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山西省晋中市中考物理二调试卷(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山西省晋中市中考物理二调试卷(含解析)

资源简介

2025年山西省晋中市中考物理二调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为了解决手机充电问题,市面上出现了多个品牌的共享充电宝,如图所示,每个共享充电宝的质量约为200g。下列与共享充电宝的质量最接近的是(  )
A. 一张A4纸 B. 一只鸡 C. 一本物理教科书 D. 一名中学生
2.我国电力供电系统全球领先,为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用电不当会给我们带来危害,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
A. 雷雨时节,把不用的用电器插头拔出
B. 若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扑灭
C. 使用试电笔时,手直接接触笔尖金属体
D. 家庭电路保险丝熔断了,可以用钢丝代替保险丝
3.2025年蛇年春晚舞台上,歌曲《山鹰和兰花花》将陕北民歌的苍茫深情与安第斯山鹰的旷远高亢交织,让唢呐的激越与排箫的空灵共鸣。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演唱者的歌声是由人耳鼓膜振动产生的
B. 现场观众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播的
C. 观众通过声音的音调来分辨唢呐和排箫
D. 观众在音乐中感受到音乐艺术的魅力,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4.小明将少量水倒在桌子上,同时从冰箱里拿出一瓶苏打水,他对妈妈说:“我能不动手就把桌子上的水转移到苏打水瓶上!”过了一会儿,妈妈果然看到桌上的水消失了,苏打水瓶外湿漉漉的。关于小明展示的这个“魔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想让桌子上的水更快变干,应降低水温
B. 桌子上的水消失是因为发生了汽化现象,需要放热
C. 苏打水瓶外湿漉漉的是因为发生了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D. 蒸包子时“白气”的产生与苏打水瓶外变得湿漉漉的原理相同
5.如图为手机防窥膜的原理示意图,采用了超细百叶窗光学技术,其原理类似百叶窗,只能透过一定角度的光线。下列生活中的光现象与手机防窥膜原理相同的是(  )
A. 日晷影子 B. 湖面倒影
C. 直筷“变弯” D. 雨后彩虹
6.2024年11月4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进入大气层,与大气剧烈摩擦,发出耀眼的光。在下降过程,返回舱先加速下降一段距离,然后再打开降落伞减速下降,在距离地面约1m时反推发动机点火缓冲,最后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如图所示。关于返回舱降落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返回舱发光是通过热传递改变了返回舱的内能
B. 打开降落伞减速下降的过程中,返回舱受力平衡
C. 反推发动机点火缓冲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 加速下降阶段,返回舱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机械能守恒
7.2024年12月27日,中国海军076两栖攻击舰首舰在上海下水,它是全球首次采用电磁弹射技术的两栖攻击舰。电磁弹射器的弹射车处于强磁场中,当弹射车内的导体有强电流通过时,弹射车就给舰载机提供强大的推力而快速起飞。下列各图能正确反映电磁弹射车工作原理的是(  )
