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践行平等分层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2践行平等分层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7.2践行平等 分层练习
核心价值观 法治观念
1.了解平等的含义及价值。
2.明确平等的表现,使学生养成权利义务平等观,自觉做到平等待人。
3.在社会生活在践行平等,树立平等的核心价值观。
知识点一 理解平等的含义及价值
1.(2025八上·海珠期末)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和残特奥会即将开幕,广州创新提出全民全龄友好的“零障赛区”理念,全力推进 场馆和城市无障碍环境的改造升级,力求精准契合赛事需求,助力打造无障碍标杆城市。广州打造无 障碍标杆城市(  )
①有利于维护残特奥会运动员的特权 ②有利于残疾人平等地参与各项活动
③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关怀和善待 ④体现不同情况差别对待的平等意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知识点二 平等的表现
2.(2025八上·越秀期末)《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国家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实行特殊劳动保护。这个规定(  )
①表明了我国允许特殊人群享有特权 ②体现了不同情况差别对待的平等原则
③说明了公民都应享有相同的权利和义务 ④坚持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知识点三 践行平等
3.(2025八上·揭西期末) 八年(1)班召开了一期以践行平等为主题的班会,以增强同学们的法治观念,增进同学们对践行平等重要意义的认识。以下是班会活动中儿名同学的观点,请你选出不正确的观点(  )
A.小明:践行平等,就要反对特权
B.小芳:每个公民都要把平等原则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
C.小道:践行平等,就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
D.小德:面对生活中的不平等现象,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进行抵制
一、选择题(18题)
1.(2025·贵阳)图中“一次性生活补助”的发放表明(  )
①公民享有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②只要你有困难就可以获得特权
③特定人群权利受国家特殊保护
④不同情况差别对待体现了平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025·雷州模拟)H县人民法院积极探索解决涉老纠纷的新方式,为行动不便、居住偏远的老年人提供上门立案、现场调解、巡回审判、当场送达等“家门口”诉讼服务。这些措施(  )
①保障了公民的政治自由 ②是对不同情况的差别对待
③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④落实弱势群体享有的特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25·长沙)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下列内容体现这一规定的是(  )
A.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B.第四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在历史文化名城岳阳举行
C.澳门回归祖国二十五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D.来自不同行业的全国人大代表齐聚北京共商国是
4.(2025·齐齐哈尔)漫画《就业促进法》说明了(  )
A.不同情况同等对待
B.残疾人就业享有特权
C.我国已经实现绝对的平等
D.我国保障公民在法律地位上的平等
5.(2025·湖北)学校举办宪法宣传周活动,某班负责收集相关素材。以下行为践行了“宪法自由平等精神”的是(  )
① 本班同学一人一票选举产生班委会干部
② 某体育馆为老年人增设无障碍通行设施
③ 某网民在社交平台对他人随意发表评论
④ 小颖利用节假日到博物馆当小小讲解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2025·天津市)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下列做法体现践行平等的是(  )
A.看到他人身处险境主动报警
B.指导社区老人使用智能手机
C.公司规定只招重点高校毕业生
D.在公共交通工具上设置爱心专座
7.(2025·达州)某校初三(2)班正在创办一期关于法治的主题黑板报,下图是黑板报示意图。
下列内容与放置的位置对应正确的是(  )
①要抵制就业歧视等不平等行为,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a
②遵守各种法律、法规,用法治方式表达自身的诉求和愿望——b
③网上交往要理性辨别、慎重选择,同时注意保护个人信息——c
④犯罪有严重社会危害性,我们要杜绝不良行为,远离犯罪——d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2025·福建)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下列选项直接体现平等的是(  )
①乘公交车时先下后上 ②在食堂就餐时按需点餐
③在人行道上设置盲道 ④实行男女职工同工同酬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2025·扬州)王某无视公交车“禁止后门上车”的明确标识,强行上车导致摔倒受伤,遂将公交公司诉至法院,法院驳回了王某诉讼请求。该案例告诫我们要(  )
A.尊重自由 B.追求平等 C.关爱他人 D.遵守规则
10.(2025·安徽) 当前,已有数十万大学生村官在基层工作,数百万青年学生参与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将青春深植土地,将全面乡村振兴的接力棒在希望的田野上传递。这启示我们要(  )
①感受集体温暖 ②追求自由平等 ③贡献青春力量 ④肩负时代重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2025·连云港)如图漫画体现了(  )
A.法治与自由共生 B.权利与责任同在
C.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D.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12.(2025·深圳模拟)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这说明我国 (  )
①把宪法法律作为社会治理的最高准则 ②公民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
③公民平等地适用法律,平等地执行法律 ④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3.(2025·红花岗模拟)自2014年起,教育部门已连续11年为11省(区)15名盲人考生命制高考盲文试卷,保障特殊群体高考权益。对此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①维护正义,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②珍视自由,树立违法可耻的法治意识
③践行平等,维护盲人考生的合法权益④坚守公平,努力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2025·游仙模拟)某班开展主题学习交流活动,主持人小渝展示了以下资料:
◎完善制度,消除影响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就业歧视。
◎公交车.上有为特殊人群设置的爱心座椅。
◎少数民族代表出席全国人大会议。
据此判断,这次的学习主题应该是(  )
A.提倡自由,鼓励以礼待人 B.反对特权,追求人人平等
