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仲恺高新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惠州市仲恺高新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广东省惠州市仲恺高新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说明:
1.全卷共7页,21小题,满分为120分,考试用时为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岭南经典文化展·策展人实训手册
亲爱的策展新锐:
学校2025年岭南文化展即将开幕!本次文化展以“承文化薪火·探生活智慧·书青春答卷”为主题,你已入选策展核心团队,请完成“布展筹备→展览运营”等策展任务。
【布展筹备任务】
一、积累运用(21分)
任务一:诗画长廊文案组
1. 学校文化展厅需设置“诗文中的岭南”展墙,小语所在的文案组在调研惠州景点时,发现许多景观暗合经典诗文意境,请你作为策展文案组成员,补全古诗文,为展板增添诗意。
东江浩渺壮阔,让人不禁联想到(1)“_____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所描绘的磅礴气势;伫立东坡祠前,遥想当年苏子与友人依依话别的情景,当有(2)“浮云游子意,______”(李白《送友人》)的深情流露,更念其离任后兴水利、传农技的济世之行——此般仁心恰与《大道之行也》(3)“______,______”(物尽其用,各取所需)的美好社会理想共鸣;于西湖畔漫步,那灵动的游鱼好似柳宗元笔下(4)“佁然不动,______,______,似与游者相乐”(柳宗元《小石潭记》)那般,充满生机与趣味;漫步植物园湖畔,见天鹅成双游弋,互相和鸣,恰似《诗经》中(5)“______,在河之洲”(《关雎》)所描绘的和谐景象;踏入罗浮山明月寺,那(6)“曲径通幽处,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的静谧,让寺院在花木簇拥中似隔绝尘世;瞻仰叶挺故居,见院中寒梅傲立,顿悟陆游(7)“______,______”(《卜算子·咏梅》)至死不渝的气节;更感怀于叶挺将军舍身为家国的精神,与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发出的(8)“______,______”的宏愿肝胆相照。
任务二:民俗展台质检组
小文负责文化展“岭南民俗互动区”展柜解说词的终审,初稿存在多处疏漏,请你完成下面小题,帮他审核并设计互动内容。
岭南的街巷深处,处处跃动着民俗文化的鲜活脉搏。每逢端午,龙舟竞渡的号子声便响彻江河,参赛队员们齐心协力挥动船桨,在飞溅的浪花中yǎn yì着团结拼搏的精神史诗;街边广场上,醒狮腾挪跳跃,灵动的身姿将祥瑞之意传递给围观的每一位观众;而古朴村落里,舞麒麟队伍踩着鼓点徐徐前行,金红的麒麟鳞甲间,______着驱邪纳吉的美好祈愿。
这些民俗活动______城乡,不仅是文化的载体,更交织着浓郁的rén qíng shì gù。筹备龙舟赛事时,村民们主动出人出力,有人在训练与工作中做出艰难jué zé;制作醒狮狮头的老艺人,手把手将技艺传授给年轻人,用耐心与坚持诠释着传承的分量。在时代浪潮的冲击下,岭南人______了不合时宜的形式,同时保留传统内核,让古老民俗与现代生活______共生,以创新姿态续写文化新篇,让千年薪火在传承与发展中生生不息。借助民俗展演、非遗课堂等方式,不仅培育大众对岭南文化的认同感,又让民俗传承从“小众紧守”走向“全民同行”。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yǎn yì( ) (2)rén qíng shì gù( ) (3)jué zé( )
3. 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蕴藏 遍及 摒弃 和谐 B. 蕴含 普及 遗弃 和睦
C. 隐藏 遍布 放弃 和睦 D. 蕴藏 普及 抛弃 融洽
4. 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不但培育大众对岭南文化的认同感,又让民俗传承从“小众坚守”走向“全民同行”。
B. 不但培育大众对岭南文化的认同感,而且让民俗传承从“小众坚守”走向“全民同行”。
C. 不仅增强大众对岭南文化的认同感,又让民俗传承从“小众坚守”走向“全民同行”。
D. 不仅增强大众对岭南文化的认同感,而且让民俗传承从“小众坚守”走向“全民同行”。
