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一、我会填。1.(2024四上·桐乡期末)声音是由于物体的 而产生的。声音可以在 体、 体和固体中传播。我们的喉咙里有一个能够发出声音、控制声音的器官叫 。【答案】振动;液;气;声带【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声音是通过介质传播的。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着四面八方传播的。声音其实是一种能量,我们看不见。摸不着,但是我们的耳朵能感受到声音。我们的喉咙里有一个能够发出声音、控制声音的器官叫声带。2.(2024四上·桐乡期末)不同食物中含有不同的营养物质。像花生、肥肉中含 较多,馒头、米饭等食物中含 较多。【答案】脂肪;糖类【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解析】【分析】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包括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无机盐以及水,不同的食物营养成分对人体各有不同的作用。不同食物中含有不同的营养物质。像花生、肥肉中含脂肪较多,馒头、米饭等食物中含糖类较多。3.(2024四上·桐乡期末)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使 进入血液,同时排出 。【答案】氧气;二氧化碳【知识点】呼吸系统【解析】【分析】通过呼吸系统,人们完成呼吸作用,也就是吸进去氧气,呼出来二氧化碳。4.(2024四上·桐乡期末)拉长的橡皮筋具有 ,释放后可以产生 ;运动的物体也具有 。【答案】弹性;动力;能量【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解析】【分析】像橡皮筋、弹簧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拉长的橡皮筋具有弹性,释放后可以产生动力;运动的物体也具有能量。5.(2024四上·桐乡期末)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 。【答案】摩擦力【知识点】摩擦力【解析】【分析】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产生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称为摩擦力。它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6.(2024四上·桐乡期末)如图所示,模拟肺的是 (填序号,下同),模拟膈肌的是 。【答案】②;④【知识点】呼吸系统【解析】【分析】膈是呼吸运动的重要肌肉,其收缩与放松会改变胸腔容积,进而辅助肺部完成吸气和呼气过程;吸气时,膈收缩下压,胸腔容积扩大,肺部随之扩张,外界气体进入肺;呼气时,膈放松上提,胸腔容积缩小,肺部收缩,肺内气体排出。因此模型中各部分的模拟对应为:①模拟气管(气体进出肺的通道);②模拟肺(气体交换的场所,随胸腔容积变化而扩张或收缩);③模拟胸廓(保护胸腔内器官,其容积随膈的运动变化);④模拟膈肌(通过收缩与放松改变胸腔容积,驱动呼吸运动)。在模拟呼吸的实验中,通常用气球模拟肺(肺随呼吸扩张或收缩,如同气球充气放气);用橡皮膜模拟膈肌(膈肌收缩时向下凸,胸腔容积增大,肺扩张;舒张时向上凹,胸腔容积减小,肺收缩)。二、我会选择。7.(2024四上·桐乡期末)下列选项中,可以减小阻力,提高赛车速度的设计是( )。A.重心很低 B.车身流线型 C.轮胎上的花纹【答案】C【知识点】摩擦力【解析】【分析】轮胎上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力。8.(2024四上·桐乡期末)在设计和制作小车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应该( ) 。A.小组讨论,统一意见,并分工合作B.独自设计和制作,讨论交流太浪费时间C.组长设计并制作,其他人围观【答案】A【知识点】设计小车【解析】【分析】在设计和制作小车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应该小组讨论,统一意见,并分工合作,有利于成功的设计和制作小车,A是正确的选项;BC都不利于成功的设计和制作小车。9.(2024四上·桐乡期末)演奏者在演奏吉他前,都要拧紧或拧松琴弦,这样做主要是调节乐器的( )。A.音量 B.音高 C.音高和音量【答案】B【知识点】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解析】【分析】拧紧或拧松琴弦,改变的是琴弦的松紧程度。琴弦越紧,振动频率越高,音高越高;越松,振动频率越低,音高越低。而音量由振动幅度决定,与松紧无关。因此调节的是音高,故选 B。10.(2024四上·桐乡期末)我们可以用( )检测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A.食盐 B.碘酒 C.醋【答案】B【知识点】淀粉的检验【解析】【分析】米饭遇到碘酒会变成(蓝紫)色,这是因为米饭中的淀粉和碘酒发生化学变化而生成了新的物质。我们可以利用淀粉的这种特性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故选B。11.(2024四上·桐乡期末)小科在科学课上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笔袋,下列操作不规范的是( )。A.测量前,检查指针是否在“0”位置B.视线与测力计平视C.