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安徽省合肥四十二中湖畔分校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12分。1.化学与日常生活安全息息相关。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正确使用含氟牙膏可以预防龋齿B. 食用甲醛浸泡过的海产品,可提高人体免疫力C. 煤气泄漏打开排气扇通风D. 冬季烧炭取暖时屋内放盆水,可防止CO中毒2.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下列做法不合适的是( )A. 骑自行车或乘坐公交车上下学 B. 使用新型材料,减少使用木材C. 燃放烟花爆竹,增加节日气氛 D. 分类回收废旧电池,保护环境3.我国很多珍贵文物都记载着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下列文物用到金属材料的是( )A.瓷罐 B.铜奔马C.玉如意 D.山水画卷A. A B. B C. C D. D4.下列各项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 点燃酒精灯B. 检查装置气密性C. 取固体粉末D. 夹持试管5.2025年3月19日,《消费者报道》一纸检测报告掀起巨浪,多款零添加酱油检出致癌物镉。镉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镉属于金属元素 B. 镉的元素符号为CdC. 镉原子的核电荷数为48 D. 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2.4g6.2025年1月16日,肺癌创新药利厄替尼片获得上市批准。下列有关利厄替尼(C29H32ClN7O2)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利厄替尼由五个元素组成 B. 利厄替尼分子含有由1个氧分子C. 利厄替尼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 病人自己增加用药剂量,能缩短治疗时间7.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可用于作灭火剂B.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可用于制霓虹灯C. 氢氧化钠显碱性,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D. 武德合金熔点低,可用作电路保险丝8.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A 菜花香杂豆花香 分子不断运动B 石墨制金刚石 碳原子排列方式没变C 氢氧化钡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均显碱性 溶液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D 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A. A B. B C. C D. D9.火箭推进器的常用燃料之一是肼(N2H4)。如图为肼燃烧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中氮、氢元素质量比为1:2 B. 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C. 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 该反应涉及两种单质和两种化合物10.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下列有关模型错误的是( )A. 净水程度B. 氮元素化合价C. 物质的转化D. 酸的化学性质11.下列除杂和鉴别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A 除去铜粉中的碳粉 在空气中灼烧B 除去铁粉中的CuSO4粉末 加水,过滤,洗涤,干燥C 除去CO2中的CO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D 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在两试管中分别伸入带火星小木条A. A B. B C. C D. D12.某种“果蔬洗盐”的主要成分及其质量分数是:氯化钠22%,碳酸钠32%,碳酸氢钠46%。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氯化钠、碳酸钠属于易溶物质B. 该“果蔬洗盐”不能与食醋一起使用C. 30℃时,Na2C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28.6%D. 20℃时,将50g“果蔬洗盐”放入100g水中,形成的溶液是Na2CO3的饱和溶液二、流程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13.化学小组同学将打磨的铁丝放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进行金属活动性顺序探究实验,一段时间后,取出铁丝。为了从试管中的废液(FeSO4、CuSO4)中回收铁、铜和硫酸锌,设计的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滤渣Z的成分是______。(2)步骤②中加入过量稀硫酸的目的是______。(3)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写一个即可)。(4)步骤③过程中溶液质量______(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5)操作b是蒸发结晶,当观察到______时,停止加热。三、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14.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制取时将A中的试剂混合)(1)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应如何操作 ______;写出该反应化学方程式 ______。(2)若要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少量水蒸气需要装置E,此时装置E中盛装的试剂为 ______。(3)制取氧气还可以选择加热高锰酸钾来制取。除上述仪器外,还需要补充的仪器有 ______。