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遂川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检测生物试题一、单选题1.我国具有悠久的酿酒文化和历史。《天工开物》中有“古来魏造酒,蘖造醴”的记载,“魏”指酿酒时所用的发酵剂,“蘖”指发芽的谷物,“醴”指甜酒。古人在冬季酿酒时,常将谷物封存在陶器中并埋藏于地下进行保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酿酒过程中密封有利于避免杂菌污染,从而提高酒的品质B.“魏”中含有酵母菌等多种发酵微生物C.“造醴”时选择“蘖”主要是因为发芽的谷物会产生较多的淀粉酶D.“蘖造醴”时大部分糖的分解和代谢物的生成都在后发酵阶段完成2.利用传统发酵技术制作的果酒、腐乳、泡菜等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饮食,它们是我国传统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制作果酒、腐乳和泡菜所利用的主要微生物均含有细胞核B.制作腐乳时主要利用了毛霉产生的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单糖C.泡菜咸而不酸的原因可能是加入食盐过多导致杂菌大量增殖,抑制乳酸菌繁殖D.制作果酒时,适当加大接种量可提高发酵速率,抑制杂菌生长3.图中甲是稀释涂布平板法中的部分操作,乙是平板划线法操作结果。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为避免空气中杂菌的污染,进行甲操作时不可转动培养皿B.甲图中涂布前要将沾有少量酒精的涂布器引燃,冷却后才能涂布C.乙中第二次以及以后的划线的起点均是上一次划线的末端D.完成整个乙操作过程需取菌种1次、灼烧接种环6次4.聚羟基脂肪酸酯(PHA)是由嗜盐细菌合成的一种胞内聚酯,它具有类似于合成塑料的理化特性,且废弃后易被生物降解,可用于制造无污染的“绿色塑料”。如图为科学家从某咸水湖中寻找生产PHA菌种的流程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应使用含合成塑料的选择培养基进行筛选B.挑取菌落时,应挑取多个菌落并分别测定嗜盐细菌的PHA含量C.扩大培养的过程中,需要将接种后的培养基进行倒置培养D.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需用涂布器蘸取少量菌液并均匀地涂布在培养基的表面5.有机物Y(不含N元素)是一种水体污染物。X菌是一种能够降解Y的异养厌氧型微生物。科研人员从污水中筛选出了X菌,主要步骤如图所示,设置甲培养基的目的是获得更多的X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通常采用干热灭菌的方法对培养皿等玻璃器皿进行灭菌B.筛选该种微生物时,培养基以有机物Y为唯一碳源C.摇瓶M中振荡培养的目的是使X菌与氧气充分接触D.从培养基的组分分析,甲、乙培养基的不同在于乙中含有琼脂6.工业生产通常用黑曲霉发酵淀粉生产柠檬酸。科研人员对黑曲霉YZ-35进行复合诱变来提高其产柠檬酸能力,选取其中5个诱变菌株接种于含淀粉的培养基中培养,菌落及其产生的透明圈情况如下表。从中选取产酸率最高的菌株,分别接种于不同pH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检测pH对产酸率的影响,结果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菌株 菌落直径(mm) 透明圈直径(mm)L4 5.8 18.5L5 7.9 19.3L6 5.3 18.9Y1 6.0 10.1Y6 6.3 13.7A.透明圈与菌落直径的比值越大,说明黑曲霉生产柠檬酸的能力越强B.据表可以推测,突变菌株的产酸能力均有所提升,其中L6的提升幅度最大C.对黑曲霉培养需要将经过高压蒸汽灭菌后的培养基的pH调至4.5左右D.黑曲霉还可以在工业生产中用来生产淀粉酶这种利用价值更高的单细胞蛋白7.树莓果实营养丰富,应用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优质种苗,实现树莓的工厂化生产。下列与树莓组织培养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采用组织培养技术对树莓茎尖脱毒处理后,可以抵抗病毒的感染B.使用MS培养基时,应将茎尖的形态学上端朝上,并完全插入到培养基中C.用幼茎进行组织培养时,需用适宜浓度的酒精和次氯酸钠的混合液进行消毒D.欲将试管苗移栽到已消毒的蛭石中,应将其在培养箱中打开封口膜几天,再用流水清洗掉根部的培养基后进行8.抗癌药紫杉醇是从红豆杉树皮中提取的生物活性物质。为减少对紫杉的破坏,科研人员利用组织培养技术提高了紫杉醇的产量。培养过程中细胞生物量与细胞产物之间的关系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虚线表示细胞生物量,实线表示细胞产物B.