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新学期 新起点 欢迎进入历史课堂中国近代史是从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一个形态: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两大任务: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两大阶段: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1840年鸦片战争——1919年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1919年五四运动——1949年新中国成立)四条线索:列强侵略中国,中国人民被动挨打的(屈辱史);中华民族对外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对内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抗争史;中国人民寻求救国救民真理道路的探索史;近代思想文化、科学技术和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的(发展史)。单元整体感知19世纪中期,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法等西方列强,为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资料,把侵略扩张矛头指向幅员辽阔的中国。通过发动两次鸦片战争,英、法等国迫使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俄国也大肆进行领土扩张,趁机吞并大片中国领土,中国历史进入近代时期,逐步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列强与封建统治阶级相互勾结,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社会危机。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持续14年,席卷大半个中国。这是一次规模宏大的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外患外患内忧:内忧外患的时代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1课 鸦片战争目录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01英国发动侵华战争02《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031.能够阐述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过程及清朝战败的原因,理解《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通过分析史料,提高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历史解释、史料实证)2.通过史料分析中英贸易状况,认识战争爆发的必然性。结合地图梳理战争进程,培养时空认知能力。对比条约条款,分析主权丧失的影响,提升历史解读能力。(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历史解释)3.认识近代中国遭受的深重苦难是列强入侵和清政府腐朽黑暗的专制统治造成的;知道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能够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上来理解历史的发展变化和社会形态的演变过程,深刻理解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巨大影响。学习林则徐、三元里人民、关天培等敢于反抗侵略、维护民族利益的斗争精神培养爱国主义情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增强努力学习、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唯物史观、家国情怀)素养目标课程标准:通过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等鸦片战争期间的主要史事,以及《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初步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史学素养概念介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半殖民地的含义是指丧失了部分主权而不是全部的主权。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性质表现在政治上是丧失了领土主权、贸易主权等,但清政府在形式上依然对全国实行管理。(2)半封建的含义是原有封建经济遭到破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发展,但仍保持着封建剥削制度。比如,经济上东南沿海地区的丝、茶生产依赖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但在中国广大内地,小农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学习任务一 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1.阅读教材P4,结合图文资料总结鸦片战争前中英两国的情况对比(背景)大兴文字狱手工生产强化君权机器生产科技之光查理一世上断头台背景:①国内: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危机四伏;②国际:西方进入资本主义时代,英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并不断向外进行殖民主义扩张,掠夺殖民地。学习任务一 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2.阅读教材P4,结合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当时与中国进行贸易往来的是哪个国家?其目的是什么?英国;为了开辟海外市场(2)该国在对华贸易中处于什么样的状态?原因是什么?英国在对华贸易中处于贸易逆差(入超)状态;由于中国小农经济的抵制(3)该国为了扭转这一态势是如何做的?走私毒品鸦片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激增表(平均每年)贸易逆差(入超):进口额>出口额贸易顺差(出超):出口额>进口额年度 英国输华总值 中国输英总值 中英贸易中国出入超情况1765—1769 1192915 2190619 出超9977041795—1799 5373015 5719972 出超3469571830—1833 7335023 9950286 出超2615263鸦片战争前中英正当贸易情况表价值单位:银两材料:据不完全统计,鸦片战争前的40年间,外国侵略者走私到中国的鸦片达40多万箱共2000多万千克,从中国掠走3亿至4亿银元。3.根据材料,结合课本,谈谈鸦片走私带来哪些严重危害?马克思引用英国人蒙哥马利.马丁的话说:“奴隶贸易”比起“鸦片贸易”来,都要算是仁慈的。我们没有毁灭非洲人的肉体......没有败坏他们的品格、腐蚀他们的思想,也没有毁灭他们的灵魂。可是鸦片贩子在腐蚀、败坏和毁灭了不幸的罪人的精神存在以后,还杀害他们的肉体......——[德]马克思《鸦片贸易史》鸦片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沉重灾难。①白银外流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②摧残吸食者的体质;③导致政治腐败和军队战斗力削弱。