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1章 电路及其应用 练习2024-2025学年物理人教(2019)必修第三册一、选择题。1、一根横截面积为S的均匀长直橡胶棒上均匀带有负电荷,每米电荷量为q,当此棒沿轴线方向做速度为v的匀速直线运动时,由于棒运动而形成的等效电流大小为( )A.qv B. C.qvS D.2、两根材料相同的均匀导线A和B,其长度分别为L和2L,串联在电路中时沿长度方向电势的变化如图所示,则A和B导线的横截面积之比为( )A.2∶3 B.1∶3 C.1∶2 D.3∶13、在“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的实验中,以下操作中错误的是( )A.用米尺测量金属丝的全长,且测量三次,算出其平均值,然后再将金属丝接入电路中B.用螺旋测微器在金属丝三个不同部位各测量一次直径,算出其平均值C.用伏安法测电阻时采用电流表外接法,多次测量后算出平均值D.实验中应保持金属丝的温度不变4、(双选)如图所示的电路,将两个相同的表头分别改装成A1(0~3 A)和A2(0~0.6 A)的电流表,把两个电流表并联接入电路中测量电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1的指针半偏时,A2的指针也半偏B.A1的指针还没半偏时,A2的指针已经半偏C.A1的读数为1 A时,A2的读数为0.6 AD.A1的读数为1 A时,干路的电流为1.2 A5、在如图所示电路中,AB为粗细均匀、长为L的电阻丝,以A、B上各点相对A点的电压为纵坐标,各点离A点的距离x为横坐标,则U随x变化的图线应为( )6、有甲、乙两导体,甲的横截面积是乙的两倍,而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乙是甲的2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通过甲、乙两导体的电流相同B.通过乙导体的电流是甲导体的2倍C.乙导体中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速率是甲导体的2倍D.甲、乙两导体中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速率大小相同7、如图所示,a、b、c为同一种材料做成的电阻,b与a的长度相等,但b的横截面积是a的两倍;c与a的横截面积相等,但长度是a的两倍。当开关闭合后,三个理想电压表的示数关系是( )A.V1的示数是V2的2倍 B.V1的示数是V3的2倍C.V2的示数是V1的2倍 D.V2的示数是V3的2倍8、金属材料的电阻率有以下特点:一般而言,纯金属的电阻率小,合金的电阻率大;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且有的金属电阻率随温度变化而显著变化,有的合金的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的影响.根据以上的信息,判断下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连接电路用的导线一般用合金来制作B.电炉、电阻器的电阻丝一般用合金来制作C.电阻温度计一般用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影响的合金来制作D.标准电阻一般用电阻率随温度变化而显著变化的金属材料制作9、如图所示,两个定值电阻R1、R2串联后接在电压U稳定于12 V的直流电源上,有人把一个内阻不是远大于R1、R2的电压表接在R1两端,电压表的示数为8 V。如果他把电压表改接在R2两端,则电压表的示数将( )A.小于4 V B.等于4 VC.大于4 V小于8 V D.等于或大于8 V10、关于电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越多,电流越大B.电子运动的速率越大,电流越大C.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越多,导体中的电流越大D.因为电流有方向,所以电流是矢量11、(双选)关于电流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源供电的外部电路中,电流的方向是从高电势一端流向低电势一端B.