紫杉醇是紫杉细胞生长所必需的物质C.培养过程中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D.可采用提取、分离和纯化等措施来分离紫杉醇9.生活型是生物对外界环境适应的外部表现形式,同一生活型的生物体形态相似,且在适应特点上也相似。生态学上常以植物越冬时休眠芽的位置高低划分植物的生活型。科研人员对三种林地中不同生活型植 物的物种数量进行调查统计,结果如表所示(注:一年生草本以种子越冬)。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地面芽植物 高位芽植物 一年生草本典型天然林 20 14 340 年人工林 21 7 410 年人工林 16 1 6注:高位芽植物的芽或顶端嫩枝位于离地面较高的枝条上,如大型草本植物;地面芽植物指休眠芽在 地表面越冬,地上部分全部枯死的植物,如大部分多年生草本植物。A.人工林自然演替过程中,各生活型植物出现的顺序是一年生草本→地面芽植物→高位芽植物B.群落中各类生活型植物的数量比能够反映群落所处环境的气候特点C.群落演替过程中林叶逐渐茂密,高位芽植物在竞争中占优势而完全取代地面芽植物D.陆生群落的垂直分层现象是不同生活型植物在空间垂直排列的结果10.某湿地每年秋冬季节越来越多的候鸟来此长时间停栖,其中甚至有比大熊猫还珍稀的鸟类——震旦鸦雀,这些鸟类的食物主要是湿地中的底栖动物(线虫类、贝壳类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影响该湿地某种候鸟种群密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迁入率和迁出率B.将人工繁殖的震旦鸦雀放生到该湿地,能提高震旦鸦雀的环境容纳量C.若震旦鸦雀种群数量过少,可能会由于近亲繁殖等原因而衰退、消亡D.可用取样器取样法采集土壤来调查该湿地地下线虫类群的丰富度11.生态足迹反映了人类生活和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是一种用来衡量生态系统承受负荷的指标。它不仅可以反映某一区域的生态环境状况,还能够显示出人类对地球的压力。研究生态足迹对全球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生态足迹是指维持某一人口单位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的土地及水域面积B.餐厨垃圾分类、回收与利用能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可以减小生态足迹C.建立沙滩保护区、环境容纳量强度的捕捞量等均有利于提高生态承载力D.碳足迹是指吸收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所需的森林和海洋面积12.图1为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B、C、D是丙中关系密切的四种生物。图2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图3为能量流经图2所示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能量的单位为kJ,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图1表示碳循环,图中一共有3条食物链B.若图2中营养级①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3125kJ,则营养级①②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16%C.分析图3中能量关系可知,代表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的是乙D.第二营养级流入分解者的能量包括第二营养级的遗体残骸和第三营养级的粪便中的能量二、多选题13.安莎霉素主要用于治疗结核分枝杆菌导致的肺部感染。该抗生素是一种采自深海的赖氨酸缺陷型放线菌所产生的。为筛选出能产安莎霉素的菌种,科研工作者用紫外线对采自深海的放线菌进行诱变与选育,实验的部分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注:原位影印可确保在一系列平板培养基的相同位置上接种并培养出相同菌落。A.经过A处理,试管中只有少数放线菌可产生安莎霉素B.在①中进行扩大培养时,接种后需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C.②和④是完全培养基,③是缺赖氨酸的不完全培养基D.D菌落不能产生安莎霉素,而E菌落能产生安莎霉素14.利用山金柑愈伤组织细胞(2n)和早花柠檬叶肉细胞(2n)进行体细胞杂交可以得到高品质、抗逆性强的杂种植株。如图是7组杂种植株核DNA和线粒体DNA来源鉴定的结果。