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台商区2024-2025 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物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福建省泉州市台商区2024-2025 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物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物理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请在答题卡上作答(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本卷g一律取10 N/ kg ρ水=1.0×103kg/m3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探究世界的奥秘需要像科学家一样思考,要求我们具备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用如图所示的原子结构图来说明原子的结构,这种最基本的科学思维方法是( )
A. 分类 B. 推理 C. 预测 D. 建立模型
2. 中国散裂中子源加速器和中国环流器二号M装置(人造太阳)的研发成功,是我国在微观粒子的研究中取得的巨大成就。下列微观粒子中,空间尺度最小的是(  )
A. 原子 B. 质子 C. 中子 D. 夸克
3. 中学生小化将2N的一本书从地上拿起并举过头顶,做功约(  )
A. 4J B. 40J C. 400J D. 4000J
4. 如图所示,环保卫士小艾正在垃圾分类,下列环节小艾对瓶子做功的是(  )
A. 从地上捡起瓶子
B. 拿着瓶子站着不动
C. 握稳瓶子沿水平路面匀速走向垃圾桶
D. 瓶子离开手后掉落入垃圾桶中
5. 下图中与救援人员铺设木板帮助小德和小化走出泥潭时改变压强的方法相同的是(  )
A. 蚊子尖尖的口器 B. 破窗锤前端很尖
C. 火车轨道下铺枕木 D. 篆刻刀很锋利
6. 如图为跳水运动员入水后四个场景,其中浮力最小的是(  )
A. ①刚浸没水中 B. ②下沉到最低点
C. ③头刚触水面 D. ④部分身体露出水面
7. 如图所示的建筑工人使用注水的软水管,当水管静止时,水管两端的液面就是水平线即两墙面相平的线,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利用大气压 B. 利用连通器原理 C. 利用阿基米德原理 D. 利用了帕斯卡原理
8. 如图,A物体重15N,B物体重10N,不计绳重和滑轮的摩擦,则A物体静止时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是(  )
A. 大小为 15N,方向水平向左 B. 大小为15N,方向水平向右
C. 大小为10N,方向水平向左 D. 大小为10N,方向水平向右
9. 如图所示,“怒江72拐”是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八宿县境内的一条盘山公路,被认为是最美的盘山路之一,将山路修成S形是为了(  )
A. 缩短汽车上山过程中所走的路程
B. 减小汽车上山过程中的牵引力
C. 减少汽车上山过程中所做的功
D. 缩短汽车上山过程中所用的时间
10. 如图是实心球离开手后在空中的运动轨迹(不考虑空气阻力的影响),如果实心球运动到最高点Q时,所受的外力全部消失,实心球将(  )
A. “静止” B. “沿a方向运动”
C. “沿b方向运动” D. “沿c方向运动”
11. 中国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如图)实现了我国万米载人深潜的重大突破,坐底深度为10909 m。假设海水密度不变,当它从深海上浮,在浮出海面前受到海水的(  )
A. 压强减小,浮力减小 B. 压强和浮力都不变
C. 压强减小,浮力不变 D. 压强和浮力都增大
12. 中国的科技让世界羡慕,无人机为农业发展助力,如图是无人机在空中水平向前匀速喷洒农药,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无人机动能不变 B. 无人机的机械能减小
C. 无人机的机械能不变 D. 无人机的重力势能不变
13. 将相同的一颗莲子分别放入两个装不同液体的液面高度相同的杯子中如图,莲子不吸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杯中液体密度等于乙杯中液体密度
B. 莲子在甲杯受到浮力大于乙杯中受到浮力
C. 甲杯中液体对杯底的压强比乙杯中液体对杯底的压强大
D 甲杯对桌面压强小于乙杯对桌面压强
14. 如图所示,使用甲、乙滑轮两套装置(滑轮有质量)分别匀速提升两个质量相等的物体,物体上升的高度相等。若甲、乙的拉力F1︰F2=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乙的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之比s1︰s2= 1︰1
B. 甲、乙的有用功之比W有1︰W有2=1︰2
C. 甲、乙的总功之比W总1︰W总2=2︰1
D. 甲、乙的机械效率之比︰=1︰1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2分)
15. 我国排水量约8×107kg的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的入列进一步增强了中国海军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海洋权益的能力,彰显了中国国防现代化的新成就。()
停靠在港口的福建舰,它的重力与受到的浮力是一对___________力,此时福建舰受到的合力是___________N。
16. 我国排水量约8×107kg的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的入列进一步增强了中国海军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海洋权益的能力,彰显了中国国防现代化的新成就。()
当舰载机在甲板上着陆时,由于___________会继续向前滑行,需要借助阻拦索的拉力才能尽快停止,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
17. 端午浓情,粽叶飘香。福建舰上的军人吃上了粽子,餐厅中飘着熟粽子的香味,这是___________现象;熟粽子糯米粒粘在一起不会松散,这一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
18. 我国排水量约8×107kg的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的入列进一步增强了中国海军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海洋权益的能力,彰显了中国国防现代化的新成就。()
