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浦北县2024-2025学年下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八年级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西钦州市浦北县2024-2025学年下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八年级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广西钦州市浦北县2024-2025学年下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八年级语文试卷
(考试形式:闭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2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请在答题卡上作答(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22分)
学期准备结束了,学校开展“大美中国·一路畅行”专题实践活动。
请你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山海相约】广西独特的自然历史文化景观,成为国内外游客心驰神往的旅游胜地。从桂林山水到北海银滩,从龙脊梯田到德天瀑布,从海丝首港到五皇奇石……zhōng( )爱旅游的人们接踵而至。2025年,广西推出重磅政策——对外省籍小客车实施周末高速公路通行费优惠政策,邀请周边省份的人们来桂游玩。政策通过差异化收费措施,不仅减轻了游客的经济负担,更展现了广西热情好客、开放包容的姿态。
【五皇奇石】五皇山最让人________的景观是遍布山上的花岗岩石蛋。大自然用上亿年的时间,精心构造出这盛大的地质奇观。南阳石、北阳石南北遥遥相对,直指苍穹;堆叠而成的人头石犹如一个巨人矗立在绿色的草地上,好似正在眺望远方;中间带裂缝的雷劈石,像被天神落下的刀斧拦腰截断……这些花岗岩千姿百态,令人叹为观止。
1. 阅读以上文段,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1)zhōng( )爱 (2)矗( )立
2. 请结合语境,解释两个语段中画波浪线的词语。
(1)接踵而至 (2)眺望
3. 填入“五皇奇石”语段横线处的成语,你认为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戛然而止 B. 目眩神迷 C. 目空一切 D. 不修边幅
4. “山海相约”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指出病因并修改。
5. 临近暑假,冯子材故居管理处计划招募志愿者,负责向游客介绍本地名人。请根据以下材料,撰写一段关于冯子材故居的解说词。
链接材料 冯子材(1818-1903),汉族,广西钦州沙尾村人。晚清名将,曾任广西、贵州提督。中法战争时,年近七十的他被起用为广西关外军务帮办,取得了镇南关之战胜利,攻克文渊、谅山,重创法军。冯子材的故居位于钦州市钦北区白水塘区内,又名宫保第,内设五个展厅,从不同角度用文字、图表、模型等形式详细介绍了冯子材的爱国事迹。
6. 小文同学对古诗文很感兴趣,他打算在暑假期间跟着古诗文去看大美中国,请你帮他完成下面的表格内容。
旅游地点 入选理由
湖南永州 跟随①________________(人名)去感受小石潭中“②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____,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那纯净透亮的清凉潭水。
四川成都 在西郊浣花溪畔参观杜甫草堂,穿越千年,聆听诗人为解天下寒士的痛苦而发出的呼号“③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江苏常熟 漫步山林,进入古寺,在“④______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感受小路的曲折、花木的幽深、禅房的肃穆,体会自然的静谧与美好。
7. 【城市交通】
21世纪的城市交通正在重塑人们的时空感知。一个踉跄、一次抢座、一瞬眼神碰撞,都可能让人们疲惫的神经在逼仄的空间中擦出火药味。如何在钢铁巨兽的腹腔里守护文明的温度,正成为每个轨道交通发达城市必须面对的成长课题。
