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声的利用 跟踪练习 2025-2026学年上期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 声的利用 跟踪练习 2025-2026学年上期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3 声的利用 跟踪练习 2025-2026学年
上期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一、单选题
1.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中,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课铃响意味着上课,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B.声音是一种波,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能从不同的乐器演奏中分辨出小提琴的声音是因为声音的响度不同
D.倒车雷达利用电磁波进行回声定位
2.下列对声现象相关事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会激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图乙: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钟罩内,不断抽出罩内空气,听到的铃声大小不变
C.图丙:噪声强度显示仪既可以直接显示环境中噪声的强弱,又可防止噪声的产生
D.图丁:孩子们常用语言来表达思想、情感,进行交流,是因为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
B.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发声体的振动频率越高,响声越大
D.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4.图中的四幅图所包含的一些信息与声现象都有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B.图2:敲击编钟时,若用力越大,编钟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就会越高
C.图3:超声波清洗眼镜,主要是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D.图4:在强噪声环境中,工人需要佩戴耳罩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5.下列中华古诗词中涉及到的声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谁家玉笛暗飞声”,“笛声”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B.“忽闻岸上踏歌声”,“歌声”在任何时候都属于乐音
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
D.“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闻犬吠”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6.学习科学知识的价值之一是主动将所学知识创造性地服务于社会。如“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就有许多实际应用。下列发明成果应用了这一知识的是(  )
A.声呐 B.超声波碎石
C.真空双层玻璃 D.体温计
7.下列是教材中涉及声音的产生、传播及特性的一些情景示意图。关于各图说明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大力击鼓时鼓声更响亮,物体振动幅度越大音调越高
B.图乙中,超声波清洗机正在清洗眼镜,说明超声波能传递信息
C.图丙中,给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图丁中,蝙蝠依靠次声波发现昆虫
8.2023年5月25日,顽强拼搏的铁一高中男篮卫冕陕西赛区校园篮球联赛冠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篮球的直径约为50cm
B.现场观众的加油呐喊声响彻云霄,指声音的音调高
C.加油声是通过空气传入参赛队员的耳朵
D.听到铁一夺冠,大家兴奋不已,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二、填空题
9.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叫 ,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 ,人耳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这两种声音。雷声隆隆,预示着大雨就要来临了,这说明声波可以传递 。
10.汽车上的电子防盗报警装置,在车门被撬开时能发出报警声,提醒人们车辆被盗,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 ;接听电话时,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来判断的;戴着耳机在嘈杂的公共场所听音乐时,往往需要增大音量,这是增大了声音的 。
11.新型电子导盲杖使用时会持续发出超声波,若前进方向上遇到障碍物,导盲杖会接收到反射信号并产生提示音,让使用者可以避开障碍物,这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 。而且离障碍物越近提示音越尖锐,这时使用者听到的声音的 变高。假若某次超声波从发出到被接收用的时间为0.02s,则导盲杖离障碍物的距离为 m(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12.如图所示,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扬声器的前方,可以看到烛焰随着音乐的节奏晃动,烛焰的晃动说明声音具有 ,下列没有运用此结论的是 。(选填字母)
A.超声波碎石  B.超声波清洗牙齿  C.B超
13.智能送餐机器人可以灵活地避开障碍物是通过体内的雷达发射 ,然后接收障碍物的反射波,确定障碍物的位置。客人可以通过语言来操控机器人,说明声可以传递 ;
三、计算题
14.中国无人机技术享誉世界,如图所示是新款无人机“御”。它的前、后、左、右、上、下六个方向都安装了智能感知系统,广泛应用在航拍,交通等领域。该款无人机整机质量2千克,摄像机拍摄速度11000帧秒(即每秒拍摄画面的帧数为11000帧)。
(1)若悬停在空中的无人机向固定在地面上的障碍物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0.08s收到回波,则其发射超声波时与障碍物间的距离为多少m?(已知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2)在轿车限速120km/h的某高速公路上,交警利用该无人机进行道路通行情况实时监测。无人机在某轿车通行1.05m的过程中拍摄330帧,则该监测的轿车是否超速。
四、综合题
15.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20000Hz。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
超声波具有指向性好、反射能力强、能量集中等特点,可用于测距、测速等。测距是测速的基础,超声波测速仪向静止的汽车发射超声波信号(简称信号),同时开始计时,信号传播过程中遇到汽车会被反射,测速仪接收到返回的信号停止计时,根据记录的时间及其与路程、速度的关系,可计算出汽车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
如图为猫和大象的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请你从图中所给信息来回答下列问题。
(1)超声波测速是利用了超声波的指向性好、能量集中、 等特点;
(2)宇航员在月球上 (选填“能”或“不能”)利用超声波测定两山之间的距离;
(3)科考船对某海域的海底形状利用声呐系统进行了测绘。具体方法是:在经过该海域水平面等间距的A、B、C、D、E五个位置时,向海底定向发射超声波,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30s、0.16s、0.30s、0.14s、0.30s。根据时间,求出海底与海平面的距离,就可以绘出海底的大致形状,则该海域海底的大致形状如图中的(  )(选填字母);