电源内部,电流的方向是从高电势一端流向低电势一端C.电子运动形成的等效电流方向与电子运动方向相同D.电子运动形成的等效电流方向与电子运动方向相反12、白炽灯的灯丝是由钨制成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于白炽灯正常工作时的灯丝和未接入电路时的灯丝是同一个导体,故两种情况下电阻相同B.白炽灯正常工作时灯丝电阻大于未接入电路时灯丝电阻C.白炽灯正常工作时灯丝电阻小于未接入电路时灯丝电阻D.条件不足,不能确定13、如图为滑动变阻器的示意图,A、B、C、D为4个接线柱,当滑动片P由C向D移动时,若要使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由大变小,应将电阻器的哪两个接线柱连入电路( )A.A和B B.A和D C.B和C D.C和D14、如图对同一未知电阻Rx用甲、乙两种电路分别进行测量,图甲中两表读数分别为3 V、4 mA,图乙中两表读数分别为4 V、3.9 mA,则可知Rx的真实值( )甲 乙A.比1 026 Ω略小 B.比750 Ω略大C.比1 026 Ω略大 D.比750 Ω略小15、如图为某控制电路的一部分,已知AA′的输入电压为24 V,如果电阻R=6 kΩ,R1=6 kΩ,R2=3 kΩ,则BB′不可能输出的电压是( )A.12 V B.8 V C.6 V D.3 V二、填空与实验题。16、如图所示,电路由电流计与四个电阻连接而成,电流计内阻Rg=80 Ω,满偏电流Ig=1 mA,R1=10 Ω,R2=10 Ω,R3=194 Ω,R4=790 Ω。(1)若使用1、2接线柱电路可做________表。(2)若使用1、5接线柱电路可做________表,量程为________。17、(1)在测定一根粗细均匀合金丝电阻率的实验中,利用螺旋测微器测定合金丝直径的过程如图所示,校零时的读数为________ mm,合金丝的直径为________mm。(2)为了精确测量合金丝的电阻Rx,设计出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图,按照该电路图完成图乙中的实物电路连接。三、计算题。18、工业上采用一种称为“电导仪”的仪器测量液体的电阻率,其中一个关键部件如图所示,A、B是两片面积为1 cm2的正方形铂片,间距为d=1 cm,把它们浸在待测液体中,若通过两根引线加上U=6 V的电压时,测出电流I=1 μA,则这种液体的电阻率为多少?19、如图为实验室常用的两个量程的电流表原理图.当使用O、A两接线柱时,量程为0.6 A;当使用O、B两接线柱时,量程为3 A.已知表头的内阻Rg=200 Ω,满偏电流Ig=100 mA.求分流电阻R1和R2.20、神经系统中,把神经纤维分为有髓鞘与无髓鞘两大类。现代生物学认为,髓鞘是由多层(几十到几百层不等)类脂物质——髓质累积而成的,髓质具有很大的电阻。已知蛙有髓鞘神经,髓鞘的厚度只有2 μm左右,而它在每平方厘米的面积上产生的电阻却高达1.6×105 Ω。(1)若不计髓质片层间的接触电阻,计算髓质的电阻率。(2)若有一圆柱体是由髓质制成的,该圆柱体的体积为32π cm3,当在其两底面上加上1 000 V的电压时,通过该圆柱体的电流为10π μA。求该圆柱体的圆面半径和高。21、有一种“电测井”技术,用钻头在地上钻孔,通过在钻孔中进行电特性测量,可以反映地下的有关情况。如图所示为一钻孔,其形状为圆柱体,半径为10 cm,设里面充满浓度均匀的盐水,其电阻率ρ=0.314 Ω·m,现在在钻孔的上表面和底部加上电压,测得U=100 V,I=100 mA。求该钻孔的深度。第11章 电路及其应用 练习2024-2025学年物理人教(2019)必修第三册一、选择题。1、一根横截面积为S的均匀长直橡胶棒上均匀带有负电荷,每米电荷量为q,当此棒沿轴线方向做速度为v的匀速直线运动时,由于棒运动而形成的等效电流大小为( )A.qv B. C.qvS D.【答案】A 2、两根材料相同的均匀导线A和B,其长度分别为L和2L,串联在电路中时沿长度方向电势的变化如图所示,则A和B导线的横截面积之比为( )A.2∶3 B.1∶3 C.1∶2 D.3∶1【答案】B 3、在“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的实验中,以下操作中错误的是( )A.用米尺测量金属丝的全长,且测量三次,算出其平均值,然后再将金属丝接入电路中B.