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津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B)(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重庆市江津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B)(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下期期末监测
八年级语文试卷(B)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27分)
涵咏辞章之美,筑牢精神之基。学校开展“寻美语文天地”主题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一:浸润书卷林
当我们浮zào 难静,便去语文天地觅得一方心安。沉静心神,文字的魔力骤 然显现(  )词语的奥秘(  )句法的精妙接踵而至地出现,霎时明了(  )原来真正“名副其实”的语文精华,总在潜心涵咏中悄然绽放,对文字那份挚爱便油然而生(  )
阅读与写作,如双璧生辉,相辅相成:阅读为思想奠定深厚的土壤,写作则顺应心灵表达的qū势,语言赋予我们描绘万象、叩问灵魂的非凡力量。读到闻一多先生拍案而起的段落,文字间喷发的怒火,让人怒不可遏,热血沸腾;漫步郊野,大自然提笔蘸了春色,在天地间挥洒出一轴草长莺飞的写意长卷。原来语文并非冰冷符号的堆砌,它是承载生命体温的河流。它助我们凿开混沌,让世界与心灵在语言的幽谷深处相遇,每一次相遇,都化为灵魂深处不灭的印记,丰饶而永恒。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4分)
①浮zào ②骤然 ③霎时 ④qū势
2.文中画横线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 (3分)
A.接踵而至 B.相辅相成 C.怒不可遏 D.草长莺飞
3.在括号内填写标点符号,运用最恰当的一项 (3分)
A.。 , —— 。 B.: 、 —— 。
C.—— , 。 。 D.: , , 。
任务二:漫步古诗苑
4.(7分)综合性学习。
在先秦时代,有一个浪漫的职业叫“采诗官”,肩负观民风,知得失,察盛意之责。
(1)【采风拾句】以下《诗经》名句,最有可能由采诗官从民间采集而来的是(3分)
A.於穆清庙,肃雍显相。(《周颂 清庙》)
B.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周南 芣苢》)
C.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小雅 北山》)
D.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小雅 小旻》)
(2)【辑录诗韵】参照示例,完成古诗分门别类整理。(4分)
题材:田园诗 题材:边塞诗
代表:陶渊明《饮酒》
赏析:篱菊、南山、飞鸟凝成“心远”之境,于静穆和谐的画卷中,诗人忘言悟得天人合一的真意与隐逸超然之乐。 代表作: (2分)
赏析: (2分)
5.(10分)古诗文积累。
主题 古诗文名句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1) ,(2)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对真挚友情的珍视,体现了对美好人际关系的向往;“(3) ,君子好逑”(《诗经 关雎》)是对美好爱情的追求;“曲径通幽处,(4)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是对静谧祥和的环境氛围的追求;“(5) ,道阻且长”(《诗经 蒹葭》)是不惧艰难险阻,对“伊人”执着追寻。
在困境中的坚守与思考 “(6) ,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是在贬谪困境中对理想的坚守;“(7)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 咏梅》)在人生失意中对高洁品格的坚守;“可怜身上衣正单,(8) ”(白居易《卖炭翁》)通过对老翁矛盾的心理描写,表现对人民的同情、对现实的思考;“(9) ,(10)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对天下寒士的深切关怀,抒发了诗人的济世情怀。
二、阅读(63分)
(一)(15分)阅读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节选自《庄子 秋水》)
【乙】
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①而觞②之于庙。奏《九韶》③以为乐,具太牢④以为膳。鸟乃眩视⑤忧悲,不敢食一脔⑥,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