(4)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是 ______。四、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15.某化学实验小组受市售牙膏的启发,以乳酸为研究对象,制作一支使牙齿健康、清洁、亮白的牙膏。任务一:认识口腔环境【查阅资料】正常唾液的pH范围为6.6~7.1。实验1:测定唾液的酸碱性(1)将棉签放置舌下约1分钟,棉签湿润后取出,将紫色石蕊溶液滴至棉签上。石蕊溶液颜色并没有发生改变,你认为原因是 ______。实验2:用pH计测定唾液的酸碱度用pH计检验收集的唾液样本,测得结果为6.7。任务二:牙膏材料的选择(2)牙膏的主体材料是摩擦剂,当前主流摩擦剂主要有水合硅石和碳酸钙两种。小组同学选择水合硅石作为摩擦剂,并在主体材料中添加 ______(填元素名称),可以预防龋齿。【查阅资料】①若食物残渣浸润在牙齿周围,经口腔微生物发酵产生乳酸,会使原本接近中性的口腔环境变为酸性。当pH<5.5时,会对牙齿造成伤害,甚至引起疾病。为了清除口腔中的乳酸(C3H6O3),还需要添加能和其反应的物质。②乳酸在水中会产生H+和乳酸根离子()。实验3:氢氧化钠、碳酸氢钠分别与乳酸反应分别取适量的氢氧化钠、碳酸氢钠于试管中,各加入2mL乳酸溶液,观察到如下实验现象。物质 氢氧化钠 碳酸氢钠实验现象 白色固体消失 有气泡冒出(3)两种物质都能与乳酸反应,小组同学最终选择向牙膏中添加碳酸氢钠,原因是氢氧化钠有 ______性。(4)写出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16.中医药是我国优秀民族文化中的瑰宝。石决明是一种常用中药材,实践小组的同学对它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对其来源、成分、加工方法等,展开如下项目式学习的探究。任务一:调查中药材石决明的来源【调查咨询】小组同学向医学专家了解到,石决明来源于九孔鲍等动物的贝壳。【小组讨论】(1)中药还可能来源于 ______。任务二:了解石决明中的化学成分【AI搜索】石决明含90%以上碳酸钙,约3.67%有机质,以及少量镁、铁和碘元素。药用上主要是发挥平肝潜阳、清肝明目的功效。【交流讨论】(2)从物质类别角度分析,石决明属于 ______。(3)从所含微量元素上分析,服用石决明时,还可缓解的病症是 ______。任务三:探究石决明的加工方法【信息检索】①石决明历代有醋、煅、烧、熬等十余种加工方法,其中“醋”较为常见,被称为醋淬法。②醋酸钙易溶于水。【提出问题】“醋淬”时,石决明中的主要成分能否与醋酸发生反应?【进行实验】(4)同学们从药店购买少量石决明,研磨后,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①取少量石决明粉末于试管中,再滴加足量的食醋 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 石决明中的主要成分能与醋酸发生反应②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______【反思评价】(5)醋酸与盐酸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 ______。(6)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7)煅烧方式加工石决明时,剩余固体质量与煅烧温度的关系如图。从节能角度分析,碳酸钙完全分解的最佳煅烧温度是 ______。任务四:认识合理使用药物原因【问题思考】为充分发挥药效,减少药物对人体的不良影响,我们应当合理使用药物。【成果分享】(8)中药博大精深,为帮助人类战胜疾病发挥了巨大作用。患病时要及时治疗,使用药物要遵从医嘱,仔细阅读说明书,在正确的时间以 ______用药。五、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17.漂白粉是一种常用的杀菌消毒剂和漂白剂,它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Ca(ClO)2]。生产原理是:2Cl2+2Ca(OH)2=Ca(ClO)2+CaCl2+2H2O。某化工厂将2840kg氯气通入盛有过量冷消石灰的密闭容器中被完全吸收,反应后容器中所有物质形成的混合物即为漂白粉,请回答下列问题:(1)Ca(ClO)2中阴离子符号 ______。(2)该漂白粉中次氯酸钙的质量是多少?1.【答案】 【解析】解:A.氟能与牙齿表面的钙形成更难溶的氟磷灰石,增强牙齿抗腐蚀能力,正确使用含氟牙膏可预防龋齿,故正确。B.甲醛有毒,能破坏蛋白质结构,食用甲醛浸泡的海产品会危害人体健康,故错误。C.煤气泄漏时,打开排气扇可能产生电火花,引发煤气(主要含、等可燃性气体)爆炸,故错误。D.一氧化碳难溶于水难溶于水,放盆水不能吸收,无法防止中毒,故错误。故选:A。A、正确使用含氟牙膏可以预防龋齿;B、甲醛有毒,会危害人体健康; C、煤气泄漏打开排气扇通风,会产生电火花;D、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2.【答案】 【解析】解:A、骑自行车或乘坐公交车上下学,能减少私家车的使用,从而降低化石燃料的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等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故A不符合题意;B、使用新型材料,减少使用木材,可以保护森林资源,森林在吸收二氧化碳、调节气候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利于实现低碳发展,故B不符合题意;C、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还会产生噪音污染,不仅对空气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不利于环境保护,也不符合低碳化的要求,故C符合题意;D、分类回收废旧电池,可以防止废旧电池中的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污染土壤和水体,保护环境,符合绿色发展理念,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新发展理念包括: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①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②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③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④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⑤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答题要把握材料主旨,找出与主旨一致的表述,在选择过程一定要注意选项与题干主旨的相关性。