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8张PPT)学习目标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中重要的事件、人物、现象等,知道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原因和结果,初步养成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唯物史观、时空观念)2.运用史料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意义,认识到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3.通过本课学习,感悟近代中国农民阶级面对列强侵略和清政府压迫的反抗斗争精神。(历史解释、家国情怀)思考:太平天国运动是怎样爆发的?壹 宗教构梦·金田起义中国的连绵不断的起义已延续了十年之久……推动了这次大爆炸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英国用大炮强迫中国输入名叫鸦片的麻醉剂。——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满洲又纵贪官污吏,布满天下,使剥民脂膏,士女皆哭泣道路,是欲我中国之人贫穷也。官以贿得,刑以钱免,富儿当权,豪杰绝望,是使我中国之英俊抑郁而死也。——杨秀清等《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道光十三年癸巳,桂平蝗。十四年甲午夏,浔州蝗 ,复大水。七月初七日 ,桂平大宣里鹏化、 紫荆、 五指三山水同发 ,平地深三尺 ,岁大歉。十五年乙未,平南蝗食草木百谷殆尽。——《浔州府志》①外因:鸦片战争的失败,民族矛盾激化②内因:剥削加重,阶级矛盾日益尖锐③自然:广西自然灾害连年不断,人民生活困苦思考:太平天国运动是怎样爆发的?壹 宗教构梦·金田起义出生农家,苦读诗书,担任塾师,热衷科举,四次落榜,终为童生仕途断绝,仇视孔子,改拜上帝,发展民众,积极反清,建立天国。人物扫描(天兄)普天之下皆兄弟,灵魂同是自天来;上帝视之皆子。——《原道救世歌》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是故孔丘曰: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原道醒世训》④个人: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推动起义梁发所著《劝世良言》西方的基督教儒家大同思想洪秀全 (1814-1864)特点:洪秀全借助西方宗教的外衣,结合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和千百年来农民的平均主义理想,号召建立一个人人平等、平均的大同社会。为正处在苦难中的百姓,描绘了一幅人间天国的美好画卷。思考:太平天国运动是怎样爆发的?壹 宗教构梦·金田起义鸦片战争的失败,民族矛盾激化;剥削加重,阶级矛盾日益尖锐;自然灾害频繁,人民生活困苦;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推动起义。根本原因直接原因①外部原因:②内部原因:③自然原因:④个人原因:壹 宗教构梦·金田起义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不久,洪秀全称天王。金田起义1851年1月金田起义贰 战争逐梦·定都天京1.永安建制:1851年9月永安建制洪秀全(天王)杨秀清(东王)九千岁韦昌辉(北王)萧朝贵(西王)石达开(翼王)冯云山(南王)八千岁七千岁六千岁五千岁东、西、南、北、翼王的地位并不相等。东王以下诸王均受东王的节制,等级严格。1952年春,自永安突围北上,冯云山、萧朝贵途中牺牲永安封王是否存在某些隐患?太平天国这一农民政权从一开始就是依照旧的封建体制进行内政建设,具有浓厚的封建性,为以后天王和东王的争权埋下了祸根。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时间:地点:意义:太平天国王宫—天王府正式建立与清朝对峙的革命政权1853.3天京(南京)2.定都天京:1853年3月攻占南京,改名天京,作为都城南北对立,两个政权贰 战争逐梦·定都天京①革命性:它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②进步性:对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参加反封建斗争起到积极作用。③局限性:主张在小农经济上实行绝对平均主义,具有空想性。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思考:《天朝田亩制度》有何特点?贰 战争逐梦·定都天京未能付诸实践贰 战争逐梦·定都天京3.北伐西征:1853年-1856年北伐失利,西征胜利!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时间:1853年目的:为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概况:北伐军曾逼近天津,最后全军覆没。西征战场取得了重大胜利。结果:到1856年,太平天国控制了从湖北武昌到江苏镇江的长江沿岸城镇,掌握了安徽、江西、湖北东部和江苏部分地区,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叁 内乱碎梦·天京陷落1.天京事变:太平天国由盛转衰天京事变影响:①削弱了战斗力和凝聚力;②从战略进攻被迫转向战略防御;③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领导人开始享乐腐化,争权夺利。1856年秋,东王杨秀清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意图篡位。结果引发天京事变。叁 内乱碎梦·天京陷落2.救时之策:为扭转颓势,洪秀全采取了哪些措施?政治上:洪秀全任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1859年,他提出《资政新篇》,以期对太平天国进行改造。洪仁玕发扬“公议”,听取社会舆论和群众意见;效法西方,实行资本主义;发展近代交通运输业,兴办邮政;保护私有财产。未能付诸实践思考:《资政新篇》有何特点?①进步性:中国近代第一个向西方学习资本主义的方案。②局限性:但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未能付诸实践。2.救时之策:为扭转颓势,洪秀全采取了哪些措施?叁 内乱碎梦·天京陷落先后取得浦口三河大捷等一系列胜利,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军事上的不利局面。军事上: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青年将领英王陈玉成忠王李秀成李秀成进逼上海,遭到华尔洋枪队和李鸿章所部淮军抵抗和反扑3.