笔袋的重力超出测力计的最大数字【答案】C【知识点】弹簧测力计【解析】【分析】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时应注意:(1)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0”位置;(2)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3)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量。AB选项正确,C选项错误应选择更大量程的测力计。故选C。12.(2024四上·桐乡期末)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长征火箭点火升空时,是靠( )运动。A.弹力 B.反冲力 C.重力【答案】B【知识点】反冲力【解析】【分析】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喷气式飞机、火箭、气垫船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13.(2024四上·桐乡期末)2023年杭州举办第19届亚运会,下面运动项目中没有利用弹力的是( )。A.皮划艇B.撑杆跳高C.跳水【答案】A【知识点】弹力【解析】【分析】运动项目中,A:皮划艇是运动员用船桨划水时,水对船桨的反作用力;B:撑杆是玻璃纤维制作。当撑杆跳高借助杆的弯曲产生的弹力使人高高跃起;C:跳水运动员在跳板跳水时,踩踏跳板产生弹力,帮助运动员跃起跳水。弹性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后会产生的恢复原来形状的力,叫做弹力。故选A。14.(2024四上·桐乡期末)如图所示,B同学在敲击桌面,A同学耳朵紧贴桌面听,两人听到敲击桌面比较清晰的是( )。A.A同学 B.B同学 C.一样清晰【答案】A【知识点】声音的传播【解析】【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且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比气体快、效果更清晰。A 同学通过桌面(固体)传声,B 同学通过空气(气体)传声,因此 A 同学听到的敲击声更清晰,故选 A。15.(2024四上·桐乡期末)下面的操作行为属于增加摩擦力的是 ( )A.锁芯插进钥匙后难以转动,加点机油就好了B.茶瓶盖拧不开了,找块毛巾包住就拧开了C.圆珠笔头装上滚珠【答案】B【知识点】摩擦力【解析】【分析】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生活中我们有时需要增大摩擦力,如鞋底的花纹防滑、茶瓶盖拧不开了,找块毛巾包住就拧开了;有时需要减小摩擦力,如在自行车轴承上加润滑油、锁芯插进钥匙后难以转动,加点机油就好了 、圆珠笔头装上滚珠。故选B。16.(2024四上·桐乡期末)将下列食物在白纸上擦一擦、压一压,会留下明显油迹的是( )。A.橙子 B.土豆 C.花生【答案】C【知识点】蛋白质的检验;食物中的营养【解析】【分析】 将下列食物在白纸上擦一擦、压一压,会留下明显油迹是脂肪的检验方法,花生中含有脂肪,所以花生可以在白纸上留下明显的油迹。17.(2024四上·桐乡期末)下列运动方式属于滚动的是 ( )A.用抹布擦桌子 B.拉动行李箱 C.雨天走路滑倒【答案】B【知识点】运动形式【解析】【分析】不同的物体的运动形式不同,根据物体的运动方式划分,分为平动、转动、摆动、滚动、振动等。用抹布擦桌子、雨天走路滑倒属于滑动;拉动行李箱属于滚动。故选B。18.(2024四上·桐乡期末)用简易肺活量测量袋测量肺活量的过程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呼气的时候要捏紧袋口,避免漏气B.一口气吹完可以再吹一口C.在测量下一次之前,将测量袋往充气的方向卷,直到排出所有气体。【答案】B【知识点】测量肺活量【解析】【分析】肺活量是指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量,要求一口气吹完,若再吹一口会导致数据偏大,不符合测量规范。B 选项做法错误,故选 B。19.(2024四上·桐乡期末)声音在耳的各结构中的传播路径是( )A.声源→中耳→外耳→内耳B.声源→外耳→中耳→内耳C.声源→内耳→中耳→外耳【答案】B【知识点】耳朵的结构【解析】【分析】考查声音传入耳朵的过程,声音通过空气传入外耳,外耳收集声音后传入中耳,导致鼓膜振动,再将振动传入内耳。20.(2024四上·桐乡期末)设计和制作小车中,关于“设计什么、用途什么、要求什么”属于 ( )A.明确问题 B.制定方案 C.实施方案【答案】A【知识点】设计小车【解析】【分析】设计制作小车的基本步骤是: 明确问题、制订方案、实施方案、评估与改进。设计和制作小车中,关于“设计什么、用途什么、要求什么”属于明确问题。故选A。21.(2024四上·桐乡期末)为了使自行车骑行更轻便、安全,设计师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前后轮的轴承部安装了滚珠,可以减小摩擦力,使转动更灵活B.刹车橡皮是用增加压力的方法,增大与钢圈的摩擦力,使自行车很快停下来C.前后轮胎和车把手的表面设计了花纹,可以节省材料,更加美观【答案】C【知识点】摩擦力【解析】【分析】A:轴承滚珠将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减小摩擦力; 正确,B :刹车时用力捏闸,增大压力以增大摩擦力,快速停车;正确。C :轮胎和把手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从而增大摩擦力,防止打滑,而非节省材料或美观。错误。故选 C。22.(2024四上·桐乡期末)我们吃饭的时候要“细嚼慢咽”,“细嚼”这个活动是我们口腔中的( )完成的。A.门齿 B.犬齿 C.臼齿【答案】C【知识点】牙齿【解析】【分析】吃东西时细嚼慢咽,可以减轻胃蠕动的负担,有利于更好地消化食物。老人们常说的“细嚼慢咽”,意思是吃东西的时候细嚼慢咽,可以有助于消化。门齿用来切割食物,臼齿用来咀嚼食物,犬齿用来撕碎食物,在我们的口腔中主要承担“细嚼”任务的牙齿是臼齿。23.