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5张PPT)1.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念并非所有的随机变量的取值都能一一列出,如电灯泡的寿命X的可能取值是任何一个非负实数,我们是无法一一列出的.一般地,如果随机变量可以取某一区间内的一切值,这样的变量叫作连续型随机变量.显然电灯泡的寿命X就是一个连续型随机变量.2.离散型随机变量与连续型随机变量的联系与区别联系:都是用来刻画随机试验可能出现的结果的.区别: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可能值或者是有限个,或者是可数无穷多个,而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取值不是有限个或可数无穷多个.3.3 正态分布1 | 连续型随机变量1.正态曲线的概念当随机变量X的概率密度曲线呈现“中间高,两边低,左右大致对称”的特点时,我们把具有这种特性的曲线叫作正态分布密度曲线,简称正态曲线.2.正态分布的概念正态曲线的函数表达式为p(x)= (-∞0,μ∈R.p(x)称为概率密度函数.此时,我们称随机变量X服从参数为μ和σ2的正态分布,简记为X~N(μ,σ2).2 | 正态分布3.正态分布密度曲线的特点(1)曲线位于x轴上方,与x轴不相交;(2)曲线是单峰的,它关于直线x=μ对称;(3)p(x)在x=μ处达到最大值 ;(4)当σ一定时,曲线随着μ的变化而沿x轴平移;(5)σ越大,正态曲线越扁平,σ越小,正态曲线越尖陡;(6)曲线与x轴之间所夹区域的面积等于1.4.标准正态分布数学期望μ=0,方差σ2=1时的正态分布称为标准正态分布,其密度函数记为φ(x)= (-∞1.若X~N(μ,σ2),则随机变量X在μ的附近取值的概率较大,在离μ较远处取值的概率较小,且P(μ-σ2.3 σ原则在实际应用中,通常认为服从正态分布N(μ,σ2)的随机变量X只取(μ-3σ,μ+3σ)之间的值,并简称为3σ原则.因为P(μ-3σ3 | 3σ原则1.概率密度函数p(x)最值的情况是怎样的 由概率密度函数p(x)的图象可知,p(x)有最大值,最大值为 , 但无最小值.2.若随机变量X~N(μ,σ2),则X可能是离散型随机变量吗 不可能.X为连续型随机变量.3.X的概率密度函数中的参数μ,σ分别是指X的数学期望和方差,对吗 不对.μ是指X的数学期望或均值,但σ是指X的标准差.4.概率密度曲线与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在刻画随机变量X的取值及概率方面的作用相同,对吗 对.它们均能反映随机变量X的取值规律以及它的取值在某个区间的概率.知识辨析在正态分布下求概率的关键在于恰当地利用正态曲线的对称性,把待求概率的区间转化为已知概率的区间.当条件中无已知概率时,则要将区间转化为三个特殊区间:(μ-σ,μ+σ),(μ-2σ,μ+2σ),(μ-3σ,μ+3σ),利用随机变量X在这三个特殊区间取值的概率进行计算.一般地,若随机变量X服从正态分布N(μ,σ2),则(1)P(X≥a)=1-P(X(2)对任意的实数a,有P(X≤μ-a)=P(X≥μ+a);(3)P(a≤X≤b)=P(X≤b)-P(X1 正态分布的概率问题 典例 (1)已知随机变量X服从正态分布N(2,σ2),且P(X<4)=0.8,则P(0A.0.6 B.0.4 C.0.3 D.0.2(2)某地区一次联考的数学成绩X近似地服从正态分布N(85,σ2),已知P(X≤122)=0.96,现随机从这次考试的成绩中抽取一个容量为100的样本,则成绩低于48分的个体数大约为 ( )A.6 B.4 C.94 D.96(3)在某项测量中,测量结果X服从正态分布N(1,4),则X在(-1,1)内取值的概率约为 .(若X~N(μ,σ2),则P(μ-σ解析 (1)∵随机变量X服从正态分布N(2,σ2),∴μ=2,即正态曲线的对称轴是直线x=2.