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醉翁亭记》 基础知识过关练2025-2026学年上学期初中语文统编版九年级上册一、易混字音字形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环滁( ); (2)琅( )琊( );(3)翼( )然; (4)饮少辄( )醉;(5)林霏( ); (6)岩穴( );(7)酒洌( ); (8)山肴( )野蔌( );(9)弈( )者胜; (10)阴翳(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1)林hè( ) (2)wèi( )然而深秀(3)水声chán chán( ) (4)岩穴míng( )(5)huì( )明变化 (6)yǔ( )lǚ( )提携(7)宴hān( )之乐 (8)gōng( )chóu( )交错(9)tuí( )然乎其间者二、翻译3.重点字词翻译环滁皆山也望之蔚然而深秀者泻出于两峰之间者翼然临于泉上者名之者谁饮少辄醉醉翁之意不在酒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云归而岩穴暝太守归而宾客从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至于负者歌于途休于树山肴野蔌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弈者胜觥筹交错颓然乎其间者树林阴翳鸣声上下太守谓谁三、选择题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环滁(chú) 岩穴(xué) 琅琊(lángyá)B.林霏(fēi) 晦明(mèi) 山肴(yáo)C.野蔌(sù) 弈者胜(yì) 阴翳(yì)D.翼然(yì) 酒洌(liè) 饮少辄醉(zhé)5.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守归/而宾客从也B.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C.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D.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6.下列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山水之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B.太守宴也/宴酣之乐C.蔚然而深秀/佳木秀而繁阴D.去国怀乡/游人去而禽鸟乐也7.下列句子中“而”字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朝而往,暮而归A.杂然而前陈者B.游人去而禽鸟乐也C.而不知人之乐D.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8.下面句子的译文有误的一项是( )A.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译文:不久,太阳落山了,人影四处散开,太守随着宾客们回去了。B.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译文:喝醉了能和大家一同欢乐,酒醒后又能用文字来记述这件乐事的人就是太守。C.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译文:那面容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就是喝醉了的太守。D.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译文:早晨进山,傍晚归来,四季的景色有所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四、名句名篇默写9.名句默写。(1)《醉翁亭记》中描写山间朝暮景色的句子是: , 。(2)《醉翁亭记》中写秋冬景色的句子是: , 。(3)《醉翁亭记》中表现作者意在此言在彼的句子是: , 。五、文言文阅读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名之者谁( )(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3)杂然而前陈者(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12.文中极力渲染“乐”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3.欧阳修虽被贬滁州,却能够与民同乐,这给你怎样的启示?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选段,完成后面小题(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节选自《醉翁亭记》)(乙)世之人有喜作肥字者,正如厚皮馒头,食之未必不佳,而视其为状,已可知其俗物。字法中绝将五十年,近日稍稍知以字书为贵,而追踪前贤者未有三四人。古之人岂皆能书,独其人之贤乾传遂远。然后世不推此,但务于书,不知前日工书者随纸与墨泯弃者不可胜数也。使颜公书虽不佳,后世见者未必不宝也。杨凝式以直言谏其父,其节见于艰危。李建中清慎温雅,爱其书者兼取其为人也。岂有其实,然后存之久耶?非自古贤哲必能书也,惟贤者能存尔,其馀泯泯不复见尔。(选自《书学集成·汉宋卷》,有删节)14.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杂然而前陈者 (2)宴酣之乐(3)字法中绝将五十年(4)后世见者未必不宝也 15.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①至于负者歌于途/②其节见于艰危B.①醒能述以文/②属予作文以记之C.①禽鸟知山林之乐/②食之末必不佳D.①泉香而酒洌/②而追踪前贤未有三四人16.翻译下面的句子。(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2)非自古贤哲必能书也,惟贤者能存尔。17.欧阳修的“为人”之道,既体现在为官之时,又体现于书法之论中,请根据两个文段内容,简要分析。参考答案题号 4 5 6 7 8答案 B B D A A1. chú láng yá yì zhé fēi xué liè yáo sù yì yì【详解】本题考查字音。(1)环滁:huán chú,环绕着滁州城。(2)琅琊:láng yá,山名,在今安徽滁州西南。(3)翼然:yì rán,像鸟张开翅膀一样的样子。(4)饮少辄醉:yǐn shǎo zhé zuì,喝少量的酒就容易醉。(5)林霏:lín fēi,林中的雾气。(6)岩穴:yán xué,山洞。(7)酒洌:jiǔ liè,酒很清醇。(8)山肴野蔌:shān yáo yě sù,野味野菜。(9)弈者胜:yì zhě shèng,下棋的人取得胜利。(10)阴翳:yīn yì,形容枝叶茂密成荫。2. 壑 蔚 潺潺 暝 晦 伛 偻 酣 觥 筹 颓【详解】本题考查字形。(1)林壑:lín hè,树林和山谷。(2)蔚然而深秀:wèi rán ér shēn xiù,草木茂盛,山色幽深秀丽。(3)水声潺潺:shuǐ shēng chán chán,水流动时发出的轻柔、缓慢的声音,也可形容水缓缓流动的样子。(4)岩穴暝:yán xué míng,形容山谷或山洞变得昏暗。(5)晦明变化:huì míng biàn huà,指黑夜与白昼的交替,或昏暗与明亮的变化,也可形容天气的阴晴变化。(6)伛偻提携:yǔ lǚ tí xié,老老少少的行人。(7)宴酣之乐:yàn hān zhī lè,宴饮尽兴的乐趣。(8)觥筹交错:gōng chóu jiāo cuò,形容许多人相聚饮酒尽欢的情形。