(2024四上·桐乡期末)测量摩擦力的大小可以用 ( )A.天平秤 B.水平尺 C.测力计【答案】C【知识点】弹簧测力计【解析】【分析】弹簧测力计由提环、指针、刻度板和挂钩组成。它是测量力的大小的常用工具。测量摩擦力的大小可以用测力计。故选C。24.(2024四上·桐乡期末)健康生活要求我们每天消耗200-350克的新鲜水果,是因为它含有丰富的( )。A.淀粉 B.蛋白质 C.维生素【答案】C【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解析】【分析】新鲜水果富含维生素(如维生素 C、维生素 A 等);淀粉主要来自谷类;蛋白质主要来自肉、蛋、奶。因此选 C。25.(2024四上·桐乡期末)下列四份早餐中,搭配最合理的是( )A.小炒肉、牛奶、牛排 B.薯条、炸鸡腿、咖啡C.鸡蛋、炒青菜、小米粥 D.稀饭、咸菜、可乐【答案】C【知识点】平衡膳食【解析】【分析】A、小炒肉、牛奶、牛排中主要营养物质是蛋白质和脂肪,缺少维生素等,营养搭配不合理,A不符合题意。B、薯条、炸鸡腿、咖啡过于辛辣和刺激,不适合早餐,B不符合题意。C、鸡蛋、炒青菜、小米粥清淡,富含淀粉、蛋白质和维生素,适合早餐,C符合题意。D、稀饭、咸菜、可乐等作为早餐,缺乏必需的维生素和蛋白质等,且可乐中还有磷酸盐,长期食用会导致体内钙大量丢失。D不符合题意。26.(2024四上·桐乡期末)如图所示,在广口瓶内悬挂一个手机,拨通瓶内手机的同时逐渐抽去瓶内的空气,听到的铃声( )。A.越来越弱 B.越来越强 C.强弱不变【答案】A【知识点】声音的传播【解析】【分析】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抽去瓶内空气,介质减少,传声能力减弱,因此铃声越来越弱,故选 A。三、图形题。27.(2024四上·桐乡期末)在下图横线上的括号里填写弹簧测力计各部分名称,图中的重物的重力是_______牛。【答案】3.4【知识点】弹簧测力计【解析】【分析】弹簧测力计是一种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通常是提环、弹簧、刻度盘、挂钩;利用弹簧的受力越大,伸得越长的特性工作的。读数时需明确分度值(如每小格 0.2N),指针指向 3.4N,则重力为3.4 牛)。四、实验探究题。28.(2024四上·桐乡期末)探究“声音”的奥秘。(1)图甲实验中,我们发现,用力拨动尺子发出的声音比轻轻拨动尺子发出的声音(填“强”或“弱”) ,因为用力拨动尺子时,尺子振动的幅度更(填“大”或“小”) 。(2)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尺子,尺子伸出桌面部分的长度越长,振动越 (填“快”或“慢”),音高越 。(填“高”或“低”)(3)我们改变电视机的音量时,改变的是声音的 。(填“强弱”或“高低”)(4)图乙为三个形状完全相同的杯子,杯子里的水量不同,用小木棍分别敲击三个杯子的杯口, 号杯子发出的声音最高。(5)如图:在探究“物体是怎样发出声音的”实验中,在鼓面上放豆子是为了 。【答案】(1)强;大(2)慢;低(3)强弱(4)①(5)更清楚的观察到物体的振动【知识点】声音的强弱;声音的高低【解析】【分析】(1)声音的强弱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当用力拨动尺子时,尺子的振动幅度比轻轻拨动时更大,因此发出的声音更强。(2)用相同的力拨动同一把钢尺时,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会影响振动快慢:伸出越长,钢尺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音调越低;伸出越短,钢尺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3)音量是声音强弱的直观描述。改变电视机的音量时,本质上是改变了声音的振动幅度,从而改变了声音的强弱。(4)三个形状相同的杯子,装水量不同时,用小木棍敲击,杯子和水的整体振动产生声音:水越多,整体质量越大,振动越慢,声音越低;水越少,整体质量越小,振动越快,声音越高。因此,①号杯子(水量最少)发出的声音最高。(5)在 “探究物体怎样发声” 的实验中,鼓面的振动很轻微,不易直接观察。在鼓面上放豆子后,鼓面振动会带动豆子跳动,豆子的跳动将鼓面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更清晰地观察到振动现象,这种方法叫 “转换法”。(1)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用力拨动尺子时,尺子振动的幅度更大,因此用力拨动尺子发出的声音比轻轻拨动尺子发出的声音(强。(2)用相同的力拨动同一把钢尺,尺子伸出的长度越长,振动越慢,发出声音越低;尺子伸出的长度越短,振动越快,发出声音越高。(3)音量指声音的强弱,因此我们改变电视机的音量时,改变的是声音的强弱。(4)图乙为三个形状完全相同的杯子,杯子里的水量不同,用小木棍分别调击杯子时,杯子振动发声,杯中的水越多,振动越慢,声音越低;杯中的水越少,振动越快,声音越高。所以①号杯子发出的声音最高。(5)在探究“物体是怎样发出声音的”实验中,鼓面振动不明显,因此在鼓面上放豆子是为了更清楚的观察到物体地振动。五、每年的春、冬季都是流感高发季节,除了戴口罩、勤洗手等预防措施以外,合理饮食、增强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也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29.(2024四上·桐乡期末)人呼吸时,一呼一吸算呼吸 次。【答案】1【知识点】呼吸的形成【解析】【分析】呼吸是指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包括吸气(外界气体进入肺部)和呼气(肺部气体排出体外)两个连续的动作。这两个动作共同构成一次完整的呼吸过程,因此一呼一吸合并计数为 1 次呼吸。30.(2024四上·桐乡期末)为了抵御新冠病毒,小林每天跑1500米增强体质,跑步时呼吸次数增加的原因是( )。