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课件(共2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课件(共26张PPT)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并会用公式x=v0t+at2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问题。
知道v-t图像与时间t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
会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并会应用公式v2-=2ax解题。
2
3
1
重点
难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v/(m/s)
t/s
O
v1
v2
v3
t1
t2
t3
1.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其v-t图像与t轴围成的矩形面积有什么意义?
v/(m/s)
t/s
O
v
t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内的位移大小对应着v-t图线与t轴围成的矩形面积,即v-t图像与t轴围成的矩形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大小。
物体位移
图线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
若物体在不同的时间段,以不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如何求出在时间t内这辆汽车的位移?
面积
2.如图是某物体以初速度v0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
(1)如图甲所示,把物体的运动分成5段,每一段时间内,看成匀速直线运动,试着在图中表示出这5小段的位移之和。
位移为图中矩形面积之和
(2)如图乙所示,如果把过程分割为更多的小段,和甲图相比,哪种情形更接近整个过程的位移?
图乙更接近整个过程中的位移。
v
t
O
v
v0
t
v
t
O
v
v0

t
v
t
O
v
v0

t
(3)依次类推,如果把过程分割成无数个小段,能否用梯形的面积代表物体在这段时间的位移?
(4)梯形面积为多少?试结合v=v0+at推导出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
S=t=t=v0t+at2,则x=v0t+at2。
v
t
O
v
v0

t
可以。
v-t图像的面积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1.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x=___________;
当v0=0时,x=(由静止开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此时x∝t2。
2.适用范围:仅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3.公式的矢量性:公式中x、v0、a都是 ,应用时必须选取正方向。一般选v0的方向为正方向。当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a取 值。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a取 值,
计算结果中,位移x的正、负表示其 。
v0t+at2
at2
矢量


方向
1.(来自教材改编)(1)以36 km/h的速度行驶的列车开始加速下坡,在下坡路上的加速度等于0.2 m/s2,经过30 s到达坡底,
求坡路的长度和列车到达坡底时的速度大小;
答案  (1)390 m 16 m/s   (2)250 m
(2)若列车从36 km/h的速度开始减速,经过50 s停下来,列车在此过程的运动视为匀减速运动,求列车在此过程中运动的距离。
(1)设坡路的长度为x,列车到达坡底时的速度大小为v,
初速度v0=36 km/h=10 m/s,加速度a=0.2 m/s2,时间t=30 s,
根据x=v0t+at2,得x=10×30 m+×0.2×302 m=390 m。
根据v=v0+at,得v=10 m/s+0.2 m/s2×30 s=16 m/s。
(2)设列车减速过程的加速度为a',在此过程的位移为x'
a'== m/s2=-0.2 m/s2
x'=v0t'+a't'2=10×50 m+×(-0.2)×502 m=250 m。
2. 一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大小为v0=5 m/s,加速度大小为0.5 m/s2,求:
答案  (1) 12.75 m; (2) 3.75 m
(1)物体在前3 s内的位移大小;
(2)物体在第3 s内的位移大小。
(2)同理,前2 s内物体的位移x2=v0t2+a=5×2 m+×(-0.5)×22 m=9 m
因此第3 s内物体的位移x=x3-x2=12.75 m-9 m=3.75 m。
(1)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v0=5 m/s,a=-0.5 m/s2
前3 s内物体的位移x3=v0t3+a=5×3 m+×(-0.5)×32 m=12.75 m。
应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解题的步骤:
(1)规定正方向(一般以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
(2)根据规定的正方向确定已知量的正、负,并用带有正、负号的数值表示。
(3)根据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或其变形公式列式、求解。
(4)根据计算结果说明所求量的大小和方向。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v0
v
x
a
如果不知道时间,怎么求位移?
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
v = v0 + at
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
x = v0t + at2
消去时间 t
试由x =v0t+at2和v=v0+at,推导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
由 v=v0+at
得 t=
代入 x=v0t+at2
得 v2-=2ax。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1.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 =2ax。
2.适用范围:仅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3.公式的矢量性:公式中v0、v、a、x都是矢量,应用时必须选取正方向,一般选v0的方向为正方向。
(1)若是加速运动,a取 值,若是减速运动,a取 值。
(2)若计算结果x>0,表明位移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 ,x<0表明位移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 。
(3)若计算结果v>0,表明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 ,v<0表明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 。
v2-


相同
相反
相同
相反
3.某型号航空母舰上装有帮助飞机起飞的弹射系统,已知某型号的飞机在平直跑道上加速时可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5.0 m/s2,当飞机的速度达到50 m/s时才能离开航空母舰起飞,
设航空母舰始终处于静止状态。问:
答案  (1) 250 m  (2) 30 m/s
(1)若某舰上不装弹射系统,要求该型号飞机仍能在此舰上正常起飞,该舰身长至少为多长?
(2)若要求该飞机滑行160 m后起飞,弹射系统必须使飞机具有多大的初速度?
(1)不装弹射系统时,飞机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由v2=2ax可知该舰身长至少为x1==250 m。
(2)设弹射系统使飞机具有的初速度为v0,由v2-=2ax
可得v0==30 m/s。
如果在所研究的问题中,已知量和未知量都不涉及时间t,利用公式v2-=2ax求,往往会更方便。
v0
v
x
a
匀变速直线运动
刹车中的位移问题

4. (来自教材改编)以18 m/s的速度行驶的汽车,制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前3 s内的位移为36 m。求汽车的加速度及制动后5 s内发生的位移。
答案 -4 m/s2 40.5 m
初速度v0=18 m/s,时间t=3 s,位移x=36 m
根据x=v0t+at2,得a== m/s2=-4 m/s2
根据v=v0+at, 汽车停止运动的时间t'== s=4.5 s
方法一 故汽车在5 s内的位移与4.5 s内的位移相等
x'=v0t'+at'2=18×4.5 m+×(-4)×4.52 m=40.5 m。
方法二 由于第5 s内汽车已停止
由v2-=2ax′ 得x′== m,解得x'=40.5 m
方法三 利用逆向思维法,x'=|a|t'2=×4×4.52 m=40.5 m。
1.刹车类问题的分析思路:
汽车刹车、飞机降落后在跑道上滑行等都可简化为单方向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当速度减小到零后,就停止运动,在计算这类运动的位移时,应先计算出速度减小到零所用的时间t0。
(1)如果t0(2)如果t0>t,说明经过时间t运动还没有停止,则应用题目所给的时间t直接求解位移。
2.逆向思维法的应用
物体做匀减速运动,末速度为零时,可以采用逆向思维法,将物体匀减速到零的运动看成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从而使问题的解答更简便。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刹车中的
位移问题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
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公式 x=v0t+at2 的推导:分割累加
适用范围:匀变速直线运动
矢量式:x、v0、a的方向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关系
公式 v2-=2ax的推导:消元法
适用范围:匀变速直线运动
矢量式:x、v0、 v、 a的方向
最长时间t0=,最大距离为x0=
逆向思维法的应用
Keep Thinking!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