(9)颓然乎其间者:tuí rán hū qí jiān zhě,意思是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3.示例环滁皆山也 环:环绕。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蔚然:茂盛的样子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泻:飞泻。翼然临于泉上者 翼然: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名之者谁 名:给……命名。饮少辄醉 辄:就。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情趣。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寓:寄托。云归而岩穴暝 归:聚集。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归:回家。从:跟从。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芳:香花。秀:繁荣滋长。至于负者歌于途 负者:背着东西的人。休于树 于:在。山肴野蔌 肴:野味。蔌:菜蔬。宴酣之乐 酣:尽兴的喝酒。非丝非竹 丝:弦乐器。竹:管乐器。弈者胜 弈:下棋觥筹交错 觥:酒杯。筹:酒筹。颓然乎其间者 颓然:醉醺醺的样子。乎:于。树林阴翳 翳:遮盖。鸣声上下 上:树的上部。下:树的下部。太守谓谁 谓:是。【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言重点词语意思。“环滁皆山也”句意是:环绕滁州城的都是山。环:环绕。“望之蔚然而深秀者”句意是:远远望过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蔚然:茂盛的样子。“泻出于两峰之间者”句意是:从两峰之间飞泻而下。泻:飞泻。“翼然临于泉上者”句意是: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地。翼然: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名之者谁”句意是: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名:给……命名。“饮少辄醉”句意是:只喝一点儿就醉了。辄:就。“醉翁之意不在酒”句意是: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意:情趣。“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句意是: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寓:寄托。“云归而岩穴暝”句意是: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归:聚集。“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句意是:太守回家了,宾客们跟随太守回去了。归:回家。从:跟从。“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句意是: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密的绿荫。芳:香花。秀:繁荣滋长。“至于负者歌于途”句意是: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负者:背着东西的人。“休于树”句意是:在树下休息。于:在。“山肴野蔌”句意是:野味野菜。肴:野味。蔌:菜蔬。“宴酣之乐”句意是:宴会喝酒的乐趣。酣:尽兴的喝酒。“非丝非竹”句意是:不在于弹琴奏乐。丝:弦乐器。竹:管乐器。“弈者胜”句意是:下棋的赢了。 弈:下棋。“觥筹交错”句意是: 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觥:酒杯。筹:酒筹。“颓然乎其间者”句意是: 醉倒在众人中间的人。颓然:醉醺醺的样子。乎:于。“树林阴翳”句意是:树林里的枝叶茂密遮盖。翳:遮盖。“鸣声上下”句意是:鸟儿到处叫。上:树的上部。下:树的下部。“太守谓谁”句意是:太守是谁呢?谓:是。4.B【详解】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B“晦”应读“huì”。5.B【详解】B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正确的朗读节奏应为“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译为: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的飞架在泉上。此题要注意把主语部分与谓语部分划开。6.D【详解】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名词,乐趣/意动用法,以……为乐;B. 动词,举行宴会/名词,宴会;C.形容词,秀丽/形容词,茂盛;D.都解释为:离开;故选D。7.A【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虚词。例句是连词,表修饰。A.句意:横七竖八的摆在面前的。而:连词,表修饰,无义。B.句意:游人离开后鸟儿在欢乐地跳跃。而:连词,表顺承,无义。C.句意:却不知道人的快乐。而:连词,表转折,但。D.句意:喝得很少就会醉了,并且(太守在宾客中)年龄最大。而:连词,表递进,并且。故选A。8.A【详解】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和句式的特点。A项的翻译有误,“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应译为:太守下山回家,宾客跟在后面。9.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云归而岩穴暝 风霜高洁 水落而石出者 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注意易错字词:霏、暝、霜、醉翁。10. (1)取名,命名。 (2)散开 (3)陈列,摆开 11.(1)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寄托在酒上。(2)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密的绿荫。 12.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13.围绕“面对困难和挫折能够豁达乐观、恬然自适、积极向上、有所作为”回答即可。【解析】10.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名”:取名,命名。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开”在现代汉语中也有“散开”的意思,所以说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1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得”“寓”“芳”“发”“繁阴”等字词的翻译。“得之(于)心而寓之(于)酒也”省略句的翻译。12.本题考查对文章思想感情的把握。文章所表述主题的方式是含蓄深沉的。醉翁把“与民同乐”的济民之情隐含在描写叙述之中,没有一语道破,而是在醉中写乐,在乐中写醉,因而才留下了“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千古名句。