A. B.
C. D.
8.用棱长h为10cm的正方体透明塑料盒制作一个简易的昆虫标本观察盒,如图所示。在盒底上放标本,盒盖上嵌入一个薄透镜,通过薄透镜能观察到标本正立、放大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薄透镜为凸透镜且焦距小于10cm
B. 标本观察盒的成像原理和照相机的相同
C. 通过薄透镜能观察到标本的实像
D. 要使观察到的像变大,应适当增大标本与薄透镜间的距离
9.如图所示的自制密度计由轻质细管和配重M组成,P、Q为自制密度计上的两根刻度线,其中一根为其静止于酒精中时液面的位置,另一根为其静止于水中时液面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ρ水>ρ酒精)(  )
A. P线为自制密度计静止于酒精中时液面的位置
B. 密度计静止于水中时,所受浮力大于其自身重力
C. 该密度计在水中所受浮力等于在酒精中所受浮力
D. 用直径更粗的轻质细管可使P、Q间距变大,提高精确度
10.每年10月16日为世界粮食日,旨在唤起全世界对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的高度重视。某科技小组为学校食堂设计了“节约秤”,其电路原理图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恒为6V,提示器R1的电阻不变,餐盘与载物台的总质量为250g,餐盘内没有食物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06A。图乙为压敏电阻R2的阻值随其上物体的总质量m变化的图像,当餐盘内剩余食物的质量大于或等于50g时,提示器R1就会因电流过大发出提示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R1的阻值为40Ω
B. 压敏电阻R2的阻值随其上物体总质量的增大而增大
C. 餐盘内剩余食物的质量越大,电路消耗的总功率越小
D. 将餐盘放在载物台上,若电流表的示数为0.08A,会发出提示音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11.小齐在成长笔记中记录了如下错题,请你帮助他找出错误之处、分析错因并写出正确解答过程。
错题记录 错题改正
把标有“6V,3W”和“6V,6W”的L1、L2两盏灯串联接入电路中,小灯泡和电阻保持不变,在保证电路安全的前提下,该电路电源两端的电压应为多少?
解:由于两盏灯串联,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则该电路电源两端的电压U总=U1+U2=6V+6V=12V。 错误之处:______;
错因分析:______;
正确解答:______。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分。
12.如图甲所示,为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驾驶员要时刻注意观察四周及后视镜。如图乙是司机在倒车时通过右后视镜(看作平面镜)看到右后方的行人A的示意图,P点表示司机的眼睛,请你画出司机看到A点的光路图。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5分。
13.小李观察到妈妈炖汤时,先用大火加热,汤沸腾后调为小火;饺子下锅后,会向烧开的水中迅速加入少量冷水,用同样大的火将水再次烧开。她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以了解其中的原因。
时间/min 0 0.5 1 1.5 2 2.5 3 3.5 4
温度/℃ 90 92 96 98 100 100 100 100
实验思路:
(1)将水加热至沸腾,测量水的温度,根据记录的数据得出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
实验过程:
(2)按照图甲______(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组装实验器材。用实验室用温度计测量水温,当水温接近90℃时开始计时,每隔0.5min读数一次并将温度填入表格中。表格中1min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______℃。
实验结论:
(3)从表中记录的数据可以看出,水沸腾后,吸收热量,温度______。
(4)查阅资料可知:加冷水可以保持饺子内外受热均匀,防止饺子破裂。图丙中能正确反映加冷水前后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______。
14.某实验小组在做“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设计并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
(1)实验原理是______。(用公式表示)
(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处于最______(选填“左”或“右”)端。
(3)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出现这种故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选填“Rx短路”或“Rx断路”)。
(4)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并移动滑片P,当电压表的示数为2.7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通过Rx的电流为______A,此次测得Rx的阻值为______Ω。
(5)为了让测量结果更准确,接下来适当增大Rx两端的电压,并进行多次测量计算出Rx的阻值,其目的是______(填序号)。
A.求平均值,减小实验误差
B.寻找普遍规律,避免实验偶然性
(6)只用一只电压表和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R0也可以测出未知电阻Rx的大小,如图丙所示。实验时,只闭合开关S1,电压表的示数为U1;同时闭合开关S1和S2,电压表的示数为U,则Rx的表达式为Rx= ______(用U1、U和R0表示)。