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夫以鸟养养鸟者,宜栖之深林,游之坛陆,浮之江湖,食之鳅绦,随行列⑦而止,逶迤⑧而处。
(节选自《庄子 至乐》)
【注】①御:吹奏。②觞(shāng):古代的饮酒器,这里用作动词。此指敬酒。③《九韶》:虞舜时乐名。韶乐九章,故名。④太牢:古代祭祀,牛羊豕(猪)三牲具备谓之太牢。⑤眩(xuàn)视:眼睛发花。脔(luán):量词,用于块状的鱼肉。⑦行列:文中指鸟群的队列。⑧逶迤:文中指从容自得、自由自在的样子。
6.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3分)
A.安知鱼之乐 安居而天下熄(《富贵不能淫》)
B.不敢食一脔 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嘉肴》)
C.三日而死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D.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全石以为底(《小石潭记》)
7.翻译句子。(4分)
①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2分)
②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2分)
8.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3分)
A.甲文中庄子说“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时惠子立马反驳,据此可推测惠子认为水中游鱼并不快乐。
B.甲文中庄子运用“偷换概念”,故意将“安”字理解为“哪里”,巧妙地回应了惠子的追问。
C.乙文中海鸟“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可见造成其悲剧命运的主要原因在于海鸟自身。
D.甲文运用对话,刻画了有艺术家气质的庄子和有逻辑学家个性的惠子形象;乙文讲述了鲁侯将海鸟视作神鸟而供养的故事,歌咏了他尊重动物的可贵品质。
9.庄子和鲁侯分别用什么心态来观“鱼”、观“鸟”?表现了庄子怎样的生命观?结合甲、乙两文内容具体分析。(5分)
(二)名著阅读(8分)
10.(3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的成长离不开他人的理解和帮助。下面人物在保尔的人生中都起着重要作用,根据情节填写人名。
人物 情节
① 当保尔在车站食堂被欺负的时候挺身而出,理解并支持保尔投身革命。
② 和保尔在一起的时候,给他讲了很多革命道理,培养了保尔朴素的革命热情。
③ 在保尔卧床期间,不离不弃,悉心照顾保尔,鼓励他创作。
11.(5分)《经典常谈》中评价杜甫将“诗散文化,给诗创造了新语言”,请结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谈谈你对这评价的理解。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完成问题(22分)
旧碗
菡萏
①通往公园的路上,古树夹道。有水、有荷、有细细小小游动的鱼,也有错落的老式民居后墙。
②有座小白楼立于路边,从不喧嚣。我不知它有多少年历史。简约中式风,白墙墨瓦,出挑的房檐、门楣,亦用琉璃瓦镶嵌。临水的房子,总有那么点灵气,这是我对它印象较深的原因。今天顺脚走了过来,却发现人去楼空。几名施工人员戴着手套,在拆电表盒。
③“咋就不住了呢?”我边嘀咕,边走至窗口朝里望了望。房不大,里面乱糟糟的。窗下灶台上摞了几只老碗,估计是主人嫌弃太旧或太土,遗下的。我拿出中间一只蓝边碗,退至路边。
④家里人对我的这种嗜好很不以为然:“商店里细瓷碗多的是,想要,可以去买。”但也知道,我总能一眼发现喜爱之物,且执拗,也就作罢。
⑤手中的这只蓝边碗,属民间常用碗,存量大,谈不上价值,市面上也有这种怀旧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各地几乎都在用。尤其在乡下,八仙桌、灶台、红白喜事,摆的都是它。盛上满满堆尖的一碗饭,蹲着吃,坐着吃。田间地头送饭,提篮挎筐、毛巾裹着的也是它。
⑥这种碗,简约、素白,还带着点小清雅。除碗口一宽一窄两道蓝边外,通体纯素。倒扣过来,拱样的弧线,十分优美。釉面不错,摸着光滑,内壁的釉已磨出胎质,可见使用之久。这样的碗,极易让人想起粗衣布裙的江南。一块蜡染的桌布,配上它,便是天作之合。小门小户的日子,简单安静。
⑦一旁洗车的男士,拿着水管,帮我冲了冲。我用手抹了抹,碗便光亮如新。没底款,标志着它是再大众不过的碗,普通窑烧制的。但它是一个家庭的吃饭家伙,是家里饱食无忧的代表。那时吃饭捧着这么大一个碗,只一个字——香!
