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仲恺高新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惠州市仲恺高新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广东省惠州市仲恺高新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说明:
1.全卷满分为120分,考试用时为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自己的班别、姓名、座位号。
3.作答时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务必保持试卷的整洁。
一、积累运用(28分)
学校将编辑《少年·追光》刊物,启蒙同学们的人文思维,助力大家面对复杂人生,请你参与刊物相关工作。
1. 请默写古诗文,完成校刊开篇词。
“光”,是照亮天地的璀璨,是承载情思的媒介,亦是启迪心灵的智慧,诗人借“光”抒怀,留下诸多动人篇章。王维幽居竹林,以“深林人不知,(1)______”(《竹里馆》)勾勒出清幽静谧的月夜之光;李白客居洛阳,闻笛生情,一句“(2)______,散入春风满洛城”(《春夜洛城闻笛》),笛声似光,萦绕心头;《木兰诗》中“(3)______,______”以冷冽的“寒光”映照战场的肃杀,既烘托木兰的坚毅,又暗含对战争残酷的慨叹。杜牧夜泊秦淮,借古讽今“商女不知亡国恨,(4)______”(《泊秦淮》),暗含对晚唐黑暗现实的忧思之光;王安石登上飞来峰,借景言志,“(5)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以高瞻远瞩之态,刺破浮云见曙光;陆游游历山乡,于柳暗花明间感悟,“(6)______,______”(《游山西村》),在困境中觅得希望之光;刘禹锡身处陋室,却以“(7)______,______”(《陋室铭》),让品德之光,照亮精神家园;龚自珍辞官离京,以“(8)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让落花之光,映照出无私奉献的赤诚。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编辑“微光·凡人”栏目,完成下面小题,
每一颗平凡的星星以微茫之光缀亮深邃夜空,恰如每一个平凡的生命以无声奉献织就人间的璀璨图景。勤劳、质朴而又wēi bù zú dào的妞儿是孙犁记忆里的一抹微光;好事粗俗却能买来《山海经》的长妈妈是小鲁迅心中的一抹微光;为了梦想而【甲】的“父亲”是李森祥心中的一抹微光。即便它轻浅如萤,微弱如烛,却能散发温暖,【乙】阴霾,传递希望。
而在惠州这座充满烟火气的城市里,我们同样看见平凡生命bèng fā出璀璨烟火。退役军人杨伟生街头紧急救助晕厥男童;辅警吴金龙10秒“递烟”救下轻生男子;公交司机许先生用身躯筑成píng zhàng挽救翻越护栏女子,这些平凡而温暖的身影,都在岁月里书写着属于这座城市的【丙】与力量。奔流时代的温暖瞬间即使消逝于岁月,但却留微光汇作星河照亮。
2. 根据拼音写出对应的词语。
(1)wēi bù zú dào( ) 2)bèng fā( ) (3)píng zhàng( )
3. 文中【甲】【乙】【丙】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坚贞不屈 驱赶 温情 B. 坚韧不拔 驱赶 温馨
C. 坚贞不屈 驱散 温馨 D. 坚韧不拔 驱散 温情
4. 文段中画线句子有语病,下列选项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 奔流时代的温暖瞬间即使消逝于岁月,但却留微光汇作星河照亮人间。
B. 奔流时代的温暖瞬间虽然消逝于岁月,但却留微光汇作星河照亮人间。
C. 奔流时代的温暖瞬间因为消逝于岁月,所以留微光汇作星河照亮。
D. 奔流时代的温暖瞬间尽管消逝于岁月,却留微光汇作星河照亮。
5. 本期校刊将设计名著互动板块,请你参与设计,完成各项任务。
(1)【问答空间】请和读者探索成长,请根据名著内容补全对话。
您好,欢迎来到“名著人物面对面”互动版块!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两位来自不同时空的主人公——《骆驼祥子》中在旧北京苦难里挣扎的祥子,以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在革命烈火中淬炼的保尔·柯察金。接下来,让我们带着好奇与敬意,一同走进他们的故事,聆听他们的心声。
嘿,您可算来啦!我是祥子,最大的梦想是①______,但三次买车的希望都破灭了。第一次辛苦攒钱买的车被大兵抢走,第二次②______,第三次为安葬虎妞又不得不卖车,最终从勤劳的车夫堕落成行尸走肉。如今的娃们可得把腰杆挺得直直的,世道再难,也得给自己挣条敞亮路!