C.践行平等,保障公民权利 D.传承美德,做到尊老爱幼
15.(2025·宜宾模拟)2025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施行34周年。34年来,我国在出行、升学、就业、医疗等方面出台多种专门措施,为残疾人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上述举措(  )
①表明我国允许特殊人群享有一定的特权
②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
③坚持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④说明尊重自由平等应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2025八上·浙江期中)下表中“微点评”与“微行为”相匹配的有(  )
序号 微行为 微点评
A “骑手友好社区”,为外卖小哥开通出入绿色通道等 积极关注、重视他人
B 在高铁上,小杭耐心劝说并制止了正准备吸烟的爷爷 及时提醒、严于律己
C 小宁与同学发生争执,动手打了对方,致其重伤 未成年人、无需担责
D “秦朗巴黎丢作业”事件系博主自导自演,博主已被行政处罚 行政制裁、远离网络
A.A B.B C.C D.D
17.(2025八上·武鸣期末)2024年12月4日,某地群众积极参与“国家宪法日·共读宪法”活动。通过阅读宪法第五条部分内容(见图),可判断出(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 …… 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②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③宪法生命在于阅读
④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2025八上·临平期末)公平正义是社会的理想追求。下列对案例内容点评正确的是(  )
序号 案例内容 案例点评
① 外卖骑手工伤后维权胜诉获赔偿,该案件推动了电商平台为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 采用合法的方式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
② 全国范围内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统一,今后城乡居民享有同等医疗保障权益 制度保障公平
③ 制度在设计与改革中需要关照社会弱势群体,保障其合法权益 制度的生命在于正义,需要“一视同仁”,拒绝差异
④ 法院判决某健身中心退还顾客未消费的预付款,有效遏制了“办卡容易退卡难”问题 司法维护正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2题)
19.(2025八上·揭西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平等是人类社会的美好理想,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中国共产党把平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努力让全体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平等共享。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制约,今后一个较长时期我国仍将存在一些不平等现象,我们仍需为了实现平等而不懈奋斗。
  材料二:观察图片。
(1)结合材料一及有关知识,谈谈你对平等的理解。
(2)材料二中的两幅漫画分别反映了不平等现象的存在与什么因素有关?
(3)有人认为,对社会上存在的不平等现象要积极向人大代表反映,请谈谈这样做的理由。
20.(2025八上·潮南期末)材料: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发展和残疾人权利保障,把残疾人事业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国家人权行动计划,残疾人权益保障更加有力、成就更加突出,成为我国人权事业全面发展进步的生动例证。下面是几则相关的信息。
信息一:国务院发布的 《国家人权行动计划 (2021—2025年)》完善对少数民族、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各类特定群体权益的平等保障和特殊保护,建立常态和非常态相结合的特定群体权益保障机制,促进所有人的全面发展。 信息二:2025年5月18日是第三十五个全国助残日。为助力残疾人高质量就业,在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广东省残疾人联合会的指导下,省就业服务管理局、省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会同各级公共就业、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在全国助残日期间开展了以“就业帮扶,共享美好生活”为主题的残疾人就业帮扶活动。 信息三:汕头市特殊教育学校是汕头市残联直属事业单位。办学以来,学校致力于为残疾学生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教育服务和生活帮扶,已累计服务超过600名视障、智障、孤独症、肢体残疾学生。近年来,学校办学规模、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不断提升,已成为汕头市乃至粤东地区规模较大的综合性特殊教育学校。
(1)我国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反映出我国人权的什么特点
(2)有人认为: “上述材料给予残疾人的待遇能够保障人权,但有失平等。”请你评析这一观点。
(3)如果残疾人群体的权益受侵害,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进行维权
参考答案
基础巩固
1.【答案】D
2.【答案】C
3.【答案】D
综合提升
1.【答案】C
2.【答案】C
3.【答案】D
4.【答案】D
5.【答案】A
6.【答案】D
7.【答案】B
8.【答案】D
9.【答案】D
10.【答案】D
11.【答案】C
12.【答案】D
13.【答案】A
14.【答案】C
15.【答案】D
16.【答案】A
17.【答案】B
18.【答案】B
19.【答案】(1)①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
②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
义务。
③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
④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2)图一:就业歧视。图二:特权。
(3)①面对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不平等现象,我们不能听之任之,应据理力争,必要时依法维权。
②人大代表必须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20.【答案】(1)广泛性、公平性、 真实性。
(2)①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上述材料给予残疾人的待遇能够保障人权也不
失平等。
②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上述材料的给予残疾人的待遇
充分体现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 充分体现我国人权主体和内容的广泛性。
③平等要求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给予残疾人特殊待遇
是后者的体现。
④我们要坚持尊重和保障人权, 给予残疾人群体合理的待遇, 这同时也能
更好体现平等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和解、 调解、仲裁、 诉讼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