
胸廓

膈肌
模拟膈肌的收缩和舒张与呼吸的关系
观察·思考
(1)下拉橡皮膜,气球 ;
模拟:
膈肌 ,膈顶部 ,肺 ;
(2)上推橡皮膜,气球 ;
模拟:
膈肌 ,膈顶部 ,肺 ;
结论:胸廓的扩大导致吸气,胸廓的缩小导致呼气
吸气
呼气
胀大
下降
扩张
回缩
上升
回缩
收缩
舒张
为什么胸廓扩大或缩小,气体就进出肺了呢?
大气压力:空气中有大量看不见的气体分子,它们会对物体表面产生压力
思考:
活动四:探究气体压力与容积的关系
取一针管,拉出一部分,用左手堵住针孔,1、右手用力内推,感受如何?
2、左手不动,松开右手有什么现象
3、不堵住针管口,推拉活塞,还有以上感觉和现象吗
4、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1:气体中普遍存在着压力。
结论2:容积越大,气体压力越大:容积越小,气体压力越小。
结论3:气体总是从气压高的地方向气压低的地方运动。
你能利用所学,来解释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原理吗?
学以致用
外力冲击腹部膈肌
膈顶部 .
肺内气压 外界气压
胸廓 ,胸腔容积 .
肺内气体 ,将异物从呼吸道冲出
上升
缩小
缩小
肺 .
回缩
大于
排出
海姆立克急救法
肋骨间
肌肉收缩
膈肌收缩
肋骨间
肌肉舒张
膈肌舒张
胸廓
_____
胸腔容积_____

_____
肺内气体压力
_____
吸气
胸廓
_____
胸腔容积_____

_____
肺内气体压力
_____
呼气
扩大
扩大
扩张
降低
缩小
缩小
回缩
增大
气体


气体


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即为呼吸运动,包括呼气和吸气两个过程。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来实现的。
课 堂 总 结——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人的呼吸频率:大约16/每次
(重要笔记)
生活拓展:踩踏事件
踩踏事件中,拥挤的人群会造成胸腔挤压,这个时候人的胸腔根本就不能够扩张吸气,从而发生挤压性窒息的情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压死人”。
生活拓展:溺水事件
下水游泳时,如果水超过胸部。你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会感到呼吸困难(吃力),胸廓受到水的挤压,胸廓扩张受到影响。
学习目标维度 具体评价内容(对应目标要求) 个评(1-4分) 组评(1-4分) 总评
生命观念 能通过模拟实验描述呼吸运动时胸廓的变化,理解“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如胸廓与肺的配合) ¨1¨2¨3¨4 ¨1¨2¨3¨4 共56分,我获得

·优秀≥50
·良好≥39
·达标≥28
·待提升<28

科学思维 1.推理“肋骨间肌肉、膈肌运动与胸廓容积变化”的逻辑关系 ¨1¨2¨3¨4 ¨1¨2¨3¨4 2.用针管实验结论解释气体进出肺的原理 ¨1¨2¨3¨4 ¨1¨2¨3¨4 探究实践 1.规范参与“体验胸廓变化”“模型探究肋骨运动”等活动,准确记录数据 ¨1¨2¨3¨4 ¨1¨2¨3¨4 2.通过膈肌模型实验归纳“胸廓变化与呼吸的关系” ¨1¨2¨3¨4 ¨1¨2¨3¨4 态度责任 1.用所学解释海姆立克急救法原理,认识健康知识的实用性 ¨1¨2¨3¨4 ¨1¨2¨3¨4 2.结合踩踏、溺水事件,形成“保护胸廓扩张”的安全意识 ¨1¨2¨3¨4 ¨1¨2¨3¨4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评价任务
(1)雾化治疗是用雾化器将药液雾化为微粒,通过呼吸道直接到达感染部位,起到治疗作用。具体过程如下:
肋间肌和膈肌 →胸廓容积 →肺内气压 →气雾微粒被吸入。
(2)据图分析,雾化治疗的有效率比口服治疗和静脉滴注治疗的有效率 ,可能是因为雾化治疗中药物不经过 系统和循环系统而直接抵达患病部位。
【当堂检测】
小海在支气管感染后接受了祛痰药雾化治疗,他对该治疗方式和器材非常感兴趣,于是和同学们展开了如下活动。
收缩
扩大
降低

消化
(3)综合图J4-5和表格分析,应为1号患者选择 类雾化片,应为2号患者选择 类雾化片。
【当堂检测】
B
A
肺活量:人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科学的运动能提高人的肺活量,请据此完成以下内容:
(1)分析运动能提高人的肺活量的原因。
(2)选择合适的方式测定肺活量。
(3)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增强运动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肺活量。
拓展实践作业——测定肺活量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