5. 在“华侨文化”展板,展出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参观惠州“叶亚来主题文化馆”时创作的上联:从南阳到南洋根深叶茂(注:叶亚来从惠州东江出发,成为吉隆坡开埠功臣)。请用下面给出的词语创作下联。
花落 东江 自 籽香 东土 至
上联:从南阳到南洋根深叶茂
下联:________________
6. 为吸引青少年参与民俗互动区,请你设计一条宣传标语,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示例:醒狮鼓点是跳动的音符,民俗传承是永恒的乐谱。(比喻)
你的设计:___________
【展览运营中心任务】
二、阅读(49分)
任务三:人才展区探究组
小惠在策划“文化传承需要怎样的伯乐”主题展时,精选两则文言文探究“人才与伯乐的关系”,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探究任务。
(一)(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马说》)
【乙】
齐桓公深知宁戚①,将任之以政。群臣争谗之,曰:“宁戚卫人,去齐不远,君可使人问之。若果真贤,用之未晚也。公曰:“不然患其有小恶者民人知小恶忘其大美此世所以失天下之士也”乃夜举火而爵②之,以为卿相,九合诸侯,一匡③天下。桓公可谓善求士矣。
(选自《刘子·妄瑕》)
【注】①宁戚,春秋卫国人,齐国的大夫。②爵:大摆筵席。③一匡:安定统一。
7.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一食或尽粟一石/食之不能尽其材 B. 安求其能千里也/安能辨我是雄雌
C. 去齐不远/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D. 君可使人问之/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8. 用现代汉语翻译【甲】【乙】两文画线句子。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桓公可谓善求士矣
9. 请用三条“/”给【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不 然 患 其 有 小 恶 者 民 人 知 小 恶 忘 其 大 美 此 世 所 以 失 天 下 之 士 也
10. 【甲】文运用______的写作手法寄寓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乙】文运用了语言描写,刻画了齐桓公“______”(用原文词语填空)的形象。
11. 【甲】中的“千里马”和【乙】文中“宁戚”各有怎样的命运?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结合两文简要说说。
任务四:健康展区数据组
小州所在的小组负责“岭南美食与健康”展区,需制作科学解说卡,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二)(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强调了全民体重管理的重要性。
②数据显示,我国成人超重率已超过34%,肥胖率也达到16%以上,两者合计占比超过50%。青少年和儿童的肥胖问题同样不容乐观,6至17岁青少年中,每5人就有1人超重或肥胖,6岁以下儿童中,每10人就有1人超重或肥胖。而且,我国全人群肥胖率从2004年年初的3%上升到2018年年末的8%,肥胖人群数量增加3倍。北京友谊医院专家指出,肥胖是多种疾病“导火索”,预计2030年肥胖相关医疗开支将占国家总医疗开支的22%。
③在享受丰富多样的岭南非遗美食(如广式点心、老火靓汤、糖水)的同时,也需关注其中潜在的“高糖、高油、精制碳水”与现代久坐生活方式叠加带来的健康风险。传统的“叹早茶”“食宵夜”文化,要在现代快节奏中与“低碳生活”理念结合,实现美味与健康的平衡。
(摘自国家卫健委《推进健康中国行动2024年工作要点》)
材料二
①BMI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的指标,即用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就能得到数值。比如,一个人的体重为70千克,身高是1.75米,那么他的BMI=70÷(1.75×1.75)≈22.86.对于成年人来说,BMI的正常范围在18.5~23.9;如果数值在24~27.9,就属于超重;要是达到28及以上,就可判定为肥胖。
②但是BMI没办法区分身体里的脂肪和肌肉。有些健身达人,肌肉发达,体重重,BMI可能显示超重,但他体脂低,身材可一点都不胖;还有些人看着不胖,BMI正常,可实际上脂肪含量高,肌肉量少,这种就属于隐藏的“胖”。