同志,幸会!我是保尔·柯察金,我的经历同样惊心动魄!四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因腿受伤和伤寒离开战场;战场上被弹片击中头部;被繁重紧张的肃反工作击倒;③______。虽然历经磨难,但我始终坚守信念,在病榻上完成小说④______。同学们,愿你们在风雨中锤炼意志,如钢铁般百折不挠,绽放青春光芒!
(2)【名人联动】如果保尔·柯察金要为祥子挑选一副对联勉励他在困境中坚守信念,以下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上联:寒梅傲雪凌霜志 下联:老马耕田负重心
B. 上联:老马耕田负重心 下联:寒梅傲雪凌霜志
C. 上联:铁骨可担千钧重 下联:信念能抵万难艰
D. 上联:信念能抵万难艰 下联:铁骨可担千钧重
(3)【招牌探讨】文创街新开一家店铺,招牌名“祥子·躺平车行”引发了热议。请你结合《骆驼祥子》人物形象与主题,反驳正方观点,指出招牌名对名著的误读之处。
正方:招牌名取得好,“躺平车行”化用网络热词,既贴合年轻人心态,又符合名著中祥子后期自暴自弃,沦为一具麻木、潦倒的行尸走肉的结局。
反方:______
二、阅读(42分)
(一)(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编辑“曦光·芳信”栏目,完成下面小题。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
秋花之香者,莫能如桂。树乃月中之树,香亦天上之香也。但其缺陷处,则在满树齐开,不留余地。予有《惜桂》诗云:“万斛黄金碾作灰西风一阵总吹来早知三日都狼藉何不留将次第开?”盛极必衰,乃盈虚①一定之理,凡有富贵荣华一蹴②而就者,皆玉兰之为春光,丹桂之为秋色③。
(选自李渔《闲情偶寄·桂》,有删改)
[注释]①虚:空。②蹴:踩,踏。③大意指玉兰造就的春光,桂花造就的秋色,转瞬即逝。
6. 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可爱者甚蕃( ) (2)不蔓不枝( ) (3)宜乎众矣( )
7.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但其缺陷处,则在满树齐开,不留余地。
8.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其缺陷处/其一犬坐于前
B. 盛极必衰/必有我师焉
C. 莫能如桂/莫笑农家腊酒浑
D. 凡有富贵荣华一蹴而就者/持就火炀之
9. 用“/”为【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万斛黄金碾作灰西风一阵总吹来早知三日都狼藉何不留将次第开
10. 你的同桌想快速提升成绩,却又因周围同学的浮躁态度(比如抄答案、跟风刷题)而动摇,在焦虑中迷失了方向。请结合以上对“莲”“桂”的理解,写一段劝说词赠送给同桌。
(二)(10分)
请阅读相关材料,编辑 “目光·新知”栏目,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年来,惠州将科技创新置于城市发展的战略高度,全力构建有利于创新的生态环境。惠州市政府积极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设立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对开展研发活动的企业给予资金补助,降低企业创新成本。同时,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合作,与清华大学、中山大学等知名高校共建创新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惠州正全力打造大湾区科技成果转化首选地。一方面,鼓励石化、电子信息等骨干企业在惠州设立技术研发中心,对创建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的企业给予奖励。目前,埃克森美孚大亚湾研发中心已启动建设,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超300家。另一方面,围绕构建粤港澳大湾区清洁能源中心,加快建设中国科学院“两大科学装置”,为东江实验室在石化、新材料、能源电子等领域开展科研攻关提供有力支撑。在新型储能产业方面,惠州大力培育相关企业,出台产业扶持政策,2024年,惠州新型储能产业产值1175亿元,正加速迈向全国第一方阵。
(选自《惠州日报》2024年1月8日,有删改)
材料二:
今年以来,惠州鹅城大桥通过动画视频灯光秀,将现代科技与惠州千年古城文化相结合,吸引了众多游客打卡。惠州灯会以“不辞长作岭南人”为主题,运用智慧灯光系统、全息投影、虚实融合等光影技术,将东坡文化生动呈现,打造出具有浓厚文化底蕴和视觉震撼力的盛宴。这些光彩技术的规模化应用,突破了夜间经济的物理限制,创造出富有叙事性的文化场景,激活了人们对惠州历史文化的记忆,引发情感共鸣。惠州城市职业学院党委委员、科技部部长梁乃锋教授指出,惠州的亮化工程项目应立足本地丰富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和人文故事,通过巧妙的灯光布局和创意设计,将文化元素融入其中,使夜景成为文化表达的重要媒介,助力城乡高质量发展。同时,在文旅亮化工程实施过程中,注重光源节能、低碳、环保要求,避免过度亮化造成光污染,实现科技与环保的和谐统一,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选自惠州市人民政府官网2025年4月9日,有删改)
材料三:
文创产品作为文化载体,让惠州的历史文化走出博物馆,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无论是本地居民作为城市记忆的珍藏,还是游客当作独特的旅行纪念品,惠州博物馆文创都在以独特、创新的方式传播着惠州的专属魅力,成为连接大众与惠州深厚文化的创意纽带。
文创产品:旋转折叠小夜灯
东坡诗句:一洗胸中九云梦
作品简介: 旋转灯经过精心改造,其图案升级为与长卷画风格相得益彰的山水长卷画图案。当灯光亮起,那投射出山水画卷的光影,仿佛将东坡先生当年所见的惠州山水之美以一种更为灵动的方式呈现在眼前,让您在欣赏画作之余,更能深切感受东坡先生对这片土地自然美景的由衷热爱。
(选自惠博文创2024年12月12日,有删改)
11. 下列对以上材料的分析和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科技创新具有渗透性、扩散性、带动性,能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B. 惠州通过设立科技创新专项资金、与高校共建创新平台等措施,构建有利于创新的生态环境,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C. 惠州鹅城大桥的动画视频灯光秀和惠州灯会,均运用全息投影技术呈现文化元素,吸引游客打卡。
D. 惠州在文旅亮化工程中注重环保,避免光污染,实现科技与环保的和谐统一,助力城乡高质量发展。
12. 材料一的画线句子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13. 惠州正着力打造“科技+文化”融合的文创产品,以展现城市魅力。请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的内容为旋转折叠小夜灯撰写推荐词。要求:说明文创产品的设计亮点和蕴含的文化内涵。
(三)(15分)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编辑“拾光·往事”栏目,完成下面小题。
他是个好老头
何志云
①最初见汪曾祺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那时他已经六十开外,被越来越多的人和文章称为“老作家”了。开会被请上前排,拍照让坐在中间,也常见他带几分尴尬地在那里推辞。A.我生性怕凑热闹,便始终只在远处瞻望着他,连同围绕着他的那些风景。他当然够得上这样的“规格”,那时,他的《受戒》《异禀》《大淖记事》等小说,早已被文坛瞩目而令他声名鹊起了。但他自己,对此显然一直很不习惯。
②其实汪曾祺的天性,并不适合在公共场合按正规要求活动的。而在那些轻松随意的场合,就会有一个更自然更率性,因而也更年轻的汪曾祺。
③我正式认识汪曾祺是1987年与他一道去浙江桐庐。《人民日报·海外版》组织一些作家去那里访问。除汪曾祺外,同行的还有德高望重的叶至善先生和中年作家韩静霆、韩蔼丽。桐庐是有名的旅游胜地,正值仲春,四处杂树生花、草长莺飞。B.一行人或坐船在富春江闲逛,或拾级登严子陵钓台,汪曾祺着枣红格衬衣,戴卡其布软帽,勃勃兴致中分外神采飞扬。吃饭时围一桌坐下,也不分老幼尊卑,坐哪里就算哪里。汪曾祺是江苏人,与浙江相去不远,又是文坛著名的美食家,筷子下到盘里,菜还没夹起来,故事已经让我们凝神止息了。汪曾祺对绍兴酒的钟爱,我至今未见有能望其项背者。我们后来去了杭州,安顿下来后,我去看望杭州的亲友。中午时分,在大街上远远见汪曾祺满脸通红地逶迤而来,跟在一旁的韩蔼丽见到我就叫起来:“你看这个汪老头,说口渴了,买了瓶绍兴酒就这么一路走一路喝!”我想象他拎着酒瓶在大街上旁若无人地边走边喝的样子,觉得他一点儿都不老,实在是不老。