⑧回家后,我在碗底画了一只莲蓬、一片荷叶。碗即家,莲蓬亦是家,莲子还在,仿若这片水乡一户普通人家曾经的日常。
⑨我喜欢这人间烟火的温暖至情,哪怕是来自一个素未谋面的家庭。
⑩那时烧碗,几乎全靠人工,连这简单的两道蓝边,也是手工绘上去的,不似现在贴花或印模后再烧。愈是淳朴简净之物,愈动人。这样的碗,泡上洁白的栀子花,再适宜不过。但我也只是想一想。情调这个东西并不值钱,值钱的是岁月和岁月里的认知。
家里的小东西已足够多,我常清理,也常往回捡。我总能从大自然中、从废墟里,找到想要之物。倒非嗜古,也非收藏,而是纯喜欢。沾染了时间痕迹的东西,会有魔力,会静,会幽,会不动声色,会平白生出几分美感与清凉来。这种感觉说不出,却让人怦然心动。时间沾染了锈迹,那份苍老的声音,便格外好听。
我也曾在常逛的菜场,拾到一只碗。有间老屋装修,砂锅、碗等遗弃在路旁。在一堆或碎或整的碗里,有只绿釉的。一眼,我便被那颜色打动。我猜想是上世纪50年代的物件,虽脏,却掩饰不住清幽之气。
是的,“幽”,是时间和静的代名词。
亦深知,时间是个魔术师。它的好,似来自深谷的叹息。钱能买到的多半是物质,而时间里端坐的,却是一双双眼睛。
(摘自《人民日报》2024年11月13日)
12.根据文章内容,将“我”与旧碗相遇及感悟的过程补充完整。(4分)
事件 情感
① 在人去楼空的小白楼发现蓝边碗
清洗旧碗 ②
③ “我”在碗底绘制莲蓬荷叶
感发旧碗 ④
13.结合上下文,品味文中画横线语句的精妙之处。
①这种碗,简约、素白,还带着点小清雅。除碗口一宽一窄两道蓝边外,通体纯素。倒扣过来,拱样的弧线,十分优美。釉面不错,摸着光滑,内壁的釉已磨出胎质,可见使用之久。(从描写的角度赏析)(3分)
②时间沾染了锈迹,那份苍老的声音,便格外好听。(从修辞的角度赏析)(3分)
14.结尾段提到“而时间里端坐的,却是一双双眼睛。”结合全文,谈谈你对“眼睛”的理解。(4分)
15.作者说“愈是淳朴简净之物,愈动人”。你同意这个观点吗?结合生活体验,分享你的审美品味。(4分)
16.生活中,手工艺品往往比同类型的工业产品价格更高,结合文章内容和材料,解释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4分)
【链接材料】
陆龟蒙《秘色越器》:“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写越窑青瓷的釉色如截取千峰翠意,展现唐人对秘色瓷的痴迷。白居易《缭绫》:“织为云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写唐代缭绫工艺之精,纹样如雁阵,染色似春波。
“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
——《考工记》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被无数机器制造的商品包围,它们精致、统一,仿佛复制粘贴的艺术。但在这片海洋中,手工作品如同孤岛上的灯塔,散发着独一无二的光芒。
当你拥有一件手工作品时,你不仅仅得到了一个物品,更收获了一份情感的链接。
——《手作的温度VS机械的精准》
【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回答问题。(18分)
“国家喊你减肥啦!”实施“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普及健康生活方式。
材料一:
随着社会发展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居民健康状况在得到持续改善的同时,超重和肥胖问题日益突出。体重异常特别是超重和肥胖是导致糖尿病、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和部分癌症等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已成为危害群众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亟需加强干预,予以改善。
2024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6个部门联合启动“体重管理年”活动,组织制定《“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力争通过三年左右时间,实现体重管理支持性环境广泛建立,全民体重管理意识和技能显著提升,健康生活方式更加普及,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体重管理良好局面逐渐形成,部分人群体重异常状况得以改善。
《实施方案》重点强调了加强科学普及和宣传倡导,提高全民体重管理意识;动员社会广泛参与,提升体重管理效能;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提高体重精准管理水平;加强体重监测与效果评估,完善监测信息互联共享机制,加强数据有效利用;加强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开展体重管理关键技术研究和转化应用,创新体重管理服务模式和技术。