文章所表达的是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13.本题考查写启示。欧阳修被贬滁州,但能在琅琊山与民同乐。足见其胸怀宽广。可依据作者经历(被贬后依然能做到与民同乐、乐观积极精神),并结合自己面对挫折该怎么作答即可。如每个人都会遇到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挫折,主要应有一个面对它的正确态度。面对挫折不能放弃,要乐观开朗,坚忍不拔,直至胜利。用语要精练流畅。【点睛】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译文: 环绕滁州的都是山。那西南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那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看到流水从两座山峰之间倾泻而出的,那是酿泉。泉水沿着山峰折绕,沿着山路拐弯,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地,飞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建造这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太守和他的宾客们来这儿饮酒,只喝一点儿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所以自号“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至于太阳的升起,山林里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就是山中的朝暮。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密的绿荫;风高霜洁,天高气爽,水落石出,这就是山中的四季。清晨前往,黄昏归来,四季的风光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来去行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招呼,后面的答应;老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不断的行人,是滁州的游客。到溪边钓鱼,溪水深并且鱼肉肥美;用酿泉造酒,泉水清并且酒也清;野味野菜,横七竖八地摆在面前的,那是太守主办的宴席。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射的中了,下棋的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闹的人,是欢乐的宾客们。一个脸色苍老的老人,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太阳下山了,人影散乱,宾客们跟随太守回去了。树林里的枝叶茂密成林,鸟儿到处叫,是游人离开后鸟儿在欢乐地跳跃。但是鸟儿只知道山林中的快乐,却不知道人们的快乐。而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那就是太守啊。太守是谁呢?是庐陵欧阳修吧。14. ①陈列、摆开 ②尽兴地喝酒 ③消失、断绝 ④以……为宝 15.A 16.①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件事的人。②并不是自古以来的贤人哲士都一定能够写出好的书法,只有贤明之人的书法能保存下来罢了。 17.《醉翁亭记》体现了欧阳修在仕途失意时“与民同乐”的恬淡、豁达的情怀;《书学集成》则呈现了欧阳修在书法之论中寄予了追求卓越的理想。【解析】14.这道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课内重点文言实词需要平时的积累识记,并且活学活用,学会从课内到课外的迁移。理解文言实词的方法主要有:查词典法,迁移法,语境法。考试时,也可先理解整句话的大意,再来推断加点词的含义。“杂然而前陈者”大意是:杂乱地摆放在前面;故“陈”的意思是摆放、陈列。“宴酣之乐”大意是:宴会喝酒的乐趣;故“酣”的意思是尽兴地喝酒。“字法中绝将五十年”大意是写字的技巧丢失将近50年了;故“绝”的意思是消失、断绝。“后世见者未必不宝也”大意是后世见了的人也未必不当成宝物;故“宝”的意思是以……为宝。15.A.两个“于”都是在的意思。B.第一个“以”:用;第二个“以”:来。C.第一个“之”:助词,的;第二个“之”:代词,代厚皮馒头。D.第一个“而”:表示并列;第二个“而”:表示转折。故选A。16.这道题考查的是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翻译时,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第一句重难点词语是“乐其乐”中第一个“乐”,要翻译为以……为乐。第二句重难点词语是:“书”,书法;“存”,存留在心里,记住。17.这道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回答时,需要联系文章内容进行具体分析。《醉翁亭记》以“醉”为表象,极力写“乐”。文章写了山水之乐,四时之乐,宴酣之乐,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重在表现作者被贬官之后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为官之道。《书学集成》则重在表现欧阳修对书法的独特见解:书法与贤德紧密相关。表现了他追求卓越的境界。【点睛】甲文译文: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应答,老老小小,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在游山啊。到溪边捕鱼,溪水深鱼儿肥,用泉水酿酒,泉水香甜,酒水清冽,山中的野味野菜,杂乱地摆放在前面,这是太守在宴请宾客。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壶的人射中了目标,下棋的人得胜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哗的,是众位宾客欢乐的样子。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是太守喝醉了。不久太阳落到山顶,人的影子散乱一地。太守下山回家,宾客跟随着。树林茂密阴蔽,鸟儿到处鸣叫,那是因为是游人离开后鸟儿们在快乐啊。然而鸟儿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游人的乐趣,游人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宾客的快乐为快乐。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快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谁?是庐陵人欧阳修。乙文译文:现在的人喜欢写肥大的字,就像厚皮馒头一样,吃起来也许不错,可光看形状就知道是俗物了。写字的技巧丢失将近50年了,现在才稍微开始重视,但向过去的贤者学习的却没几个人。过去的人难道只是会写字么?他们的贤德才是值得流传的啊。但后世的人们却忘了这点,只是在书法上钻研,却不知道有多少写的好的字随着纸墨一起消失了。可就算颜公写的不好,后世见了的人也未必不当成宝物。杨凝视直言规劝其父,越在艰危的时候越见节操。李建中为人清廉温和儒雅,喜欢他的字的人,也大多喜欢他的品格。这难道是因为存在就能流传么?不是过去的贤者就能写好字,是只有贤者的字才能流传,其他的就默默消失掉了。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