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经济技术开发区2024-2025学年(五四制)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烟台市经济技术开发区2024-2025学年(五四制)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六年级
生物监测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夏天海水浴场会因浒苔的过度繁殖影响游泳体验,绿色的浒苔无根茎叶的分化,它属于(  )
A. 真菌 B. 藻类
C. 苔藓植物 D. 蕨类植物
2. 百山祖冷杉被发现时仅存3株,通过嫁接技术和野外回植,目前已扩展为4000多株。与百山祖冷杉亲缘关系最远的生物是(  )
A. 裙带菜 B. 苏铁 C. 银杏 D. 樱桃
3.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中的“蒹葭”是芦苇,它是一种单子叶植物,以下植物与其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A. 肾蕨 B. 葫芦藓 C. 花生 D. 玉米
4. 下图中的四种动物属于昆虫的是(  )
A. B.
C. D.
5. 研究人员在缙云山发现了一种两栖类新物种,命名为缙云掌突蟾。下列有关它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幼体用鳃呼吸 B. 皮肤裸露 C. 在水中产卵 D. 体温恒定
6. 鹰是自然界中凶猛的鸟类之一,常常盘旋于高空中,敏锐的双眼发现猎物后,快速俯冲捕捉住猎物。下列有关鹰的特征叙述错误的是( )
A. 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小飞行阻力 B. 视觉发达,有利于在疾飞中捕食
C. 趾端的爪锋利,善于抓捕猎物 D. 利用肺和气囊进行气体交换
7. 图示玉米种子结构示意图,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滴加碘液后,1会变蓝 B. 种子萌发时,2会发育成叶
C. 种子萌发时,3最先长成根 D. 4为胚芽发育提供营养
8. 大多数的昆虫都有翅,翅的存在意义是(  )
①有利于昆虫的觅食、避敌
②有利于昆虫的繁衍生殖
③扩大昆虫的生存空间
④有利于保护和支持昆虫的内部器官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9. “伸筋草”是《本草拾遗》中记载的一味中药,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的功效。推测伸筋草(如图)属于(  )
A. 苔藓植物 B. 蕨类植物 C. 裸子植物 D. 被子植物
10. 爬行动物比两栖动物更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因是(  )
①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
②完全用肺呼吸
③生殖和发育离开了水
④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⑤皮肤裸露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④⑤ D. ①②③④
11. 家鸽体温高而恒定,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以下与其产生热量多无关的是( )
A. 食量大,消化能力强 B. 呼吸作用旺盛 C. 血液运输氧的能力强 D. 体表被覆羽毛
12. 以下对四种动物进行分类的依据(  )
甲类 丹顶鹤、金丝猴
乙类 蜗牛、蜘蛛
A. 是否有脊柱 B. 是否会生长 C. 是否会呼吸 D. 是否有羽毛
13. 动物运动主要与特定的运动结构有关,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 白鹭飞行依靠双翼 B. 草鱼游动依靠鳍
C. 乌龟爬行依靠四肢 D. 草履虫运动依靠纤毛
14. 导致肉汤腐败的微生物是从哪里来的呢?为了探究这个问题,科学家巴斯德作出假设,并设计鹅颈瓶做了如下实验。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巴斯德做出的假设是导致肉汤腐败的微生物来自于空气