③腰围能反映腹部脂肪堆积情况,腹部脂肪过多与多种慢性疾病密切相关。在我国,一般认为成人男性腰围≥90厘米,女性腰围≥85厘米,即可诊断为中心性肥胖(腹型肥胖)。
④体脂率指的是人体内脂肪重量在总体重中所占的比例,能够更直接、精准地反映人体脂肪水平。一般来说,正常成年男性体脂率一般在15%~25%,女性在20%~30%。若上限超过这个范围,就提示可能肥胖。
(摘自卫健委《中国成人超重肥胖防治指南》)
材料三
①生活方式干预是个人体重管理的首选方法,关键在能量摄入与消耗平衡,我们可以融入岭南非遗智慧的体重管理策略。
②饮食方面,在控制总能量摄入的同时保障食物摄入多样化。借鉴岭南饮食“不时不食”的传统智慧,多选应季本地蔬果,每天水果不少于200—350克,蔬菜不少于300克;鼓励主食以全谷类食物为主,如增加芋头糕、伦教糕(使用米浆发酵)等传统米制品中的全谷物元素,或搭配番薯、玉米;优先选择瘦肉、白切鸡、清蒸鱼等传统低脂烹饪方式的肉类;传承老火汤文化时,注意撤油并增加蔬菜汤比例;保证充足饮水,每天至少饮水1500—1700毫升(7—8杯水);用自煲凉茶(如罗汉果水、菊花茶)替代高糖饮料,减少糖水频率与甜度;同时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要定时定量规律进餐,进餐宜细嚼慢咽,避免进食过晚;要尽量按照“蔬菜—肉类—主食”的顺序进餐,避免零食过多或者随意进食,少喝饮料。
③运动方面,身体活动不足以及久坐是肥胖发生的重要原因。将醒狮基本功(扎马步、跳跃)、龙舟陆上划桨训练、甚至传统武术(如咏春拳)融入日常运动,既传承文化又燃脂增肌。建议每周至少5天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太极拳、骑自行车等,每次≥30分钟),并减少久坐时间;鼓励适当进行高强度有氧运动,可结合端午龙舟竞渡、重阳登高等节令民俗活动进行锻炼。同时每周进行2—3天的抗阻运动增加肌肉力量(如深蹲、哑铃、俯卧撑等);超重肥胖人群应当以减脂为主要目标,推荐长时间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建议由小运动量开始,逐渐达到60分钟/天的中等至较大强度。对于因缺乏兴趣、缺乏时间和身体健康变化而难以完成科学体育锻炼量的个体,可以通过累计多次、每次不少于10分钟的连续运动达到总的运动量。需要提醒的是,在运动前要做好充分的热身准备,避免关节、肌肉、韧带损伤,运动后要进行充分拉伸恢复并及时补充水分。
④身心方面,压力、焦虑等负面情绪可能导致暴饮暴食,进而影响体重,保持良好的睡眠和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有助于体重控制。可以学习岭南人“饮茶倾偈(聊天)”的减压方式,或通过听粤剧、赏广绣等非遗活动放松心情,避免情绪化进食。减重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在这个过程中要保持耐心和毅力,一般建议减重速度以每月2—4公斤为宜,避免盲目追求快速减重。
(摘自《岭南非遗健康饮食研究资料》)
材料四
①专业人士强调,肥胖防控需“关口前移”,构建预防为主的体系。教育领域正积极行动。
②惠州市已印发方案,要求从2025年春季学期起,全面落实学生每天校内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推行每天1节体育课。学校将统筹体育课、大课间、课后服务等时间,并开展丰富多样的“微运动”。
③《方案》要求各校全面实施阳光体育大课间制度,每天组织开展1次不少于30分钟的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充分利用课间时间,合理策划和编排课间体育活动内容,设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微运动”。课间体育活动时间不应少于10分钟。鼓励学校创新体育活动形式,可将舞麒麟、莫家拳、龙华打鼓甚至具有地方特色的“跳房子”“滚铁环”等民间体育游戏纳入大课间,让非遗体育焕发新生,在趣味运动中增强学生体质,弘扬文化的同时落实“健康第一”理念。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惠州教育》)
12. 下列关于材料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运用列数字说明我国肥胖问题的严峻性,并点出享受岭南非遗美食时需注意与现代生活方式平衡。
B. 材料二采用“总分”结构:先总说什么是BMI,再分说BMI的局限性,以及腰围、体脂率与慢性病的关系。