④汪曾祺出身于江苏高邮一个旧式的地主家庭。祖父是清朝末科的“拔贡”——这是略高于“秀才”的功名。祖父很有人情味,也很有点儿幽默感。有一回汪曾祺不停地打嗝,祖父忽然把他叫到身边,问:“吩咐你的事情做好没有?”汪曾祺想了半天,实在想不起他吩咐过什么事。祖父哈哈大笑,说:“嗝不打了吧!”汪曾祺的父亲是个绝顶聪明的性情中人。他不但金石书画皆通,又擅长体育,学过几乎各种乐器,至于做风筝、养蟋蟀、养鸟、养金铃子这些玩意儿,在他更是雕虫小技。他画画有点儿名声,画室里堆满了别人求画送来的宣纸,上面贴着红签:“敬求法绘,赐呼某某。”他画画只听凭情绪,经常是有兴致作画了,看看红签,说:“这人已经死了。”汪曾祺和父亲关系很亲近。他对儿子说:“我们是多年的父子成兄弟。”汪曾祺做人的许多方面,承继的正是他祖父和父亲的禀赋。
⑤十九岁那年,汪曾祺绕道香港、越南到昆明,考进了西南联大中国语言文学系。有人曾说汪曾祺考西南联大中文系是冲着当时在那里任教的沈从文去的,他则说:“我当时是有点儿恍恍惚惚,缺乏任何强烈的意志。但是沈从文对我是很有吸引力的,我在填表前是想到过的。”到西南联大后,他就一头扎进了沈从文先生的课里。
⑥汪曾祺进西南联大不久就创作和发表小说。他那时读了许多翻译小说,例如纪德、萨特,甚至伍尔夫、普鲁斯特,所以受这些作家影响很大。有一时期,他写的小说明显是用意识流手法,如《小学校的钟声》《复仇》。大学毕业后,他在云南、上海等地教了几年书,也不辍创作小说,后结集为《邂逅集》。大抵说来,他作为作家的第一个阶段就到这里结束。
(选自《名家侧影》,有改动)
【梳理·内容】
14. 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人物卡片的设计。
人物 汪曾祺(1920年3月5日—1997年5月16日)
简介 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小说家、散文家、戏剧家。
成长趣闻 1920年出身于江苏高邮一个旧式的地主家庭。
(1)______
(2)______
进入西南联大不久开始创作和发表小说,笔耕不辍。
老年逸事 被称为“老作家”,开会拍照时略显尴尬地推辞。
和一些作家去浙江桐庐访问,吃饭时随意就坐,席间慷慨笑谈。
(3)______
【鉴赏·写法】
15. 请你根据要求对文中画线句子进行赏析
A我生性怕凑热闹,便始终只在远处瞻望着他,连同围绕着他的那些风景。(加点字词角度)
B一行人或坐船在富春江闲逛,或拾级登严子陵钓台,汪曾祺着枣红格衬衣,戴卡其布软帽,勃勃兴致中分外神采飞扬。(描写角度)
【关联·思维】
16. 本文在叙述汪曾祺的人生经历时,对其家庭背景和桐庐旅行的描写较为详细,而对西南联大时期的创作经历则一笔带过。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这样安排详略的作用。
17. 汪曾祺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可见其人其文为世人所敬重,你如何理解题目“他是个好老头”?
三、作文(50分)
18. “星光·记忆”栏目开始约稿啦!请你阅读征稿说明,根据要求,完成写作,做好投稿准备。
“天上一颗星,地上一个丁”,星星点点的闪烁或许暗淡,但独特。
一套有“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的图书是迅哥儿的魂牵梦萦,也是保姆阿长爱的表达;一张写着“惜别”的相片,三厚本用红笔添改过的讲义是求学回国的鲁迅的永久收藏,也是藤野先生的眷眷之心,殷殷之情。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看到一件物品,想起了记忆中的一个人,和他(她)有关的故事便浮上心头……
请你以某一物品为触发点,睹其物而忆其人,写一篇题为《藏在记忆里的星光》的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作和抄袭;(3)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4)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1.【答案】 ①. 明月来相照 ②. 谁家玉笛暗飞声 ③. 朔气传金柝 ④. 寒光照铁衣 ⑤. 隔江犹唱后庭花 ⑥. 不畏浮云遮望眼 ⑦. 山重水复疑无路 ⑧. 柳暗花明又一村 ⑨. 斯是陋室 ⑩. 惟吾德馨 . 落红不是无情物 . 化作春泥更护花
【答案】2. ①. 微不足道 ②. 迸发 ③. 屏障 3. D 4. B
5.【答案】(1) ①. 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洋车 ②. 准备买车的钱被孙侦探敲诈一空 ③. 铁路快修完时感染伤寒和大叶性肺炎 ④. 《暴风雨所诞生的》 (2)C