福建舰的舰载机弹射起飞后,福建舰排开水的体积减少了25m3,航母受到的浮力将___________;舰载机升空后,机翼上方空气的流速___________,压强小。
19. 我国排水量约8×107kg的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的入列进一步增强了中国海军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海洋权益的能力,彰显了中国国防现代化的新成就。()
航母从密度小的海域驶入密度大的海域时,吃水深度___________,海水对舰体底部的压强___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0. 我国排水量约8×107kg的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的入列进一步增强了中国海军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海洋权益的能力,彰显了中国国防现代化的新成就。()
福建舰在海上满载航行时受到海水的浮力大小约为___________N,水下10m处海水对舰体的压强为___________Pa。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
21. 如图所示,小球正在盛水的杯中悬浮,在图中画出小球所受的力的示意图。
22. 如图所示,是利用桔槔在井中汲水的情景,为支点,请画出力的力臂。
四、问答题
23. 曹冲称象的故事广为流传(如图)。大象很重,没有办法直接称。曹冲想出了一个办法,将大象赶上船,在船身与水面交界处画线:把大象赶下船,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沉到画线处为止:称船上石头的重,就是大象的重。请解释其中的道理。
五、实验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30分)
24. 在学习“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像科学家那样“进一步思考”:小泉同学参照伽利略思想实验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右侧的斜面倾角可以调节)。他发现让小球从左端等高线A处自由下滑,其他条件不变,只减小了右侧斜面的倾角,倾角越小,小球在右侧斜面上运行的距离越大。于是他大胆推测:当倾角为0°时,如图乙,如果小球在水平面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为0,则小球将做___________运动。这种研究方法是在客观实验基础上进行___________。
(2)小泉组装了图丙所示的装置对“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问题进行探究:他分别选用毛巾、棉布和木板进行实验,目的是通过改变___________从而改变小车在水平面运动时受到的摩擦阻力;实验过程中,应将毛巾、棉布平整地铺在___________段。(选填“AB”或“BC”或“AC”)
(3)由于受到阻力作用,小车在水平面上做减速运动,运动到D点时速度为v1,若此时所受外力突然消失,小车到达E点速度为v2,则两者的大小关系是v1________v2。
25. 小泉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他在横截面积相同的柱形容器侧壁开口处包有相同的橡皮膜,注入不同深度的水,容器侧壁开口处与水面的距离从左往右分别为h1、h2、h3、h4、且h1(1)实验中是通过观察___________现象来判断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
(2)小泉观察图(a)、(b)、(c)的实验现象认为:___________液体,液体内部压强大小随着液体___________的增加而增大。
(3)小泉想让d图中橡皮膜的鼓起更明显方法可以是___________。
26. 小泉在研学时发现,强夯机(如图a所示)在打夯时,将地面砸出深坑。小组的同学们设计了图b所示的“模拟打桩”实验,探究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已知物体质量m甲= m乙,实验时,让物体从木桩正上方某一高度自由下落,将木桩打入沙中。
(1)甲、乙、丙都由静止释放,目的是控制物体的初始动能为___________J;木桩下端做得尖,是为了增大___________,方便打入沙中;
(2)由图b可判断:物体___________(选填“甲”“乙”或“丙”)释放前的重力势能最小,甲和丙质量的关系是m甲___________m丙。
(3)通过图b中A、B两木桩被打入沙中的深度,可以得出初步结论:物体质量相同,下落的___________越大,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由图b中B、C两木桩被打入沙中的深度相同,物体乙、丙___________能力相同。
27. 在学习了杠杆平衡条件后,小泉决定通过实验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并尝试自制简易杆秤。以下是他的实验过程和相关问题。
(1)杠杆文化的理解:我们常说“秤砣虽小压千斤”这句话,可知杆秤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_杠杆。
(2)杠杆平衡的初始调节:将杠杆在中点处悬挂,杠杆在图甲所示的位置静止,为使杠杆水平平衡,小泉应将杠杆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侧调节,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直接在杠杆上读出___________。
(3)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究:如图乙所示,始终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小泉将弹簧测力计从①位置移动到②位置时,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自制简易杆秤:小泉用细木棒、小纸杯、棉线和钩码制作如图丙所示杆秤。把棉线系在“b”处,作为秤纽;把小纸杯悬挂在“a”处,作为秤盘;用5g钩码作为秤砣。手提秤纽,移动秤砣使秤杆水平平衡,此时秤砣所挂处的秤杆上标上“c”为定盘星,即“c”点作为杆秤对应的质量刻度值为___________g,同时避免了杆秤重力对称量的干扰。
(5)杆秤量程的优化:小泉经测试发现自制的杆秤所能测物体的最大质量太小。下列操作可以使该杆秤能测物体的最大质量变大的是___________(填选项)。
A. 将a点向左移 B. 将b点向左移