C. 材料三中画线句的“可能”一词表推测,说明句中结论并不绝对,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D. 材料四说明惠州教育领域应对肥胖的措施时,特别提到非遗体育活动纳入校园锻炼,这是“关口前移”和“防治结合”的具体体现。
13. 针对我国肥胖问题现状,请结合材料三为“岭南健康饮食”展板撰写三条饮食建议。
14. 展区互动析展有以下管理计划书,请你结合上述材料,以“健康管理师”身份在展区留言板撰写修改建议。
个人体重管理计划书
个人分析:我是一名八年级学生,平时喜欢吃炸鸡、喝奶茶,久坐刷题,目前身体超重,不爱运动。
行动计划:每顿只吃1个苹果和1根黄瓜进行代餐;进行高强度体育锻炼,每天跑步5公里,跳绳3000个;目标达成后,奖励自己吃榴莲蛋糕。
(三)(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窗台那棵向日葵
许锋
①莫艳辉展开信,“要做莫老师那样的向日葵,籽实埋在土里,花盘朝着娃们”。是考上大学的学生写来。
②广东西北部有个瑶族自治县叫连南,连南从前有个乡叫盘石。许多年前,莫艳辉转学到盘石小学读三年级时,父亲是那所小学的语文老师。小艳辉没见过父亲上课,父亲也没给她上过课,但隐隐的,她就想当老师,玩“过家家”时总扮先生。母亲打趣:“用丝瓜花搓手,长大就能当老师。”她当真,夏天总攥着丝瓜花,指甲缝里渗着黄汁,晚上睡觉都不肯洗。
③1992年那年夏天,不满20岁的莫艳辉从师范毕业,哪儿都不愿去,只想去盘石——连南最偏远的角落,也是父亲守了一辈子的地方。她被分配到盘石中学,离盘石小学不过一里路。下班回家很方便,家就是小学校园的一间平房,虽小却温暖。父亲已是盘石小学的校长。
④“妹,瑶山孩子读个书不容易,要好好教。”父亲语重心长。她使劲点点头。
⑤瑶乡的课堂总比别处静些。山里的孩子腼腆。近半瑶族孩子说普通话时,该送气的声音总含在喉咙里——瑶语本无送气音。她不急,慢慢磨。每日课前腾三分钟练嘴皮子。顺口溜打头阵,“四是四,十是十”脆生生响满屋;接着有孩子红着脸讲新闻,或说段瑶寨传说。渐渐地,朗读声漫出教室,孩子们的脸像初春的杜鹃,一茬茬红起来。
⑥春末夏初,她带着学生去寨子里寻访传统手艺人。老人坐在门槛上绣瑶锦,长针穿来绕去,讲起盘王节的故事。学生举着本子记,清风拂来阵阵兰花的幽香。
⑦学生们都喜欢她。20多年前,莫艳辉调到县民族中学教书。一个初二的女孩在本子上写:“莫老师念课文时,声音像清泉敲响我的心田。”一个初三毕业班的孩子留言:“不知往后能否再相遇,此刻只想说:谢谢你,老莫。”她捧着这些本子抹眼泪。
⑧父与女,均出类拔萃。2016年春天,莫艳辉被评为“特级教师”,这年秋天,父亲获“乡村学校从教30年”荣誉证书。因为教得好,珠三角的学校来请,她总说:“瑶乡孩子更需要我。”有私立学校开几倍工资“挖”,她指指操场边的桂花树:“挪了根,这花就不香了。”行政部门要调她,她头摇得像拨浪鼓,转头去带年轻教师。
⑨担任副校长那年,兰花开得早。校长说:“管初中部就够忙了。”她攥着课程表,执拗地说:“我喜欢教语文!”最后讨价还价,从两个班减到一个班。
⑩她的办公桌抽屉里总备着小零食。发现有男生蹲在办公室门口,她牵他:“来,别怕,吃块糖,这里就是你的加油站。”学生有心事,总爱找她倾诉。周末,即便下雨,她也深一脚浅一脚走一两个小时山路去家访。一次她生病,在邻县住院,十几个学生跋山涉水来看她,带来枇杷花,说这花煮水止咳,一旁的病友无不羡慕。
“她是一缕光,让我对未来充满希望。”学生们说。“用青春丈量父辈走过的山路,被需要的感觉很幸福。”她说。师生情像寨子里的火塘,暖洋洋。有一年中考前,一名学生因家庭矛盾欲弃考,她得知后立即赶往调解,母女和好,学生参加考试,以语文满分的成绩摘取全县桂冠。
期末改试卷,年轻教师嘀咕:“莫校怎么还跟咱们一起?”她笑:“咱是流水线上的‘小伙伴’。”红笔尖沙沙划过3000多道题,有人抱怨眼花,她摸出小盒:“含片薄荷糖,当年改作业全靠它提神。”
莫艳辉52岁生日那天,女儿给她寄来新钩的毛线向日葵,花盘有碗口大,金黄金黄的,茎叶绿油油。她摆在办公室窗台上。女儿说,妈妈特别像这棵向日葵。
(选自《人民日报网》2025年4月14日第20版)
策展任务:
15. 【素材筛选】为了在展板“师者担当”中生动展现莫老师对学生深沉的爱与关怀,需要从文中概括出两件体现她关爱学生的具体事例,请你完成这一任务。
16. 【文案精修】在“语言品鉴”互动区,观众将赏析展板引用的原文精彩语句,请协助完成赏析提示。
(1)第⑤段画线句运用了精妙的修辞,请从修辞角度赏析其表达效果。
(2)请结合文章内容,理解第⑧段画线句子“挪了根,这花就不香了”的深刻意蕴。
17. 【致敬楷模】策展小组计划将莫艳辉老师的事迹推荐给“感动中国”栏目组。请你以惠州电视台推荐人的身份,结合莫老师的核心事迹与精神品质,撰写一段颁奖词(或推荐语)。
示例:她在瑶山守了三十年,用晨读唤醒方言,用脚印丈量山路。拒绝繁华,甘守清贫,把每个孩子都当成自己的种子——莫艳辉老师,是瑶乡教育的脊梁,是照亮深山的星光!