∵P(X<4)=0.8,∴P(X≥4)=P(X≤0)=0.2,∴P(0∴P(0故选C.(2)由P(X≤122)=0.96,可得P(X>122)=0.04,所以P(X<48)=0.04,所以成绩低于48分的个体数大约为100×0.04=4.故选B.(3)由题意得μ=1,σ=2,所以P(-1因为此正态曲线关于直线x=1对称,所以P(-1答案 (1)C (2)B (3)0.341 352 正态分布的实际应用 利用服从正态分布N(μ,σ2)的随机变量X在三个特殊区间上取值的概率,可以解决两类实际问题:一类是估计在某一范围内的数量,具体方法是先确定随机变量在该范围内取值的概率,再乘样本容量.另一类是利用3σ原则做决策.决策步骤如下:①确定一次试验中取值a是否落入范围(μ-3σ,μ+3σ);②做出判断,若a∈(μ-3σ,μ+3σ),则接受统计假设,若a (μ-3σ,μ+3σ),则拒绝统计假设. 典例 法国数学家庞加莱是个喜欢吃面包的人,他每天都会到同一家面包店购买一个面包.该面包店的面包师声称自己所出售的面包的平均质量是1 000 g,上下浮动不超过50 g.这句话用数学语言来表达就是:每个面包的质量服从均值为1 000 g,标准差为50 g的正态分布.(1)已知如下结论:若X~N(μ,σ2),从X的取值中随机抽取k(k∈N+,k≥2)个数据,记这k个数据的平均值为Y,则随机变量Y~N .利用该结论解决下面问题.(i)假设面包师的说法是真实的,随机购买25个面包,记这25个面包的平均值为Y,求P(Y<980).(ii)庞加莱每天都会将买来的面包称重并记录,25天后,得到的数据都落在(950,1 050)内,并经计算得这25个面包的质量的平均值为978.72 g.庞加莱通过分析举报了该面包师,从概率角度说明庞加莱举报该面包师的理由.(2)假设有两箱面包(面包除颜色外,其他都一样),已知第一箱中共装有6个面包,其中黑色面包有2个;第二箱中共装有8个面包,其中黑色面包有3个.现随机挑选一箱,然后从该箱中随机取出2个面包.求取出黑色面包的个数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附:①若随机变量η服从正态分布N(μ,σ2),则P(μ-σ<η<μ+σ)≈0.682 7,P(μ-2σ<η<μ+2σ)≈0.954 5,P(μ-3σ<η<μ+3σ)≈0.997 3;②通常把发生概率小于0.05的事件称为小概率事件,并认为小概率事件基本不会发生.解析 (1)(i)因为 =100,所以Y~N(1 000,102),因为P(μ-2σ所以P(Y<μ-2σ)= =0.022 75,因为980=1 000-2×10,所以P(Y<980)=P(Y<μ-2σ)=0.022 75.(ii)由(i)知P(Y<980)=P(Y<μ-2σ)=0.022 75,庞加莱计算得这25个面包的质量的平均值为978.72 g,978.72<980,而0.022 75<0.05,故从面包店随机购买25个面包,这25个面包的质量的平均值小于978.72 g,为小概率事件,小概率事件基本不会发生,这就是庞加莱举报该面包师的理由.(2)设取出黑色面包的个数为随机变量ξ,则ξ的可能取值为0,1,2,P(ξ=0)= × × + × × = ,P(ξ=1)= × × ×2+ × × ×2= ,P(ξ=2)= × × + × × = ,故ξ的分布列为ξ 0 1 2P 数学期望E(ξ)= ×0+ ×1+ ×2= .第3章 概率3.3 正态分布 题组一 正态曲线及其特点1.若随机变量ξ~N(μ,σ2),其概率密度函数为φ(x)=(x∈R),则σ的值为( )A.1 B.2 C.4 D.82.已知随机变量X的概率密度函数为f(x)=,若P(X>2a+1)=P(X<1-a),则a=( )A.-2 B.0 C.1 D.23.(多选)正态分布N(1,σ2)的密度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选项中,可以表示图中阴影部分面积的是( )A.