(3)我方认为“祥子 躺平车行”招牌误读原著,前期的祥子老实、健壮、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一心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始终在与命运抗争。“躺平”是他被兵痞抢车、孙侦探诈钱等社会黑暗彻底摧毁后的无奈,而非主动选择。正方将其躺平的悲剧简化为个人原因,而忽视了祥子作为社会底层人民无法通过个人奋斗改变命运的现实,造成其悲剧命运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的黑暗。
【答案】6. ①. 多 ②. 横生藤蔓 ③. 应当
7. (1)(它)洁净地挺立(在水中),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赏玩啊。
(2)但它的缺点,在于全树的花同时开放,没有留下一点余地。 8. B
9. 万斛黄金碾作灰/西风一阵总吹来/早知三日都狼藉/何不留将次第开
10. 亲爱的同桌,我知道你最近学习很想快速提分,却因周围同学抄答案、跟风刷题而动摇。但学习如花开,急不得。你看秋天的桂树,满树齐开虽绚烂,却很快凋零,大盛必大衰。咱不妨学学莲的定力与智慧。莲“出淤泥而不染”是在纷杂环境中守住本心,“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生长时不攀附捷径,而是稳稳扎根,终能亭亭玉立。学习也是这样,与其跟风抄作业求快,不如像莲等待花期般,耐心消化每一个知识点。别被他人的浮躁带偏,相信自己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终会迎来属于你的绽放时刻!
【答案】11. C 12. 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以“埃克森美孚大亚湾研发中心已启动建设”为例,具体说明惠州鼓励骨干企业设立技术研发中心的政策实践,增强了说明的真实性和可信度。“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超300家”通过具体数据,直观呈现惠州在创新平台建设上的规模和成效,突出科技创新生态构建的成果,使说明更具说服力。
13. 示例:这款旋转折叠小夜灯,将科技与文化完美融合。设计上,它采用可旋转折叠结构,山水长卷画图案随灯亮起,光影灵动,极具艺术美感;文化内涵上,图案灵感源于惠州山水,搭配东坡诗句“一洗胸中九云梦”,再现苏轼笔下的惠州风光,传递出他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一盏小夜灯,既是实用的照明好物,更是承载惠州文化底蕴、彰显城市魅力的艺术佳品。
【答案】14. ①. 家庭氛围开放,祖父富有幽默感,父亲多才多艺,汪曾祺与父亲关系亲密。 ②. 十九岁那年,汪曾祺考进了西南联大中国语言文学系。 ③. 汪曾祺晚年对绍兴酒情有独钟,曾在大街上边走边喝。
15. A.“瞻望”意为“远远地观望、仰望”,既写出作者因“生性怕凑热闹”而与汪曾祺保持距离的状态,又写出了汪曾祺先生在“我”心中的地位,暗含对汪曾祺文学成就的崇敬
B.运用了外貌和神态描写,通过“枣红格衬衣”“卡其布软帽” 等服饰细节,勾勒出汪曾祺在轻松场合中的鲜活形象,“勃勃兴致”“神采飞扬”写出其率性自然的状态,与前文“公共场合的尴尬推辞”形成对比,展现其天性中不受拘束的一面,体现作者对其真性情的欣赏
16. 详写家庭背景:通过祖父的诙谐幽默、父亲的多才率性,揭示汪曾祺 “自然率性、贴近生活”的性格根源,为其作品中“市井烟火气”的风格埋下伏笔。
详写桐庐旅行:以“街头饮酒”“讲美食故事”等细节,生动展现其摆脱“老作家规格”后的真实状态,强化“天性率真”的人物形象。
略写西南联大创作:避免与核心内容重复,使文章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17. 标题“他是个好老头”含义有二:表层指汪曾祺待人温和、生活随性的长者形象,如热爱美食、谈吐风趣等细节;深层含义指其兼具淡泊谦逊的文人风骨、重情重义的人文情怀,于创作审美中显雅致修养,以豁达处世尽显独特品格。
作用:①用口语化称呼传递作者对汪曾祺的尊敬与喜爱,奠定亲切、温情的情感基调;②交代文章围绕汪曾祺展开,聚焦其人物形象与精神世界;③以“好”字点明文章主旨,体现对其文人品格的赞美;④标题作为行文线索,串联起对汪曾祺生活细节、创作理念等内容的描写,使文章结构清晰
18.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