15.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实验序号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1 1 15 1.5 10
2 1.5 20 2 15
3 4 5 1 20
(1)如图甲,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该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______;
(2)多次实验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以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为______;
(3)如图乙所示,用调好的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杠杆,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再将弹簧测力计斜向右下拉,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其示数为F2,则F1______(选填“>”“<”或“=”)F2;
(4)如图丙是小明参加劳动实践用扁担挑水时的情景,他感觉后面的水桶很重挑得很困难,要想挑得更轻松一些,在不改变后面水桶质量的前提下,他可以采取的办法是:______;扁担中段制作得较宽,是通过______来减小压强。
16.一般固体的热胀冷缩表现为:受热时,在各个方向上的长度都会胀大,冷却时,在各个方向上的长度都会缩小。物体在某一方向上长度的膨胀称为线膨胀。如表是科技小组的同学探究影响物体线膨胀因素的实验记录,请根据实验记录回答问题。
实验序号 材料 升高的温度/℃ 原长/m 伸长量/mm
1 黄铜 10 1.00000 0.19
2 黄铜 10 2.00000 0.38
3 康铜 10 1.00000 0.15
4 铝 30 1.00000 0.69
(1)从______(填序号)两组实验记录可得出物体的伸长量与材料有关。
(2)从1、2两组实验记录可以得出结论:______。
(3)如图所示的电热设备中有一个由黄铜片与康铜片合在一起的温控开关,温度升高时,双金属片向上弯曲,电路断开。请你参考实验记录确定双金属片与固定触点接触的一侧所用的材料是______(选填“黄铜”或“康铜”)。
(4)请根据上述实验再提出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______。
17.为了有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来提高学习效率,小明准备购入一款降噪耳机。现有甲和乙两个品牌的降噪耳机,小明想知道它们的降噪效果哪个更好,请你帮他设计一个可操作的实验方案。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18.某工厂要制造一种特殊用途的钢铝罐,即钢罐内表面要压接一层厚度为0.25mm的铝膜。他们先把薄薄的铝膜装到钢罐内与内表面相贴,再往钢罐内灌满水,水中插入冷冻管使水结冰,铝膜就与钢罐接牢了。请你利用所学知识解释其中的原理。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9.2025年2月22日,太原地铁1号线一期正式通车运营,当日客运量达23.56万人次。这条线路贯穿我省东西,对推进中部盆地城市群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如图所示,行驶在这条线路上的地铁,每列空车质量约为200t,匀速行驶时所受阻力约为5×104N,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8m2。某同学准备从长风东街乘坐地铁去河龙湾看望奶奶,查询到的信息如表:(g取10N/kg)
起始站 终点站 路程 时间
长风东街 河龙湾 18km 30min
若地铁全程以平均速度匀速直线行驶,请你根据以上信息,求:
(1)地铁空载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地铁全程的平均速度;
(3)牵引力做功的功率。
七、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分。
2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决战沙海,给荒漠系“围脖”
2024年11月28日,我国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绿色阻沙防护带工程成功完成锁边“合龙”。这项宏伟的工程历时40多年,中国几代治沙人克服各种困难连续奋斗,在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周边,用一块块草方格(图甲)给“死亡之海”系上绿色“围脖”,围住了面积3.376×105km2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以阻止沙漠向外流动。这条阻沙防护带绵延3046km(图乙),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奇迹,是我们新时代的“万里长城”。塔克拉玛干沙漠全年有三分之一是风沙日,白天最高气温可达60℃以上,昼夜温差常超过40℃。那里年均降水量不足100mm,而年均水分蒸发量可达2500~3400mm(年均蒸发量是指在一年内水分蒸发的量,通常用蒸发掉的水层厚度的毫米数表示)。而今天中国最大沙漠的边缘成功被人类控制,沙漠变绿洲的梦想又迈进了一步。此项工程为全球沙漠治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展示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能性。
(1)给“死亡之海”系上绿色“围脖”的目的是______。
(2)沙漠经常发生沙尘暴的原因之一是大风吹过时,沙子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______,使沙子飘起。
(3)比起沿海城市,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昼夜温差常超过40℃的主要原因是沙子比水具有较小的______(填一物理量);那里年均水分蒸发量高达2500~3400mm的原因可能是______(写出一条)。