-P(X≤0)B.-P(X≥2)C.P(X≤2)-P(X≤0)D.-P(1≤X≤2)4.已知连续型随机变量Xi~N(μi,)(i=1,2,3),其正态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P(X1≤μ2)B.P(X2≥μ2)>P(X3≥μ3)C.P(X1≤μ2)D.P(μi-2σi≤Xi≤μi+2σi)=P(-2≤≤+2)(i=1,2)题组二 标准正态分布5.设随机变量X~N(0,1),f(x)=P(X≥x),其中x>0,则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A. f(2x)=2f(x)B. f(-x)=1-f(x)C.P(X≤x)=2f(x)-1D.P(|X|≥x)=2-f(x)6.若随机变量X服从正态分布N(0,1),且X在区间(-2,-1)和(1,2)上取值的概率分别为P1,P2,则P1,P2的大小关系为 . 题组三 正态分布的概率计算7.已知随机变量X服从正态分布N(3,σ2),且P(X>5)=0.2,则P(1A.0.1 B.0.2 C.0.3 D.0.48.已知随机变量X~N(5,1),且P(μ-σA.0.135 8 B.0.135 9 C.0.271 6 D.0.271 89.若随机变量ξ服从正态分布N(μ,σ2),则P(μ-σ<ξ< μ+σ)≈0.682 7,P(μ-2σ<ξ< μ+2σ)≈0.954 5.设ξ~N(1,σ2),且P(ξ≥3)≈0.158 65,则σ= . 10.已知随机变量X~N(μ,σ2),其正态曲线在(-∞,80)上单调递增,在(80,+∞)上单调递减,且P(72(1)求参数μ,σ的值;(2)求P(64题组四 正态分布的应用11.某城市每年6月份的平均气温t(单位:℃)近似服从N(28,σ2),若P(28≤t≤30)=0.3,则可估计该城市6月份平均气温低于26 ℃的天数为( )A.8 B.7 C.6 D.512.某班有60名学生,一次考试后的数学成绩ξ近似服从正态分布N(110,σ2),若P(100≤ξ≤110)=0.35,则估计该班学生数学成绩在120分以上的人数为 ( )A.10 B.9 C.8 D.713.(多选)已知在某市的一次学情检测中,学生的数学成绩X服从正态分布N(100,100),其中90分为及格线,120分为优秀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附:若随机变量ξ服从正态分布N(μ,σ2),则P(μ-σ<ξ< μ+σ)≈0.682 7,P(μ-2σ<ξ< μ+2σ)≈0.954 5,P(μ-3σ<ξ< μ+3σ)≈0.997 3.A.该市学生数学成绩的标准差为100B.该市学生数学成绩的均值为100C.该市学生数学成绩的及格率超过0.8D.该市学生数学成绩不及格的人数和优秀的人数大致相等14.已知某校高三女生的身高X(单位:cm)近似地服从正态分布N(163,52).若随机选择一名该校的女生,其身高不高于168 cm的概率为 . 注:若X~N(μ,σ2),则P(μ-σ15.在某次数学考试中,考生的成绩X近似服从正态分布N(90,100).(1)求考试成绩X位于区间(70,110)内的概率;(2)若这次考试共有20 000名考生,估计考试成绩在(80,100)之间的考生人数.注:P(μ-σ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 正态分布及其概率计算1.已知随机变量ξ服从正态分布N(μ,σ2),若函数f(x)=P(x≤ξ≤x+1)为偶函数,则μ=( )A.- B.0 C. D.12.设随机变量ξ~N(μ,4),函数f(x)=x2+2x-ξ没有零点的概率是0.5,则P(1<ξ<3)=( )附:若ξ~N(μ,σ2),则P(μ-σA.0.158 7 B.0.135 9C.0.271 8 D.0.341 3题组二 正态分布的实际应用3.