学习了“以和为贵”这个专题后,老师组织同学们开展了一场时事讨论会,他们就“地铁上一男子因嫌弃旁边乘客衣服沾灰,不停辱骂邻座乘客,并与其他乘客产生争执”这一刷爆网络的新闻展开了讨论,如果轮到你即席讲话,你会如何评价该男子的行为?这对你有什么启示?(提示:评价时用上一条以“和”为主题的名言警句。)
二、阅读(共48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古代图纹起源于旧石器时代晚期、新石器时代初期,其年代距今一万年以上。
新石器中期(距今9000年—7000年),长城以北、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各地区图纹创作呈方兴未艾之势,包括玉、石、骨器雕刻等。大地湾文化彩陶宽带纹、彩绘符号,高庙文化陶器戳印兽面纹、凤鸟纹、太阳纹等纹样尤其突出和神秘。
新石器晚期图纹发展进入黄金时期。仰韶时代(距今7000年—5000年)以彩陶图纹为代表,古代图纹发展达到第一个高峰;以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庙底沟类型为核心,如抽象鱼纹、变体鸟纹、各式花卉纹等彩陶图纹辐射、影响周边地区所有主要的考古学文化。龙山时代(距今5000年—4000年)以甘青地区马家窑文化彩陶图纹及长江下游良渚文化陶器、玉器图纹为代表,是古代图纹发展达到的第二个高峰。马家窑文化彩陶流行带锯齿纹的大漩涡纹、神秘的人蛙纹等,良渚文化玉器以形象怪异的神人兽面纹、凤鸟纹著名。
夏商周以青铜器图纹、玉器图纹为代表,如饕餮纹、夔纹、凤鸟纹等,使古代图纹发展达到第三个高峰。春秋战国——秦汉是各种类型图纹的汇聚发展时期。秦汉以后,图纹逶迤、绵延不绝。
【材料二】
自人类起源迄今,古人遗留下来的可见文化遗产分为3类,即实物、图纹、文字文献,可称为古代文化传承的“三驾马车”。考古学研究实物,文字文献研究依托历史学、文字学等多个相关学科,图纹也有属于自己的释读和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我们释读远古—秦汉图纹的核心方法是象数理方法,即通过分析复杂图纹的结构及其数量关系,从而确知部分图纹、符号的含义或象征意义,为古代图纹的系统性解读奠定可靠基础。秦汉前尤其是远古的图纹制作严谨,内含天文星象历法、易学常数及相关认知,不仅是装饰品或美术品,更是古代科学文化、思想文化作品,即远古—秦汉图纹绝大多数与古代认知体系、思想观念和精神信仰有关。远古—夏商周图纹极其丰富的内涵表达,也是春秋战国—秦汉科技文化以及诸子百家思想文化的主要源头,它们一脉相承。
远古—秦汉图纹是一种文化传承方式及符号体系,其性质类似于文字。在文字产生之前,它们是古代精神文化的主要载体。文字产生后继续发挥作用,秦汉后转向为以美术、装饰为主,但文脉未绝。说远古—秦汉图纹蕴含与典藏着中华民族早期智慧一点也不夸张。
【材料三】
“羽人船纹”的核心是“羽人纹”和“船纹”,配以水鸟、海鱼、海龟等纹饰构图,主要表现古代羽人的生活情景或战争场面,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羽饰被认为是羽人的服饰装饰,鸟纹有飞鸟纹、立鸟纹,有的展翅飞翔,有的静立水面,一般认为是鹢鸟、翔鹭、鱼鹰、鸬鹚等动物,体现羽人族群对鸟的崇拜。鱼纹肥硕,多与海龟在一起,可确定是海鱼,体现了“羽人”文化的海洋特色。船纹将船分成若干船舱,以及尾部装有尾舵等细节,说明我国人民至迟在西汉时期,便掌握了水密舱技术和尾舵技术,从中可以管窥我国秦汉以前先进的造船技术和悠久的航海历史。
8. 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按时间顺序介绍了中国古代图纹发展的三个高峰,说明我国古代图纹历史悠久。
B. 材料二用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说明古代图纹性质类似文字,有其独特的释读方式。
C. 材料三中的“羽人船纹”具有鲜明的海洋特色,说明我国古代的“羽人”生活在海边。
D. 三则材料从三个不同的角度介绍了古代图纹,意义重大,我们应保护和传承这些图纹。
9. 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我国的古代图纹得以绵延不绝的原因。
10. 参观博物馆时,小羽和小北看到了材料三中的“羽人船纹”,并展开了如下对话,请你结合语境和材料三,将对话补充完整。
小北:“羽人”是什么人?