(内容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材料二:
无论是“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还是《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等文件,其主旨精神都是向公众倡导以健康为核心的体重管理理念,强调科学减重与生活方式优化。其本质是推动公众从“体重焦虑”到“健康自觉”的观念转变,构建一种包容、理性的健康生态。
决心减肥者请警惕两大陷阱:一是肥胖常被错误归因懒惰,实为遗传、激素等多因素作用,极端节食不可取。减肥需终身管理,允许波动,避免自责循环。二是盲目追求“以瘦为美”标准是本末倒置。健康美应多元,卫健委指出BMI18.5—24即正常。比减赘肉更迫切的,是卸下心灵重负。
(摘编自央视网《减肥无妨,但别为难自己》)
材料三:
材料四:
原则 目标要求 具体行动示例 注意事项
S
具体 明确行为拒绝模糊 每天跳绳15分钟 避免“我要减肥”等空泛目标
M
可衡量 数字量化定期追踪 每周日早晨测体重并记录 不用“感觉瘦了”等主观判断
A
可实现 循序渐进匹配能力 首月目标:减重0.5—1kg 拒绝“一月瘦10斤”等极端目标(科学减重≤2kg/月)
R
相关性 关联健康增强动力 为体考跑步达标控制体重 BMI<24无需减重!
T
有时限 设定截止分步推进 两周内养成“先吃蔬菜后吃饭”习惯 搭配阶段奖励:达成周目标看场电影
(摘编自DeepSeek为中学生设计的SMART体重管理实践表格)
17.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或推断正确的一项(3分)
A.“体重管理年活动”要求全民必须减重,以彻底解决肥胖导致的癌症、糖尿病等疾病问题。
B.倡导“健康美多元”意味着体重超标者无需干预,接纳现状即为健康。
C.科学的体重管理是终身化的健康生活方式优化,而非短期极端减重。
D.中学生BMI=23时,SMART指南中的“相关性原则”要求必须设定减重目标。
18.有人认为体重管理纯属个人事务。请结合材料一、二分析国家实施“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将其上升为战略高度的深刻意义。(4分)
19.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的《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指出,在6~17岁的青少年儿童中,超重率和肥胖症患病率分别为11.1%和7.9%,并呈逐年递增趋势。试从社区、学校、家庭角度,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合理建议。(5分)
20.小爱是一名中学生,BMI为25.1,因体重问题产生焦虑,他想在暑假“瘦成一道闪电”。请结合四则材料,从科学认知、具体行动、心理调节等方面为他制定一份“体重管理行动计划”。(6分)
三、写作(60分)
学校“创意写作社”邀你完成以下任务,共赴美好写作之旅。
(一)微写作
21.(10分)我有诗文心,风吟雅韵长。学校开展“墨涌春潮”系列活动,以下是文学社制作的活动流程表。请你结合表格向参与活动的同学们说明本次活动的安排。要求说明顺序要合理,150字左右。
“墨涌春潮”系列活动计划
线下活动 线上活动
创作实验工坊 多维演绎舞台 跨界融合创作 主题征文比赛
①暴走写诗团
②AI人类对战营 ①方言诗剧场
②古诗谱新曲
③微型小说剧场 ①文学 街头
——涂鸦墙诗歌创作
②文学 环境
——写植物情感日记 ①未干的墨迹
②听,苔藓在写诗
(二)大作文
22.以下两题,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50分)
要求:①不少于500字;②凡涉及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③不得抄袭。
(1)以“俗世奇人故事”为话题写作,题目自拟。
征稿启事
冯骥才在其小说集《俗世奇人》中生动传神地刻画了酒婆、泥人张、刷子李、张大力、快嘴杨八等人物形象。他们有的技艺超凡、臻于化境,有的行为乖张、自成风景,有的规矩自定、不落俗套,有的智慧超群、巧解困局,有的秉性独特、卓尔不群……他们是平凡土壤中结出的奇异果实。他们的“奇”不是脱离现实的玄幻,而是在具体、琐碎、充满烟火气息的日常生活中,将某一方面的特质(行为、技艺、性格、智慧等)发挥到极致,闪耀出超越庸常的光芒。
留心观察、细细回忆,你身边也有这样的人吧?邀您投稿,把他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创意写作社 故事汇栏目组
2025年6月23日
(2)根据下面招聘启事相关内容写一封自荐信。
招聘启事
我有诗文心,编辑要用心。《故事汇》栏目组急招一名编辑,要求如下:
岗位职责:
1.负责书稿审读加工。
2.负责专栏宣传工作。
任职要求:
1.热爱文学,具备良好文字功底,有一定文学鉴赏力。
2.熟悉编辑工作流程,有经验者优先。
3.具备良好沟通能力和责任心。
欢迎有意者通过自荐信的方式,与我刊编辑部老师联系!