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实验过程需严格控制无菌条件,获得的融合原生质体需要放在无菌水中以备进一步筛选B.可通过观察融合后细胞的颜色进行初步筛选C.杂种植物将保留山金柑和早花柠檬全部优良性状并成功表达D.经过体细胞杂交获得的杂种植株是可育的异源四倍体15.科研人员为了统计某生态系统中一些种群的数量变化情况,根据统计结果绘制了30年间部分种群的λ的变化曲线(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第25~30年间,种群甲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相对较均匀B.在b点对应年份,种群甲的数量最大,种群乙和丙的数量相当C.种群乙的λ为定值,第0~30年间,该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D.第0~10年间,种群甲的数量增加,种群丙的数量减少16.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有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已知血细胞计数板的方格为2mm×2mm,若盖玻片下经稀释10倍的培养液厚度为0.1mm,计数时观察值为M,则10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总数约为2.5M×105个B.在“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实验中,可用吸虫器采集小动物C.在设计构建生态缸时,应尽量放置更多的生产者以保证能量的供应D.在设计农村沼气工程时,只需遵循整体、循环原理三、解答题17.某县的“稻-鱼-蛙共生系统”立体农业有1300多年的历史,其中稻田为田鱼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虫类、杂草等饵料,田鱼则促进了稻田的养分循环,对水稻病虫害和田间杂草起到控制作用。“稻-鱼-蛙共生系统”大大减少了饲料、化肥、农药的投入,最终达到“鱼增产、粮稳定、品质优”的成效。如图为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图解,请据图回答问题:(1)病虫害和田间杂草会抑制水稻种群数量,它们属于 (密度或非密度)制约因素。(2)流经“稻-鱼-蛙共生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 。当日照时间达到一定长度时,鱼才能够产卵,该现象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3)与水稻单一模式相比,“稻-鱼-蛙共生系统”模式一般不会暴发大规模的病虫害,原因是 。(4)图中碳在A、B、D之间主要以 形式进行传递。若鱼类摄入的能量为akJ,其粪便中的能量为bkJ,某微生物将其粪便分解,则该微生物从鱼同化量中获得的能量为 kJ。(5)若要调查养殖区浮游动物的密度,应该用 的方法,并使用 进行计数。(6)立体农业是运用了群落的 。18.下图是培养耐盐植株的实验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一定的 (填激素名称)等条件的诱导下,已经分化的细胞可以经过脱分化,即失去特有的结构和功能,转变为未分化的细胞,进而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的特点是 。(2)将愈伤组织经再分化形成根芽的过程一般 (填“不需要”或“需要”)提供光照,原因是 。用射线处理愈伤组织而不直接处理茎段的原因是 。(3)培育脱毒苗时,一般选择植物的分生组织(如茎尖)进行组织培养,理由是 。(4)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也能培育耐盐植株,该技术的原理是 。(5)无菌技术也是成功诱导出耐盐植株的重要因素,下列各项中用化学药剂进行消毒的是 。(填序号)。①培养皿②培养基③实验操作者的双手④三角锥瓶⑤接种环⑥茎段(外植体)19.2024年3月,四川雅江县发生森林火灾,烧毁逾100万公顷土地,导致黄喉雉鹑、雪豹等大批标志性物种以及大量珍贵植被受损。回答下列问题:(1)山火有地下火、地表火和树冠火,这是由森林群落的 结构决定的。重度火灾过后的森林比自然林更容易遭受外来物种入侵,请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2)森林植被大量生长,森林逐渐变得郁闭,枯枝落叶积累,易发生自然火灾,火灾发生后,有利于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森林面貌逐渐恢复。据此完善下列模型:① ;② 。(3)火灾时刺鼻的烟味和火光分别给森林中的动物传递了 和 信息,使一部分动物逃生。森林中的捕食者根据食性情况可分为泛化种(食性广泛的物种)和特化种(只捕食特定猎物的物种)。泛化种的存在会增加物种的多样性,其意义是 。