小羽:《山海经》中记载有羽民国,说那里的人“其为人长头,身生羽”,所以“羽人”大概指①________________的人。
小北:秦汉以前就有划龙舟比赛了吗?
小羽:嗯,但那时不叫划龙舟,叫②________________,这是他们生活中的一个情景,他们以图纹的形式流传下来了。
小北:图纹中为什么还有一些鸟、鱼?
小羽:传说蚩尤所领袖的九黎族,就是羽族,他们崇拜③________,认为那是自己的祖先,很是神秘。
小北:简单的线条,勾勒出有趣的故事,既神秘又漂亮。我想这些神秘的纹样是在表达人们对④________________。
小羽:对,我也赞同你的看法。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黄河一掬
余光中
①临别济南的前一天上午,我们来看黄河。厢型车终于在大坝上停定,大家陆续下车。还未来得及看清河水的流势,脸上忽感微微刺麻,风沙早已刷过来了。没遮没拦的长风挟着细沙,像一阵小规模的沙尘暴,在华北大平原上卷地刮来,不冷,但是挺欺负人,使人感到胸臆发紧。女儿把自己裹得密密实实,她那件火红的风衣牵动了荒旷的河景。我也戴着扁呢帽,把绒袄的拉链直拉到喉核。一行八九个人,向大坝下面的河岸走去。
②天高地迥,河景完全敞开,触目空廓而寂寥,几乎什么也没有。河面不算很阔,最多五百米吧,可是两岸的沙地却十分宽广,使得整个平面显得更加辽阔。天空高远而空旷,下面是无边无际、无可奈何的低调土黄色,河水是土黄色里带一点赭色,色调并不是很匀称。沙地则是稻草黄色带一点灰色,泥多则暗,沙多则浅,上面覆盖着的是浅黄或发白的枯草。我对友人说:“这里离河水还是太远,再走近些好吗?我想摸一下河水。”
③于是,我们沿着一大片麦苗田,在泥泞的窄埂上,一脚高一脚低地向最低的近水处走去。终于,我们到达了一个足够低且接近水面的地方。但这里的沙泥也变得更加湿软,我虚踩在浮土和枯草上,就探身要去摸水,大家在背后叫我要小心。岌岌加上翼翼,我的手终于半伸进黄河。
④一刹那,我的热血触到了黄河的体温,凉凉的,令人兴奋。古老的黄河绕河套、撞龙门、过英雄进进出出的潼关,一路朝山东奔来。从斛律金的牧歌、李白的乐府诗中流淌至今,你见证了无数英雄的血与难民的泪,经历了无数次的改道与洪涝,二十四史中,哪一页没有记载你浊浪的回声?几时曾见天下太平,让河水终于澄清?流到我手边时,你已经奔波了几亿年,那么长的生命我不过仅仅触到你一息的脉搏。无论我握得有多紧,你都会从我的拳里挣脱。就算如此吧,这一瞬我已经等了七十几年,绝对值得。不到黄河心不死,到了黄河又如何?又如何呢?至少我的指间曾流过黄河。
⑤至少我已经拜过了黄河,黄河也终于亲认过我。在诗里、文里,我高呼低唤它不知多少遍,在山东大学演讲时,我朗诵了那首《民歌》,当我朗诵到第二遍时,五百名听众就齐声来和我:“传说北方有一首民歌/只有黄河的肺活量能歌唱/从青海到黄海/风也听见/沙也听见。”
⑥我高呼一声“风”,五百个人的肺活量忽然爆发,合力应了一声“也听见”。我再呼“沙”,五百管喉再合应一声“也听见”。全场就在热血的呼应中结束。
⑦中国人对黄河的感情,正如胎记一般不可磨灭。“流沙河”曾写信告诉我,他坐火车经过黄河时读到我的《黄河》一诗,感到十分感动,奇怪我没见过黄河是怎么写得出这样的诗句的。其实,这种情感是与生俱来的,从《诗经》到刘鹗的作品,哪一句不是黄河奶出来的?