3.【答案】 【解析】解:A、瓷罐是由瓷土烧制而成的,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B、铜奔马是由铜合金制成的,铜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正确。C、玉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D、山水画卷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是由天然材料制成的,故选项错误。故选:B。根据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进行分析解答。本题难度不大,了解金属材料的范畴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4.【答案】 【解析】解:A、点燃酒精灯用火柴,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盏,故A错误;B、检查气密性时,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中,手紧贴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气密性良好,故B正确;C、取用粉末状固体时,应先把试管倾斜,再用药匙(或纸槽)把试剂送到试管底部,最后把试管直立起来,故C正确;D、用试管夹夹持试管,应由试管底部套上、取下,故D正确。故选:A。根据基本实验操作的正确方法以及注意事项进行分析。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5.【答案】 【解析】解:A、镉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镉的元素符号为Cd,故选项说法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48;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镉原子的核电荷数为48,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2.4,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6.【答案】 【解析】解:A.利厄替尼由碳、氢、氯、氮、氧五种元素组成,故A错误;B.利厄替尼分子是由碳、氢、氯、氮、氧五种原子构成的,一个利厄替尼分子中含有29个碳原子、32个氢原子、1个氯原子、7个氮原子、2个氧原子,不含有氧分子,故B错误;C.利厄替尼中碳、氢、氯、氮、氧五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9):(1×32):35.5:(14×7):(16×2)=348:32:35.5:98:32,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C正确;D.用药剂量需遵医嘱,自行增加剂量可能导致副作用或中毒,并不能缩短治疗时间,故D错误;故选:C。A.根据利厄替尼的化学式,确定其组成元素的种类;B.根据分子的构成,分析是否含有氧分子;C.根据利厄替尼的化学式计算各元素的质量比,确定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D.根据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分析病人自行增加用药剂量的合理性。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式的含义及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注意完成此题,要熟悉化学式的宏观和微观意义,并能灵活运用。同时,了解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和合理性也是非常重要的。7.【答案】 【解析】解:A、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用于作灭火剂,与溶于水无关,故A对应关系错误;B、稀有气体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因此,稀有气体可用于制作霓虹灯,与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无关,故B对应关系错误;C、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C对应关系错误;D、武德合金熔点低,可用作电路保险丝,故D对应关系正确。故选:D。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解题时根据物质的性质来分析。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物质的性质及其用途是解题的关键。8.【答案】 【解析】解:A、闻到花香,是因为花香中的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缘故,故选项解释正确。B、石墨变为金刚石,碳原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C、氢氧化钡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均显碱性,是因为溶液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的缘故,故选项解释正确。D、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B。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9.【答案】 【解析】解:A、甲(N2H4)中氮、氢元素质量比为28:4=7:1,故选项不正确。B、反应前氧气中氧元素化合价为0,反应后为-2,反应前氢元素化合价为+1,根据化合物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则氮元素化合价为-2,反应后氮气中氮元素化合价为0,故选项不正确。C、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2,故选项不正确。