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二 我国第一大河——长江1.运用地图说出长江源头、入海口、所流经省区和地形区等基本概况。2.运用地图归纳长江上游、中游和下游的水文特征,分析长江在水能和航运方面的巨大作用以及开发利用现状。3.通过对长江开发利用中生态环境问题的探讨,树立因地制宜、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理念。1.长江的概况;长江各河段的水文特征;长江被称为“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的原因。2.分析长江各河段的水文特征;分析长江面临的问题和治理措施。《长江之歌》《长江流域水系》视频、“长江流域水系图”、“长江干流地形剖面示意图”、“中国地形的分布图”、“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图”、“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中国温度带的划分图”、“中国人口的分布图”等相关材料。播放《长江之歌》视频,用以营造学习气氛,激发学生了解长江的学习欲望。教师:长江经常出现在我国的古诗词和文学作品里,也常常被用来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诗仙”李白漫游山川,写下许多关于长江的佳句。请说出李白关于长江的诗句。学生: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学生: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学生: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教师:这些诗句描写的是长江哪个河段的景象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长江,一起认识长江,了解长江的开发与治理。(二)我国第一大河——长江1.读图标画说概况本部分要求学生掌握:一是长江发源地、注入的海洋;二是流经的省区、地形区、干湿地区;三是长江的主要支流。(拓展)教师出示河流的简图,展示河流的支流、干流等相关概念。干流是此河道体系中级别最高的河流,它从入海口一直向上延伸到河流源头。支流是指汇入另一条河流(或其他水体)而不直接入海的河流。教师:结合教师提供的材料,概括为什么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河流 干流长度/千米 流域面积/ 万平方千米 平均流量/ (立方米/秒)黄河 超过5400 75 1820长江 超过6300 约180 31060珠江 2190 45 11070黑龙江 3420 162 8600淮河 1000 18 1110 学生:(总结)长江是我国流程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流量最大的河流。(1)流程最长教师:“你从雪山走来……你向东海奔去”是歌曲《长江之歌》中的歌词。阅读教材第45页和第46页图2.23,回答下列问题。①长江发源地“雪山”指哪一座山脉?②长江注入哪个海洋?③长江干流全长多少千米?学生:(总结)①长江发源地是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②长江注入东海。③长江干流全长超过6300千米。教师:读教材第29页图2.5,用笔自长江发源地描画到入海口,观察长江干流流经的地形区。学生:(总结)长江干流发源于青藏高原,向南穿过横断山脉,进入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再向东穿过巫山,流经长江中下游平原,最后注入东海。教师:读教材第46页图2.23,用笔自长江发源地描画到入海口,观察长江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学生:(总结)自西向东流经青海、四川、西藏、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共11个省级行政区。(2)流域最广、流量最大教师:读教材第46页图2.23,并结合第32页图2.8,回答下列问题。①找出长江主要支流名称并用笔沿支流流向描画出来。②找出长江流域大部分区域的年降水量范围。③为什么长江是我国流量最大的河流?学生:(总结)①长江支流有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汉江、赣江等。②长江流域大部分区域的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③长江流域支流众多,流经地区降水丰沛,汛期长,流量大。2.综合思维析开发本部分要求学生掌握:一是长江上中游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二是长江被誉为“黄金水道”的原因。宜采用探究活动形式。教师:读教材第46页图2.23,找出宜昌、湖口并用笔描画出来,认识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学生:源头至湖北宜昌为上游,宜昌至江西湖口为中游,湖口至入海口为下游。活动1.长江的水能教师:判断河流水能资源是否丰富,一是看河流水量的大小;二是看河流的落差。