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 4.5 热在水中的传递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五下 4.5 热在水中的传递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热在水中的传递》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五年级下册《热》单元第5课。本课属于课程标准核心概念四“能的转化与能量守恒”4.1能的形式、转移与转化。在本课,学生通过实验认识热在水中的传递方式,由于水和空气都是能流动的物体,进一步推想出热在气体中的传递方式,最后了解热对流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情分析
不少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有了这样的经验:热可以在温度不同的物体间进行传递,也可以在同一物体中由温度高的一端传递到温度较低的一端,即热传导。但是,对于在水等液体中,热究竟是如何传递的?学生的概念还很模糊,体验也不多。
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知道热在水中是以对流的方式传递的。
科学思维:能对热在水中的传递方式进行分析和推理。
探究实践:开展热对流实验,用箭头记录实验现象。
态度责任:感受热对流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习过程
聚焦
1.师:同学们,我们经常用水壶烧水。在今天的科学课上,我们可以用这样可以直接加热的烧杯作为烧水的容器。水一开始是冷的,用酒精灯加热后会怎么样?(预设:水会变热)
2.师:加热点在这儿,那是怎么让整壶水变热的呢?热在水中是怎样传递的?
(二)探索
活动一:猜测热在水中的传递
1.师:我们可以把自己的想法画一画,介绍模型。
2.学生画自己的想法。
3.学生分享,追问:你这样猜测的依据是什么?
过渡:你们都有自己的猜测,那热在水中到底是怎样传递的呢?怎样验证自己的猜测?
活动二:借助木屑观察热在水中的传递
1.出示加热水的装置,能观察到热在水中的传递吗?那怎么办?
2.教师顺势提出用木屑来帮助观察,并进行实验指导。
(1)实验操作:原位观察、及时记录、注意安全
(2)组内交流:轮流发言、互相评价
组合前 组合后
3.学生活动。
4.交流讨论:你观察到的现象是怎样的?和你的猜测一样吗?谁来分享。
5.提问:水怎么会这样流动起来了呢?
活动三:尝试解释热在水中的传递
1.教师出示两瓶热水(加了色素)、两瓶冷水,演示实验。提问:看到了什么现象
2.现在你能解释热在水中是怎样传递了吗?提供圆点贴(红色、黄色、蓝色)请把你的想法贴在记录板上。
3.学生尝试解释。
4.提问:同学们观察到自己的这一面是这样的,那整杯水是这样的吗?
5.学生尝试组合记录板旋转观察,分享发现。(预设:热的水都在中间,四周是冷水往下)
6.师小结:像这样水受热上升,冷水下来补充又被加热,不断循环直至整杯水都沸腾,这样的热传递形式叫做热对流。
(三)拓展
1.你知道还有哪些物体也会发生热对流吗?
2.冬天使用取暖器时,房间里的空气是怎样变热的?
五、板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