A.人体紧张 B.耗氧量增加 C.心跳加快【答案】B【知识点】呼吸次数【解析】【分析】跑步时身体耗能增加,耗氧量大幅上升,呼吸次数增加可加快氧气吸入和二氧化碳排出,满足身体需求。故选 B。31.(2024四上·桐乡期末)跑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氧气,____________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A.鼻腔 B.气管 C.肺【答案】C【知识点】呼吸系统【解析】【分析】鼻腔、气管是气体通道,肺是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交换的主要场所;肺泡数量多,表面积大。故选 C。32.(2024四上·桐乡期末)“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经常锻炼身体,能使心肺功能增强B.良好的休息和睡眠,有利于身体健康C.每天锻炼的时间越长,身体越健康【答案】C【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解析】【分析】锻炼需适度,并非时间越长越健康,过度锻炼可能损伤关节、消耗体能。C 选项错误,故选 C。33.(2024四上·桐乡期末)增加锻炼的同时,也要及时补充营养。下列食物中,属于“平衡膳食宝塔”的基础部分是( )。A.猪肉 B.米饭 C.青菜【答案】B【知识点】平衡膳食【解析】【分析】平衡膳食宝塔从下到上(基础到顶层)依次是谷类、蔬菜水 果、肉蛋、奶类、油脂。米饭属于谷类,是基础部分,故选 B。34.(2024四上·桐乡期末)运动的小车也具有能量吗?让我们设计一个撞击实验进行研究。 木板被撞击移动的距离(厘米)第1次 第2次 第3次1号车 12 13 142号车 18 18 193号车 8 4 9(1)从三个不同坡度的斜面释放小车,撞击水平面上的木块,这个实验是 实验。(2)在小车撞击实验中,保持相同条件的是 。A:被撞击木块的大小 B:小车的重量、大小 C:坡度的光滑程度D:坡度的大小 E:小车释放要在同一位置(3)这个实验中用来表示小车具有的不同能量的是( )。A.坡度大小B.小车的速度C.木块被撞击移动的距离(4)从实验分析可知道,坡度大时,木块被撞击滑行的距离长,其原因是( )。A.坡度大时,小车滑下速度快,撞击力强B.坡度大时,小车滑下速度慢,撞击力弱C.坡度小时,小车滑下速度慢,撞击力强(5)在记录表中有一个异常数据,请在表中圈出来。(6)在实验时,我们每辆小车都重复做了3次,这是为了 。【答案】(1)对比(2)ABCE(3)C(4)A(5)圈出“4”(6)减少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准确【知识点】物体在斜面上运动【解析】【分析】(1)对比实验的核心原则是控制单一变量,即每次实验只能改变一个因素,其他条件保持一致,以此确保实验结果的公平性和科学性。本实验为对比实验,其唯一变量是斜面坡度,其他因素均需相同。(2)为保证对比实验的公平性,需严格遵循 “单一变量” 原则:仅改变斜面坡度这一因素,其他条件必须保持一致。因此,在小车撞击实验中,需保持相同的条件包括:被撞击木块的大小、小车的重量和大小、斜面的光滑程度,以及小车释放的初始位置等。这些条件的一致性可排除无关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3)实验中,小车具有的能量大小无法直接观察,需通过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来间接判断:木块移动的距离越远,说明小车撞击时的能量越大;反之,能量越小。这种通过可观测现象反映不可直接测量的量的方法,是科学实验中常用的转换法。(4)坡度大小会影响小车滑下的速度:坡度越大,小车在斜面上受到的重力分力越大,滑下时的速度越快。速度越快,小车具有的动能越大,撞击木块时的冲击力越强,因此木块被撞击后滑行的距离也就越长。(5)实验数据的合理性需结合多次测量结果判断。3 号车的第 2 次实验数据与其他几次数据差距显著,偏离了正常规律,属于异常数据。异常数据可能由操作失误、外界干扰等偶然因素导致,分析时需特别关注并排查原因。(6)每辆小车重复做 3 次实验,目的是减少实验的偶然性。单次实验结果可能受偶然因素(如操作误差、环境干扰等)影响,而多次重复实验可使数据更接近真实规律,从而让实验结论更严谨、可靠,增强说服力。(1)对比实验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这个实验是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即斜面坡度。(2)对比实验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唯一的变量是斜面坡度,其他条件都要保持不变。因此,在小车撞击实验中,保持相同条件的是被撞击木块的大小、小车的重量、大小、坡度的光滑程度、小车释放要在同一位置。(3)这个实验中用来表示小车具有的不同能量的是木块被撞击移动的距离。木块被撞击移动的距离越远,说明小车的能量越大。(4)要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需要给它动力,坡度大时,小车的运动的速度快。从实验分析可知道,坡度大时,木块被撞击滑行的距离长,其原因是坡度大时,小车滑下速度快,撞击力强。(5)根据实验数据可知,3号车第2次实验数据是异常的,与前后的数据差距太大。(6)一般实验我们都会进行两到三次,反复进行多次实验,可以避免偶然因素干扰实验结果,使实验结论更科学、更准确、更有说服力。同理在实验时,我们每辆小车都重复做了3次,这是为了减少实验偶然性的发生,可以让实验更严谨。1 / 1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一、我会填。1.(2024四上·桐乡期末)声音是由于物体的 而产生的。声音可以在 体、 体和固体中传播。我们的喉咙里有一个能够发出声音、控制声音的器官叫 。