A. B.
C. D.
(4)大象与猫之间是否能完成语言沟通吗? (选填“能”或“不能”);
(5)大象发声的频率主要是集中在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所在的频率范围内;
(6)如果有地震发生,能感知到地震发出的声是大象,还是猫? (选填“大象”或“猫”)。
五、科普阅读题
16.阅读下面的短文
超声波及其应用
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20000Hz。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人声音叫超声波。声呐探测海深发出的超声波频率范围是10kHz到30kHz。超声波具有许多奇异特性:①空化效应,传递能量:超声波能在水中产生气泡,气泡爆破释放出高能量,产生强冲击力的微小水柱,它不断冲击物件的表面,使物体表面及缝隙中的污垢迅速剥落,从而达到净化物件表面的目的。②传播特性:它的波长短,在均匀介质中能够定向直线传播,根据这一特性可以进行超声探伤、测厚、测距、医学诊断等。
(1)超声波的频率范围是 ;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 ;
(2)应用超声波探伤、测厚、测距、医学诊断等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 ;
(3)超声波能够清洗物件是因为声波具有 ;
(4)若需用声呐探测海深,已知从发出超声波到接收超声波用时2秒,海中声速为1500m/s,则海深为 m。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A A D C C C C C
1.A
【详解】A.上课铃响时,我们接收到铃声这一声音信号,并理解其背后的意义——即上课时间到了。这正是声音传递信息的一个典型例子,故A正确;
B.声音是一种波,但它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B错误;
C.能从不同的乐器演奏中分辨出小提琴的声音,是因为声音的音色不同,而非响度不同,故C错误;
D.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进行回声定位,而非电磁波,故D错误。
故选A。
2.A
【详解】A.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会激起水花,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从而说明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钟罩内,不断抽出罩内空气,则钟罩内的空气不断减少,即传播声音的介质减小,听到的铃声声音越来越小,故B错误;
C.噪声强度显示仪可以监测周围环境的噪声强弱,但是不能防止噪声的产生,故C错误;
D.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孩子们常用语言来表达思想、情感,进行交流,是因为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D错误。
故选A。
3.D
【详解】A.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零,故A错误;
B.学校路段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故B错误;
C.发声体的振动频率高,音调越高,故C错误;
D.声波能够传递信息,也能够传递能量,超声波可以粉碎结石,说明超声波能传递能量,故D正确。
故选D。
4.C
【详解】A.图1: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瓶子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故A错误;
B.图2:敲击编钟时,若用力越大,编钟振动的幅度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就会越大,故B错误;
C.图3:超声波清洗眼镜,主要是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利用超声波传递的能量将眼镜上的污垢清除,故C正确;
D.图4:在强噪声环境中,工人需要佩戴耳罩是防止噪声进入人耳,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
故选C。
5.C
【详解】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听到笛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故A错误;
B.当歌声影响人的正常休息和工作时属于噪声,故B错误;
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指的是声音的强弱或大小,所以是指声音的响度,故C正确;
D.“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意思是听到了狗的叫声,知道有人回家了,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D错误。
故选C。
6.C
【详解】A.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利用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工作的,故A不符合题意;
B.超声波碎石是利用超声波能够传递能量来工作的,故B不符合题意;
C.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玻璃中间是真空,可以阻断噪声的传播,故C符合题意;
D.常用的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来工作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7.C
