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二调考试生物试卷(有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二调考试生物试卷(有答案)

资源简介

安徽省阜阳市三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二调考试生物学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图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示意图,图中a、b、c代表内环境的组成成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中的葡萄糖可以通过b进入骨骼肌细胞
B.静脉注射的药物经过a→b,再进入细胞发挥药效
C.c中的胃蛋白酶能将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被细胞吸收
D.a中的抗体可与病原体特异性结合,抑制病原体的增殖和对细胞的黏附
2.延髓位于脑干与脊髓之间,主要调节内脏活动。当血压升高时,动脉血管壁上的压力感受器产生兴奋,引起副交感神经活动增强,交感神经活动减弱,导致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反之,则心率加快,血压回升。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均属于传入神经
B.人体的意识能够控制心肌的收缩或舒张
C.该过程对动脉血压的调节属于负反馈调节
D.脊髓属于中枢神经系统,是调节心脏功能的中枢
3.如果人体感觉到情绪压力,下丘脑会释放肾上腺素、皮质醇等。在典型的应激反应中出现压力时,皮质醇水平会快速上升,又会在压力消退后快速回落到正常水平。长期压力效应会导致皮质醇分泌过多,抑制细胞因子的合成和释放从而降低机体免疫力,相关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面对短期压力时,交感神经兴奋,激素a的分泌量增加
B.性激素与激素b的分泌过程都存在图示的分级调节系统
C.图中,调节激素a的分泌速度比调节激素b的分泌速度快
D.激素a与甲状腺激素在血糖调节方面的作用效应相抗衡
4.巨噬细胞对癌细胞的靶向追踪行为并不完全依赖于癌细胞生化信号,胞外基质介导的力学信号也起着重要作用。直肠癌细胞(CRC细胞)对胞外基质的牵引力会极大地影响巨噬细胞的靶向效率,具有更高转移潜能的CRC细胞能够通过减弱牵引力,以达到躲避巨噬细胞的目的,从而增强其免疫逃逸能力。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巨噬细胞属于淋巴细胞,几乎分布于机体的各种组织中
B.巨噬细胞细胞膜上有多种抗原的受体以便呈递不同抗原
C.更强的胞外基质力学信号能够导致更强的巨噬细胞响应
D.癌细胞免疫逃逸的机理可能与其过量表达正常的HLA有关
5.植物当土壤水分胁迫开始时,干旱刺激根合成脱落酸(ABA)并运送到叶片,促使气孔关闭。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体内的脱落酸可对抗赤霉素的某些生理功能
B.叶和绿色果实内的脱落酸均由根合成并运输而来
C.根产生并运输到叶的ABA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
D.ABA能缓解干旱条件下植物因蒸腾作用引起的水分丢失
6.分布于某高原的林下低矮常绿小灌木龙棕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下图为该种群年龄结构分布图,分为幼龄阶段(Ⅰ~Ⅱ级)、成龄阶段(Ⅲ~Ⅶ级)、老龄阶段(Ⅷ~Ⅹ级),数字代表株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龙棕种群数量的改变会影响其所在群落的演替
B.龙棕种群的年龄结构预示着龙棕种群的数量必将增加
C.龙棕种群的年龄金字塔左右对称,说明其性别比例为1∶1
D.气温、干旱等因素是影响龙棕种群密度的密度制约因素
7.原产于地中海沿岸的常绿灌木岩蔷薇,在其种子成熟时,枝叶里挥发性精油的储量增加,在骄阳照射且气温超32℃时,岩蔷薇就会自燃,与其一起生长的植物甚至周边大量植物将无一幸免,而其带有防火外壳的种子全部掉到灰烬中。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与岩蔷薇一起生存的植物多数存在互利共生或原始合作关系
B.在岩蔷薇引发燃烧的区域中再次出现各种生物属于次生演替
C.岩蔷薇种群生态位是长期与其他生物及无机环境协同进化的结果
D.夏季干旱区域因为自燃使岩蔷薇群落中的物种数量可能相对较少
8.生态系统中的分解作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综合性过程,其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一般来说,在高温、高湿度地带的土壤中易积累有机质
B.生态系统各营养级的同化量都有一部分流向分解者
C.受水浸泡的沼泽土壤不适宜用来开发成有机肥料
D.枯枝落叶层中生活着多种食碎屑动物,它们属于消费者