⑧回到车上,大家忙着拭去鞋底的湿泥。我默默,只觉得不忍。第二天清晨,山东大学的友人去机场送别,我就穿着那双泥鞋登机。回到高雄后,我才把鞋子上的干土刮尽,珍藏在一个名片盒里。从此,每到深夜,书房里就会传来隐隐的水声。
(节选自《知识窗》2024年第4期,文章有删改)
11. 请结合文章内容,将下面的思维导图补充完整。
12.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⑦段画横线的句子。
中国人对黄河的感情,正如胎记一般不可磨灭。
13. 文章开篇并没有直接写黄河,而是写了黄河的风沙,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14. “黄河一掬”不仅是一次物理的接触,更是一次心灵的回响。请联系上下文,分析“黄河一掬”的含义。
(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5. 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人以旁观者的角度虚构了差吏乘夜捉人补充兵力的故事,构思巧妙,情节生动。
B. “暮”“村”点明投宿的时间和地点,“投”有投宿之意,暗示当时社会不安宁。
C. “呼”与“啼”,“怒”与“苦”,形成了鲜明对照,形象地表现了吏之蛮横,妇之凄苦。
D. 末尾以单独与老翁作别的情景暗示老妇已被捉走,表达了作者对灾难深重的一家人的同情。
16. 《石壕吏》是杜甫的“三吏”之一,用语精炼是这首诗歌的突出特点,请你结合“请从吏夜归”中的“请”字,分析老妇的形象。
(四)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选自《庄子·内篇·逍遥游》)
【乙】惠子相①梁②,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③,子知之乎?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④不食,非醴泉⑤不饮。于是鸱⑥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选自《庄子·外篇·秋水》)
【注释】①相(xiàng):指当国相。②梁:魏国。③鹓(yuān)雏:传说中像凤凰一类的鸟。④练实:竹子所结的籽实。⑤醴(lǐ)泉:甜美的泉水。⑥鸱(chī):猫头鹰。
17.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含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化而为鸟 为宫室、器皿、人物
B. 其翼若垂天之云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C. 其视下也 日光下澈
D. 非练实不食 虽有佳肴,弗食
18. 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文塑造了鲲鹏的宏大形象,前三句以排比铺陈,结构完整,读起来语气连绵,音律流畅。
B. 甲文引用《齐谐》的话描述了大鹏由南往北迁徙的情形,说明任何事物都要有所凭借。
C. 乙文中庄子以鹓雏自比,又将惠子比作“腐鼠”,形象贴切,表达了其对功名利禄态度。
D. 乙文传神地刻画了惠子害怕丢掉相位而偏狭猜忌的丑态,讽刺了那些醉心于功名的富贵者。
19.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2)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20. “鹏”这一形象对后世影响深远,李白就曾作出“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名句,请你结合甲文内容,分析“鹏”这一形象背后的深刻寓意。
21. 乙文体现了庄子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概括。
(五)整本书阅读(7分)
22.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被列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是初中必读的著作。下面的表格是小陶阅读该书后做的读书摘要卡片,请你补充完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书摘要卡
全书梗概 (1)将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 本书以主人公①________(人名)的成长为主线,讲述了出身贫困的叛逆少年在②________(人名)的影响下逐步走向革命道路,并在革命奋斗中不断成长的故事。他曾四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却仍然保持着③________的态度,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内容摘抄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2)思考探究:结合你对“全书梗概”和“内容摘抄”内容的理解,分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书能在中国广为流传、经久不衰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50分)