天京陷落:叁 内乱碎梦·天京陷落岌岌可危的天国事业后期经历了怎样的历程?曾国藩湘军包围安庆,陈玉成、李秀成救援失败,陈玉成被俘就义曾国藩奉命编练湘军镇压太平军1862年湘军围困天京1864年夏,洪秀全去世,天京陷落1860年湘军围困安庆安庆陷落受挫上海李秀成回师救援,终未解除湘军对天京的威胁围困天京天京陷落1864年夏,洪秀全病逝。湘军冲入城内,天京陷落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失败陈玉成,1862年,陈玉成被叛徒苗沛霖诱骗中计被俘,8月8日,在河南延津县慷慨就义,年仅26岁李秀成,1864年,天京陷落,李秀成被俘,8月7日,李秀成在南京江宁就义,终年42岁。叁 内乱碎梦·天京陷落探究:根据所学并结合课本内容,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观/根本:①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②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腐败;③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客观/直接:华尔洋枪队李鸿章创办的淮军曾国藩创办的湘军太平天国发生在中国已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时代,它所要对付的敌人,不但有掌握全国政权、作为封建势力中心的清朝统治者,而且还有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中外势力的联合镇压启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于阶级的局限性和时代的局限性,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曾国藩美国人华尔李鸿章叁 内乱碎梦·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规模宏大的农民战争。它坚持斗争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壮烈篇章。4.重大意义:课后活动:请制作太平天国运动大事年表,简述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1851年1月1851年9月1853年1856年1864年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定都天京天京事变天京陷落叁 内乱碎梦·天京陷落1851金田起义运动开始永安建制政权初立1853定都天京与清对峙1856天京事变由盛转衰18591864天京陷落运动失败1853《天朝田亩制度》1859《资政新篇》北伐西征全盛时期合作探究探究1:太平天国运动具有那些新的特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提出发展资本主义方案反封建、反侵略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利用外来基督教思想①起义背景新:②起义形式新:③治国方案新:④担负任务新:⑤失败原因新:合作探究探究2:《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有何异同?文件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时期 太平天国前期 太平天国后期内容评价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①反映时代潮流,资本主义色彩。②受当时历史条件限制,未能实施。①平均分配土地②构建“四有二无”理想社会①反映农民愿望,反封建色彩。②脱离社会实际,难以施行。课堂小结一个核心两个文件三句评价四段历程五个原因起义领袖:洪秀全前期《天朝田亩制度》;后期《资政新篇》。结局:失败地位: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规模最宏大的农民战争意义: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兴起 → 发展 → 转折 → 失败思想迷信、文件难行、腐败内讧、策略失误、联合镇压。经过背景领导人:败因性质:太平天国运动开始的标志:初步建立政权的标志:正式建立政权的标志:达到军事全盛的的标志:由盛转衰的标志:失败的标志: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定都天京北伐和西征天京事变天京陷落内因:清政府腐败统治,阶级矛盾激化洪秀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主观: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根本原因)客观:中外反动联合势力绞杀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打击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谱写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外因: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民族矛盾激化牛刀小试1.《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务使天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本质上反映了当时中国农民( )A.要求人人分到土地 B.追求社会公平的理想C.要求大家都吃饱饭 D.追求财富的绝对平等2.有学者认为,洪秀全和他的战友与腐败的清政权相抗。曾一度号召起广大民众的参与,表现出某种历史的进步性。这里的“进步性”主要指太平天国运动( )A.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B.转战大半个中国C.是规模最宏大的农民战争 D.坚持斗争十四年√√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悯农》中国农民的两幅面孔:秦末农民起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唐朝黄巢起义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明末农民起义均田免赋!东汉黄巾起义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元末农民起义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农民构成了中国传统社会的经济基础。——魏斐德课后思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