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二 山脉纵横交错,构成地形骨架通过地图和相关材料,归纳我国地形的主要特征。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类型的主要特征。《大中国》视频、《艄公谣》视频和“中国主要地形分布图”、“中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图”等相关材料。视频欣赏:播放央视录制的大型旅游节目《北纬30°中国行》宣传片,让学生欣赏祖国大好河山。问题引领:摄制组从舟山群岛出发,沿北纬30°一路西行,沿途都经过哪些地形区?需要穿越哪些主要山脉?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学习中国的主要地形区。(三)山脉纵横交错,构成地形骨架引导学生读教材第28页图2.4和第29页图2.5,指出我国主要地形区,完成教材第30页“活动”。活动1.山脉的走向是指山脉总体延伸的方向。读图2.4,找出我国不同走向的主要山脉。例:东西走向的山脉主要有:天山山脉—阴山山脉,昆仑山脉—秦岭—大别山,南岭。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主要有: 。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主要有: 。南北走向的山脉主要有: 。弧形山脉: 。(总结)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主要有:台湾山脉,长白山脉—武夷山脉,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主要有:小兴安岭、阿尔泰山脉、祁连山脉。南北走向的山脉主要有:贺兰山、横断山脉。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活动2.在教材第28页图2.4上,用不同颜色的彩笔,分别将近似东西走向和南北走向的山脉连接起来。概括山脉连接以后形成的图形特点。(总结)这些山脉将大地分割成许多网格。活动3.在教材第29页图2.5中,找出我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以及主要丘陵的名称并记忆位置。(总结)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丘陵:东南丘陵。活动4.观察在活动2中画出的中国地形网格,在图中分别找出我国的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将找到的地形区名称填写在教材第30页表2.1中。目的是进一步理解山脉是地形区的分界线。(总结)山脉 两侧的地形区西侧 东侧大兴安岭 内蒙古高原 东北平原巫山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横断山脉 青藏高原 云贵高原雪峰山 云贵高原 东南丘陵山脉 两侧的地形区北侧 南侧天山山脉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秦岭 黄土高原 四川盆地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 塔里木盆地 青藏高原 结合在活动2中用彩笔描画的内容,概括我国地形的分布特征。(总结)纵横交错的山脉就像大地隆起的脊梁,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将大地分割成许多网格;在山脉构成的网格中,镶嵌着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等地形类型。第一节地形(2)请完成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