江西某中学为测试高三学生的数学水平,组织学生参加了联考,共有1 000名学生参加,已知该校上次测试中,成绩X(满分150分)服从正态分布N(100,σ2),且120分及以上的人数为160,假设这次考试成绩和上次成绩的分布相同,那么可推测这次数学成绩优异的人数为(成绩在140分及以上者为优异)( )注:若X~N(μ,σ2),则P(μ-σA.20 B.25 C.30 D.404.(多选)“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了“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做出了杰出贡献.袁老领衔的科研团队成功攻破水稻超高产育种难题,不断刷新亩产量的纪录,现有甲、乙两个试验田,根据数据统计,甲、乙试验田超级稻亩产量(分别记为ξ,η)均服从正态分布,其中ξ~N(μ1,),η~N(μ2,).如图,已知μ1=1 150,μ2=1 130,=2 500,=1 600,两条正态曲线在直线x=μ2左侧交于点M(x0,y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ξ< μ1)B.P(η< μ1)>P(η< μ2)C.P(ξ>x0)x0)D.P(ξ>1 250)>P(η<1 050)5.已知某品牌电子元件的使用寿命X(单位:天)服从正态分布N(98,64).(1)一个该品牌电子元件的使用寿命超过100天的概率为 ; (2)由三个该品牌的电子元件组成的一条电路(如图所示)在100天后仍能正常工作(要求K能正常工作,A,B中至少有一个能正常工作,且每个电子元件能否正常工作相互独立)的概率为 . 注:若X~N(μ,σ2),则P(μ-0.25σ6.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教育高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育质量,某高中探索了一种课堂教学改进项目.某研究机构为了解实施新项目后的教学效果,通过随机抽样调查了该校某年级100位学生,对这些学生的课堂测试成绩进行了统计,得到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1)记这些学生课堂测试成绩的分数为X,若X近似地服从正态分布N(μ,100),其中μ近似为样本平均数(同一组中的数据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表示),求P(64(2)为进一步了解,研究机构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课堂测试成绩的分数在[50,60),[60,70),[80,90)内的学生中共抽取10人,再从中任选3人进行调查,求抽到分数在[80,90)内的人数ξ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参考数据:若X~N(μ,σ2),则P(μ-σ7.某车间生产一批零件,现从中随机抽取10个零件,测量其内径Z(单位:cm)的数据如下:87 87 88 92 95 97 98 99 103 104设这10个数据的平均值为μ,标准差为σ.(1)求μ与σ;(2)假设这批零件的内径Z(单位:cm)服从正态分布N(μ,σ2).①从这批零件中随机抽取5个,设这5个零件中内径大于107 cm的零件个数为X,求D(2X+1);②若该车间又购进一台新设备,安装调试后,试生产了5个零件,测量其内径分别为76,85,93,99,108(单位:cm),以原设备生产性能为标准,试问这台设备是否需要进一步调试 说明你的理由.参考数据:若X~N(μ,σ2),则P(μ-2σ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第3章 概率3.3 正态分布基础过关练1.B 2.D 依题意,可得2a+1+1-a=4,解得a=2.