18. 【主题研讨】在展区配套的“教育传承与坚守”讨论区中,大家围绕本文主旨进行了交流:
观点一:本文主要体现了师生之间真挚的情谊。
观点二:本文重点在于展现教师的坚守与奉献。
你更赞同哪种观点?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阐述理由。并联系现实,谈谈莫老师的精神品质在当今社会有何重要价值。
任务六:经典传承品鉴组
在筹备文化展“教育传承”展区,策展团队计划在莫艳辉老师的故事展板旁,设置“经典名著中的精神传承”互动屏,请你参与经典名著解读,完成小题,为观众提供导读素材。(8分)
19. 下列关于《经典常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经典常谈》介绍了《说文解字》,书中提到汉字的构成有“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B. 在《经典常谈》里,作者认为《论语》是孔子所著,它集中体现了孔子积极入世、心怀天下的主张,以及他的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C.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一部长篇小说。作品在描写修筑铁路的过程中,写到了土匪袭击工地、物资缺乏、天气恶劣等内容。
D.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身体瘫痪、双目失明的保尔,凭借钢铁般的意志进行写作,实践着他生命的誓言。
20. 在交流环节中,小语发现保尔的人生跌宕起伏,并和小文进行了交流,请你把对话补充完整。
小语:小文,我发现保尔的人生跌宕起伏,充满了磨难。你知道保尔都经历了哪些重大挫折吗?
小文:(1)我知道,他经历了四次死里逃生。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有两次:一次是他在骑兵部队作战时,______;还有一次是他在修建铁路时,______。
小语:(2)是的,这些经历体现了他______、______的精神品质。
小文:不过,保尔在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后,曾产生过自杀的念头,但他想起自己的革命理想和使命,决定以更坚强的方式面对困境,最终放弃了自杀。你觉得这个情节对塑造他的形象有什么特殊意义吗?
小语:(3)______
任务七:活动总结组
21.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参加完岭南经典文化策展活动,你一定收获许多感动:莫艳辉坚持扎根瑶乡教育沃土的奉献精神,保尔坚持以钢铁般的意志对抗磨难的顽强品格,都诠释了“坚持的力量”,深深触动着我们的心灵。
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也必定有所坚持,请你以“坚持,让我______”为题,结合自己的生活和思考写一篇文章,分享你“坚持”的故事和体会。
要求:(1)请将题目补充完整;(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不少于5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参考答案
1.【答案】 ①. 气蒸云梦泽 ②. 落日故人情 ③. 货恶其弃于地也 ④. 不必藏于己 ⑤. 俶尔远逝 ⑥. 往来翕忽 ⑦. 关关雎鸠 ⑧. 禅房花木深 ⑨. 零落成泥碾作尘 ⑩. 只有香如故 . 安得广厦千万间 .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答案】2. ①. 演绎 ②. 人情世故 ③. 抉择 3. A 4. D
5. 自东土至东江花落籽香
6. 示例:舞醒狮鼓点传千年韵,品岭南民俗聚万众心。(对偶)
听龙舟号子震天响,品岭南文化千年香。(对偶)
醒狮鼓点如雷传千古,民俗风情化雨润少年。(比喻)
