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 2.5 观察植物 说课稿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一下 2.5 观察植物 说课稿

资源简介

一年级下1.2《观察植物》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周围的植物》单元的第2课《观察植物》。
2022年版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思维是科学核心素养最关键的部分。思维是抽象的,所以这节课我打算用我多年研究的“主线教学策略”,即以一个故事 、一个问题或一个任务来贯穿整节课的所有环节,为学生搭建支架,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
一、基于科学思维培养,研判教学价值
从教材宏观序列来讲。本单元指向课标13个核心概念中的“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中的“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及特征”。从单元整体分析来看,本单元的学习以观察和描述为主,让学生初步掌握分析、比较、想象等思维方法,并帮助学生开始形成结构与功能、系统与模型等跨学科概念。同时作为学习科学课的第一个单元,一年级形成的学习习惯和学到的学习方法将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
基于教材和学情分析,我认为本课的教学价值在于引导学生的科学思维发展,进一步加强植物外形特征的观察、描述及识别能力,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不同植物有不同外部特征的认识。
二、立足科学素养发展,确定教学目标。
在制订目标的时候我十分关注科学思维的培养,为本课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目标:知道植物有很多特点,能识别不同植物之间的异同。
2.科学思维目标:通过对植物特点的比较、分析,能概括出植物的不同特点,尝试描述观察到的信息。
3.探究实践目标:能利用多种感觉观察植物的外部形态。
4.态度责任目标:愿意倾听、乐于表达和分享;体会植物是有生命的,爱护植物。
我认为本课的重难点是: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一棵植物的形态特点,并进行描述。
三、围绕思维培养支架,设计教学过程
为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我将在教学中为孩子们搭建3个支架,分别是材料、语言示例、问题。我准备分四个环节来实施本课的教学活动。下面我具体的来展开。
第一环节是创设情境,聚焦问题。
情境1: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喜好,我会动画出示卡通人物跳跳虎和维尼熊,跳跳虎生病了,想让维尼熊帮它在树林里找一株菊花。于是,维尼熊出发,让我们帮助维尼熊,一起和它去找菊花好吗?
我的设计意图是: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的情境,任务驱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到科学学习和探究中来,体现生本位设计思想。
第二个环节是探索学习,有序推进
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所在,材料引起活动,活动发展思维,所以我会准备有结构的材料,包括薄荷、绿萝、菊花等植物,分成3个活动。
第一个活动是观察一棵植物。
情境2:维尼熊在森林里找到了一棵植物,有点像菊花,但又不能确定。怎么办呢?可不可能把这棵植物的特征讲给小鸟听,让小鸟帮忙飞回去问一问跳跳虎?
我们可以怎样观察一棵植物?
一是观察顺序,从远到近,这个学生可以讲出来,另外从整体到局部,学生讲不出来,意思到了教师补充一下。这个不是重点,给学生养成一个观察的习惯,观察要有顺序。
二是观察方法与描述
这是本课的重难点。学生提到用眼睛看,教师要追问看什么?
(一年级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较弱,在描述植物特点时不会用完整的句子表达。因此,在语言表达上,我提供支架表达示例:我用眼睛看,看到植物是绿色的;我用小手摸,……
一年级的学生无法用文字记录,教师可以采用多种表达机会相结合,先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再组内说一说,最后全班进行分享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结果进行板书。左边是观察的方法:眼睛看 小手摸 鼻子闻 右边是观察到的植物特点:大小、颜色、粗细、软硬、高矮、气味、形状、结构等
第二个活动是观察更多的植物。
情境3:小鸟把我们观察到的植物特征带回去告诉了跳跳虎,可跳跳虎说,这不是菊花,这是绿萝。跳跳虎还说了菊花的特点是个子矮小而紧凑,整体是绿色的,叶子软软的,有点像羽毛,叶子边缘呈锯齿状,叶面光滑或有绒毛,闻起来有淡淡的气味。维尼熊就继续往前走,又发现了三棵植物,让我们和它一起观察一下,这里有没有菊花。
这个活动就直接让学生自己观察薄荷、菊花和兰花这三种植物,分别有编号,小组合作描述特点并汇报,教师不再参与,实现由扶到放的过程。
最终确定了2号植物是菊花。
情境4:维尼熊把菊花小心翼翼地挖起来,装在花盆中,带给了跳跳虎,跳跳虎高兴极了(设计意图;爱护植物,珍惜生命)
第三个活动是游戏巩固
游戏1:我们观察了4种植物,如果不用眼睛,你用小手和鼻子观察,能不能判断出来它们是哪种植物?
如果只用小手来观察,你还能判断出来是哪种植物吗?
游戏2:听一听别人说的植物特征,你来猜一猜是哪种植物?
这两个游戏的设计意图是为了学以应用,同时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
第三个环节是研讨交流,建构概念
我打算通过1个核心问题“我们应该怎样描述植物”让学生对本课的探索成果进行梳理总结。
同时提问,我们上节课种的植物怎么样了?有没有发芽了?在关心上节课内容的同时,给学生一点种植上的指导,让学生发现植物和我们一样在生长,同时为第5课《植物的变化》和接下去的第二单元《我们自己》埋下伏笔,体现大单元教学意图。
第四个环节是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我安排的拓展活动是出示大的仙人掌,让学生观察,有什么特点?与今天观察的4种植物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特征?
四、教学效果
各位评委,本节课的设计是在兼顾科学核心素养四个方面的基础上,重点突出了科学思维的培养。通过卡通故事情境增强探究趣味性,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动力;关注教学的适恰性,让学生的思维在最近发展区得到碰撞和提升。在教学过程中,用材料引领、问题导向等支架使学生的思维显性化,从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当然,我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我的教学。
以上是我的说课,敬请专家批评指正,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