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一、单选题1.秀丽隐杆线虫身体微小透明,易饲养,繁殖快,发育过程中有131个细胞通过凋亡方式被去除,成虫仅含有959个细胞,常作为发育生物学的模式生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线虫细胞在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等过程中都涉及到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细胞分化使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生物体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C.131个细胞的凋亡是由遗传机制决定的,对机体的形态建成是有利的D.线虫细胞衰老过程中的染色质收缩将导致所有基因的表达减弱2.某研究团队发现,小鼠在禁食一定时间后,细胞自噬相关蛋白被募集到脂质小滴上形成自噬体,随后与溶酶体融合形成自噬溶酶体,最终脂质小滴在溶酶体内被降解。关于细胞自噬,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饥饿状态下自噬参与了细胞内的脂质代谢,使细胞获得所需的物质和能量B.当细胞长时间处在饥饿状态时,过度活跃的细胞自噬可能会引起细胞凋亡C.溶酶体内合成的多种水解酶参与了细胞自噬过程D.细胞自噬是细胞受环境因素刺激后的应激性反应3.人的角膜是覆盖眼睛的透明组织层,主要由角膜干细胞维持。角膜干细胞通过增殖分化产生角膜上皮细胞来取代垂死的细胞,并修复较小的角膜损伤。相关研究显示,短期睡眠不足增加了角膜干细胞的增殖分化速度,长期睡眠不足会造成角膜严重受损,如角膜变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角膜干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92条时说明细胞正在进行分化B.角膜干细胞增殖分化产生角膜上皮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C.短期睡眠不足能减缓角膜上皮细胞衰老的进程D.角膜上皮细胞的自然更新过程中存在细胞凋亡4.现有甲、乙两种生物,一种为动物,一种为高等植物,图1表示甲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质)形态的变化,图2表示乙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1的b→c过程发生了核DNA分子的复制,核膜逐渐消失B.乙生物为动物,图1的d时期与图2处于同一时期C.甲生物为高等植物,图1的a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最多D.图1所示a→d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5.如图表示人的生殖周期中不同的生理过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c过程使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精子和卵细胞各提供一半的染色体B.d1和d2过程涉及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凋亡C.b1、d2过程DNA都需要复制,不同的是b1过程DNA减半两次而d1过程DNA减半一次D.b1、b2发生基因的分离,c发生基因的自由组合6.羊为六畜之一,早在母系氏族公役时期,生活在我国北方草原地区的原始居民,就已开始选择水草丰茂的沿河沿湖地带牧羊狩猎。如图为羊的杂交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1与2号羊杂交产下3和4号羊能够判断出毛色的显隐性状B.4与5号羊杂交产下6和7号羊,表明发生了性状分离C.如果4与5号羊杂交,总共产下12只小羊,一定是3只黑羊、9只白羊。D.7号羊与一只黑羊杂交,产下的后代中一定会出现黑白毛色的羊7.番茄的红果(A)对黄果(a)为显性,圆果(B)对长果(b)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用红色长果番茄与黄色圆果番茄杂交,从理论上分析,其后代基因型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全部为AaBbB.AaBB:AaBb:Aabb=1:2:1C.AaBb:aaBb=1:1D.AaBb:Aabb:aaBb:aabb=1:1:1:18.某种油菜有高茎、半矮茎和矮茎三种表型,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B/b 控制。某实验小组让纯种高茎油菜和纯种半矮茎油菜杂交,所得 F1全为高茎油菜,再让F1高茎油菜自交,得到的F2的表型及比例为高茎∶半矮茎∶矮茎=12∶3∶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高茎油菜的基因型有6种B.F2高茎油菜的基因型与F1高茎油菜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C.亲本高茎油菜和半矮茎油菜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 和aabbD.让F1高茎油菜进行测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高茎∶半矮茎∶矮茎=2∶1∶19.某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其叶有宽叶(A)和窄叶(a),茎有紫茎(B)和绿茎(b),现用两纯合品种杂交,所得F1进行自交,F2中宽叶紫茎:宽叶绿茎:窄叶紫茎:窄叶绿茎=7:1:3:1,已知该植物有一种基因组成的花粉不具有受精能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亲本进行杂交时无需进行套袋操作B.