【答案】7. B 8. (1)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2)齐桓公可以说是善于寻求贤能之士的人了。
9. 不然/患其有小恶者/民人知小恶忘其大美/此世所以失天下之士也。
10. ①. 托物寓意 ②. 善求士
11. 命运:甲文“千里马”得不到重用,才能被埋没,饱受各种屈辱;乙文“宁戚”得到齐桓公的赏识和重用,实现了抱负与价值。
认识:每个时代都有人才,“伯乐”对“人才”非常重要。只有善于发现人才、任用人才,才能做到人尽其才。
【答案】12. B 13. 建议:①遵循‘不时不食’原则,优选应季蔬果;②改良主食结构,增加全谷物比例;③革新烹饪方式,倡导低脂饮食
14. 修改建议:①饮食方面: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糖、高油盐食物(如炸鸡、奶茶)。不能只吃苹果和黄瓜代餐,要控制总能量摄入且保证营养均衡;②运动方面:减少久坐,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初期以中等强度运动为主,由小运动量开始增加运动频率,避免高强度运动对身体造成损伤;③奖励机制要健康合理,用高热量甜品(榴莲蛋糕)作为奖励可能会破坏减重计划,可选择看电影购买书籍、参加兴趣活动等非食物奖励方式。
【答案】15. ①课前腾三分钟带学生练嘴皮子,提升普通话水平;②带学生去寨子里寻访传统手艺人,增长见识;③办公桌备小零食,安抚鼓励学生;④跋山涉水去家访,关心学生情况。
16. (1)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孩子们的脸比作初春的杜鹃,②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孩子们在朗读时因投入而兴奋、羞涩脸红的样子,③表现出课堂氛围的热烈和孩子们积极参与的状态,也体现出莫艳辉老师教学的感染力。
(2)①莫艳辉将“自己扎根瑶乡教育”比作“桂花不可挪根”,②写出了她坚守瑶乡、拒绝高薪调动的决心,③表达了她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奉献。
17. 示例一:三尺讲台,三十载坚守。她如向日葵扎根瑶乡,以语言为桥,让山娃子自信发声;以爱为火,点燃无数希望。拒绝高薪,甘作人梯,她是深山教育的守望者,更是滋养心灵的春风。
示例二:莫艳辉老师三十载坚守瑶乡讲台,以爱为炬照亮深山求学路。她甘作人梯托举学子梦想,用岁月浇灌出满园桃李芬芳,铸就一座永不熄灭的师者丰碑!
18. 我赞同第一种观点:本文充分展现了师生之间真挚的情谊。
理由:①莫艳辉老师关心学生的学习,每日课前腾三分钟让学生练嘴皮子;也关注学生的生活与心理,办公桌抽屉备着小零食,学生有心事会找她倾诉,她还会冒雨去家访;②学生们也敬爱她,她生病时,学生会跋山涉水带着枇杷花来看望她;毕业的学生还会写信表达对她的感激与思念;③在生活中,我也有类似经历,我的老师在我生病时关心我,还为我补习功课,让我十分感动,这和文中师生情谊一样温暖,所以我赞同第一种观点。
我赞同第二种观点:本文重点在于展现教师的坚守与奉献。
理由:①莫艳辉从师范毕业后,放弃去其他地方的机会,选择到连南最偏远的盘石中学任教。面对更好的工作机会和更高的薪资诱惑,她不为所动,只因“瑶乡孩子更需要我”。②她还坚持教学,即便担任副校长事务繁忙,仍要教一个班的语文。③这让我想起乡村支教老师,他们放弃城市的优越条件,在艰苦环境中坚守,默默奉献自己的青春,和莫老师一样令人敬佩,所以我赞同第二种观点。
19.【答案】B
20.【答案】 ①. 头部被炮弹弹片击中,重伤昏迷(或“右眼失明”); ②. 患上伤寒和风湿,最终全身瘫痪、双目失明 ③. 坚韧不拔 ④. 顽强乐观等 ⑤. 展现人物真实性:通过描写保尔的脆弱与挣扎,打破“完美英雄”的刻板印象,凸显其作为普通人的真实情感,使人物形象更立体丰满,贴近读者。突出精神升华:以自我救赎的过程,展现保尔从动摇到坚定的内心成长,强化其“超越肉体痛苦、坚守革命信念”的钢铁意志,深化“生命价值在于奋斗”的主题。
21.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