B. 该实验没有对照
C. 肉汤煮沸是为了杀死原有的微生物
D. 该实验成功的重要原因是创新了实验装置—鹅颈瓶
15. 母亲节,小明为妈妈制作了一个微景观(如图),两种植物的共同特征是(  )
A. 生活在干燥环境中 B. 有根、茎、叶
C. 有输导组织 D. 靠孢子繁殖
16. 关于动物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 青蛙湿润的皮肤里密布毛细血管,可辅助肺呼吸
B. 蜥蜴的体表覆盖着角质鳞片,可减少水分的蒸发
C. 鸟没有牙齿,因此食量很大
D. 虎的牙齿有分化,可提高摄取食物和消化食物的能力
17. 酱油酿造技术起源于我国。酱油是以大豆、面粉等为原料,利用米曲霉等微生物发酵酿造而成的。米曲霉是一种霉菌,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米曲霉是多细胞真菌,细胞中有成形的细胞核
B. 米曲霉利用菌丝顶端的孢子进行生殖
C. 米曲霉能够依靠大豆中的有机物生活,营养方式是自养
D. 接种米曲霉之前要对大豆、面粉等原料进行蒸煮
18. 按照对虾所属的类群,分类单位由高到低进行排序依次为(  )
①动物②植物③无脊椎动物④脊椎动物⑤环节动物⑥节肢动物⑦甲壳类⑧昆虫类
A. ①④⑥⑧ B. ①③⑤⑧ C. ①③⑥⑧ D. ①③⑥⑦
19. 从进化和适应的角度认识无脊椎动物,以下动物体结构出现的意义,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辐射对称比两侧对称更有优势
B. 两侧对称为动物陆地生活创造条件
C. 肛门的出现使消化功能更完善
D. 身体分节更有利于动物的运动
20. 下图是晓欣同学用香菇制作的“孢子印”,有关制作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用解剖剪去掉菌柄
B. 把菌盖一面朝下平放在彩纸上
C. 扣上培养皿放置一天
D. 图中呈放射状的就是散落的成熟孢子
21. 生物小组的同学做馒头时发现,用酵母菌发面时会形成许多气孔,为此设计了实验(如图)。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提出的问题是酵母菌发酵产生了什么气体?
B. 该实验的变量是酵母菌
C. 该实验不需要设置对照组
D. 推测实验的结果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22. 光合细菌是一类具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关于光合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结构简单,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 能通过形成芽孢的方式快速生殖
C. 营养方式是异养
D. 与衣藻的亲缘关系比与细菌的亲缘关系更近
23. “春日早早来报道,欲与迎春试比娇。”这句诗写的是连翘。连翘与金钟花、迎春花十分相近,在分类上它们的关系是怎样的呢?生物小组的同学经过查阅资料,将三种植物的分类关系绘制如右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种 连翘 金钟花 迎春花
属 连翘属 素馨属
科 木犀科
目 捩花目
纲 双子叶植物纲
门 被子植物门
A. 它们是同一个属
B. 连翘和金钟花的亲缘关系比和迎春花的近
C. 它们的花是分类的唯一依据
D. 它们都是先开花后长叶,因此属于同一纲
24. 在野外考察时,可将一些特征作为判断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的依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分化的是藻类
B. 茎中有导管、叶中有叶脉的是苔藓植物
C. 种子植物的种子都有种皮、胚和胚乳
D. 有根、茎、叶的分化,能开花的是蕨类植物
25. 图示部分食肉动物的分类系统图解,叙述正确的是(  )
A. 猫科的动物种类比抹香鲸属的动物种类多
B. 猫和虎的共同点比猫和豹的共同点多
C. 猫科动物之间的共同特征比猫属动物之间的少
D. 属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二、非选择题(共6个小题,卷面2分,总分50分)