D、乙(O2)和丙(N2)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甲(N2H4)和丁(H2O)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选项正确。故选:D。由图可知,该反应为肼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0.【答案】 【解析】解:A.静置沉淀得到的水中还会含有小颗粒的固体及可溶性杂质,净化程度最差;过滤除去了水中不溶性固体杂质,但对于可溶性杂质过滤并不能除去,所得到的水中仍含有可溶性杂质,净化程度一般;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把天然水中的一些不溶性杂质和一些可溶性杂质进行吸附,从而除去其中的不溶性杂质、一些可溶性杂质及异味等,水中还含有一些杂质,净化程度居中;蒸馏除去了水中所有的杂质,所得到的水为纯净物,净化程度最高,故单一操作水的净化程度由低到高的顺序为:静置、过滤、吸附、蒸馏,故错误;B.NH3中N为-3价,N2中N为0价,NO2中 N为+4价,化合价由低到高,故正确;C.H2SO4与Fe反应生成FeSO4和氢气,H2SO4与 CuO 等反应可生成CuSO4 和水,Fe与CuSO4可发生置换反应,故正确;D.酸具有通性:能与指示剂作用,能与活泼金属反应,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能与碱反应,能与某些盐反应,正确,故正确;故选:A。A.静置净化程度最差,过滤净化程度一般,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净化程度居中;蒸馏净化程度最高;所以单一操作水的净化程度由低到高的顺序为:静置、过滤、吸附、蒸馏;B.根据各化合物中氮元素化合价高低判断分析;C.根据H2SO4与CuSO4 和Fe相互反应解答;D.根据酸碱盐化学性质解答。本题难度系数中等,掌握基础知识即可解答。11.【答案】 【解析】解:A、铜在空气中灼烧会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碳空气中灼烧会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选项不正确。B、铁不溶于水,硫酸铜能溶于水,加水后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故选项不正确。C、一氧化碳会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故选项正确。D、过氧化氢溶液不加入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反应很慢,产生氧气很少,不能使带火星小木条复燃,故选项不正确。故选:C。A、铜在空气中灼烧会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碳空气中灼烧会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B、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C、一氧化碳会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D、过氧化氢溶液不加入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反应很慢,产生氧气很少,不能使带火星小木条复燃。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2.【答案】 【解析】解:A、20℃时,碳酸钠、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20g,所以氯化钠、碳酸钠属于易溶物质,故A正确;B、碳酸钠、碳酸氢钠和食醋反应会生成醋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该“果蔬洗盐”不能与食醋一起使用,故B正确;C、3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是40g,所以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100%≈28.6%,故C正确;D、2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大于20g,50g“果蔬洗盐”中含有碳酸钠50g×32%=16g,所以放入100g水中,形成的溶液是Na2CO3的不饱和溶液,故D错误。故选:D。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提纯晶体的方法。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3.【答案】 【解析】(1)为了从试管中的废液(FeSO4、CuSO4)中回收铁、铜和硫酸锌,①加入过量锌粉,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锌和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铁,得到的滤渣X中含有铜、铁和过量的锌,得到的滤液甲为硫酸锌溶液,②向滤渣X中加入过量稀硫酸,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铜和稀硫酸不反应,则得到滤渣Y为铜,滤液乙中含有硫酸亚铁、硫酸锌和过量稀硫酸,③向滤液乙中加入适量锌粉,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锌和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铁,则得到滤液Z为铁,得到滤液甲为硫酸锌溶液;(2)步骤②中加入过量稀硫酸的目的是使锌和铁完全反应,与铜分离;(3)①加入过量锌粉,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锌和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铁,化学方程式为Zn+CuSO4=ZnSO4+Cu、Zn+FeSO4=ZnSO4+Fe;(4)滤液乙中含有硫酸亚铁、硫酸锌和过量稀硫酸,③向滤液乙中加入适量锌粉,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大,锌和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铁,化学方程式为Zn+FeSO4=ZnSO4+Fe,每65份质量的锌能置换出56份质量的铁,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小,则溶液质量增大,则步骤③过程中溶液质量增加;(5)操作b是蒸发结晶,当观察到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其蒸干。