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期末生物学模拟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期末生物学模拟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
六年级生物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
1. 学习了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后,某同学对银杏、杏、满江红、葫芦藓、水绵五种植物进行了观察。下面是他做的4条记录,错误的是(  )
A. 水绵属多细胞淡水藻类,叶绿体呈带状
B. 葫芦藓有茎、叶分化,假根有固着作用
C. 满江红属蕨类植物,根茎叶内有输导组织
D. 银杏的果实叫“白果”,和杏一样都属于种子植物
2. 许多描写植物的优美诗句中都蕴含着丰富的生物学知识,下列诗句中关于植物类群及其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春来江水绿如染”,藻类植物利用孢子大量繁殖
B. “应怜屐齿印苍苔”,苔藓植物的茎叶中出现输导组织
C. “野蕨渐紫苞”,野蕨菜成熟以后会开出紫色的花朵
D. “落落青松子,岁寒抱孤独”,松树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
3. 窝窝头是中国北方地区常见的面食,一般是将玉米和黄豆两者磨粉后混合制成。玉米和黄豆的种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玉米种子中没有结构⑤ B. ⑥是起保护作用的果皮
C. 种子的胚由①②③④组成 D. 窝窝头的营养主要来自①⑤
4. 下列有关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
A. 大气中近70%的氧气是由藻类提供的
B. 苔藓植物能腐蚀岩石,形成土壤,是自然界的重要“拓荒者”
C. 桫椤又叫“树蕨”,植株高大,种子发达,是植食性恐龙的主要食物
D. 我们现在使用的煤是藻类的遗体经过漫长年代演变而来的
5. 五谷中的“稷”和“菽”就是现在的小米(粟)和大豆,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小米为平行脉,大豆为网状脉
B. 小米和大豆的根系都是直根系
C. 小米与“稻”、“麦”都是被子植物
D. 小米种子的营养物质贮存在胚乳中,大豆的营养物质贮存在子叶中
6. 下图是植物类群的思维导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①②③分别表示孢子植物、裸子植物、双子叶植物
B. 藻类植物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植物
C. 被子植物是植物界等级最高、种类最多的类群
D. 孢子植物比种子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
7. “玉米带大豆,十年九不漏”,“两稳一增”,即稳口粮、稳大豆、增玉米,已成为近年来农业生产的主旋律。下列有关大豆和玉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大豆玉米种子萌发时,胚根突破种皮,形成根
B. 大豆玉米种子萌发时子叶都出土
C. 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D. 玉米和大豆间作套种能提高整体的产量
8. 传统中医学认为南瓜有益气补血、补肾排毒等作用,如图为南瓜生长发育过程简图。根据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到②的虚线表示自花传粉过程
B. ③是由②中的受精卵发育而来的
C. ⑤是由④结构中的胚发育成的
D. ⑥根部的生长只与根尖的伸长区有关
9. 某生物兴趣小组四位同学进行识图说结构名称的游戏。识别正确的同学是(  )
A. 小兰说:图甲中的③是分生区,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
B. 小伍说:图乙中的②是形成层,向内分裂形成韧皮部,向外分裂形成木质部
C. 小辉说:图丙中的①是胚芽,我们吃的豆芽菜由它发育而来
D. 小红说:图丁中④是胚珠,将来发育成果实
10. 图甲是菜豆种子萌发过程示意图,图乙是菜豆种子萌发过程中的质量变化示意图,其中X为鲜重变化曲线,Y为有机物的质量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种子萌发时,胚芽先突破种皮,发育成芽
B. 图甲中,种子萌发成小幼苗,其中H是由子叶发育而来的
C. 图乙中,X曲线的ab段,质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种子萌发大量吸水
D. 图乙中,Y曲线的ae段,质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进行呼吸作用水分大量散失
11. 下图为绿色开花植物的水分吸收、运输及蒸发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表示根对水分的吸收,吸收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伸长区
B. b表示水分由筛管从低往高运输,动力主要来自蒸腾作用
C. c表示水分的散失,“门户”是气孔
D. 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然后散失的过程,有利于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12. 近年来,植绿、护绿、爱绿已成为包头市民的自觉行为。如果学校举行植树造林活动,你认为选购以下哪种苗木移栽,成活率会更高(  )