9.下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其中字母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序号①~⑤和⑦表示CO2的排出量或吸收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碳循环的实质是CO2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反复循环的过程
B.碳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循环所涉及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C.若用图中的数字构建碳中和数学模型,则该数学模型是④=① + ② + ③ + ⑤ + ⑦
D.为了实现碳中和,主要应增加④过程,减少⑦过程
10.绿色发展按下“快进键”,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快车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深深镌刻进中华民族的血脉基因。下列有关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数量增加不会引起粮食匮乏、自然资源枯竭等问题
B.大气中的臭氧层被破坏是导致雾霾、酸雨频发的主要原因
C.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实现了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循环
D.对森林和草原进行科学化的管理有利于提高生物多样性
11.蓝莓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是世界粮农组织推荐的五大健康水果之一。制作蓝莓果醋的工艺流程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①处加入果胶酶有利于出汁,还能提高酒的透明度
B.可通过直接观察气泡产生情况来判断蓝莓果酒发酵的进程
C.由果酒发酵转为果醋发酵时,要降低发酵温度,注意通气
D.果酒发酵和果醋发酵过程中,二者发酵液的pH均会减小
12.空气细菌总数测定主要有自然沉降法和撞击法。自然沉降法是让空气中的细菌自然降至琼脂平板表面,撞击法是将一定量空气以较高的流速喷射撞击到琼脂平板上,空气中的细菌即留滞在琼脂表面。关于自然沉降法和撞击法,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用于检测空气细菌总数时都需对不同方位和高度的空气进行采样
B.撞击法对洁净空气中细菌总数的测定比自然沉降法更准确
C.两种方法均可使用无选择性的牛肉膏蛋白胨细菌培养基
D.用两种方法取样后在琼脂平板上形成的菌落均为单菌落
13.甲型H1N1流感病毒表面的神经氨酸酶有4个抗原决定簇,一种抗原决定簇只能刺激机体产生一种抗体(Ab)。由多种抗原决定簇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称为多克隆抗体。如图为制备多克隆抗体和单克隆抗体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多克隆抗体的产生需要多种B细胞参与
B.诱导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只能用灭活病毒诱导法
C.①②都要在96孔板上用相同的选择培养基培养,用相同的方法筛选
D.甲型H1N1流感病毒部分抗原结构改变后,会出现多抗失效而单抗有效的情况
14.目的基因和载体如果用同一种限制酶处理,连接时会出现正、反接的情况,为鉴定筛选出的表达载体中是否含有正确插入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拟设计引物进行PCR后,结合电泳技术鉴定,图示为甲、乙、丙3条引物在正确重组质粒中的相应位置,其中目的基因为长度300bp的片段。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PCR复性温度不宜太低,避免引物错配和模板链形成双链
B.电泳条带迁移的位置和速度与DNA分子的大小和构象有关
C.选取引物甲、丙,扩增出450bp长度的片段时,可以说明目的基因正接
D.选取引物甲、乙,扩增出400bp长度的片段时,可以说明目的基因反接
15.研究人员利用 CRISPR 基因编辑技术,成功修复了人类早期胚胎中肥厚心肌病相关的基因MYBPC3的突变,且定向非常准确,未出现“脱靶”效应。这项研究在攻克用基因组编辑技术治疗人类遗传病的若干技术问题的同时,也引起了一些伦理方面的争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用该技术编辑少量的细胞就可对某些遗传病进行治疗
B.使用该技术修复的心肌细胞可以用于心脏治疗性克隆
C.该技术潜藏着难以预测的、巨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
D.随着技术成熟,可以设计“完美婴儿”,促进人类进步
二、解答题
16.人造光是代谢紊乱的高危因素,光代谢调节的神经机制仍然难以捉摸。我国学者为揭示夜间光照影响血糖代谢的途径进行了系列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探究夜间光照对血糖代谢的影响实验
①实验思路与结果
分组编号 处理 结果
夜晚组 D1 ?