2.(2024四上·桐乡期末)不同食物中含有不同的营养物质。像花生、肥肉中含 较多,馒头、米饭等食物中含 较多。3.(2024四上·桐乡期末)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使 进入血液,同时排出 。4.(2024四上·桐乡期末)拉长的橡皮筋具有 ,释放后可以产生 ;运动的物体也具有 。5.(2024四上·桐乡期末)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 。6.(2024四上·桐乡期末)如图所示,模拟肺的是 (填序号,下同),模拟膈肌的是 。二、我会选择。7.(2024四上·桐乡期末)下列选项中,可以减小阻力,提高赛车速度的设计是( )。A.重心很低 B.车身流线型 C.轮胎上的花纹8.(2024四上·桐乡期末)在设计和制作小车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应该( ) 。A.小组讨论,统一意见,并分工合作B.独自设计和制作,讨论交流太浪费时间C.组长设计并制作,其他人围观9.(2024四上·桐乡期末)演奏者在演奏吉他前,都要拧紧或拧松琴弦,这样做主要是调节乐器的( )。A.音量 B.音高 C.音高和音量10.(2024四上·桐乡期末)我们可以用( )检测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A.食盐 B.碘酒 C.醋11.(2024四上·桐乡期末)小科在科学课上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笔袋,下列操作不规范的是( )。A.测量前,检查指针是否在“0”位置B.视线与测力计平视C.笔袋的重力超出测力计的最大数字12.(2024四上·桐乡期末)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长征火箭点火升空时,是靠( )运动。A.弹力 B.反冲力 C.重力13.(2024四上·桐乡期末)2023年杭州举办第19届亚运会,下面运动项目中没有利用弹力的是( )。A.皮划艇B.撑杆跳高C.跳水14.(2024四上·桐乡期末)如图所示,B同学在敲击桌面,A同学耳朵紧贴桌面听,两人听到敲击桌面比较清晰的是( )。A.A同学 B.B同学 C.一样清晰15.(2024四上·桐乡期末)下面的操作行为属于增加摩擦力的是 ( )A.锁芯插进钥匙后难以转动,加点机油就好了B.茶瓶盖拧不开了,找块毛巾包住就拧开了C.圆珠笔头装上滚珠16.(2024四上·桐乡期末)将下列食物在白纸上擦一擦、压一压,会留下明显油迹的是( )。A.橙子 B.土豆 C.花生17.(2024四上·桐乡期末)下列运动方式属于滚动的是 ( )A.用抹布擦桌子 B.拉动行李箱 C.雨天走路滑倒18.(2024四上·桐乡期末)用简易肺活量测量袋测量肺活量的过程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呼气的时候要捏紧袋口,避免漏气B.一口气吹完可以再吹一口C.在测量下一次之前,将测量袋往充气的方向卷,直到排出所有气体。19.(2024四上·桐乡期末)声音在耳的各结构中的传播路径是( )A.声源→中耳→外耳→内耳B.声源→外耳→中耳→内耳C.声源→内耳→中耳→外耳20.(2024四上·桐乡期末)设计和制作小车中,关于“设计什么、用途什么、要求什么”属于 ( )A.明确问题 B.制定方案 C.实施方案21.(2024四上·桐乡期末)为了使自行车骑行更轻便、安全,设计师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前后轮的轴承部安装了滚珠,可以减小摩擦力,使转动更灵活B.刹车橡皮是用增加压力的方法,增大与钢圈的摩擦力,使自行车很快停下来C.前后轮胎和车把手的表面设计了花纹,可以节省材料,更加美观22.(2024四上·桐乡期末)我们吃饭的时候要“细嚼慢咽”,“细嚼”这个活动是我们口腔中的( )完成的。A.门齿 B.犬齿 C.臼齿23.(2024四上·桐乡期末)测量摩擦力的大小可以用 ( )A.天平秤 B.水平尺 C.测力计24.(2024四上·桐乡期末)健康生活要求我们每天消耗200-350克的新鲜水果,是因为它含有丰富的( )。A.淀粉 B.蛋白质 C.维生素25.(2024四上·桐乡期末)下列四份早餐中,搭配最合理的是( )A.小炒肉、牛奶、牛排 B.薯条、炸鸡腿、咖啡C.鸡蛋、炒青菜、小米粥 D.稀饭、咸菜、可乐26.(2024四上·桐乡期末)如图所示,在广口瓶内悬挂一个手机,拨通瓶内手机的同时逐渐抽去瓶内的空气,听到的铃声( )。A.越来越弱 B.越来越强 C.强弱不变三、图形题。27.(2024四上·桐乡期末)在下图横线上的括号里填写弹簧测力计各部分名称,图中的重物的重力是_______牛。四、实验探究题。28.(2024四上·桐乡期末)探究“声音”的奥秘。(1)图甲实验中,我们发现,用力拨动尺子发出的声音比轻轻拨动尺子发出的声音(填“强”或“弱”) ,因为用力拨动尺子时,尺子振动的幅度更(填“大”或“小”) 。(2)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尺子,尺子伸出桌面部分的长度越长,振动越 (填“快”或“慢”),音高越 。(填“高”或“低”)(3)我们改变电视机的音量时,改变的是声音的 。(填“强弱”或“高低”)(4)图乙为三个形状完全相同的杯子,杯子里的水量不同,用小木棍分别敲击三个杯子的杯口, 号杯子发出的声音最高。(5)如图:在探究“物体是怎样发出声音的”实验中,在鼓面上放豆子是为了 。五、每年的春、冬季都是流感高发季节,除了戴口罩、勤洗手等预防措施以外,合理饮食、增强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也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29.(2024四上·桐乡期末)人呼吸时,一呼一吸算呼吸 次。30.(2024四上·桐乡期末)为了抵御新冠病毒,小林每天跑1500米增强体质,跑步时呼吸次数增加的原因是( )。A.人体紧张 B.