A. B. C. D.
13. 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周末去公园散步,刚进入树荫底下感到很舒适,他们就讨论起生物学习到的蒸腾作用的意义,四位同学的说法有误的是( )
A. 甲说:蒸腾作用就像一个水泵,有一个向上的拉力,使水分向上运输`
B. 乙说:夏天,树荫底下比较凉快有蒸腾作用的功劳
C. 丙说:树荫底下感觉空气很清新,蒸腾作用可以释放出氧气
D. 丁说:植物体内的水分大多数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空气中,参与了水循环
14. 民间有许多蕴含科学道理的俗语,下列对其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收多收少在于肥”——植物生活需要有机物
B. “春雨贵如油”——种子萌发和植株生长都需要水分
C. “白天热来夜间冷,一棵豆儿打一捧”——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增产
D. “大树底下好乘凉”——植物的蒸腾作用可降低周围环境温度
15. 农业生产和生活中,人们采用相应措施或现象与其解释不一致的是(  )
A. 大棚中安装日光灯延长光照时间——延长光合作用时间
B. 插秧时秧苗之间要保持合理间距——可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C. 棉花要打顶处理——促进其顶端优势,促进多结棉桃
D. 洪涝天气在农田挖排水沟——利于根的呼吸作用
16. 某校生物课外实践小组在学校实验田内种植了丝瓜,播种前同学们做了丝瓜种子的萌发实验,实验结果如图甲所示,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据图甲分析,丝瓜种子在35℃条件下发芽率最高
B. 图乙是由胚珠发育成的
C. 图丙中A花不可能长出丝瓜,原因是花中没有雌蕊
D. 丝瓜瓤中的淀粉主要由叶制造的,经过筛管运输到果实
17. 如图是某校生物学实验小组使用银边天竺葵开展科学实验的部分步骤。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图中实验步骤按正确的操作顺序排列为甲乙丙丁
B. 叶片的银边部位不含叶绿体,滴加碘液后不变蓝
C. ①是清水,②是酒精,叶片在②中逐渐变成黄白色
D. 图甲的目的是转运或耗尽植物体内所有的有机物
18. 光合作用的发现是众多科学家不断实验探索的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海尔蒙特实验证明:柳树增重原因是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大量的水
B. 普利斯特利实验证明:植物能够产生小白鼠生活所需要的有机物和氧气
C. 萨克斯实验观察到:叶片脱色后,再用碘蒸气熏蒸叶片,未见光部分呈蓝色
D. 萨克斯实验证明:绿叶只有在光照条件下才可以产生淀粉
19. 下列实验中,目的与步骤或方法相符的是(  )
选项 实验或活动 步骤或方法 目的
A 观察叶片表面的气孔 撕下一小块萎蔫叶片的表皮 观察张开的气孔
B 测定种子中的有机物 滴加双缩脲试剂 检验种子是否含脂肪
C 观察植物的蒸腾作用 量筒内水面加一层油 降低植物蒸腾水分
D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将其中一组种子浸泡、淹没 探究种子萌发是否需要充足的空气
A. A B. B C. C D. D
20. 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某同学参加研学体验活动时,记录了多种现象或措施,下列哪一项只与植物呼吸作用有关(  )
A. 19世纪后,地球上的温室效应越来越严重
B. 卧室内尽量不放花卉
C. 用粗糙的瓦盆养花,盆底留有小孔
D. 幼嫩叶细胞中的叶绿体和线粒体比衰老叶中的叶绿体和线粒体多
21. 下列四组实验都涉及植物生命活动,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2号种子最有可能萌发
B. 图乙可验证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C. 图丙为暗处理,需要将植物放置在黑暗处半小时
D. 图丁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22. 袁隆平院士带领的海水稻研究团队为践行“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目标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团队科研人员在25℃条件下,设计并实施了系列实验,统计了两种水稻种子在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中的萌发率,得到的数据如下图。关于该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每个培养盒放置100粒水稻种子进行萌发实验,并重复三次,取三次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以排除偶然性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 从图中数据可以看出,海水稻适合在盐碱地大规模种植,实现盐碱土壤的合理利用
C. 实验前要随机选择籽粒饱满、干瘪或残缺的水稻种子作为实验材料,增加实验的可信性
D. 实验中,设置普通稻组起对照作用
23. 下列关于植物的知识流程图的总结正确的是( )
A. 被子植物的一生:种子萌发→植株生长发育→开花结果→形成种子
B. 种子的形成:开花→传粉→受精→种子
C. 有机物的运输:叶→叶脉→茎中的导管→根
D. 水的运输:根尖分生区→根中筛管→茎中筛管→叶脉→气孔
24.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造福子孙后代。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我国植被的是(  )
A. 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
B. 开展广泛持久的全民义务植树活动
C. 种植的树木种类单一,树的年龄和高矮基本一致
D. 对森林和草原实行依法治理和科学化管理