D2 不处理
D3 手术切除BAT+光处理
注:实验时长3.5 h,实验小鼠禁食2 h后注射等量的葡萄糖溶液,检测并记录相关指标。BAT是棕色脂肪组织,位于肩胛间,利用葡萄糖、脂肪快速产热,是维持体温的重要组织。基因Pgc -1α、CoPase和Pcpcb是肝脏细胞中参与非糖物质向葡萄糖转化过程的关键基因。
②实验完善与分析
D1组的实验处理是 ,实验小鼠禁食2 h的目的是 。夜间光照能 (填“增加”或“减少”)BAT对糖的利用, (填“促进”或“抑制”)肝脏细胞升高血糖,进而 (填“促进”或“抑制”)机体血糖的代谢能力。
(2)探究夜间光照对棕色脂肪细胞的影响实验
在黑暗条件下刺激小鼠支配BAT的交感神经使其兴奋,BAT的温度明显降低;给小鼠注射 阻断剂,则光照条件下BAT的温度基本不变。这说明夜间光照对BAT代谢的神经调节途径可能是:光→ →下丘脑→交感神经→BAT。
(3)讨论与建议
夜间长期暴露于人造光下会显著增加糖尿病的患病风险,其可能机制是 。请提出一个有关光调节血糖代谢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
17.植物生长素具有“酸生长”调节机制,如图1所示。低浓度生长素引起细胞膜外pH降低,促进根生长,高浓度生长素引起细胞膜外pH升高,抑制根生长。为研究图1中F1和T1在该机制中的作用,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2,其中根长增长率=施加高浓度生长素组根长增长量/未施加生长素组根长增长量。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生长素与TMK的复合物诱导H+-ATP酶在 的同时将H+运出细胞,pH下降,使细胞壁酸化,从而实现细胞的酸生长。下列能支持酸生长的证据是 。
A.酸性条件下生长素结构改变,不易和受体结合
B.生长素诱导的胚芽鞘生长可被中性缓冲液抑制
C.降低细胞质的pH能促进生长素响应基因的表达
D.促进细胞H+外排的物质,也能促进胚芽鞘的生长
(2)图2中,生长素与F1和T1结合后经信号转导,对根的生长效应分别是 、 (填“促进”或“抑制”),依据是 。
(3)从时间上看,F1和T1参与的生长素响应过程有快慢之分,结合图1推测存在差异的原因是 。
(4)综上可知,生长素调节植物生长的过程中有多种受体参与,其生理意义是 。
18.下图为某池塘内鲤鱼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的比值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小组在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水域中鲤鱼的种群密度时,发现调查结果偏大,则可能的原因有 。
(2)图中0~d时间段内,鲤鱼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为 ,在 时期种群数量最少。
(3)图中a、b、c三个时期中,处于 时期的鲤鱼种群年龄结构类型相同。图中a时期和b时期,鲤鱼种群的增长率 (填“相等”或“不一定相等”);c时期鲤鱼种群的增长率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0。
(4)水域生态系统受到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等污染时仍能保持相对稳定,但当污染超过一定程度时,水域生态系统就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出现这两种现象的原因是 。某些大型鱼类体内的137Cs浓度比鲤鱼高出一个数量级,原因是 。
19.麋鹿喜好沼泽湿地生境,以青草和水草为食。为了保护麋鹿,需要为其提供适宜的栖息地和食物来源。这包括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提供充足的水草资源,以及保护麋鹿不受人类活动的干扰。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减少人类活动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综合整治时,主管部门将某些区域划定为野生动物禁猎区,这种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属于 。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这是群落中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之间 的结果。
(2)研究人员利用无人机+红外热成像技术调查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麋鹿的种群数量。保护麋鹿需要调查 (答出3点)等种群数量特征。与标记重捕法相比,采用无人机+红外热成像技术调查的优点是 。自然保护区恢复过程中,对麋鹿的保护是重中之重,必须尽快改善其栖息环境以提高其 ,从而提高麋鹿的种群数量。