耗氧量增加 C.心跳加快31.(2024四上·桐乡期末)跑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氧气,____________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A.鼻腔 B.气管 C.肺32.(2024四上·桐乡期末)“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经常锻炼身体,能使心肺功能增强B.良好的休息和睡眠,有利于身体健康C.每天锻炼的时间越长,身体越健康33.(2024四上·桐乡期末)增加锻炼的同时,也要及时补充营养。下列食物中,属于“平衡膳食宝塔”的基础部分是( )。A.猪肉 B.米饭 C.青菜34.(2024四上·桐乡期末)运动的小车也具有能量吗?让我们设计一个撞击实验进行研究。 木板被撞击移动的距离(厘米)第1次 第2次 第3次1号车 12 13 142号车 18 18 193号车 8 4 9(1)从三个不同坡度的斜面释放小车,撞击水平面上的木块,这个实验是 实验。(2)在小车撞击实验中,保持相同条件的是 。A:被撞击木块的大小 B:小车的重量、大小 C:坡度的光滑程度D:坡度的大小 E:小车释放要在同一位置(3)这个实验中用来表示小车具有的不同能量的是( )。A.坡度大小B.小车的速度C.木块被撞击移动的距离(4)从实验分析可知道,坡度大时,木块被撞击滑行的距离长,其原因是( )。A.坡度大时,小车滑下速度快,撞击力强B.坡度大时,小车滑下速度慢,撞击力弱C.坡度小时,小车滑下速度慢,撞击力强(5)在记录表中有一个异常数据,请在表中圈出来。(6)在实验时,我们每辆小车都重复做了3次,这是为了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振动;液;气;声带【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声音是通过介质传播的。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着四面八方传播的。声音其实是一种能量,我们看不见。摸不着,但是我们的耳朵能感受到声音。我们的喉咙里有一个能够发出声音、控制声音的器官叫声带。2.【答案】脂肪;糖类【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解析】【分析】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包括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无机盐以及水,不同的食物营养成分对人体各有不同的作用。不同食物中含有不同的营养物质。像花生、肥肉中含脂肪较多,馒头、米饭等食物中含糖类较多。3.【答案】氧气;二氧化碳【知识点】呼吸系统【解析】【分析】通过呼吸系统,人们完成呼吸作用,也就是吸进去氧气,呼出来二氧化碳。4.【答案】弹性;动力;能量【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解析】【分析】像橡皮筋、弹簧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拉长的橡皮筋具有弹性,释放后可以产生动力;运动的物体也具有能量。5.【答案】摩擦力【知识点】摩擦力【解析】【分析】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产生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称为摩擦力。它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6.【答案】②;④【知识点】呼吸系统【解析】【分析】膈是呼吸运动的重要肌肉,其收缩与放松会改变胸腔容积,进而辅助肺部完成吸气和呼气过程;吸气时,膈收缩下压,胸腔容积扩大,肺部随之扩张,外界气体进入肺;呼气时,膈放松上提,胸腔容积缩小,肺部收缩,肺内气体排出。因此模型中各部分的模拟对应为:①模拟气管(气体进出肺的通道);②模拟肺(气体交换的场所,随胸腔容积变化而扩张或收缩);③模拟胸廓(保护胸腔内器官,其容积随膈的运动变化);④模拟膈肌(通过收缩与放松改变胸腔容积,驱动呼吸运动)。在模拟呼吸的实验中,通常用气球模拟肺(肺随呼吸扩张或收缩,如同气球充气放气);用橡皮膜模拟膈肌(膈肌收缩时向下凸,胸腔容积增大,肺扩张;舒张时向上凹,胸腔容积减小,肺收缩)。7.【答案】C【知识点】摩擦力【解析】【分析】轮胎上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力。8.【答案】A【知识点】设计小车【解析】【分析】在设计和制作小车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应该小组讨论,统一意见,并分工合作,有利于成功的设计和制作小车,A是正确的选项;BC都不利于成功的设计和制作小车。9.【答案】B【知识点】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解析】【分析】拧紧或拧松琴弦,改变的是琴弦的松紧程度。琴弦越紧,振动频率越高,音高越高;越松,振动频率越低,音高越低。而音量由振动幅度决定,与松紧无关。因此调节的是音高,故选 B。10.【答案】B【知识点】淀粉的检验【解析】【分析】米饭遇到碘酒会变成(蓝紫)色,这是因为米饭中的淀粉和碘酒发生化学变化而生成了新的物质。我们可以利用淀粉的这种特性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故选B。11.【答案】C【知识点】弹簧测力计【解析】【分析】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时应注意:(1)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0”位置;(2)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3)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量。