26. 周末,兴趣小组同学去磁山游览,调查到三种植物并绘制了它们的分类图解。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A是_______,属于_______植物,判断理由是_______。请写出与A属于同一类群的两种常见植物________。
(2)B是_______,C是_______,二者都属于________。
(3)三种植物结构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是________(用字母表示)。
27. 动物广泛分布于生物圈的各处,鱼儿可以在水中自如游弋,鸟儿可以在空中自由翱翔。由于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它们的结构有很大的差别,图一是和呼吸有关的结构,图二是和运动有关的结构。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一中家鸽具有完善的呼吸系统,其身体里有发达的[ ]________,能储存大量的气体;每呼吸一次,在[ ]________内进行两次气体交换。
(2)鱼类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是图一中的[ ]________,该结构与气体交换相适应的特点是________。
(3)家鸽能自由飞行主要是由于前肢________,观察图二家鸽的骨骼时发现胸骨上有高耸的突起—[ ]________,上面附着发达的胸肌,收缩时可完成飞行运动。
(4)鱼在水中生活,通过________游泳。若将④捆绑,鱼在水中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
28. 枇杷是重要的经济水果,近期在枇杷产区出现一种新的枇杷叶斑病,为帮助农户找到有效的防治措施,科研人员开展了相关研究。
(1)为明确致病生物,首先进行了图1所示实验,观察到菌落成绒毛状,在显微镜下能看到孢子和_______,据此推测该致病菌属于_______(填“细菌”或“真菌”),其细胞与枇杷叶肉细胞结构上的主要不同是_______。
(2)为确认分离出的致病菌能否引起相同病症的叶斑病,开展了下图2所示的实验。
乙组“?”处应滴加等量的_______,结果显示甲组叶片出现病斑的颜色、形态与田间摘取的病叶相似,说明分离出来的致病菌和田间病叶的致病菌_______(填“是”或“不是”)同一种生物。
(3)以达到相同且符合生产要求的抑菌值为标准,科研人员比较了5种杀菌剂所需要的浓度,据下表中数据分析,其中_______号的抑菌效率最佳。结合生活生产实践,你会建议农户长期只使用这种药剂吗?_______,请说明理由_______。
编号及名称 ①咪鲜胺 ②嘧菌酯 ③甲基硫菌灵 ④多菌灵 ⑤苯醚甲环唑
浓度mg/L 18.92 19.62 40.72 123.54 3.84
注:达到同等抑菌值时5种杀菌剂的浓度
29. 乳酸菌能将葡萄糖或乳糖进行发酵产生乳酸,自巴斯德发现乳酸菌后,人们对它的研究和利用从未停止。
(1)酸奶酸甜可口、营养丰富,是人们喜爱的食品。小刚利用家里的酸奶机制作了酸奶,步骤如下:
①将1000mL纯牛奶倒入奶锅,煮至沸腾。煮沸的目的是________。
②待牛奶放凉后加入适量酸奶,用筷子搅拌至充分混合。这相当于细菌培养过程中的________,煮沸的牛奶放凉的原因是________。
③将混合物倒入玻璃瓶并盖好盖子,置于酸奶机8-10小时取出,放凉或冷藏后食用。盖盖子的原因是________;在酸奶机中乳酸菌靠________的方式大量繁殖。
(2)小刚在超市的酸奶包装袋上看到“若发生胀袋或破损,请勿食用”的提示。酸奶胀袋大多是酵母菌发酵产生的________造成的。酵母菌的繁殖方式是________;酵母菌在结构上与乳酸菌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
30. 动物的种类繁多,它们的大小、形态结构各不相同。怎样对它们进行分类呢?兴趣小组调查到了蚯蚓、青蛙、蜻蜓、松毛线虫、麻雀、野兔等动物,并建立了一个生物分类图解,①~⑥各代表一种生物,分析并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A代表的特征是_______,六种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有________。
(2)动物①应该是_______,其代表的动物类群是________,其个体发育特点是_______。
(3)④和⑤代表的动物,结构上的相同点是________。