25. 某校提倡将闲置的角落变成“口袋公园”,于是举办了绿化校园的设计活动。下列设计不合理的是(  )
A. 尽量选用名贵的花草树木,丰富学校的植被品种
B. 注重空间搭配,做到合理利用空间
C. 注意各种花草树木的生长周期,一年四季各有风景
D. 充分考虑学校实际情况,尽量不对校园环境布局做大的改动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50分。)
26. 仔细阅读并观察图示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植物体器官形成的过程示意图,图中的序号表示在植物体器官形成的过程中不同的生理过程。
材料二:下图是某生物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野外考察时,采集的一些植物,该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这些植物的特征将它们进行了分类,
(1)材料一的图示中,假若经历了各个生理过程形成了G这个结构层次,然后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了植物,则该植物属于________植物。
(2)材料二中将六类植物进行了分类,则②是指________,⑤是________。能终生生活在水里的植物类型是________(以上三空填字母),这类植物没有________的分化。
(3)材料二中的④⑤⑥不能产生种子,它们用________繁殖后代。
(4)上述六类植物中,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是________。(填字母)
27.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要用中国种子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图甲是水稻生活史示意图。图乙是水稻种子结构。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水稻种子能萌发成②所示的幼苗,是由于图乙种子结构中有[ ]________,它是新一代植物的幼体。水稻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主要由图乙种子结构中的[ ]________提供。
(2)“稻花香里说丰年”,图甲中③所示为水稻花,水稻花没有花瓣,________是其主要结构。水稻花成熟时,经过________两个过程后,就结出了图乙所示的水稻粒,一株优良的杂交水稻稻穗含有200-300粒穗粒。
(3)水稻抽穗扬花,然后开始灌浆充实,这一时期,水稻植株吸收水分主要用于________作用,水稻根上有大量的________,增加根吸水的表面积,提升根吸水效率。
(4)测定水稻种子的发芽率一般采用热水瓶发芽法,需要保持瓶内温度30℃左右,一般发芽率为________的种子才适合播种。种子没有发芽除外部条件原因外,还有可能是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等等一些自身条件的原因。
28. 生物小组同学为探究植物的蒸腾作用,设计了如下装置进行探究(如图1)。
取一段透明软管,一侧连接注射器空筒,另一侧的处理分别为:
1组——插入带叶枝条;2组——插入去叶枝条;3组——不插入枝条,向注射器空筒中注入稀释的红墨水至2毫升刻度处,观察并记录液面变化。
(1)实验过程中,需将三组装置放在___________等条件一致的环境中。
(2)静置15分钟,观察注射器中液面下降情况并记录数据(如下表)。
组别 处理方式 液体刻度(ml)
实验前 15分钟后 液体减少量
1 带叶枝条 2 1.8 0.2
2 去叶枝条 2 1.98 0.02
3 无材料 2 1.99 0.01
比较第1组和第2组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第___________组数据记录的是同样条件下,容器中液体的蒸发量。
(3)为进一步探究空气流通对蒸腾作用的影响,同学们对装置进行了新的改造,在固定板上加装一个微型风扇(模拟空气流通),如图2所示,标记为第4组,
①为确保实验准确,应选择上一实验中的第___________组与第4组进行对照。
②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注射简中的液面刻度,第4组的液面___________(“低于”或“高于”)对照组,这说明空气流通利于植物的蒸腾作用。
(4)要想探究叶片正面和背面气孔是否一样多,请写出实验过程___________。
(5)有小组想根据蒸腾作用的原理制作仿生加湿器。同学们已筛选几种材料,并完成初代产品,接下来要对该产品进行全方面的评估,请你从性能、外观等角度提出两条评价指标__________、__________。
29.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人在漫长的劳作实践中,结合植物的生长发育,加工、提炼而成的农耕社会的时间指南,体现了古人的生存智慧和生命哲学。请据图分析植物的生命活动过程。(“[ ]”中填序号,“___________”中填结构,下同)。
(1)“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在农业生产上,施肥是必要的,作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是含__________的无机盐。
(2)“明前茶,两片芽”,清明前,茶树叶芽长出新叶。在茶园采茶的同学发现绿茶的新叶是由图一中的[ ]__________发育而来的,
(3)“白露至霜降”是冬小麦播种的适宜时节,“霜降”以后播种会造成小麦种子的发芽率降低,可见,__________是影响种子萌发的重要外界条件之一,
(4)芒种,是个耕种忙碌的节气,民间也称其为“忙种”,正是南方种稻与北方收麦之时。图二是小麦或水稻的传粉受精过程示意图,小麦或水稻的传粉主要依靠__________媒介进行传粉。我们所说的小麦粒和水稻粒是由[ ]__________发育成的。
(5)“立冬拔萝卜,小雪砍白菜”,白菜素有“菜中之王”的美称,小雪节气白菜基本停止生长。图三表示现代化大棚内白菜在不同二氧化碳浓度条件下,光合作用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光照强度只有大于__________(A/B)点,植物才能生长(指有机物积累)。请结合D点和E点差别的原因,提出白菜增产的一条措施:__________。