用螺旋测微器在金属丝三个不同部位各测量一次直径,算出其平均值C.用伏安法测电阻时采用电流表外接法,多次测量后算出平均值D.实验中应保持金属丝的温度不变【答案】A 4、(双选)如图所示的电路,将两个相同的表头分别改装成A1(0~3 A)和A2(0~0.6 A)的电流表,把两个电流表并联接入电路中测量电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1的指针半偏时,A2的指针也半偏B.A1的指针还没半偏时,A2的指针已经半偏C.A1的读数为1 A时,A2的读数为0.6 AD.A1的读数为1 A时,干路的电流为1.2 A【答案】AD 5、在如图所示电路中,AB为粗细均匀、长为L的电阻丝,以A、B上各点相对A点的电压为纵坐标,各点离A点的距离x为横坐标,则U随x变化的图线应为( )【答案】A6、有甲、乙两导体,甲的横截面积是乙的两倍,而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乙是甲的2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通过甲、乙两导体的电流相同B.通过乙导体的电流是甲导体的2倍C.乙导体中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速率是甲导体的2倍D.甲、乙两导体中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速率大小相同【答案】B 7、如图所示,a、b、c为同一种材料做成的电阻,b与a的长度相等,但b的横截面积是a的两倍;c与a的横截面积相等,但长度是a的两倍。当开关闭合后,三个理想电压表的示数关系是( )A.V1的示数是V2的2倍 B.V1的示数是V3的2倍C.V2的示数是V1的2倍 D.V2的示数是V3的2倍【答案】A 8、金属材料的电阻率有以下特点:一般而言,纯金属的电阻率小,合金的电阻率大;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且有的金属电阻率随温度变化而显著变化,有的合金的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的影响.根据以上的信息,判断下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连接电路用的导线一般用合金来制作B.电炉、电阻器的电阻丝一般用合金来制作C.电阻温度计一般用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影响的合金来制作D.标准电阻一般用电阻率随温度变化而显著变化的金属材料制作【答案】B9、如图所示,两个定值电阻R1、R2串联后接在电压U稳定于12 V的直流电源上,有人把一个内阻不是远大于R1、R2的电压表接在R1两端,电压表的示数为8 V。如果他把电压表改接在R2两端,则电压表的示数将( )A.小于4 V B.等于4 VC.大于4 V小于8 V D.等于或大于8 V【答案】A 10、关于电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越多,电流越大B.电子运动的速率越大,电流越大C.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越多,导体中的电流越大D.因为电流有方向,所以电流是矢量【答案】C11、(双选)关于电流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源供电的外部电路中,电流的方向是从高电势一端流向低电势一端B.电源内部,电流的方向是从高电势一端流向低电势一端C.电子运动形成的等效电流方向与电子运动方向相同D.电子运动形成的等效电流方向与电子运动方向相反【答案】AD12、白炽灯的灯丝是由钨制成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于白炽灯正常工作时的灯丝和未接入电路时的灯丝是同一个导体,故两种情况下电阻相同B.白炽灯正常工作时灯丝电阻大于未接入电路时灯丝电阻C.白炽灯正常工作时灯丝电阻小于未接入电路时灯丝电阻D.