AB选项正确,C选项错误应选择更大量程的测力计。故选C。12.【答案】B【知识点】反冲力【解析】【分析】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喷气式飞机、火箭、气垫船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13.【答案】A【知识点】弹力【解析】【分析】运动项目中,A:皮划艇是运动员用船桨划水时,水对船桨的反作用力;B:撑杆是玻璃纤维制作。当撑杆跳高借助杆的弯曲产生的弹力使人高高跃起;C:跳水运动员在跳板跳水时,踩踏跳板产生弹力,帮助运动员跃起跳水。弹性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后会产生的恢复原来形状的力,叫做弹力。故选A。14.【答案】A【知识点】声音的传播【解析】【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且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比气体快、效果更清晰。A 同学通过桌面(固体)传声,B 同学通过空气(气体)传声,因此 A 同学听到的敲击声更清晰,故选 A。15.【答案】B【知识点】摩擦力【解析】【分析】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生活中我们有时需要增大摩擦力,如鞋底的花纹防滑、茶瓶盖拧不开了,找块毛巾包住就拧开了;有时需要减小摩擦力,如在自行车轴承上加润滑油、锁芯插进钥匙后难以转动,加点机油就好了 、圆珠笔头装上滚珠。故选B。16.【答案】C【知识点】蛋白质的检验;食物中的营养【解析】【分析】 将下列食物在白纸上擦一擦、压一压,会留下明显油迹是脂肪的检验方法,花生中含有脂肪,所以花生可以在白纸上留下明显的油迹。17.【答案】B【知识点】运动形式【解析】【分析】不同的物体的运动形式不同,根据物体的运动方式划分,分为平动、转动、摆动、滚动、振动等。用抹布擦桌子、雨天走路滑倒属于滑动;拉动行李箱属于滚动。故选B。18.【答案】B【知识点】测量肺活量【解析】【分析】肺活量是指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量,要求一口气吹完,若再吹一口会导致数据偏大,不符合测量规范。B 选项做法错误,故选 B。19.【答案】B【知识点】耳朵的结构【解析】【分析】考查声音传入耳朵的过程,声音通过空气传入外耳,外耳收集声音后传入中耳,导致鼓膜振动,再将振动传入内耳。20.【答案】A【知识点】设计小车【解析】【分析】设计制作小车的基本步骤是: 明确问题、制订方案、实施方案、评估与改进。设计和制作小车中,关于“设计什么、用途什么、要求什么”属于明确问题。故选A。21.【答案】C【知识点】摩擦力【解析】【分析】A:轴承滚珠将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减小摩擦力; 正确,B :刹车时用力捏闸,增大压力以增大摩擦力,快速停车;正确。C :轮胎和把手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从而增大摩擦力,防止打滑,而非节省材料或美观。错误。故选 C。22.【答案】C【知识点】牙齿【解析】【分析】吃东西时细嚼慢咽,可以减轻胃蠕动的负担,有利于更好地消化食物。老人们常说的“细嚼慢咽”,意思是吃东西的时候细嚼慢咽,可以有助于消化。门齿用来切割食物,臼齿用来咀嚼食物,犬齿用来撕碎食物,在我们的口腔中主要承担“细嚼”任务的牙齿是臼齿。23.【答案】C【知识点】弹簧测力计【解析】【分析】弹簧测力计由提环、指针、刻度板和挂钩组成。它是测量力的大小的常用工具。测量摩擦力的大小可以用测力计。故选C。24.【答案】C【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解析】【分析】新鲜水果富含维生素(如维生素 C、维生素 A 等);淀粉主要来自谷类;蛋白质主要来自肉、蛋、奶。因此选 C。25.【答案】C【知识点】平衡膳食【解析】【分析】A、小炒肉、牛奶、牛排中主要营养物质是蛋白质和脂肪,缺少维生素等,营养搭配不合理,A不符合题意。B、薯条、炸鸡腿、咖啡过于辛辣和刺激,不适合早餐,B不符合题意。C、鸡蛋、炒青菜、小米粥清淡,富含淀粉、蛋白质和维生素,适合早餐,C符合题意。D、稀饭、咸菜、可乐等作为早餐,缺乏必需的维生素和蛋白质等,且可乐中还有磷酸盐,长期食用会导致体内钙大量丢失。D不符合题意。26.【答案】A【知识点】声音的传播【解析】【分析】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抽去瓶内空气,介质减少,传声能力减弱,因此铃声越来越弱,故选 A。27.【答案】3.4【知识点】弹簧测力计【解析】【分析】弹簧测力计是一种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通常是提环、弹簧、刻度盘、挂钩;利用弹簧的受力越大,伸得越长的特性工作的。读数时需明确分度值(如每小格 0.2N),指针指向 3.4N,则重力为3.4 牛)。28.【答案】(1)强;大(2)慢;低(3)强弱(4)①(5)更清楚的观察到物体的振动【知识点】声音的强弱;声音的高低【解析】【分析】(1)声音的强弱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当用力拨动尺子时,尺子的振动幅度比轻轻拨动时更大,因此发出的声音更强。(2)用相同的力拨动同一把钢尺时,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会影响振动快慢:伸出越长,钢尺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音调越低;伸出越短,钢尺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3)音量是声音强弱的直观描述。