(4)对于因严重火灾导致大部分植被被破坏的地区,通过植树造林可加快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植树时应按适宜的比例选择多种适应该地区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被,这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 原理(答两点)。20.湿地生态系统是湿地植物、栖息于湿地的动物、微生物及其环境组成的统一整体。湿地具有改善水质,调节小气候等功能。(1)湿地中动植物种类多,白鹭在繁殖季节会出现“交颈相偎”的画面,这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信息,该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 (一定或不一定)呈上窄下宽的金字塔形。(2)研究人员对该湿地其中一条食物链上甲、乙、丙三种生物的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单位为×103J/hm2·a-1)结果如下表。由表中可以看出,甲与乙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明显小于10%,最可能的原因是 。丙摄入的能量中,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 ×103J/hm2·a-1。生产者甲 乙 丙固定的能量 摄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 摄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24500 105 75 71.5 8.44 5.5 4.38(3)湿地具有较为丰富的鱼类资源,同时也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的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人类对湿地的保护使野生动物种类增加,不仅丰富了物种多样性,同时也丰富了 多样性。四、实验题21.使用日益广泛的手机,在方便人们通讯联络的同时也成为细菌等病原体传播的途径。为了解手机上细菌的情况,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1)取附着在手机上细菌进行取样培养后,对菌液进行系列梯度稀释的目的是 。(2)A平板上生长的菌落有多种形态。若要使菌落能在A平板上生长,下列培养基组分中最合理的是 (选填“甲、乙、丙”),原因是 。可采取 来检测培养基A制备是否合格。培养基编号 培养基组分甲 蔗糖、NaC1、琼脂、水乙 牛肉膏、蛋白胨、NaCl、琼脂、水丙 牛肉膏、蛋白胨、NaCl、蔗糖、水(3)初筛后将平板B的菌落通过“影印”方法接种到C培养基上培养,使C培养基对应位置上出现相同菌落。然后用伊红-美蓝染液对C进行染色,根据染色后D中出现的结果,可判断平板B中 ( 选填图中数字)是大肠杆菌的菌落。(4)某同学采用平板划线法进一步纯化大肠杆菌,接种培养一段时间后,发现第一划线区不间断长满菌落,第二划线区上几乎无菌落,产生此情况的可能原因 。参考答案1.D2.D3.A4.B5.C6.A7.D8.D9.C10.B11.B12.B13.AC14.ACD15.BCD16.CD17.(1)密度(2) 虫类、杂草等饵料中的化学能 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3)“稻-鱼-蛙共生系统”中生物种类更多,食物网更复杂,自我调节能力更强(4) 含碳有机物 0(5) 抽样检测 显微镜(和血细胞计数板)(6)空间结构及群落的季节性18.(1) 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高度液泡化,无规则无定形的薄壁组织(2) 需要 叶绿素的合成需要光照 愈伤组织细胞分裂能力强,易诱发突变(3)该部位携带病毒少或不携带病毒(4)细胞膜的流动性、植物细胞的全能性(5)③⑥19.(1) 垂直 重度火灾过后的森林物种丰富度降低,营养结构简单,抵抗力稳定性降低,因此更容易遭受外来物种入侵(2) 林下光照减少 土壤中无机养料增加(3) 化学 物理 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4)自生、协调20.(1) 行为 一定(2) 一部分能量被用于与乙同一营养级的其他生物获取 1.12(3) 直接和间接 遗传/基因21.(1)将微生物分散成单个细胞,进而获得单个的菌落(2) 乙 培养基乙含有碳源、氮源、水、无机盐这几类营养物质,且加入了琼脂作为凝固剂,可以达到实验效果 将培养基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检测其是否杂菌生成(3)3(4)第一次划线后接种环灼烧后没有冷却;未从第一次划线区开始划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