21.中国医学是我国的四大国粹之一,也是我国人民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渐发展并形成的医学理论体系。图甲是某品牌的电中药壶,有猛火和文火两个挡位。已知电中药壶的额定电压为220V,内有发热电阻R1与R2,R1=180Ω,R2=40Ω,猛火挡的功率是1210W,文火挡的功率是220W,电中药壶使用时,中药和水的总质量为1.5kg。[中药和水混合后的比热容为4.0×103J/(kg ℃)]
(1)在虚线框内画出电中药壶内部电路图,并结合所画的电路图说明开关处于什么状态时电中药壶处于猛火挡位。
(2)某次使用电中药壶时,关闭家中其他用电器,只用电中药壶熬药,将中药和水从40℃加热到100℃,如图乙所示的电能表表盘转了375转,求此次熬药过程电中药壶的加热效率。
1.【答案】
【解析】解:A.一张A4纸的质量大约5g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
B.一只鸡的质量通常在 1~3kg 之间,故B不符合题意;
C.一本物理教科书的质量大约在 200g左右,故C符合题意;
D.一名中学生的质量大约在 50kg 左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根据生活经验进行估测。
估测是一种科学的近似计算,它不仅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生产和生活中也有着重要作用。
2.【答案】
【解析】解:A.雷雨时节,雷电可能会通过电线引入室内,把不用的用电器插头拔出,可以防止雷电损坏用电器,符合安全用电要求,故A符合题意;
B.若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扑灭是错误的。因为水是导体,可能会导致触电事故,应该先切断电源,再用合适的灭火器灭火,故B不符合题意;
C.使用试电笔时,手不能直接接触笔尖金属体。如果手接触笔尖金属体,当试电笔接触火线时,电流会通过人体,造成触电危险。正确的做法是手接触笔尾金属体,故C不符合题意;
D.当用钢丝代替保险丝后,钢丝的熔点很高,温度即使升高到一定程度,它也不会自动熔断,起不到保护电路的作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雷雨时节,需要拔出用电器的插头,可以防止引电入室;
(2)家用电器起火时,首先应断开电源;
(3)试电笔的正确使用是:手接触笔尾金属体,笔尖金属体接触零线或火线,氖管发光的是火线,氖管不发光的是零线;
(4)保险丝的作用就是在电流异常升高到一定的高度的时候,自身熔断切断电流,从而起到保护电路安全运行的作用。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安全用电知识、触电的应急措施的了解与掌握,加强用电安全意识,学会自我保护。
3.【答案】
【解析】解: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演唱者发出的歌声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现场观众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播,故B正确,符合题意;
C.音色是发声体的声音品质,由发声体本身的特征决定.是区别声音的重要标志,观众通过声音的音色来分辨唢呐和排箫,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
D.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声音可以传递能量,观众在音乐中感受到音乐艺术的魅力,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音色是发声体的声音品质,由发声体本身的特征决定,是区别声音的重要标志。
声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传播、声音的三个特性,以及声音与信息,属于声学部分的常考知识。
4.【答案】
【解析】解:A.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温度越低,蒸发越慢。若想让桌子上的水更快变干,即加快水的蒸发,应提高水温,而降低水温会减慢蒸发,故A错误;
B.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形式,汽化过程需要吸热。桌子上的水消失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发生了汽化现象,此过程需要吸热,而不是放热,故B错误;
C.从冰箱里拿出的苏打水瓶温度较低,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由气态变为液态,发生液化现象,液化过程会放热。所以苏打水瓶外湿漉漉的是因为发生了液化现象,而不是汽化现象,故C错误;
D.苏打水瓶外湿漉漉也是因为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苏打水瓶,遇冷液化形成小水滴附着在瓶外,蒸包子时,蒸笼内的水蒸气遇冷会液化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了“白气”;二者都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滴,原理相同,故D正确。
故选:D。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速。
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形式,汽化过程需要吸热。
液化指物质由气态转变成液态。
本题考查汽化吸热及液化现象,影响液体蒸发的快慢的因素是经常考查的知识点,这个知识点与日常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同时,由于液体蒸发的快慢与三个因素有关,在这里也通常结合可知变量法以实验探究的题目来考查液体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5.【答案】
【解析】解:手机防窥膜工作原理是由光的直线传播;
A.日晷仪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被物体挡住后,物体后面就会呈现出阴影区域,故A符合题意;
