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配套小学青岛版第二单元 走进花果山——6~10数的认识和加减法6~7的认识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在6~7的人或物的个数;理解6~7各数的意义,知道6~7各数的后继数并能正确读写;通过教学掌握6~7的各数的组成,理解基数和序数的意义,能区分第几和几个的含义,能够利用数的组成正确计算6和7的加减法。教学目标:1.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6~7各数的过程,初步理解6~7各数的含义,能正确读写6~7各数,能区分第几和几个。2.会用6~7的数描述生活中物体的个数,能够正确计算6和7的加减法,初步建立数感。3.结合教学进行学习方法的教育,初步养成认真写数的习惯。教学重点:正确理解6~7各数的抽象过程,理解6~7各数的含义。教学难点:能区分第几和几个,能够正确计算6和7的加减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环节一 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喜欢爬山吗? 师:你知道花果山吗?咱们一起去看看吧! 师:图中的同学们在做什么? 师:说一说,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 生:喜欢 生:知道! 生:在爬山。 本环节通过谈话导入的形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可以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体验,从而引起学习新知的兴趣。环节二 探究新知 活动1:认识数字6和7 出示图片。 师:同学们看图之后,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师:好的,那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图中有几个小朋友吧。 (数数的时候,要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数,避免重复或遗漏。) 师: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师:问题提出来了应该怎样解决呢?你能用小圆片摆一摆吗?跟你的同桌说一说。 师:很好!你的思路可真清晰! 活动2:6和7的书写 师:那6和7怎样书写呢?我们来观察一下数字6,它是长什么样子的? 师:观察一下数字7,它是长什么样子的? 师:同学们想象力真丰富!那应该怎样书写呢?大家一起看看老师是怎么书写数字6、7的。 师:同学们学的很快,那么大家跟老师一起来多练习几遍数字6和7的书写。老师来看一看哪位同学坐姿最端正,态度最认真,书写最漂亮。 师:你会拨一拨,比一比吗? 师:同学们来数一数,计数器上有几颗珠子? 师:那么老师添上1颗珠子之后,有几颗珠子呢? 师:同学们观察一下,你能发现什么? 师:同学们真棒,都非常认真在思考问题,发现了很多。那现在我们来比一比5和6谁大谁小? 师:老师添继续再添上1颗珠子之后,有几颗珠子呢? 师:比一比6和7谁大谁小? 师:小天排第一,小林排第几? 活动3:6和7的加减法 师:把6个小正方体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 师:你能用算式表示吗? 师:想一想:如果把7个小正方体分成两堆,有哪几种分法?可以写出哪些算式呢? 生:图中有几个小朋友? 生:1、2、3、4、5、6.一共有6个小朋友。 生:有几只小猴子? 生:用6个●表示6个小朋友。用7个●表示7只小猴子。 生1:它像一个站着的口哨。 生2:它像一把镰刀。 生:我用长方体积木盖出一个长方形。 生:我会写数字6和7了。 生:1、2、3、4、5。有5颗珠子。 生:1、2、3、4、5、6。有6颗珠子。 生:我发现6颗珠子比5颗珠子多了1颗珠子。(我发现数字5在数字6的前面,数字6在数字5的后面。) 生:5小,6大。 生:1、2、3、4、5、6、7。有7颗珠子。 生:6小,7大。 生:小林排第6。 生1:一堆放1个小正方体,另一堆放5个小正方体。 6能分成1和5。1+5=6 6-1=5 5+1=6 6-5=1 生2:一堆放2个小正方体,另一堆放4个小正方体。 6能分成2和4。 2+4=6 6-2=4 4+2=6 6-4=2 生3:一堆放3个小正方体,另一堆放3个小正方体。 6能分成3和3。 3+3=6 6-3=3 生1:有三种分法。一堆放1个小正方体,另一堆放6个小正方体。 7能分成1和6。 1+6=7 7-1=6 6+1=7 7-6=1 生2:一堆放2个小正方体,另一堆放5个小正方体。 7能分成2和5。 2+5=7 7-2=5 5+2=7 7-5=2 生3:一堆放3个小正方体,另一堆放4个小正方体。 7能分成3和4。 