基因组成为Ab的花粉不具有受精能力C.宽叶绿茎的基因型有AAbb,Aabb两种D.控制这两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10.关于下列图解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图2中由于③过程的随机性,基因型为Dd的子代占所有子代的1/2B.图1揭示了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C.测交后代性状比为可以从细胞水平上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D.图1揭示了减数分裂过程中,伴随同源染色体1、2的分离,等位基因D、d也随之分离,进入不同的配子11.如图是果蝇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的甲、乙两条染色体,染色体上的黑点代表了部分基因(一个黑点就代表一个基因),其中有两对基因用(A/a)、(B/b)表示,这部分基因的位置是通过现代生物学技术标记显示出来的,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细胞中还含有另外三对形态、大小相同的同源染色体B.该图说明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图中所示的每对等位基因彼此分离时,非等位基因可以自由组合D.该个体一定不可能产生基因型为AB和ab的精子12.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体细胞中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在杂交过程中保持独立性B.受精卵中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一半来自母方,另一半来自父方C.减数分裂时,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配子D.雌雄配子结合形成合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13.图1是某雄性动物体内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模式图,图2表示分裂过程中复制形成的两条DNAa、b的运行轨迹,①→②→③表示a,b位置的变化路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1中的核DNA数量是染色体数量2倍的细胞有乙和丙B.甲细胞的名称为次级精母细胞,乙细胞中有2个四分体C.图2中a、b处于位置②时,对应图1中的细胞有甲、丙D.若不考虑变异,图2的②→③过程中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14.摩尔根通过果蝇眼色的杂交实验,证明了萨顿的假说。如图为果蝇眼色杂交实验图解,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摩尔根以果蝇为研究材料,通过统计后代雌雄个体眼色性状的分离比,认同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B.果蝇的眼色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摩尔根的实验运用了假说一演绎法D.摩尔根所作的假设是控制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15.已知水稻雄性个体的育性由等位基因A、a控制,A对a为完全显性,B基因会抑制不育基因的表达,反转为可育。现取甲(雄蕊异常,雌蕊正常,表现为雄性不育)、乙(可育)两个品种的水稻进行相关实验,实验过程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P F1 F1个体自交单株收获,种植并统计F2表型甲×乙 全部可育 可育株:雄性不育株=13:3A.甲的基因型是AAbb,乙的基因型是aaBBB.F2中雄性可育株的基因型共有9种C.控制水稻个体雄性不育的基因为AD.等位基因A/a和B/b在遗传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16.下图为一只果蝇的两条染色体上部分基因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朱红眼基因cn、暗栗色眼基因cl不是一对等位基因B.在有丝分裂中期,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赤道板上C.在有丝分裂后期,基因cn、cl、v、w会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D.在减数分裂Ⅱ后期,基因cn、cl、v、w不可能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二、解答题17.图甲表示干细胞的三个发育途径,图乙表示细胞增殖过程中某一时期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A细胞分化成D细胞的根本原因是 。(2)B、D两类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差异很大,但具有完全相同的 。(3)图甲中由A细胞形成的B细胞仍然保持着其特有的 能力。若D细胞是正在衰老的细胞,则结构④发生的变化是 。(4)图甲中若D为白细胞吞噬并消灭细菌过程的示意图,可以与细胞膜形成的吞噬泡融合,并消化掉其中物质的细胞器是 。(5)图乙所示细胞增殖方式的重要意义是亲代细胞的 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图乙所示细胞的前一个分裂时期,细胞中的DNA数、着丝粒数、染色单体数分别是 。18.某昆虫的翅型受等位基因A、a控制,AA表现为长翅、Aa表现为中翅、 aa表现为无翅; 翅的颜色受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 含B基因的昆虫表现为灰翅,其余表现为白翅。