B.湖面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D.直筷“变弯”,雨后彩虹,属于光的折射现象,与手机防窥膜原理不同,故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此题通过不同的现象考查了学生对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的理解,在学习中要注意区分,并要学会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的物理现象。
6.【答案】
【解析】解:A、返回舱进入大气层,与大气剧烈摩擦,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是通过做功改变了返回舱的内能,故A错误;
B、打开降落伞减速下降的过程中,返回舱处于非平衡状态,受力不平衡,故B错误;
C、反推发动机点火缓冲时,返回舱会受到一个向上的推力,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C正确;
D、加速下降阶段,返回舱的质量不变,速度变大,则动能变大,高度降低,则重力势能减小,所以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与大气剧烈摩擦,克服摩擦做功,部分机械能会转化为内能,使得机械能总量减小,故D错误。
故选:C。
(1)改变内能的方式包括做功和热传递;
(2)平衡状态包括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加速下降过程中,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据此分析。
本题考查内能的改变、平衡状态、力的概念和机械能的转化,属于综合题。
7.【答案】
【解析】解:由题意可知,当弹射车内的导体通以强电流时,即可受到强大的推力,由此可知其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而运动,其原理与电动机相同。
A.图中是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故A不符合题意;
B.图中有电源,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是电动机原理,故B符合题意;
C.图中没有电源,是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故C不符合题意;
D.图中是奥斯特实验,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磁场力的作用。
对于电磁学中的电流磁效应、磁场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电磁感应等实验要注意区分,属常见题型。
8.【答案】
【解析】解:A、通过该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此时物距小于一倍焦距,物距为10cm,所以焦距大于10cm,故A错误;
B、标本观察盒的成像原理与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而不是照相机,故B错误;
C、通过透镜能观察到标本正立、放大的像,这是凸透镜成像,所成的像是虚像,故C错误;
D、凸透镜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因此要使观察到的像变大,应增大标本与薄凸透镜间的距离,故D正确;
故选:D。
(1)凸透镜作放大镜使用时,物距和焦距的关系进行判断: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凸透镜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
此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及应用,关键是熟记成像规律的内容,并做到灵活运用。
9.【答案】
【解析】解:ABC.密度计在任何液体中都处于漂浮状态,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其所受浮力始终等于自身重力,由于重力不变,所以在两种液体中所受浮力相等,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知,密度计在密度较大的液体中浸入深度较小。由于水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因此P线应为密度计静止于水中时的液面位置,故AB错误;C正确;
D.增大细管直径会导致相同浮力变化时浸入深度变化减小,反而会使P和Q间距变小,降低测量精确度,故D错误。
故选:C。
(1)密度计在使用时始终处于漂浮状态,根据物体的漂浮条件可知密度计在不同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关系,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得出液体密度与密度计浸入液体中深度的关系式;
(2)根据V=Sh可知使PQ间距变大,提高密度计精确度的措施。
本题考查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漂浮条件的应用,难度较大。
10.【答案】
【解析】解:A、由图甲可知,R1与R2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由题意可知,餐盘内没有食物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06A,由可知,电路的总电阻为:,
由图乙可知,餐盘内没有食物时,压敏电阻的阻值为:R2=40Ω,
则R1的阻值为:R1=R总-R2=100Ω-04Ω=60Ω,故A错误;
B、由图乙可知,压敏电阻的阻值随其上物体总质量的增大而减小,故B错误;
C、由图乙可知,餐盘内剩余食物的质量越大,R2的阻值越小,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规律可知,电路中的总电阻R总越小,由可知,电源电压一定时,R总越小,P总越大,因此电路消耗的总功率越大,故C错误;
D、当电流表的示数为0.08A时,电路中的总电阻为:,