3+4=7 7-3=4 4+3=7 7-4=3 学生通过数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数数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同时也轻松的突破了本课时重难点,让学生对6~7各数的意义有了更深的认识。 通过让学生想象数字像什么帮助学生记忆数字怎么写,把数字具体化更容易帮助学生理解。 通过分一分的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直观感知数的分与合,利用数的组成写出加减法算式。环节三 巩固练习 1. 认一认,连一连。 2.数一数,比一比。 3.小鸟回家。 4.摆一摆,数一数。 5.说一说下图表示的意思,再计算。 学生反馈学习情况 生: 生:5<6 生:一共有6只小鸟,从前往后数,绿色小鸟排在第6个。 两个□不一样,第一个6表示数量,第二个6表示顺序。 生:2 3 4 5 6 5 4 3 2 1 生:(1)表示青蛙第1次向右跳4格,第2次向右跳3格,一共前进了7格。 (2)表示青蛙第1次向右跳7格,第2次向左跳4格,跳2次后前进了3格。 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学生对6和7各数的认识与理解。能够熟练掌握6和7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环节四 课堂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交流想法。 生1:认识了 6~7,理解各数的意义 生2:会正确书写 6~7各数 生3:能正确计算6和7的加减法 通过小结,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回忆加深本节课的知识内容,进一步巩固对数数、数的书写和计算等数学知识的理解。环节五 拓展延伸 数字的发展历程(视频) 数学小知识,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和见闻。环节六 课后活动 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数一数身边物体的个数。 布置一个小活动,学生从活动经验或感受中获得自己的经验。7 / 7(共23张PPT)6~7的认识6~7的认识6~7的认识第二单元 走进花果山——6~10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数学青岛版一年级上册创设情境文本文本文本文本文本文,本文本文本文本文本文本文本文本文本文本文本。文本文本文本文本文本文,本文本文本文本文本文本文本文本文本文本文本。有视频的可以贴在这里,没有视频的直接删掉此页。图中的同学们在做什么?探究新知我用●来摆一摆。有几个小朋友?有几只 ?676~7各数怎么写呢?“6”像哨子“7”像镰刀你会拨一拨、比一比吗?5添上1是656<6添上1是767<探究新知小天排第一,小林排第几?小林排第6。第1第2第3第4第5第6把 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51+5=6 6-1=55+1=6 6-5=1614624444把 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2+ =6 6-2=+2=6 6- =23633+3=66-3=3把 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61+6=7 7-1=66+1=7 7-6=171想一想:如果把 分成两堆,有哪几种分法?可以写出哪些算式呢?2+5=7 7-2=55+2=7 7-5=2572想一想:如果把 分成两堆,有哪几种分法?可以写出哪些算式呢?3+4=7 7-3=44+3=7 7-4=3473想一想:如果把 分成两堆,有哪几种分法?可以写出哪些算式呢?1.认一认,连一连。56<2.数一数,比一比。3.小鸟回家。一共有□只小鸟,从前往后数, 排在第□个。66不一样,第一个6表示数量,第二个6表示顺序。第6第5第4第3第2第16543214.摆一摆,数一数。16253456432175.说一说下图表示的意思,再计算。73表示青蛙第1次向右跳4格,第2次向右跳3格,一共前进了7格。表示青蛙第1次向右跳7格,第2次向左跳4格,跳2次后前进了3格。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6~7的认识认识了 6~7,理解各数的意义能正确计算6和7的加减法会正确书写 6~7各数2的分成数字的发展历程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数一数身边物体的个数。数学是无穷的科学。数学是无穷的科学。赫尔曼外尔赫尔曼外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二单元《6~7的认识》教案.docx 第二单元《6~7的认识》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