创意写作社编辑部
2025年6月23日2024-2025学年下期期末监测
八年级语文试卷(B)参考答案
1.①躁②zhòu③shà④趋
2.A【A.不恰当,“接踵而至”形容接连不断地到来或发生,与后面“出现”表意重复】
3.B
4.(1)B【B选项“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描绘的是民间妇女采集芣苢(一种植物)的劳动场景,语言质朴,充满生活气息,符合从民间采集而来的特点。】
(2)示例: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喻雪,展现塞外奇寒风光,既写边塞苦寒,也含送别情谊。
5.(1)海内存知己 (2)天涯若比邻 (3)窈窕淑女
(4)禅房花木深 (5)溯洄从之 (6)拣尽寒枝不肯栖
(7)零落成泥碾作尘 (8)心忧炭贱愿天寒 (9)安得广厦千万间
(10)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注意“庇”的书写)
6.B【B.相同,均为“吃”。】
7.①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
②这是用供养自己的方法来养鸟,而不是用养鸟的方法来养鸟。
8.B
9.庄子观鱼,以物我交融的心态体悟自然之乐,认为鱼“出游从容”即其天性之乐;鲁侯观鸟,以人类中心的视角强加礼乐,用祭祀规格束缚海鸟,导致其死亡。庄子通过两则故事,批判了以人意干涉自然的行径,主张顺应万物本性,追求“逍遥无待”的生命观——即尊重差异、回归本真,让生命在自然状态中自由绽放。
10.①谢廖沙 ②朱赫来 ③达雅
11.示例:这首诗不像传统诗歌那样严格遵循格律。它长短句结合,如“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以较为直白、口语化的表述,像在讲述一件生活中的事,打破了诗歌整齐的句式限制,更具散文自由灵活的特点。杜甫用散文式的叙述,详细地描绘了茅屋被秋风所破的全过程,如同散文叙事般条理清晰。使用了很多通俗易懂的词汇,给人一种质朴真实之感,这与散文追求直白表意的语言风格相似,创造出了贴近生活、独特的诗歌语言。总之,杜甫通过这些方式,将诗散文化,为诗歌带来了新的语言风貌。
12.①发现旧碗
②心生欢喜
③绘制旧碗
④感悟岁月
13.①通过细节描写,从外形(简约素白、两道蓝边)、造型(拱样弧线)、质感(釉面光滑、胎质显露)等方面细致刻画旧碗,既展现其朴素雅致的特征,又以“内壁釉磨出胎质”暗示使用之久,引发对旧日生活的联想,语言平实却富有画面感。
②运用通感修辞,将“时间锈迹”这一视觉感受转化为“苍老声音”的听觉体验,生动表现旧物因岁月沉淀而具有的独特韵味,凸显作者对时间痕迹的珍视与感悟。
14.“眼睛”既指旧碗等物件承载的岁月见证(如家庭日常、使用痕迹),也象征着人们透过旧物对往昔生活的回望与情感联结,还代表着时间长河中沉淀的审美与记忆,暗含作者对承载时光印记之物的敬畏与眷恋。
15.同意。如家中粗陶茶杯,虽无精细花纹,但质朴的陶土肌理、手工捏制的细微差异,让人感受到制作者的温度,泡上热茶时,那份自然朴素的质感比精致玻璃杯更能带来心灵的宁静,体现“淳朴简净”的动人之处。
16.①工艺独特:如旧碗手工绘制蓝边,链接材料中越窑青瓷、缭绫需手工技艺,耗时耗力;②文化内涵:承载岁月记忆(如旧碗关联家庭日常),符合《考工记》“天有时地有气”的造物哲学;③情感价值:每一件独一无二,如旧碗让作者联想到水乡生活,链接材料中手作能建立情感链接,而工业产品批量生产缺乏个性与温度。
17.C