(4)在调查到的生物中,与麻雀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是_______,原因是二者_______。
31. 《诗经》中“蚕月条桑”描绘了古人在蚕月(农历三月)修剪桑树的劳动场面。养蚕缫丝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生物社团同学开展了饲养家蚕的综合实践活动。
(1)考古学家在仰韶文化(距今约7000-5000年)遗址中相继发现了蚕茧、丝织品残片,以及骨雕、牙雕或石雕的蚕蛹、蚕形象等文物。据此判断:我国在距今约7000-5000年前能够养蚕缫(sāo)丝制作丝织品是__________(“事实”或“观点”)。
(2)他们观察并记录了家蚕的发育过程(如图),家蚕个体发育过程的起点是__________。
(3)饲养过程中,有同学发现,若孵化阶段室温较高,则蚕卵孵化率就降低。据此,该同学提出了“温度对蚕卵孵化率有什么影响”的问题,并设计实验开展探究,实验结果如表:
组别 A B C
蚕卵数(个) 1000 1000 1000
培养温度/℃ 10 20 30
孵化率 78% 98% 68%
①该实验探究的变量是________,三组都选择1000个蚕卵的原因是_______。
②实验结论是:________。
③从提高蚕卵孵化率角度,请你给蚕农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_______。
(4)如何让蚕吐出更多的丝?查阅资料发现我国南方地区常喷洒保幼激素来增加蚕丝的产量。保幼激素是一类保持昆虫幼虫性状的激素,具有抑制变态的作用。保幼激素能提高家蚕的吐丝量吗?请利用以下材料用具,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材料用具:80只生理状况良好且大小相似的五龄蚕、一定浓度的保幼激素溶液、蒸馏水、喷壶
实验步骤:
①_______;
②_______;
③其他生存条件相同且适宜。将即将吐丝的蚕放到蚕蔟上待其吐丝;
④5日后剪出蚕茧,称重并记录实验结果
2024—2025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六年级
生物监测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题答案】
B
【2题答案】
A
【3题答案】
D
【4题答案】
D
【5题答案】
D
【6题答案】
D
【7题答案】
A
【8题答案】
A
【9题答案】
B
【10题答案】
D
【11题答案】
D
【12题答案】
A
【13题答案】
B
【14题答案】
B
【15题答案】
D
【16题答案】
C
【17题答案】
C
【18题答案】
D
【19题答案】
A
【20题答案】
B
【21题答案】
B
【22题答案】
A
【23题答案】
B
【24题答案】
A
【25题答案】
C
二、非选择题(共6个小题,卷面2分,总分50分)
【26题答案】
(1) ①. 贯众 ②. 蕨类 ③. 有根茎叶的分化,产生孢子繁殖后代 ④. 蕨、肾蕨、狼尾蕨等
(2) ①. 五角槭 ②. 马尾松 ③. 种子植物
(3)ACB
【27题答案】
(1) ①. 3气囊 ②. 1肺
(2) ①. 5鳃 ②. 多而细,密布毛细血管
(3) ①. 变成翼 ②. ②龙骨突
(4) ①. 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 ②. 游泳的速度变慢,不能保持前进的方向
【28题答案】
(1) ①. 菌丝 ②. 真菌 ③. 没有叶绿体
(2) ①. 无菌水 ②. 是
(3) ①. ⑤ ②. 不建议 ③. 长时间使用会产生抗药性,降低杀菌效果
【29题答案】
(1) ①. 杀死牛奶中原有的微生物 ②. 接种 ③. 避免高温杀死酸奶中的乳酸菌 ④. 乳酸菌的生活需要无氧的环境(乳酸菌在无氧的环境中产生乳酸等) ⑤. 分裂
(2) ①. 二氧化碳 ②. 出芽生殖 ③. 有成形的细胞核
【30题答案】
(1) ①. 脊椎动物 ②. 蚯蚓、蜻蜓、松毛线虫
(2) ① 青蛙 ②. 两栖动物 ③. 变态发育
(3)体内没有脊柱,身体分节
(4) ①. 野兔 ②. 结构和功能的相同特点最多
【31题答案】
(1)观点 (2)受精卵
(3) ①. 温度 ②. 控制单一变量、减小实验误差 ③. 蚕卵的孵化率受温度的影响,20℃时孵化率最高 ④. 蚕卵孵化时温度控制20℃左右
(4) ①. 将80只五龄蚕平均分成A、B两组 ②. 向A组蚕喷洒适量的保幼激素溶液,向B组蚕喷洒等量的蒸馏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