改变电视机的音量时,本质上是改变了声音的振动幅度,从而改变了声音的强弱。(4)三个形状相同的杯子,装水量不同时,用小木棍敲击,杯子和水的整体振动产生声音:水越多,整体质量越大,振动越慢,声音越低;水越少,整体质量越小,振动越快,声音越高。因此,①号杯子(水量最少)发出的声音最高。(5)在 “探究物体怎样发声” 的实验中,鼓面的振动很轻微,不易直接观察。在鼓面上放豆子后,鼓面振动会带动豆子跳动,豆子的跳动将鼓面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更清晰地观察到振动现象,这种方法叫 “转换法”。(1)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用力拨动尺子时,尺子振动的幅度更大,因此用力拨动尺子发出的声音比轻轻拨动尺子发出的声音(强。(2)用相同的力拨动同一把钢尺,尺子伸出的长度越长,振动越慢,发出声音越低;尺子伸出的长度越短,振动越快,发出声音越高。(3)音量指声音的强弱,因此我们改变电视机的音量时,改变的是声音的强弱。(4)图乙为三个形状完全相同的杯子,杯子里的水量不同,用小木棍分别调击杯子时,杯子振动发声,杯中的水越多,振动越慢,声音越低;杯中的水越少,振动越快,声音越高。所以①号杯子发出的声音最高。(5)在探究“物体是怎样发出声音的”实验中,鼓面振动不明显,因此在鼓面上放豆子是为了更清楚的观察到物体地振动。29.【答案】1【知识点】呼吸的形成【解析】【分析】呼吸是指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包括吸气(外界气体进入肺部)和呼气(肺部气体排出体外)两个连续的动作。这两个动作共同构成一次完整的呼吸过程,因此一呼一吸合并计数为 1 次呼吸。30.【答案】B【知识点】呼吸次数【解析】【分析】跑步时身体耗能增加,耗氧量大幅上升,呼吸次数增加可加快氧气吸入和二氧化碳排出,满足身体需求。故选 B。31.【答案】C【知识点】呼吸系统【解析】【分析】鼻腔、气管是气体通道,肺是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交换的主要场所;肺泡数量多,表面积大。故选 C。32.【答案】C【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解析】【分析】锻炼需适度,并非时间越长越健康,过度锻炼可能损伤关节、消耗体能。C 选项错误,故选 C。33.【答案】B【知识点】平衡膳食【解析】【分析】平衡膳食宝塔从下到上(基础到顶层)依次是谷类、蔬菜水 果、肉蛋、奶类、油脂。米饭属于谷类,是基础部分,故选 B。34.【答案】(1)对比(2)ABCE(3)C(4)A(5)圈出“4”(6)减少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准确【知识点】物体在斜面上运动【解析】【分析】(1)对比实验的核心原则是控制单一变量,即每次实验只能改变一个因素,其他条件保持一致,以此确保实验结果的公平性和科学性。本实验为对比实验,其唯一变量是斜面坡度,其他因素均需相同。(2)为保证对比实验的公平性,需严格遵循 “单一变量” 原则:仅改变斜面坡度这一因素,其他条件必须保持一致。因此,在小车撞击实验中,需保持相同的条件包括:被撞击木块的大小、小车的重量和大小、斜面的光滑程度,以及小车释放的初始位置等。这些条件的一致性可排除无关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3)实验中,小车具有的能量大小无法直接观察,需通过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来间接判断:木块移动的距离越远,说明小车撞击时的能量越大;反之,能量越小。这种通过可观测现象反映不可直接测量的量的方法,是科学实验中常用的转换法。(4)坡度大小会影响小车滑下的速度:坡度越大,小车在斜面上受到的重力分力越大,滑下时的速度越快。速度越快,小车具有的动能越大,撞击木块时的冲击力越强,因此木块被撞击后滑行的距离也就越长。(5)实验数据的合理性需结合多次测量结果判断。3 号车的第 2 次实验数据与其他几次数据差距显著,偏离了正常规律,属于异常数据。异常数据可能由操作失误、外界干扰等偶然因素导致,分析时需特别关注并排查原因。(6)每辆小车重复做 3 次实验,目的是减少实验的偶然性。单次实验结果可能受偶然因素(如操作误差、环境干扰等)影响,而多次重复实验可使数据更接近真实规律,从而让实验结论更严谨、可靠,增强说服力。(1)对比实验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这个实验是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即斜面坡度。(2)对比实验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唯一的变量是斜面坡度,其他条件都要保持不变。因此,在小车撞击实验中,保持相同条件的是被撞击木块的大小、小车的重量、大小、坡度的光滑程度、小车释放要在同一位置。(3)这个实验中用来表示小车具有的不同能量的是木块被撞击移动的距离。木块被撞击移动的距离越远,说明小车的能量越大。(4)要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需要给它动力,坡度大时,小车的运动的速度快。从实验分析可知道,坡度大时,木块被撞击滑行的距离长,其原因是坡度大时,小车滑下速度快,撞击力强。(5)根据实验数据可知,3号车第2次实验数据是异常的,与前后的数据差距太大。(6)一般实验我们都会进行两到三次,反复进行多次实验,可以避免偶然因素干扰实验结果,使实验结论更科学、更准确、更有说服力。同理在实验时,我们每辆小车都重复做了3次,这是为了减少实验偶然性的发生,可以让实验更严谨。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学生版).docx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