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 1.5 观察一杯水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一下 1.5 观察一杯水 教案

资源简介

1.5.观察一杯水
【学科核心概念】
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跨学科概念】
物质与能量
【学习内容与要求】
1.1物质具有一定的特性与功能
观察与描述物体的轻重、薄厚、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外部特征,能根据物体的外部特征对其进行简单分类。
1.2空气与水是重要的物质
观察并描述水的颜色、状态、气味等特征。
【教材简析】
本课是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从本课开始,学生将认识水的一些性质。在前4课对物体特征研究的基础上,本课将沿用以前的方法,运用多种感官和对比的方法认 识水的特征。在本课中,将水与牛奶、洗发液进行对比观察, 并根据水在各式容 器中的形状差异,描述水的颜色、气味及状态等特征,初步认识到水具有无色、 无味、会流动等特征。
本课的学习主要分为三个探索活动,通过引导学生利用多种感官,将水与牛奶、洗发水进行对比, 将水装在不同形状的容器中进行对比,观察水的颜色、气味和形状等特征。学生通过对比观察活动, 认识到水和牛奶、洗发水不同, 是无色、无味的;在不同容器中的水呈现出容器本身的形状,体现了水没有固定形状,这是液态物质的关键特征。
【学情分析】
经过前四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一些常见固体在重量、形状、颜色、材料等方面的不同。在第4课还学习了根据物体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了解不同的分类标准有着不同的分类结果。学生在进行分类活动的同时对物体的自身属性有了进一步地认识。这一课,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观察和比较的方法后,观察并描述水的一些基本特征。
在本课中, 我将设计多种直观的观察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对比的方法有序地观察物体,并能使用科学的词汇描述水的特征。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通过常用感官的观察,知道水是无色、透明、无味的液体。再通过水气球和沙子的对比,认识到液体有会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等特征。
科学思维:运用对比的方法,能发现瓶中的水与其他液体之间的异同,初步尝试用科学词汇描述对水的观察结果。
探究实践:通过多种感官和对比的方法,观察并描述水的特征,养成认真记录的习惯。
态度责任:通过对水的观察过程,能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并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体会到水是一种重要的物质,跟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意识到水的珍贵。
【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描述水的颜色、透明度、气味、形状、会流动等特征。
难点:运用比较的方法用科学词汇描述水的特征。
【教学准备】
教师:1.水的特征观察记录单;2.教学课件。
学生:水、牛奶、洗发水、糖纸、水气球、不同形状的装有沙子的容器、水的特征观察记录单。
【教学思路】
以“xx三宝”寻找水宝宝为情境引入课题,提出问题“水有什么特征?”探究部分主要观察描述水的特征,首先将水和牛奶、洗发水相比,观察水的颜色和气味;通过观察彩色透明糖纸,发现水的透明度;将水装进气球和装有沙子的不同的容器,捏一捏、晃一晃观察水的形状和流动性。最后通过记录单的形式整理水的透明、无色、无味、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的特征。拓展部分,利用前面学过的简单天平比较水和油的质量,让学生知道水是一种物质,也是有质量的。同时也为下节课学习《哪个流动得快》做铺垫。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嗨!小朋友们,你们好!还记得我是谁吗?对,你们记性真好!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科学探究园,希望我们遵守约定,成为一名爱思考会观察的小科学家。上课!
一、xx三宝,创设情景
师:美丽的xx县有三个宝贝,你知道是哪三个宝宝吗?
学生尝试回答。
教师:沙棘宝宝、核桃宝宝、鹰嘴豆宝宝,她们想找xx县的水宝宝玩,你觉得她们可以到哪里找到水宝宝?
学生:……
师:xx县依山傍水,有xx地方都有水,xx可以找到,xx地方也有水宝宝。
那水宝宝长什么样?有什么特点?(PPT4)
预设:水是“宽阔”的;水是蓝色的;水是白色的;水是透明的……
师:老师在景观河采集了一些水(出示一杯水),老师观察到和大家不太一样呢,水到底有什么特征?我们一起观察水,帮xx三宝找到水宝宝。(出示课题PPT5)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对于水的认识,描述水的特征,了解学生对生活中水的初步认识。
二、比较观察水
(一)我会比较
1.出示水、牛奶、洗发液。
师:老师带来了水宝宝的两位好朋友,牛奶宝宝,洗发液宝宝,我们比一比她们有什么不同。出示牛奶、洗发水图片及实物。(ppt6)
2.思考观察方法,学会科学观察方法。
师:我们可以用哪些观察方法比较,观察水的什么特征?