危害:炮子谣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二三里。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君知炮打肢体裂,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君知火箭破产业,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林则徐,福建侯官人。为官正直清廉,任湖广总督期间,在汉口、长沙等地捉拿烟贩,收缴烟土、烟枪,设禁烟局,配制戒烟药丸,勒令吸食者限期戒烟,取得明显成效。在广东禁烟期间,认为民心可用,发动民众抵抗英国侵略。1842年8月被充军去新疆伊犁途中,吟诗一首留别家人,其中写道:“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为后人传诵。“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 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林则徐对于日益严重的鸦片走私,林则徐上书道光帝:“(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林则徐上道光帝奏折节选道光帝1838年底,道光帝派力主禁烟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4.阅读教材P6,归纳林则徐销烟的基本史实。林则徐禁烟 人物措施时间结果意义林则徐1839年6月3日至25日将收缴的鸦片在广东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缉拿烟贩→收缴鸦片→虎门销烟人民英雄纪念碑第一块浮雕《虎门销烟》为纪念 “虎门销烟”,国际联盟将每年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1987年6月,联合国改6月26日为国际禁毒日。虎门广场销烟标志学习任务二 英国发动侵华战争1.阅读教材P6,结合图文资料总结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虎门销烟) 把能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无限利益的大批的商品,全部给予销毁!这是我大英帝国的奇耻大辱!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罚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要狠狠地教训它!要迫使它开放更多的港口,要保护我们天经地义的合法贸易!”——英国外相巴麦尊在议会上发表的讲话根本原因: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英国政府公然支持鸦片走私并主张发动战争。面对中国禁烟的消息,英方作何反应?如果没有虎门销烟,英国还会发动侵华战争么?会直接原因(导火线):虎门销烟英国以虎门销烟为借口向中国开战,我们称之为“鸦片战争”。有人认为,这场战争主要是为了让英国在中国更多港口和城市进行,一直称其为“通商战争”。请思考:这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中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可能轻易放过的。——《(英)安得鲁· 韩德森致拉本特函》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一场非正义的侵略战争。2.1根据地图,结合教材P6-P7,了解战争过程。2.2根据地图,结合教材P6-P7,梳理鸦片战争过程。林则徐撤职查办琦善同英军谈判清政府屈服,被迫签订《南京条约》攻占虎门附近大角、沙角炮台,并强占香港岛→攻虎门炮台(关天培壮烈殉国)→占广州四方炮台→攻占厦门、定海(葛云飞、王锡朋、郑国鸿三总兵牺牲)、宁波→攻占吴淞(陈化成牺牲)→进攻镇江(海龄战死)→到达南京下关江面→政府屈服1840年6月,英军封锁珠江口→攻陷定海→到达天津大沽口→林则徐被革职,琦善前往谈判(1)第一阶段:(1840年)(2)第二阶段:(1841年—1842年)3.在这场战争中有哪些反抗侵略的英雄人物?你从他们的英勇事迹中感受到了什么样的精神?英军在广州附近四处横行,大肆抢劫,骚扰乡民。1841年5月30日清晨,广州三元里及附近数千乡民手持武器,包围英军盘踞的四方炮台。英军司令率部出击,乡民按计划将敌人诱至牛栏冈,团团围住。这时,天气突然变化,风雷交加,大雨倾盆。英军的火药被淋湿,火枪无法使用,只得端起刺刀,排成方阵,作困兽之斗。众多乡民手持刀矛,勇猛冲杀,侵略者被迫向四方炮台逃命。三元里抗英,显示了中国人民敢于反抗侵略的英雄气概。(这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三元里抗英壮烈捐躯的清朝爱国将领一览表 人物 官职 牺牲时间和地点陈连升 副将 1841年1月 广州沙角、大角关天培 广东水师提督 1841年2月 广州虎门葛云飞 总兵 定海三总兵1841年10月 浙江定海郑国鸿 总兵 王锡朋 总兵 裕谦(蒙古族) 钦差大臣两江总督 1841年10月 浙江镇海陈化成 江南提督 1842年6月 上海吴淞海龄(满族) 副都统 1842年7月 江苏镇江英勇顽强、不畏牺牲、勇于反抗外来侵略、斗争到底的爱国主义精神!精神:(1)民众的反侵略斗争:(2)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4.根据图文资料,结合课本分析归纳鸦片战争中国为何会败给英国?从中可获得什么启示?材料一 “社会制度腐败集中地反映为清政府和军队里投降派活动的猖狂,在它的强烈影响下道光皇帝缺乏抵抗到底的决心。——徐风晨、赵矢元《中国近代史》①清朝封建专制制度腐败,统治者昏庸愚昧,对内敌视人民,对外妥协投降,经济落后,武器落后;没有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材料二英国综合国力强大主观原因:客观原因:材料二 “封建统治者在抵抗侵略的战争中仍然继续纵兵扰民,它与人民群众尖锐对立,把自己从人民群众中最大限度地孤立起来,这当然不可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根本原因: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难以对抗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启示: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我们应该勿忘国耻,奋发图强,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学习任务三 《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1.1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于何时签订了哪一条约?这一条约的地位如何?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概况:1842年8月清政府和英国签订中英《南京条约》地位:2023年大英博物馆“晚清百态”特展《南京条约》原件清政府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与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在南京签订1.2根据教材、教师讲解分析归纳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和危害?内容 危害割香港岛给英国(割地)英商进出口货物的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最能反映侵略本质)——商品输出便利了外国商品的输出,侵犯了中国贸易主权。增加了人民负担。破坏中国的领土主权。