故选D.3.ABC 易知此正态分布密度曲线关于直线x=1对称,故图中阴影部分可表示为P(0P(0P(0-P(1≤X≤2)=P(X≤0)=P(X≥2),故D错误.故选ABC.4.D 对于A,P(X1≤μ2)是题中y=f1(x)的图象在第二条竖向虚线左侧的部分与x轴围成的图形的面积,P(X2≤μ1)是题中y=f2(x)的图象在第一条竖向虚线左侧的部分与x轴围成的图形的面积,由题图可知P(X1≤μ2)>P(X2≤μ1),故A错误;对于B,P(X2≥μ2)=,P(X3≥μ3)=,则P(X2≥μ2)=P(X3≥μ3),故B错误;对于C,与A中分析相同,P(X1≤μ2)>P(X2≤μ3),故C错误;对于D,由于正态分布中,随机变量X落在某区间的概率表示曲线和x轴及对应直线围成的图形的面积,与i或i+1无关,故P(μi-2σi≤Xi≤μi+2σi)=P(-2≤≤+2)(i=1,2)成立,故D正确.故选D.5.B 因为随机变量X~N(0,1),所以此正态曲线关于直线x=0对称,因为f(x)=P(X≥x)(x>0),所以根据正态曲线的对称性可得f(-x)=P(X≤x)=1-f(x),故B正确;f(2x)=P(X≥2x),2f(x)=2P(X≥x),P(X≥2x)与2P(X≥x)不一定相等,故A错误;P(X≤x)=1-P(X≥x)=1-f(x),故C错误;P(|X|≥x)=P(X≥x或X≤-x)=2f(x),故D错误.故选B.6.答案 P1=P2解析 根据标准正态曲线的特点,该曲线关于直线x=0对称,所以随机变量X在区间(-2,-1)和(1,2)上取值的概率相等,即P1=P2.7.C P(18.B 由随机变量X~N(5,1)知,μ=5,σ=1,所以P(4所以P(69.答案 2解析 因为0.158 65=≈P(ξ≥μ+σ),且μ=1,所以σ=2.10.解析 (1)由于X的正态曲线在(-∞,80)上单调递增,在(80,+∞)上单调递减,所以此正态曲线关于直线x=80对称,即参数μ=80.又因为P(72(2)由(1)知μ=80,σ=8,故P(μ-2σ又因为P(X≤64)=P(X≥96),所以P(X≤64)=×(1-0.954 5)=×0.045 5=0.022 75,所以P(X>64)=0.977 25.又因为P(X≤72)=[1-P(72=×(1-0.682 7)=0.158 65,所以P(X>72)=0.841 35,所以P(64≤X≤72)=P(X>64)-P(X>72)=0.135 9.11.C 因为该城市每年6月份的平均气温t(单位:℃)近似服从N(28,σ2),所以μ=28,因为P(28≤t≤30)=0.3,所以P(26≤t≤28)=0.3,所以P(t<26)=0.5-0.3=0.2,所以估计该城市6月份平均气温低于26 ℃的天数为0.2×30=6.故选C.12.B 因为数学成绩ξ近似服从正态分布N(110,σ2),所以由P(100≤ξ≤110)=0.35,可得P(110≤ξ≤120)=0.35,所以该班学生数学成绩在120分以上的概率为P(ξ>120)=×(1-0.35-0.35)=0.15,所以估计该班学生数学成绩在120分以上的人数为0.15×60=9.13.BC 由X服从正态分布N(100,100),可得μ=100,σ=10,故A错误,B正确;P(X≤90)=P(X≤μ-σ)=[1-P(μ-σP(X≥90)=1-P(X<90)=1-0.158 65=0.841 35>0.8,故C正确;P(X≥120)=P(X≥μ+2σ)≈×(1-0.954 5)=0.022 75,故优秀率约为0.022 75,而及格率约为0.841 35,二者相差很大,人数相差也很大,故D错误.故选BC.14.答案 0.841 35解析 由题意可得X~N(163,52),故μ=163,σ=5,故P(μ-σ所以P(μ又因为P(X≤μ)=P(X≤163)=0.5,所以P(X≤168)=P(X≤163)+P(16315.解析 (1)∵X~N(90,100),∴μ=90,σ==10,∴P(70即考试成绩X位于区间(70,110)内的概率约为0.954 5.