23. 根据要求写作。
有趣的人生,一半是家长里短,一半是山川湖海。你一定去过一些有趣的地方,也一定经历过一些有趣的故事。
请以“走过____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游记或叙写自己真实的生活故事。
要求:(1)选择一个合适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并誊抄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2)展开合理的想象,丰富文章细节,表达真情实感,不抄袭、套作;(3)行文中不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4)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答案】1. ①. 钟 ②. chù
2. (1)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2)从高处远望。 3. B
4. 病因:主宾搭配不当。修改建议:在“独特”前面加“以”或“凭借”。(或拥有独特自然历史文化景观的广西,成为国内外游客心驰神往的旅游胜地。)
5.【答案】示例:各位游客,这里是冯子材故居。冯子材是中国晚晴名将,年近七旬的他在中法战争时挂帅出征,取得了镇南关大捷,重创了法军。故居从不同的角度、形式多样地介绍了冯子材的爱国事迹。欢迎大家走进冯子材故居,感受子材的爱国精神。
6.【答案】 ①. 柳宗元 ②. 皆若空游无所依 ③. 安得广厦千万间 ④.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⑤. 曲径通幽处 ⑥. 禅房花木深
7.【答案】示例:我认为该男子的行为不可取。他的行为不仅违反了公共秩序,还缺乏对他人的尊重和理解。我们应该文明有礼、包容谦让,共同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正如古人所言:“礼之用,和为贵。”只有推己及人的关怀越来越多,地铁车厢才会越来越“宽”。
【答案】8. C 9. ①古代图纹是我国的文化遗产,典藏着中华人民早期的智慧,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②远古的图纹制作严谨,不仅是艺术品,还蕴含各种科学文化知识,具有丰富的科学研究价值。③表现了古人的生活和战斗情景,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
10. ①. 身长羽毛(身披羽毛外衣) ②. 竞渡 ③. 鸟(兽) ④. 美好生活的向往
【答案】11. ①在大坝上,远看黄河②兴奋(激动)③回到高雄,珍藏泥土
12.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中国人对黄河的感情比作胎记,形象地写出了中国人对黄河的感情是与生俱来,不可磨灭的,真切地表达了“我”对黄河的热爱与眷恋之情。
13. 作者借迅猛无情的风沙写了自己初到黄河时的真实感受,与后文“我”对黄河的亲近、崇拜形成强烈的反差;开篇的风沙又与后面诗文里的风沙呼应,强烈地表达出“我”对黄河的挚爱深情。(意对即可)
14. “黄河一掬”既指作者在黄河边上,双手触碰黄河水的动作,又寄托了作者对黄河的热爱与敬畏之情。“黄河”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根源,这“一掬”代表了作者对中华民族文化根源的追寻,表达了其强烈的民族归属感以及对祖国母亲无法割舍的思念与眷恋之情。(意对即可)
【答案】15. A 16. “请”有甘心情愿之意,描写了老妇为保全家中仅存的三人,自请应征,为战士们做饭。表现了她勇于承担苦难、甘愿牺牲的精神品质(爱家爱国)。
【答案】17. A 18. D
19. (1)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意对即可。)
(2)于是惠子非常害怕,在国都搜捕(庄子)三天三夜。(意对即可。)
20. 甲文中的鹏硕大无比、活动范围广,可见具有伟岸强大的力量;它由鲲变鹏,将徙于南冥,可见其志存高远;它“抟扶摇直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可见其善借长风。“鹏”是强大力量,远大理想,执着追求、百折不挠等精神品质的象征。
21. 能言善辩,志趣高洁,淡泊名利,幽默风趣。(写出其中两点即可)
22.【答案】 ①. 保尔·柯察金(保尔) ②. 朱赫来 ③. 乐观向上 ④. 示例:该书展现了保尔在革命烽火与艰苦建设中,以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不屈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难,为理想而奋斗的历程。保尔身上展现出的坚定信念和无畏的勇气(乐观的精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能激励着中国人民勇往直前,尤其是能在国家面临困境和挑战时,给予人们巨大的精神鼓舞。
23.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