C. 将a、b点都向右移动等长距离 D. 换一个质量较小的秤砣
28. 小泉利用弹簧测力计、小石块、溢水杯等器材,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1)如图1所示的四个实验步骤,最佳且合理的实验顺序是___________;
A 乙、甲、丙、丁 B. 丁、乙、甲、丙
(2)如图1把石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石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________N,测出排开液体的重力为___________N。由此可初步得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它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3)为了得出普遍结论,下列操作不合理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 用原来的方案和器材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B. 用原来的方案将水换成酒精进行实验
C. 用原来的方案将铝块换成体积不同的铁块进行实验
(4)若在甲步骤中小石块未浸没水中,则___________(选填“仍能”或“不能”)得出以上关系;
(5)根据实验数据,还可得出石块的体积为___________m3。
(6)在完成以上实验后,小化想到了一个如图所示的改进方法,实验步骤如下:
①如图2中A所示,将一个干燥的小桶与待测石块用棉线(质量忽略不计)连起来,一起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读出示数为F1;
②如图2中B所示,将石块缓慢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同时用另一个杯子接取溢出的全部水,石块___________后,弹测力计的示数为F2;
③如图2中C所示,将溢出的水全部倒入小桶中,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3;
④若等式F1=_________成立,则石块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
⑤实验结束后,将A图中的石块取下,测出小桶的重力为G,则石块的密度表达式为ρ石=___________。(用F1、F2、G、ρ水表示)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2分)
29. 如图所示,工人师傅正在用滑轮提升货物。他用320 N的拉力将重为300 N的货物匀速拉高3m。求:
(1)他将物体拉高所做的功;
(2)该滑轮的机械效率。
30. 如图是小明利用器械进行锻炼的示意图,其中横杆AB可绕固定点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OA=3L,OB=2L,在杆A端用细绳悬挂重为300N的配重,他在B端施加竖直方向的力F1,杆AB在水平位置平衡。已知小明质量为65kg,两只脚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400cm2,不计杆重与绳重。求:
(1)小明的体重G;
(2)此时他在B端施加的力F1大小;
(3)此时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31. 科创小组为鱼缸设计自动补水装置图,长方体鱼缸底面积为0.4m2,缸底放置一个实心景观石(不吸水)。压力传感器固定于鱼缸底部,其受力面积为0.02m2,用于检测水压力。当鱼缸水位处于设计的最低水位0.1m时,水泵开始为鱼缸注水,当注入水的体积为0.11m3时恰好达到最高水位,水泵停止注水,此时水对压力传感器的压强为4000Pa。注水过程水未溢出,景观石始终静止在缸底。不考虑压力传感器的厚度、质量及水流冲力的影响。
(1)处于最低水位时,压力传感器受到水压力的大小是多少?
(2)求水从最低水位上升至最高水位时,水对鱼缸底部的压强变化量。
(3)求缸中水从最低水位上升至最高水位,景观石对缸底的压力大小变化量。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物理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请在答题卡上作答(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本卷g一律取10 N/ kg ρ水=1.0×103kg/m3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题答案】
【答案】D
【2题答案】
【答案】D
【3题答案】
【答案】A
【4题答案】
【答案】A
【5题答案】
【答案】C
【6题答案】
【答案】D
【7题答案】
【答案】B
【8题答案】
【答案】C
【9题答案】
【答案】B
【10题答案】
【答案】B
【11题答案】
【答案】C
【12题答案】
【答案】B
【13题答案】
【答案】D
【14题答案】
【答案】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2分)
【15题答案】
【答案】 ①. 平衡 ②. 0
【16题答案】
【答案】 ①. 惯性 ②. 运动状态
【17题答案】
【答案】 ①. 扩散 ②. 引力
【18题答案】
【答案】 ①. 减小 ②. 大
【19题答案】
【答案】 ①. 减小 ②. 不变
【20题答案】
【答案】 ①. 8×108 ②. 1.02×105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
【21题答案】
【答案】
【22题答案】
【答案】
四、问答题
【23题答案】
【答案】见解析
五、实验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30分)
【24题答案】
【答案】(1) ①. 匀速直线 ②. 科学推理
(2) ①. 接触面粗糙程度 ②. BC
(3)=
【25题答案】
【答案】(1)橡皮膜鼓起程度
(2) ①. 同种 ②. 深度
(3)加盐
【26题答案】
【答案】(1) ①. 0 ②. 压强
(2) ①. 甲 ②. <
(3) ①. 高度 ②. 做功
【27题答案】
【答案】(1)省力 (2) ①. 右 ②. 力臂
(3)变大 (4)0
(5)B
【28题答案】
【答案】(1)B (2) ①. 2 ②. 2
(3)A (4)仍能
(5)2×10-4 (6) ①. 浸没 ②. F3 ③.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2分)
【29题答案】
【答案】(1)960J
(2)
【30题答案】
【答案】(1)650N
(2)
(3)
【31题答案】
【答案】(1)
(2)
(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