故答案为:(1)铁。(2)使锌和铁完全反应,与铜分离。(3)Zn+CuSO4=ZnSO4+Cu或Zn+FeSO4=ZnSO4+Fe。(4)增加。(5)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并且金属越活泼,越容易先和盐溶液反应。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4.【答案】 【解析】(1)将装置慢慢向左倾斜,使固体 M 与溶液 N 接触,反应发生;实验室通常利用大理石(主要成分是CaCO3)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2)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CO2反应,可干燥CO2。(3)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酒精灯加热,铁架台固定试管,图中无这两种仪器。(4)实验室制取气体,先确定用什么反应(原理),再选发生装置(根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和收集装置(根据气体密度、溶解性等),最后验证气体。故答案为:(1)将装置慢慢向左倾斜,使液体与固体接触;CaCO3+2HCl=CaCl2+H2O+CO2↑;(2)浓硫酸;(3)酒精灯和铁架台;(4)确定反应原理,选择发生和收集装置,验证所制得的气体 (答案不唯一)。(1)根据A装置的特点(固液不加热型),确定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方法,结合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2)根据除去二氧化碳中水蒸气的要求(选用不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干燥剂),确定装置E中盛装的试剂;(3)根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类型(固体加热型),分析所需补充的仪器;(4)总结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包括反应原理、装置选择、收集方法等方面。本题主要考查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制取实验,涉及实验操作、化学方程式书写、干燥剂选择及制取气体的思路总结,关键是结合装置特点和气体性质进行分析,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基本方法和思路。15.【答案】 【解析】(1)正常唾液pH6.6~7.1接近中性,紫色石蕊溶液的灵敏度不够,或者紫色石蕊溶液变质,所以滴加后颜色不变;(2)在牙膏主体材料中添加氟元素可预防龋齿;(3)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用于牙膏,所以选碳酸氢钠;(4)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故答案为:(1)唾液的pH接近中性,紫色石蕊溶液的灵敏度不够或紫色石蕊溶液变质;(2)氟元素;(3)强烈的腐蚀;(4)NaHCO3+HCl=NaCl+H2O+CO2↑。(1)根据紫色石蕊溶液的灵敏度不够,紫色石蕊溶液变质来分析解答;(2)根据氟元素可预防龋齿来分析解答;(3)根据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来分析解答;(4)根据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来分析解答。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6.【答案】 【解析】(1)中药来源广泛,包括植物(如人参)、动物(如石决明)、矿物(如朱砂)等;(2)石决明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3)石决明中含有铁、碘等元素,可以预防贫血或甲状腺肿大;(4)碳酸钙与醋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后生成碳酸钙沉淀,导致浑浊;(5)醋酸与盐酸的水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所以醋酸与盐酸化学性质相似;(6)步骤②中发生的反应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7)由图可知,当温度为850℃时,固体质量不再减轻,即碳酸钙完全分解的最佳煅烧温度是850℃;(8)患病时要及时治疗,使用药物要遵从医嘱,仔细阅读说明书,在正确的时间以适当的剂量或适当的方式科学用药。故答案为:(1)植物或矿物;(2)混合物;(3)贫血或甲状腺肿大;(4)澄清石灰水变浑浊;(5)水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6)Ca(OH)2+CO2=CaCO3↓+H2O;(7)850℃;(8)适当的剂量或适当的方式。(1)根据中药来源分析;(2)根据石决明中含有多种物质分析;(3)根据石决明中含有铁、碘等元素分析;(4)根据碳酸钙与醋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后生成碳酸钙沉淀分析;(5)根据酸的概念分析;(6)根据步骤②中发生的反应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分析;(7)根据图中曲线分析;(8)根据安全用药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调了学生整合基本化学知识的能力。17.【答案】 【解析】(1)Ca(ClO)2由Ca2+和ClO-构成,阴离子是ClO-。(2)设该漂白粉中次氯酸钙的质量是x。2Cl2+2Ca(OH)2=Ca(ClO)2+CaCl2+2H2O142 1432840kg xx=2860kg答:该漂白粉中次氯酸钙的质量是2860kg。故答案为:(1)ClO-;(2)2860kg。(1)根据Ca(ClO)2由Ca2+和ClO-构成来分析;(2)根据氯气的质量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来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在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