【详解】A.图甲中,大力击鼓时鼓声更响亮,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高,故A错误;
B.图乙中,超声波清洗机正在清洗眼镜,将污物击碎,说明超声波能传递能量,故B错误;
C.图丙中,给摩托车安装消声器,在声源处处理噪声,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正确;
D.图丁中,蝙蝠依靠超声波回声定位发现昆虫,故D错误。
故选C。
8.C
【详解】A.标准男子比赛用篮球的直径为 24.6 厘米,标准女子比赛用篮球的直径为 22.6 厘米,青少年比赛用篮球的直径通常为 22 厘米。故A错误;
B.响度指声音的大小或强弱。现场观众的加油呐喊声响彻云霄,说明声音的响度大,故B错误;
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加油声是通过空气传入参赛队员的耳朵,故C正确;
D.听到铁一夺冠,大家兴奋不已,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D错误。
故选C。
9. 次声波 超声波 不能 信息
【详解】[1][2][3]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其中低于20Hz的声波叫做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波是超声波。人耳听不到超声和次声。
[4]声音能够传递信息的例子有: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大雨、利用超声波探测海底深度、利用超声波探测鱼群、B超探病、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检查身体等;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例子有:利用超声波击碎体内结石、利用超声波清洗牙齿、清洗精细的机械、爆竹声震耳发痛等。
10. 信息 音色 响度
【详解】[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声音可以传递能量。车上的电子防盗报警装置,在车门被撬开时能发出报警声,提醒人们车辆被盗,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2]音色是发声体的声音品质,由发声体本身的特征决定。接听电话时,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3]声音的大小叫响度,戴着耳机在嘈杂的公共场所听音乐时,往往需要增大音量,属于增大了声音的响度。
11. 信息 音调 3.4
【详解】[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所以当前进方向上遇到障碍物,导盲杖会接收到反射信号并产生提示音,让使用者可以避开障碍物。
[2]离障碍物越近提示音越尖锐,指的是声音的音调会越高,提示使用者他在靠近障碍物。
[3]导盲杖离障碍物的距离
12. 能量 C
【详解】[1]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扬声器的前方,可以看到烛焰随着音乐的节奏晃动,烛焰的晃动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2]利用声音具有能量的实例是超声波碎石,超声波清洗牙齿,故A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13. 超声波 信息
【详解】[1]机器人可以灵活地避开障碍物是利用了回声定位,其体内的雷达可以发射超声波,通过接收反射波,确定障碍物的位置。
[2]声可以传递信息,声可以传递能量,通过语言来操控机器人,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
14.(1)13.6m
(2)见解析
【详解】(1)无人机发射超声波传到障碍物所用的时间为
无人机发射超声波时与障碍物的距离为
(2)拍摄帧所用时间为
该轿车的速度为
由126km/h>120km/h可知,该监测的轿车超速。
15.(1)反射能力强
(2)不能
(3)A
(4)不能
(5)次声波
(6)大象
【详解】(1)超声波具有指向性好、反射能力强、能量集中等特点。
(2)超声波需要在介质中传播,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介质不能传声,因此不能利用超声波测定两山之间的距离。
(3)根据的变形公式s=vt可知,速度一定时,时间越长,通过的路程越大,海底与海平面的距离越大,因为0.30s>0.16s>0.14s,所以sA=sC=sE>sB>sD,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由图可知,猫的发声频率范围为760Hz~1500Hz,听觉的范围为60~65000Hz;大象的发声频率范围为14~24Hz,听觉的范围为1~20000Hz;猫发出的声音大象能听到,而大象发出的声音,猫无法听到,故大象与猫之间是不能完成语言沟通。
(5)大象的发声频率范围为14~24Hz,低于20Hz的是次声波,所以大象发声的频率主要是集中在次声波所在的频率范围内。
(6)如果有地震发生,地震发出的是次声波,大象能听到次声波,故能感知到地震发出的声是大象。
16. 大于20000Hz 20Hz到20000Hz 信息 能量 1500
【详解】(1)[1][2]根据原文内容: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20000Hz,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
(2)[3]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在生活中应用于超声波探伤、测厚、测距、医学诊断等。
(3)[4]因为声波具有能量,所以超声波能够清洗物件。
(4)[5]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
因为,所以该处海水的深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