(预设:眼睛看、手摸、鼻子闻、嘴巴尝。)
眼睛看颜色、形状 板贴眼睛 颜色 形状
师边板贴边说:是的,我们可以用眼睛看颜色,比一比它们颜色有什么不同。
鼻子闻气味
师:用鼻子闻气味怎么闻比较好? 板贴鼻子 气味
师:谁上来演示一下?学生演示或教师演示,我们用这样的方法叫扇闻法。能不能大吸一口(教师演示)学生:不能。教师:为什么?
学生说一说
师:是的,万一物体有毒,为了安全,我们要用扇闻的方法来闻气味。
用手摸
师:可以摸一摸水的什么特征呢? 板贴手
是的,摸一摸它粘不粘。
(学生如果说到用嘴巴尝,教师要问其他同学,可以用嘴巴尝吗?
再总结,一般情况下不要用嘴巴去尝一尝的方法观察。)
(学生如果没有说到用嘴巴尝,教师可以反问能用嘴巴尝吗?为什么不能?学生交流)
【设计意图】学生交流观察方法,教师提示注意事项和安全要求,再次对前四课观察活动做了巩固和发展。
师:有了这么多观察比较的方法,请同学们用这些方法观察三位宝宝特点,仔细观察记录水宝宝的特征,完成我们的观察记录单(手指课件和记录单)。(PPT7)
4.学生观察比较记录水的特征。
(二)我会分享
师:同学们观察的很细心,看看你们发现了什么特点,我们一起分享观察结果!小朋友们可以这样分享:和 对比,我们发现了水具有 特征。我用了 方法,我发现水具有 的特征。(PPT8)
教师将学生的记录单投放到大屏幕上。(学生边汇报教师边板贴水的特征)
师:小朋友们,我们看这两组的观察结果,你觉得他们哪里不一样?
师:对啊,水的颜色到底是透明,还是无色?
师:赞成透明的请举手,赞成无色的请举手。
师:不分伯仲啊,老师这里有彩色的糖纸,它有颜色吗?我能透过它看到你们吗?你能透过它看到你的同学吗?组长取出桌子里的糖纸,试一试。
学生观察1分钟。
教师:你的糖纸什么颜色,可以透过它看到你的同桌吗?
预设:透明的,红色,蓝色,黄色……可以看到。
师:它透明吗?
预设:透明的
师:看来有颜色的物体可以是透明的,透明是物体的另外一个特点,科学上称为透明度。水宝宝的颜色是无色的,也是透明的。
师:那水有没有形状呢?水的形状是什么样的呢?(刚才小朋友们都说水的形状是不固定的,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学生说一说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观察,培养学生分析和比较的能力,加深对水的颜色气味、透明度的认知。
(三)我会探索
1.出示水球、瓶子观察探索水的形状。
师:水的形状到底是什么样的?我们一起探索究竟,老师带来了水球、装有沙和水的不同形状的瓶子,请捏一捏水球,晃一晃瓶子,水有什么特点?实验完成及时整理材料。我讲清楚了吗?(课件出示温馨提示)(PPT9)
将水装在气球里,学生捏一捏水,捏出一些形状的水。 摇晃瓶子观察变化。
师:小组长拿桌上材料1换材料2,开始探索吧。
教师将学生玩的结果(不同形状的水)拍下来,然后再上传到大屏幕上。
2.交流分析水的形状。
师:小朋友,老师把你们做的结果拍了下来,你们发现摇晃瓶子水的形状有什么特点?沙子的形状又有什么特点?
生:沙子的形状是固定不变的,水的形状在改变。
师:希沃投屏(播放录下的学生捏气球和摇晃过程视频)
师:我们晃一晃,水会有什么变化?
预设:会流动,水变浑浊了……
(如果希沃投屏没有用,直接学生演示展示分享。)
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谁知道?
对的,因为水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板贴会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
水加了沙会变浑浊,看来我要保持水是无色清澈,我们平时怎么保护它?
师:谢谢同学们帮乌什三宝找到了水宝宝的特征,相信她们很快就能找到水宝宝和她们一起玩了!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形状容器中水和沙的对比以及水气球的直观性,激发学生对于水的形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引导学生思考“水的形状到底是什么样的?”。相较于固体形状的直观描述,学生对液体形状的描述具有挑战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水没有固定的形状,不同的容器里的水的形状也不同。通过对比观察,提高学生分析和比较的能力,对水的特性进行梳理总结。
三、拓展挑战
材料准备:食用油、水、天平
师:同学们帮了这么大忙,我要奖励大家水的另一个秘密。老师带来同样多的水和油,它们一样重吗?把他们混在一起会有什么有趣的现象,看(教师演示)(PPT10)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到两种或多种液态物体也可以利用简易天平来判断轻重,认识到液体也是有质量的。
师:那油和水哪个流动的快一些呢?这个任务老师交给大家去探索,下节课在班里分享!
四、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