18.体重异常是糖尿病、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和部分癌症等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关乎个人身体健康,实施“体重管理年”行动,能提升个人体重管理意识和技能,改善个人健康状况,减少因体重问题引发疾病的风险;我国超重和肥胖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通过“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可建立体重管理支持性环境,普及健康生活方式,有效缓解这一公共卫生危机,提升全民健康素质;国民健康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解决体重异常问题,能减少因疾病导致的医疗资源消耗和劳动力损失,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健康人力保障,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19.示例:利用社区宣传栏、举办健康讲座等方式,向家长和青少年宣传超重肥胖的危害、健康饮食和运动知识;在社区内增设适合青少年的运动设施;定期组织亲子运动活动、青少年健身比赛等,鼓励青少年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培养运动习惯;将营养健康和体育课程纳入常规教学,普及合理膳食知识,教导学生正确的运动方法,提升学生健康意识;定期为学生进行体重、身高、BMI等指标的检测,建立健康档案;优化校园食堂餐食,提供营养均衡、低油低盐低糖的菜品。
20.示例:首先认识到体重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了解肥胖是由遗传、激素、生活方式等多因素导致;明确BMI正常范围在18.5-24之间,自己BMI为25.1,属于超重,需合理管理体重,但不必追求过度消瘦,健康才是首要目标。其次要从饮食方面、运动方面、作息方面、心理调节等方面加以重视。
21.巷口修车匠老张
在我们这条烟火气十足的老巷口,有位修车匠老张,他可是远近闻名的“俗世奇人”。
老张的修车摊十分简陋,几把破旧的工具随意地摆在墙角,一辆装满零件的三轮车便是他的“百宝箱”。可别小瞧这简陋的摊位,老张修车的手艺那叫一个绝。
记得有一次,我的自行车链条突然断了。我着急忙慌地把车推到老张的摊位前,心里直犯嘀咕:这么破的摊子,能修好吗?老张却不慌不忙,他蹲下身子,粗糙的双手熟练地摆弄着链条,眼睛紧紧盯着 每一个零件,仿佛在和它们对话。不一会儿,他就找到了问题所在,拿起工具“咔咔”几下,链条就重新接上了。他试骑了几下,车子稳稳当当,我惊讶得合不拢嘴,连忙问多少钱。老张摆摆手,笑着说:“小毛病,不要钱。”那笑容,就像冬日里的暖阳,温暖又真诚。
老张不仅修车技术好,还特别热心肠。巷子里的老人骑车出门,车胎没气了,老张总会主动帮忙打气,分文不取。要是谁家的孩子自行车坏了,哭哭啼啼地推过来,老张总会变戏法似的,一会儿就把车修好,还会逗得孩子破涕为笑。
老张还有个小规矩,就是修车时绝不偷工减料。有一次,一个年轻人来修车,想让老张用便宜点的零件,老张却严肃地说:“车是人的腿,零件质量不好,路上出问题可咋办?我不能为了多挣俩钱,就坏了良心。”年轻人听了,羞愧地低下了头。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老张就像一颗定海神针,坚守着自己的修车摊,用精湛的技艺和善良的心,为巷子里的人们服务。他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却在平凡的生活中,把修车这件事做到了极致,闪耀出超越庸常的光芒。他就是我身边的“俗世奇人”,让我看到了平凡中的伟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