A、a和B、b两对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1)图甲表示为AaBb的雌虫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其中属于有丝分裂过程的图有(填字母) ,染色体与DNA的比例是1:2的图有(填字母) 。(2)图甲中B处于 期,C细胞分裂后得到的子细胞为 。若图甲中C细胞分裂产生的生殖细胞基因型为AB,则由同一个原始生殖细胞产生的另外三个细胞的基因型为 。(3)图乙为该动物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及核DNA相对含量变化的曲线图。图乙细胞内不含同源染色体的区间是 (填数字标号)。甲图中的C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属于乙图中的 (填数字标号) 阶段。(4)研究发现基因型为AB的雄配子不育,研究小组将基因型为AaBb的一群昆虫自由交配,子代共有 种表型,其中表型为灰色中翅的比例理论上是 。19.新疆地区的棉花品质优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一四八团建立了我国首个彩棉实验基地。研究人员以深红色叶、绿色棉纤维的某品种纯系棉花作父本,普通绿叶、白色棉纤维的纯系棉花作母本,进行杂交得到F1,F1自交,所得F2中,深红叶绿棉:深红叶淡绿棉:深红叶白棉:绿叶绿棉;绿叶淡绿棉:绿叶白棉=3:6:3:1:2:1。回答下列问题:(1)棉花既能异花传粉也能自花受粉。上述实验中,研究人员需要在花蕾期对普通绿叶、白色棉纤维的纯系棉花进行 处理,在开花期对其进行 处理。(2)棉纤维中绿色对白色不是完全显性(完全显性指杂合子中的显性基因能够完全掩盖隐性基因的作用)遗传,判断依据是 。棉花叶的颜色和棉纤维颜色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判断依据是 。(3)F2中深红叶淡绿棉有 种基因型。让F2中深红叶淡绿棉自交所得F3中,深红叶淡绿棉占 。(4)棉纤维的长度是判断棉花品质的重要依据之一。已知棉花的纤维长度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显性基因A、B决定的纤维长度相等,隐性基因a、b决定的纤维长度相等。现有淡绿色棉纤维纤维长度约10cm的棉花,让其自交,统计得到子代中纤维长及比例为12cm:11cm:10cm:9cm:8cm=1:4:6:4:1。则其中淡绿棉且纤维长度约10cm的个体的基因型有 种,该表型个体中杂合子占比为 。三、实验题20.如图是玉米(2n=20)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几个特定时期的显微照片,①~⑤代表不同的细胞。观察各图像中的染色体行为特点,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②细胞处于 时期。(2)玉米的细胞中有10对同源染色体,那么在不发生染色体互换的情况下,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的花粉粒有 种染色体组成。(3)如果①细胞的分裂过程中,有一对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移向了同一极,那么形成的4个花粉粒中有 个是正常的。(4)实验中,用显微镜观察一个花粉母细胞, (填“能”或“不能”)看到减数分裂的连续变化过程,原因是 。(5)在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活动中,用两种颜色的橡皮泥制作染色体,两种颜色分别代表来自 。21.在某种小鼠中,毛色的黑色为显性(E),白色为隐性(e)。下图示两项交配,亲代小鼠A、B、P、Q均为纯合子,子代小鼠在不同环境下成长,其毛色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第一项交配:第二项交配:(1)小鼠C与小鼠D的表型不同,说明表型是 作用的结果。(2)现将小鼠C与小鼠R交配:①若子代在-15℃的环境中成长,其表型及比例最可能是 。②若子代在30℃的环境中成长,其表型最可能是 。(3)现有一些基因型都相同的白色小鼠(雌雄均有),但不知是基因控制的,还是温度影响的结果。请设计实验确定它们的基因型,简要写出你的实验设计思路、可能出现的结果及相应的基因型。A.设计思路:① ;②观察子代小鼠的毛色。B.可能出现的结果及相应的基因型:①若子代小鼠都是白色,则亲代白色小鼠的基因型为 ;②若子代小鼠都是 ,则亲代白色小鼠的基因型为EE;③若子代小鼠 ,则亲代白色小鼠的基因型为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C D C D B B C B C题号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B D C B B D17.(1)基因的选择性表达(2)遗传物质(或遗传信息、基因组成)(3) 分裂(增殖)和分化 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4)溶酶体(5) 染色体复制(或DNA复制)后,精确地平均分配 8、4、818.(1) A B(2)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 卵细胞和(第二)极体 AB、ab、ab(3) 5~8 6~7(4) 5 1/319.(1) 去雄 人工授粉(2) 子二代中绿色:淡绿色:白色=1:2:1,而非绿色:白色=3:1 子二代两对性状分离比为9:3:3:1的变式(3) 2 5/12(4) 3 2/320.(1)减数分裂Ⅱ中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2)210或1024(3)0(4) 不能 制片中细胞已经死亡(5)父方和母方21.(1)基因型和环境(2) 黑色:白色=1:1 全为白色(3) 让这些白色小鼠相互交配,在-15℃的温度下培养 ee 黑色 既有黑色又有白色 E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