(3)下图是某湿地自然保护区恢复过程中,能量流动的关系(单位:×103kJ·hm-2·a-1)。

据图可知,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 kJ·hm-2·a-1。能量在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 (保留1位小数)。
(4)湿地生态系统中的植物通过 吸收CO2,并将碳储存在植物的根、茎、叶、果实内。碳在群落内部以 的形式传递,并使其中的能量沿着 流动,还有部分能量流向分解者。在这个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相互依存体现在 。
20.花青素是一种天然色素,广泛存在于多种植物的花朵、果实和叶子中。花青素能够清除自由基,有助于保护视网膜,抑制癌细胞生长等作用。紫色西红柿经基因编辑后可产生比普通西红柿多9倍的花青素,下图是花青素基因(S)的cDNA(某种生物发育某个时期的 mRNA 经逆转录产生的互补DNA)和 Ti质粒图。回答下列问题:
(1)紫色花青素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的 。
(2)紫色花青素能够清除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自由基损容易损害细胞的作用原理是 (答2点)。紫色花青素抑制癌细胞生长可使其细胞周期 (填“缩短”“延长”或“不变”)。。
(3)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最好选择限制酶 切割 S基因的cDNA 和 Ti质粒,以保证目的基因与载体定向连接,从而提高重组效率。利用PCR 技术扩增花青素基因的cDNA时,需要 种引物,一般还需要往 PCR 反应缓冲液中加入Mg2+,其原因是 。PCR扩增的产物进行电泳时,发现除了目标序列外还有很多非特异性条带,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有 (答2点)。
(4)花青素的合成途径涉及多个基因,其中包括转录因子,这些转录因子可以激活或抑制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增加花青素的产量的措施有 (答1点)。
参考答案
1.C
2.C
3.D
4.A
5.B
6.A
7.A
8.B
9.A
10.D
11.C
12.D
13.A
14.C
15.D
16.(1) 光处理 控制实验小鼠初始血糖浓度一致 减少 抑制 抑制
(2) 交感神经释放的神经递质受体(或交感神经释放的神经递质) 视觉感受器(或视网膜上感光细胞或视网膜上感受器)→视神经或传入神经
(3) 人造光通过神经调节途径减少BAT对糖的利用,抑制机体血糖代谢能力,使血糖浓度升高 探究夜间使用人造光的光质(或光照强度或光照时间)对血糖代谢的影响(或探究夜间光照影响血糖代谢过程中BAT与肝脏细胞之间的关系或探究夜间光照影响血糖代谢过程中,如何排除动物激素的干扰,合理即可)
17.(1) 水解ATP BD
(2) 抑制 抑制 图2结果显示两种缺失突变体的根生长增长率均大于野生型
(3)生长素与F1结合后直接促进了H+向膜内的转运,而生长素与T1结合后需要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促进H+向膜内的转运过程
(4)这种多重调节过程实现了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精准调控,有利于植物的正常生长
18.(1)标记物过于醒目,被标记的个体容易吸引天敌的捕食;被标记的个体难以被二次捕捉
(2) 先增加后减少 d
(3) a、b 不一定相等 小于
(4)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137Cs属于放射性物质,存在生物富集现象,某些大型鱼类捕食鲤鱼,137Cs随着食物链在某些大型鱼类体内富集
19.(1) 就地保护 协同进化
(2) 种群密度、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答出3点即可) 可减少对动物产生的惊扰和伤害 K值(或环境容纳量)
(3) 1.29×105 15.6%
(4) 光合作用 有机物 食物链(网) 物质是能量的载体,能量为物质循环提供动力
20.(1)液泡
(2) 攻击生物膜,损伤生物膜结构与功能;攻击DNA,引起基因突变;攻击蛋白质,使蛋白质活性降低 延长
(3) XbaI、HindⅢ 2 DNA 聚合酶需要Mg2+激活 引物设计太短(或引物特异性不强,即与非目的序列有同源性)、两引物之间碱基互补配对(形成引物二聚体)、复性温度过低、Mg2+浓度过高、DNA模板出现污染等
(4)激活或增强西红柿中花青素合成的相关基因;编辑转录因子的基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