(6)不管是小麦和水稻的种子的储存,还是白菜的储存,通常会在低温环境下储存,其目的是__________。
30. 某校项目式学习小组想探究“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中的作用”,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一所示的密闭透明实验装置(忽略温度等因素对装置内气体体积等的影响),将图一装置放在室外培养24小时,连接氧气检测仪,测得装置内一昼夜氧气浓度的变化曲线如图二所示;图三表示该装置内的植物叶肉细胞发生的某些生理活动;图四中M是植物进行生理活动时通过气孔排出的物质。请据图综合分析作答:
(1)图一植物根从营养液中吸收的水分主要靠__________运输给其他各器官,分析图一和图二可知,随着时间推移,红墨水滴的位置在一天中__________时(填时间)会移动到最右端。
(2)若图三中丙为氧气,当乙参与的生理活动强度大于甲时,对应的氧气浓度变化曲线是图二中的__________段(填字母)。乙部位代表叶肉细胞中的__________;甲中进行的生理活动的意义是__________。
(3)若周围环境光照强度为0,图四中M代表的物质可能是__________。此时图三中不可能出现的过程为__________(填数字标号),
(4)图五为人工光合作用系统的装置图, A、B表示物质,图中B表示水,则A物质是__________,气泵上的开关模拟的是叶片上的__________,作为二氧化碳进入的门户。
31.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农业生产离不开对植物生理活动的研究。下面是生物科技小组利用玉米植株所做的相关实验及结果,图一为玉米叶片进行生理活动示意图,图二为“水培”玉米示意图,图三表示玉米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速率与温度的关系,图四为两种植物二氧化碳吸收量和释放量与光照强度关系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玉米植株生长过程中,通过图一[ ]___________作用促进水分和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玉米种植过程中采用间作套种、合理密植等方式是为了提高图一中[ ]___________作用的效率,该生理活动的实质是___________。
(2)图二实验装置可用于探究___________。利用该装置进行实验前,对这株植物处理的方法是___________。
(3)图三表示玉米光合作用速率与温度变化的关系,光合作用速率是植物在单位时间内制造有机物的质量,通常用二氧化碳的吸收量来表示。分析图三可知,在其他环境因素适宜时,该植物体内有机物积累速率达到最大时的温度是___________。
(4)由图四分析,当光照强度为___________时,甲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当光照强度为b 时,甲植物的叶片通过气孔排到外界环境的物质主要有___________。
(5)光照强度为b2时,假设乙植物每小时单位叶面积积累的有机物是c毫克,通过呼吸作用每小时单位叶面积分解的有机物是d毫克,则乙玉米通过光合作用每小时单位叶面积合成的有机物是___________毫克,
(6)玉米种子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请从合成和运输的角度,尝试简述玉米种子中营养物质的来源:___________。
生物答案
(考试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
【1】D
【2】A
【3】D
【4】B
【5】B
【6】D
【7】B
【8】C
【9】A
【10】C
【11】C
【12】D
【13】C
【14】A
【15】C
【16】A
【17】D
【18】D
【19】D
【20】B
【21】A
【22】C
【23】B
【24】C
【25】A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50分。)
【26】(1)被子/绿色开花
(2) ①. D ②. C ③. F ④. 根、茎、叶
(3)孢子 (4)C
【27】(1) ①. B胚 ②. A胚乳
(2) ①. 花蕊或者雄蕊和雌蕊 ②. 传粉和受精
(3) ①. 蒸腾 ②. 根毛
(4) ①. 超过90%/大于90%/90%以上 ②. 胚不是完整的、胚不是活的、没有足够的营养储备、在休眠期
【28】(1)光照、温度、湿度等
(2) ①. 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②. 3
(3) ①. 1 ②. 低于
(4)将一片刚摘下的叶片浸泡在70℃左右的热水中,观察叶片表面会不会产生气泡,如果有气泡,比较叶片正面和背面气泡的数目
(5) ①. 是否能增加空气湿度等 ②. 是否美观、方便移动等
【29】(1)氮、磷、钾
(2)①幼叶 (3)适宜的温度
(4) ①. 风力 ②. ⑤子房
(5) ①. B ②. 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6)抑制(降低或减弱)种子和白菜的呼吸作用
【30】(1) ①. 导管 ②. 18
(2) ①. BE ②. 叶绿体 ③. 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3) ①. 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②. ①②④⑥
(4) ①. 氧气 ②. 气孔
【31】(1) ①. A蒸腾 ②. C光合 ③. 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
(2) ①.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②. 暗处理
(3)25℃ (4) ①. al ②. 氧气和水蒸气
(5)c+d (6)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运输给玉米种子,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和无机盐通过导管运输给玉米种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