请阅读教材第46页并结合第47页图2.24,完成下列探究。(1)长江水能资源丰富吗?体现在什么方面?(2)长江大型水电站在哪个河段比较多?(3)该河段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什么?(4)在教材第46页图2.23中标画三峡、葛洲坝等水利枢纽。学生:(总结)(1)长江上中游水位落差很大,蕴藏丰富的水能资源。我国在这些水位落差大的河段修建了一系列大型水电站。(2)长江大型水电站主要分布在上游河段。(3)长江上游流经我国地势的第一、二级阶梯,落差达5000多米;支流众多,流量大,水能资源丰富。(4)略。(拓展)三峡水电站大坝高181米,长2335米,投资1352.66亿元人民币,2018年发电量突破1000亿千瓦时(相当于3000万吨煤的发电量),是全世界最大的水力发电站和清洁能源生产基地。现在,长江干流建设运营6座巨型梯级水电站——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三峡、葛洲坝,通过这6座巨型电站联合调度,年均发电量可达3000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煤约9045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约24840万吨,形成世界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过渡)“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是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到扬州的诗句,说明唐代长江水运已经成为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为什么长江能成为我国的“黄金水道”?活动2.长江是“黄金水道”教师:读教材第47页图2.25并结合第29页图2.5、第35页图2.11、第15页图1.12,完成下列探究。(1)长江中下游主要流经哪些地形区?流速有何特点?(2)长江中下游主要位于哪个温度带?有无结冰期?(3)长江流域的人口分布是稠密还是稀疏?(4)从自然和社会经济原因两方面,归纳长江成为我国“黄金水道”的原因。学生:(总结)(1)长江中下游主要流经长江中下游平原,流速平缓。(2)长江中下游主要位于亚热带,无结冰期。(3)长江流域人口分布稠密。(4)长江成为“黄金水道”的自然原因:干流横贯东西,宜宾以下四季通航,江阔水深,终年不冻,支流众多,干支流通航里程约7万千米,形成纵横广阔的水运网,既沟通内地和沿海,又联系南北广大地区。社会经济原因:流域内人口稠密,工业中心和城市众多,经济发达,运输需求量大。(拓展)教师展示教材第103页图4.23。长江干流航线与京广、京九、京沪等多条铁路干线以及京杭运河相交,实现“铁水联运”,是当之无愧的“黄金水道”。(过渡)长江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可是长江的水能仅开发利用了8.6%,长江航道也有一定的障碍,巨大的水能资源和航运功能还没有开发出来。我们要对长江进行综合治理,才能发挥其更大的潜能。3.兴利除弊说治理本部分要求学生掌握:长江中游“九曲回肠”的治理。宜采用教材图文和教师提供的相关材料,引导学生进行材料分析,并归纳出长江各河段的综合治理措施。“裁弯取直”——荆江的治理读教材第48页图2.27并结合教师提供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长江水患一直是影响长江流域发展的一大危害。古往今来,长江流域发生过多次大洪水。“万里长江,险在荆江”,在历次长江特大洪水中,荆江都是灾情严重的河段。教师:读教材第48页图2.27并结合材料,分析荆江河段容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原因。学生:荆江河段河道弯曲,地势低洼,水流不畅,容易积水;加上长江中游围湖造田等导致蓄洪调洪能力下降,因此雨季易发生洪涝灾害。教师:李白的“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即是对该河段水流变化的描述。你认为治理荆江河段洪涝灾害可采取的措施有哪些?学生:筑堤防洪、分水蓄洪,河道裁弯或清淤等。教师:结合教材第49页“活动”,回答下列问题。①长江流域的生态和环境问题有哪些?②长江上游与中下游的生态问题之间有联系吗?为什么?③长江各段治理措施有何不同?学生:(总结)①长江上游水土流失,中下游泥沙淤积、洪涝灾害、水污染等。②上游森林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引起中下游的河道泥沙淤积、洪涝灾害等。③上游退耕还林还草、营造防护林,保持水土;中下游兴建分洪、蓄洪工程,疏通河道、裁弯取直加固大堤、退田还湖等,治理洪涝灾害;入海口及沿海地区加强水污染治理。(结束语)长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经过沿江各省的共同努力,今日长江水变清了,岸变绿了,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增强了。第三节河流(2)请完成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