则R'2的阻值为:R'2=R'总-R1=75Ω-60Ω=15Ω,
由图乙可知,此时R2上物体的总质量大于300g,即餐盘内剩余食物的质量大于50g,因此会发出提示音,故D正确。
故选:D。
由图甲可知,R1与R2组成串联电路,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1)由题意可知,当餐盘内没有食物时电路中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路的总电阻,餐盘与载物台的总质量为250g,由图乙确定出R2的阻值,再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规律求出R1的阻值;
(2)由图乙确定出压敏电阻R2的阻值与其上物体总质量的关系;
(3)由图乙可知,餐盘内剩余食物的质量越大,R2的阻值越小,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规律和P=确定出电路消耗的总功率的变化;
(4)当电流表的示数为0.08A时,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路的总电阻,再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规律求出R2的阻值,再结合图乙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本题主要考查欧姆定律的应用及串联电路电阻规律的应用,难度适中。
11.【答案】
【解析】解:原题的解答过程中没有考虑到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从而认为两灯都能正常发光;
正确解答:由P=UI得,灯L1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
灯L2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
由于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为保证电路安全,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I大=0.5A,此时灯L1正常发光,
由得,灯L2的电阻,
灯L2两端的电压U2′=I大R2=0.5A×6Ω=3V,
则该电路电源两端的电压U总=U1+U2′=6V+3V=9V。
故答案为:认为两灯都能正常发光;没有考虑到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解答过程如上。
L1、L2两盏灯串联接入电路中,由串联电路电流规律可知,通过两个灯泡电流相等;由于两个灯泡的正常工作电流不等,所以在保证电路安全的前提下,两个灯泡并不能都正常工作,据此分析作答。
本题考查串联电路规律和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应用,考查的角度较为独特,是基础题。
12.【答案】
【解析】解:做A点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然后连接A'P,与平面镜的延长线交于一点O,O即为入射点,连接AO即为入射光线,再连接OP即为反射光线,如图:
先确定A点在平面镜中的像点,然后根据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像点确定反射光线,再画出入射光线,从而完成光路。
会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熟练掌握光的反射光路图的画法。
13.【答案】
【解析】(2)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因此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由图乙知道,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面在90℃以上第5小格处,此示数为94℃。
(3)分析数据可得出结论:水沸腾时,持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4)加冷水前水已沸腾,加冷水后的温度急剧下降一定程度,然后吸热温度又缓慢的升高到沸腾,故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A。
故答案为:(2)自下而上;94;(3)保持不变;(4)A。
(2)本实验器材时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观察温度计的分度值,再读数。
(3)水沸腾时,持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4)加冷水前水已沸腾,加冷水后的温度急剧下降,然后吸热温度又缓慢的升高到沸腾,但是沸点保持不变,据此分析。
本题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掌握液体沸腾条件是关键。
14.【答案】
【解析】(1)由欧姆定律可得,所以实验原理是;
(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该滑到阻值最大处,即图中的最左端。
(3)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无示数,说明电流表有断路,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说明电压表两接线柱到电源间是通路,所以故障原因是Rx断路。
(4)由图乙可知,电流表使用的是0-0.6A量程,分度值为0.02A,故示数为0.3A。
电压表的示数为2.7V,根据欧姆定律可知,。
(5)适当增大Rx两端的电压,并进行多次测量计算出Rx的阻值,这是为了求平均值,减小实验误差,故B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6)由电路图可知,闭合开关S1、断开开关S2,此时电压表测Rx两端的电压U1;闭合开关S1、S2,此时R0被短路,电路为只有Rx的简单电路,用电压表测出Rx两端的电压为U,则电源电压为U,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特点可知,闭合开关S1、断开开关S2,R0两端的电压为U0=U-U1,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欧姆定律可知,此时电路的电流为,则未知电阻的阻值为。