条件不足,不能确定【答案】B 13、如图为滑动变阻器的示意图,A、B、C、D为4个接线柱,当滑动片P由C向D移动时,若要使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由大变小,应将电阻器的哪两个接线柱连入电路( )A.A和B B.A和D C.B和C D.C和D【答案】B14、如图对同一未知电阻Rx用甲、乙两种电路分别进行测量,图甲中两表读数分别为3 V、4 mA,图乙中两表读数分别为4 V、3.9 mA,则可知Rx的真实值( )甲 乙A.比1 026 Ω略小 B.比750 Ω略大C.比1 026 Ω略大 D.比750 Ω略小【答案】B 15、如图为某控制电路的一部分,已知AA′的输入电压为24 V,如果电阻R=6 kΩ,R1=6 kΩ,R2=3 kΩ,则BB′不可能输出的电压是( )A.12 V B.8 V C.6 V D.3 V【答案】D二、填空与实验题。16、如图所示,电路由电流计与四个电阻连接而成,电流计内阻Rg=80 Ω,满偏电流Ig=1 mA,R1=10 Ω,R2=10 Ω,R3=194 Ω,R4=790 Ω。(1)若使用1、2接线柱电路可做________表。(2)若使用1、5接线柱电路可做________表,量程为________。【答案】(1)电流 (2)电压 5 V17、(1)在测定一根粗细均匀合金丝电阻率的实验中,利用螺旋测微器测定合金丝直径的过程如图所示,校零时的读数为________ mm,合金丝的直径为________mm。(2)为了精确测量合金丝的电阻Rx,设计出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图,按照该电路图完成图乙中的实物电路连接。【答案】(1)0.007 0.638 (2)如图所示:三、计算题。18、工业上采用一种称为“电导仪”的仪器测量液体的电阻率,其中一个关键部件如图所示,A、B是两片面积为1 cm2的正方形铂片,间距为d=1 cm,把它们浸在待测液体中,若通过两根引线加上U=6 V的电压时,测出电流I=1 μA,则这种液体的电阻率为多少?【答案】6×104 Ω·m【解析】R== Ω=6×106Ω由题意知:l=d=10-2 m,S=10-4 m2由R=ρ得ρ==Ω·m=6×104 Ω·m。19、如图为实验室常用的两个量程的电流表原理图.当使用O、A两接线柱时,量程为0.6 A;当使用O、B两接线柱时,量程为3 A.已知表头的内阻Rg=200 Ω,满偏电流Ig=100 mA.求分流电阻R1和R2.【答案】8 Ω 32 Ω【解析】当使用O、A两接线柱时,量程为0.6 A,即当流入正接线柱O的电流为0.6 A,流过表头的电流为Ig.这时在表的内部,R1与R2串联,然后与表头并联,电路图如图a所示,根据并联电路电压相等有:IgRg=(I1-Ig)(R1+R2)①当使用O、B两接线柱时,量程为3 A,即当流入正接线柱O的电流为3 A时,流过表头的电流为Ig.这时在表的内部,R2与表头串联,然后与R1并联,电路图如图b所示,根据并联电路电压相等有:Ig(Rg+R2)=(I2-Ig)R1.②由①②两式代入数据解之得:R1=8 Ω,R2=32 Ω.20、神经系统中,把神经纤维分为有髓鞘与无髓鞘两大类。现代生物学认为,髓鞘是由多层(几十到几百层不等)类脂物质——髓质累积而成的,髓质具有很大的电阻。已知蛙有髓鞘神经,髓鞘的厚度只有2 μm左右,而它在每平方厘米的面积上产生的电阻却高达1.6×105 Ω。(1)若不计髓质片层间的接触电阻,计算髓质的电阻率。(2)若有一圆柱体是由髓质制成的,该圆柱体的体积为32π cm3,当在其两底面上加上1 000 V的电压时,通过该圆柱体的电流为10π μA。求该圆柱体的圆面半径和高。【答案】(1)8×106 Ω·m (2)4 cm 2 cm【解析】由电阻定律变形可得到电阻率的计算公式;借助欧姆定律计算出圆柱体的圆面半径和高。(1)由电阻定律: R=ρ代入数据解得:ρ=8×106 Ω·m。(2)由欧姆定律R=和圆柱体体积公式V=πr2h以及电阻定律R=ρ可得==而πr2h=32π×10-6解得:h=0.02 m=2 cmr=0.04 m=4 cm。21、有一种“电测井”技术,用钻头在地上钻孔,通过在钻孔中进行电特性测量,可以反映地下的有关情况。如图所示为一钻孔,其形状为圆柱体,半径为10 cm,设里面充满浓度均匀的盐水,其电阻率ρ=0.314 Ω·m,现在在钻孔的上表面和底部加上电压,测得U=100 V,I=100 mA。求该钻孔的深度。【答案】100 m【解析】盐水电阻R==1 000 Ω由电阻定律R=,S=πr2=3.14×10-2 m2解得l=h=100 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