(2)P(80∵20 000×0.682 7=13 654,∴考试成绩在(80,100)之间的考生大约有13 654人.能力提升练C 因为函数f(x)为偶函数,所以f(-x)=f(x),即P(-x≤ξ≤-x+1)=P(x≤ξ≤x+1),结合正态曲线的对称性可知,μ==.故选C.2.B 函数f(x)=x2+2x-ξ没有零点,即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ξ=0无实根,∴Δ=4+4ξ<0,∴ξ<-1,又∵f(x)=x2+2x-ξ没有零点的概率是0.5,∴P(ξ<-1)=0.5,由正态曲线的对称性知μ=-1,∴ξ~N(-1,4),∴μ-σ=-3,μ+σ=1,μ-2σ=-5,μ+2σ=3,∴P(-3<ξ<1)≈0.682 7,P(-5<ξ<3)≈0.954 5,∴P(1<ξ<3)=[P(-5<ξ<3)-P(-3<ξ<1)]==0.135 9.故选B.3.B 因为该校上次测试的成绩X服从正态分布N(100,σ2),且120分及以上的人数为160,所以80分及以下的人数也为160,故P(80所以P(604.BC 由题图可知P(ξ<μ1)>P(ξ<μ2),P(η<μ1)>P(η<μ2),故A错误,B正确;∵P(ξ>x0)=1-P(ξ≤x0),P(η>x0)=1-P(η≤x0),由题图可知P(ξ≤x0)>P(η≤x0),∴P(ξ>x0)x0),故C正确;∵μ1=1 150,σ1=50,μ2=1 130,σ2=40,∴P(ξ>1 250)=P(ξ>μ1+2σ1),P(η<1 050)=P(η<μ2-2σ2)=P(η>μ2+2σ2),根据正态曲线的性质及3σ原则,可知P(ξ>1 250)=P(η<1 050),故D不正确.故选BC.5.答案 (1) (2)解析 由题可知μ=98,σ=8,∴P(X>100)==.由题意,电路能正常工作的概率P=××+××+××=.6.解析 (1)根据题中频率分布直方图得,=(55×0.01+65×0.02+75×0.045+85×0.02+95×0.005)×10=74,由题意知X~N(74,100),∴P(64(2)由题图可知分数在[50,60),[60,70),[80,90)内的频率之比为1∶2∶2,故抽取的10人中,分数在[50,60),[60,70),[80,90)内的学生分别有2人,4人,4人,易知随机变量ξ的取值可以为0,1,2,3,P(ξ=0)==,P(ξ=1)==,P(ξ=2)==,P(ξ=3)==,故ξ的分布列为ξ 0 1 2 3P∴E(ξ)=0×+1×+2×+3×=.方法总结 解决正态分布中的概率计算问题一定要把握服从正态分布N(μ,σ2)的随机变量X在三个特殊区间内取值的概率,将所求问题向P(μ-σσ2=×[(87-95)2+(87-95)2+(88-95)2+(92-95)2-(95-95)2+(97-95)2+(98-95)2+(99-95)2+(103-95)2+(104-95)2]=36,则σ=6.(2)①由题可知Z~N(95,62),所以P(Z>107)=P(Z>μ+2σ)=0.5-=0.023,则X~B(5,0.023),所以D(X)=5×0.023×(1-0.023)=0.112 355,故D(2X+1)=4D(X)=0.449 42.②需要.理由如下:因为P(μ-3σ所以5个零件中恰有1个零件的内径不在(μ-3σ,μ+3σ]内的概率为×0.9974×(1-0.997)=×0.99×(1-0.997)=0.014 85.因为76 (μ-3σ,μ+3σ]=(77,113],所以试生产的5个零件中出现了1个零件的内径不在(μ-3σ,μ+3σ]内,出现的频率是=0.2,大概是0.014 85的十三倍,根据3σ原则可知,这台设备需要进一步调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3.3 正态分布.docx 3.3 正态分布.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