故答案为:(1);(2)左;(3)Rx断路;(4)0.3;9;(5)A;(6)。
(1)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是利用欧姆定律;
(2)为保护电路,实验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阻值最大处;
(3)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无示数,说明电路断路,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说明电压表串联接入电路,即与电压表并联的待测电阻断路;
(4)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电流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0.02A,据此读取示数,根据欧姆定律计算未知电阻的阻值;
(5)多次测量计算出Rx的阻值目的是多次测量计算出Rx的阻值;
(6)在没有电流表的情况下,可通过开关的转换使电压表分别测出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和电源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电流特点结合欧姆定律了计算待测电阻的阻值。
本题主要是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考查电路的连接、电流表读数、电阻的计算和设计实验方案测电阻的能力。
15.【答案】
【解析】(1)如图甲所示,杠杆左端下沉,其右端偏高,应将平衡螺母向右端移动,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便于测量力臂大小,同时避免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
(2)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得,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所以杠杆平衡的条件是:F1L1=F2L2
(3)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再将弹簧测力计斜向右下拉,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不变,动力臂减小,动力增大,故F2大于F1。
(4)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为了能使水桶顺利挑起来,需减小后面水桶上绳子对杠杆拉力与其力臂的乘积或增大前面水桶上绳子对杠杆拉力与其力臂的乘积,故将后面水桶在扁担上的悬挂点向前移动一些,或将扁担在肩膀上整体向前挪动少许。
扁担中段制作得较宽,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故答案为:(1)右;便于测量力臂,同时避免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
(2)F1l1=F2l2;
(3)<;
(4)将后面水桶在扁担上的悬挂点向前移动;增大受力面积。
(1)杠杆左端下沉,应将平衡螺母向右端移动,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便于测量力臂大小,同时避免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
(2)杠杆平衡的条件是:F1L1=F2L2。
(3)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不变,动力臂减小,动力增大。
(4)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为了能使水桶顺利挑起来,可将后面水桶在扁担上的悬挂点向前移动一些,或将扁担在肩膀上整体向前挪动少许。
在压力一定时,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本题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掌握杠杆平衡公式是关键。
16.【答案】
【解析】(1)从1、3两组实验记录可得,当升高的温度与原长相同,材料不同时,伸长量不同,说明物体的伸长量与材料有关。
(2)由1、2两组实验记录的信息可以得出:当材料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物体原长越长,伸长量越长。
(3)如图所示的电热设备中有一个由黄铜片与康铜片合在一起的温控开关,温度升高时,双金属片向上弯曲,电路断开。由表格中数据得,当升高温度与原长相同时,黄铜的伸长量较大,则双金属片与固定触点接触的一侧所用的材料是黄铜。
(4)由表格中信息可猜想物体的伸长量与物体的材料、升高温度、原长军有关,则还可以提出的探究问题有:物体的伸长量与升高的温度有关吗?
故答案为:(1)1、3;(2)当材料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物体原长越长,伸长量越长;(3)黄铜;(4)物体的伸长量与升高的温度有关吗。
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或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控制变量法能排除干扰,直接显露单一因素对被研究对象变化的影响情况。
17.【答案】
【解析】解:实验器材:卷尺、MP3播放器
实验步骤:
①将MP3播放器固定并让其发出稳定的声音,戴上甲品牌的降噪耳机,逐渐远离MP3播放器,直至刚好听不到MP3播放器的声音为止;
②用卷尺测出此时人和MP3播放器间的距离,记为L1;
③重复上述步骤,戴上乙品牌的降噪耳机刚好听不到MP3播放器声音的距离记为L2。
实验结论:若L1>L2,则甲品牌的降噪效果更好;若L1<L2,则乙品牌的降噪效果更好;若L1=L2,则甲、乙品牌的降噪效果一样。
故答案为:实验器材:卷尺、MP3播放器
实验步骤:
