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3课 出师表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40分)(一)字词积累(15分)1. 根据拼音写汉字(10分)(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bēng( )殂(2)今天下三分,益州pí( )弊(3)此诚危急存亡之qiū( )也(4)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yù( )(5)诚宜开张圣tīng( ),以光先帝遗德(6)不宜wàng( )自菲薄,引喻失义(7)宫中府中,俱为一体,zhì( )罚臧否,不宜异同(8)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lóng( )也(9)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zhū( )侯(10)先帝不以臣bēi( )鄙,猥自枉屈2. 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5分)(1)崩殂:(2)开张:(3)菲薄:(4)臧否:(5)闻达:(二)语言运用(25分)3. 仿照例句,以"出师表"为话题写一个对偶句(5分)例:诸葛亮忠心写表文,刘禅虚心纳忠言。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修改病句(10分)(1)通过阅读《出师表》,使我深刻认识到了诸葛亮的忠诚。修改:(2)诸葛亮用他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道理,劝诫后主刘禅广开言路,励精图治。修改:(3)"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这句话说明了诸葛亮对治国之道的见解。修改:(4)刘禅虽然缺乏治国才能,但是能够听取诸葛亮的建议。修改:(5)《出师表》这篇文章不仅表达了诸葛亮的忠心,而且蕴含着深刻的治国思想。修改:5.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0分)(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____________"(2)"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____________"(3)"宫中府中,俱为一体,____________,不宜异同"(4)"亲贤臣,远小人,____________"(5)"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____________,不求闻达于诸侯"(6)诸葛亮写《出师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7)《出师表》中表现诸葛亮对先帝感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8)"____________"体现了诸葛亮的谨慎(9)"____________"表现了诸葛亮的忠心(10)"____________"说明了治国之道二、阅读理解(50分)(一)课内阅读(30分)阅读《出师表》选段,回答问题。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6. 文中"危急存亡之秋"指的是什么?(4分)答:7.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6分)答:8. 分析诸葛亮对后主刘禅提出的治国建议。(6分)答:9.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6分)答:10. 结合全文,分析诸葛亮的人物形象。(8分)答:(二)课外阅读(20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1-15题。《诫子书》节选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1. 文中"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是什么意思?(4分)答:12. 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4分)答:13. 作者认为学习应该具备什么条件?(5分)答:14. 比较《出师表》和《诫子书》在思想内容上的异同。(6分)答:15. 结合两篇文章,谈谈你对诸葛亮思想的理解。(6分)答:三、写作表达(30分)16. 请以"我眼中的诸葛亮"为题,写一篇400字左右的短文,要求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理解,表达对诸葛亮思想品质的认识。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一)字词积累1. 根据拼音写汉字(1)崩 (2)疲 (3)秋 (4)遇 (5)听(6)妄 (7)陟 (8)隆 (9)诸 (10)卑2. 解释下列词语(1)崩殂:帝王去世(2)开张:扩大(3)菲薄:轻视,看不起(4)臧否:善恶,好坏(5)闻达:显达,有名望(二)语言运用3. 仿写对偶句示例:出师表文显忠心,诫子书言传家训。(符合对偶要求,句式一致即可)4. 修改病句(1)删去"通过"或"使"(2)"劝诫"与"励精图治"搭配不当,可改为"劝诫...广开言路,建议...励精图治"(3)"说明了"与"见解"搭配不当,可改为"表达了...见解"或"阐述了...观点"(4)"虽然...但是..."关联词使用不当,可改为"尽管...却..."(5)"表达了"与"思想"搭配不当,可改为"表达了...忠心,阐述了...思想"5. 课文填空(1)益州疲弊(2)恢弘志士之气(3)陟罚臧否(4)此先汉所以兴隆也(5)苟全性命于乱世(6)劝诫后主,表达忠心(7)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8)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9)鞠躬尽瘁,死而后已(10)亲贤臣,远小人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6. "危急存亡之秋"的含义指蜀汉政权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先帝去世,天下三分,益州疲弱,形势危急。7. 句子含义这句话劝诫后主应该广泛听取意见,发扬先帝的美德,激励忠臣志士的士气,体现了诸葛亮对治国之道的深刻认识。8. 治国建议①广开言路,听取忠言;②公正执法,赏罚分明;③亲近贤臣,远离小人;④咨询忠良,裨补阙漏。9. 句子作用这句话强调了执法公正的重要性,指出宫中府中应该一视同仁,不能有双重标准,为下文提出具体治国建议奠定基础。10. 人物形象分析诸葛亮是一个忠心耿耿、深谋远虑的政治家。他对先帝感恩戴德,对后主忠心劝谏;他精通治国之道,提出的建议切实可行;他谨慎细致,考虑问题全面;他淡泊名利,鞠躬尽瘁,体现了高尚的人格魅力。(二)课外阅读11. 句子含义指君子应该以宁静来修养身心,以节俭来培养品德,体现了诸葛亮对修身养性的重视。12. 修辞手法及效果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音韵和谐,突出了修身养德的重要性。13. 学习条件作者认为学习需要宁静的心态、远大的志向和勤奋的精神,不能放纵懈怠,急躁冒进。14. 思想内容异同相同点:两文都体现了诸葛亮重视品德修养、强调谨慎治学的思想。不同点:《出师表》侧重治国理政;《诫子书》则侧重个人修养。15. 对诸葛亮思想的理解诸葛亮的思想包括忠君爱国、公正廉明、修身养性、谨慎治学等方面。他既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也是一位重视道德修养的思想家,他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三、写作表达16. 评分标准:(1)内容充实,观点明确(12分)(2)结构完整,条理清晰(9分)(3)语言流畅,表达准确(9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