赔款2100万银元(赔款)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五口通商)赔款2100 万银元 ≈1533万两白银(清政府全年财政收入的1/3)当下美国反复多次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进口关税。2.根据教材、教师讲解分析归纳其他的内容和危害?阅读课本P8,完成表格。条约 签订时间 获取特权 中英 《虎门条约》 1843年中美《望厦条约》 中法《黄埔条约》 1844年 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通商口岸租地建房权利。(破坏司法、贸易等主权)美国、法国享受英国在华取得各项特权,扩大侵略权益。中英签订《虎门条约》中美签订《望厦条约》中法签订《黄埔条约》中国主权进一步被破坏材料二 中国在将来予以其他国家任何权利时,“亦准英人一体均沾”。材料一 英国人在通商口岸犯罪时,“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司法贸易3.阅读教材,结合材料谈谈鸦片战争的影响。①中国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传统的小农经济逐步瓦解,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变化)材料一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著名史学家陈旭麓材料二 鸦片战争真正意义,就是用火与剑的形式,告诉中国人的使命:中国必须近代化,顺合世界之潮流。——茅海建《天朝的崩溃》②此后,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主要矛盾变化)③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历史任务变化)④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半殖民地的含义是指丧失了部分主权而不是全部的主权。(2)半封建的含义是原有封建经济遭到破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发展,但仍保持着封建剥削制度。“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林则徐在广东查禁鸦片和进行抗英斗争时,曾“探访夷情”,收集了许多西方书刊,编译成《四洲志》等资料,被誉为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第一人。魏源受林则徐委托,利用《四洲志》及其他相关资料,编成《海国图志》。这部书比较系统地介绍了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国家的历史地理和科学技术,并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重要思想。鸦片战争的失败,激起了部分爱国人士向西方学习和探索的决心,他们开始了解国际形势,研究外国史地,寻求御敌之道......拓展探究结合《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内容,谈谈鸦片战争对中国社的影响? 战前行使全部主权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封建社会政治经济社会性质鸦片战争战后领土主权、关税主权、司法主权等遭到破坏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分期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社会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历史任务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反抗封建剥削,争取基本生存权课堂小结原因结果影响:鸦片战争概况打开中国市场;直接原因:根本原因:林则徐虎门销烟(抗争)时间:1840-1842年抗争:三元里抗英;关天培,葛云飞、郑国鸿、王锡朋,陈化成,海龄战败:原因:1842年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五口通商、割地、赔款、协定关税。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难以对抗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传统的小农经济逐步瓦解,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随堂训练1.(2025三明)鸦片战争时期,浙江嘉兴县丞龚振麟目睹了英军火轮船的优势,遂萌生仿制火轮船的想法经过数月努力,造出类似战舰。这反映了当时( )A.中英贸易扩大 B.地方势力膨胀C.危机下的个体探索 D.新式海军已经建成2.(2025新疆)1840年6月,由16 艘兵船、4艘武装汽船、28 艘运输船以及六七千名海陆士兵组成的英国军队,从开普敦、印度等地抵达广东海面,战争爆发。这场战争( )A.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B.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C.宣告了中国制度变革的失败 D.推翻了清朝政府的反动统治3.(2025镇江)林则徐在虎门销烟,关天培在虎门悲壮殉国,定海三总兵血战六昼夜为国捐躯,陈化成在吴淞力竭牺牲,三元里人民英勇抗击英军。这反映了( )A.中国的独立主权遭到破坏 B.农民阶级反帝救国的强烈愿望C.清朝封建专制制度的腐败 D.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坚强意志CAD4.(2025潍坊)《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照会英国:“从此万年和好,两国无争矣。”这表明清政府( )A.未能认清英国的侵略本性 B.开始向西方学习C.给予英国片面最惠国待遇 D.成为洋人的朝廷5.1821—1840年,中国白银外流达1亿两,平均每年流出500万两。白银外流更是直接导致国库空虚、军队无力备战。这一局面的形成主要是因为( )A.西方鸦片输入 B.支付战争赔款 C.自然经济衰退 D.国内局势动荡6.在谈到道光皇帝(1820—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陵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陵墓都要矮小时,龚书铎说“是因为在他手上丢了土地”。这里的“土地”是指( )A.香港岛 B.台湾岛 C.库页岛 D.辽东半岛7.下图是1843年前后英国进口中国货物税率的变化图。引起其变化的直接因素是( )A.割香港岛给英国B.赔款2 100万银元C.开放五处通商口岸D.中英双方协定关税AAAD8.条约规定,其侨民如果在中国引起民事、刑事诉讼,中国当地法庭无权审理这些国家的国民,而要由领事根据自己国家的法律进行评判。这种做法导致中国人一旦与外国人发生诉讼,往往要根据外国法律进行评判。据此判断,该国获得了( )A.租地建房的权利 B.领事裁判权 C.片面最惠国待遇 D.协议关税权9.近代史专家茅海建教授将自己有关鸦片战争再研究的著作取名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导致清朝“崩溃”的主要依据是( )①中国市场大门被列强完全打开②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③列强的侵略魔爪伸向中国内陆④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10.“西方列强一巴掌把清王朝打落谷底,从此国门洞开,风雨交加。”“中华民族开始了漫长的寻找,寻找失去的尊严,寻找在世界的位置,寻找复兴的道路……”西方列强的“一巴掌”对中国的双重影响是( )A.丧失主权,融入世界潮流 B.内忧外患,开始自强求富C.巨额赔款,寻求政治变革 D.沦为附庸,探索思想革新BB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