①将MP3播放器固定并让其发出稳定的声音,戴上甲品牌的降噪耳机,逐渐远离MP3播放器,直至刚好听不到MP3播放器的声音为止;
②用卷尺测出此时人和MP3播放器间的距离,记为L1;
③重复上述步骤,戴上乙品牌的降噪耳机刚好听不到MP3播放器声音的距离记为L2。
实验结论:若L1>L2,则甲品牌的降噪效果更好;若L1<L2,则乙品牌的降噪效果更好;若L1=L2,则甲、乙品牌的降噪效果一样。
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或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防止噪音的产生;(2)在人耳处减弱,防止噪音进入耳朵;(3)在传播过程中减弱,阻断噪音的传播。
控制变量法能排除干扰,直接显露单一因素对被研究对象变化的影响情况。
18.【答案】
【解析】当水的温度达到凝固点时,水就会结冰,结冰前后质量不变,密度减小,所以体积会变大。
解决此题型的关键是知道水结冰前后质量不变,但由于密度改变导致体积变化。
19.【答案】
【解析】(1)地铁空载时的质量m=200t=2×105kg,
地铁空载时所受的重力G=mg=2×105kg×10N/kg=2×106N,
由于地铁在水平地面上,所以F压=G=2×106N,
地铁空载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全程时间t=30min=0.5h,
地铁全程的平均速度,
(3)由于地铁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牵引力与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则,
牵引力做的功,
牵引力做功的功率。
答:(1)地铁空载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2.5×106Pa;
(2)地铁全程的平均速度是36km/h;
(3)牵引力做功的功率是5×105W。
(1)根据G=mg得到地铁空载时所受的重力,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地铁空载时所受的重力,根据p=得到地铁空载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根据v=得到地铁全程的平均速度;
(3)由于地铁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牵引力与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根据W=Fs得到牵引力做的功,根据P=得到牵引力做功的功率。
本题考查压强、速度和功率的计算,属于综合题。
20.【答案】
【解析】(1)给沙漠锁边,即围绕其建一条绿色阻沙防护带,可以有效阻挡流沙的扩散,减弱风力,固定沙子,显著增强生态防护的坚实屏障,减少风沙对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保护当地的生态系统,阻止沙漠向外流动。
(2)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大风吹过时,沙子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使沙子飘起。
(3)沙子的比热容小,升温降温更快,所以比起沿海城市,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昼夜温差常超过40℃。高蒸发量可能原因是温度高导致水蒸发的速度快。
故答案为:(1)阻止沙漠向外流动;
(2)小;
(3)比热容;温度高导致水蒸发速度快。
(1)给“死亡之海”系上绿色“围脖”可以减少风沙对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
(2)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3)沙子的比热容较小,相同质量的沙子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沙子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多,据此分析;温度高导致水蒸发的速度快。
本题考查比热容、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属于基础题。
21.【答案】
【解析】接:(1)则由可知,猛火挡时,电路的电阻:,
文火挡时,电路的电阻:,
由R1=180Ω,R2=40Ω可知,猛火挡时电路中只有R2,文火挡时电路中为R1与R2串联,电路图如图所示:
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R1、R2串联,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可知,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大,由P=可知,电路中的总功率最小,电中药壶处于文火挡;
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只有R2工作,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小,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最大,电中药壶处于猛火挡位;
(2)中药和水吸收的热量:,
图丙中3000r/(kW h)表示电路中用电器每消耗1kW h电能,电能表的转盘转过3000转,
则电能表表盘转了375转,电中药壶消耗的电能:,
则此次熬药过程电中药壶的加热效率:。
答:(1)图见解答;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中药壶处于猛火挡位;
(2)此次熬药过程电中药壶的加热效率为80%。
(1)根据P=求出猛火挡和文火挡时电路中的电阻,结合R1、R2的阻值可知电中药壶内部的电路连接;
(2)根据Q吸=cmΔt求出中药和水吸收的热量,根据电能表的参数求出消耗的电能,根据效率公式求出此次熬药过程电中药壶的加热效率。
本题考查串联电路的特点、对电能表参数的认识与理解、电功率公式、吸热公式以及效率公式的运用,属于电热多挡位电路问题,能正确分析电路连接是解题的关键。
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