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5-2026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梳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2025-2026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梳理

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梳理(单元练习)
2025-2026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考点 (一)生字
1 字音
第 1 课 绿毯(tǎn) 玻璃(bō li) 衣裳( shang) 彩虹(hóng)
马蹄(tí) 腐烂(fǔ) 稍后(shāo) 微笑(wēi)
渲染(xuàn) 勾勒(lè) 陈列(chén) 迂回(yū)
蒙古包(měng) 鄂温克族(è) 羞涩(sè)
第 2课 点缀(zhuì) 窥视(kuī) 幽雅(yōu yǎ) 伏案(àn)
笨拙(zhuō) 眼帘(lián) 单薄(bó) 糊涂(hú)
花蕾(lěi) 恰如(qià) 衣襟(jīn) 恍然(huǎng)
愁怨(yuàn) 参差(cēn cī) 芭蕉(bā) 妩媚(wǔ)
花苞(bāo)
第 3 课 品德(dé) 喜鹊(què) 蝉鸣(chán) 渚(zhǔ)
轼(shì)
第 4 课 苍穹(qióng) 孕育(yùn) 冠冕(miǎn) 摇曳(yè)
馥郁(fù) 琼浆(qióng) 鸣啭(zhuàn) 婆娑(suō)
2易错笔画
微 德
上有一横 “心”上有一横
3会写字组词
第 1 课 毯 tǎn 绿毯 毛毯 地毯 玻 bō 玻璃
璃 li 玻璃 裳 shang 衣裳
虹 hóng 彩虹 虹膜 气贯长虹 蹄 tí 马蹄 蹄子 马不停蹄
腐 fǔ 豆腐 腐烂 腐化 稍 shāo 稍后 稍微 稍纵即逝
微 wēi 微笑 细微 人微言轻
第 2 课 缀 zhuì 点缀 后缀 缀玉联珠 窥 kuī 窥视 窥探 管中窥豹
幽 yōu 幽雅 清幽 空谷幽兰 雅 yǎ 高雅 文雅 温文尔雅
案 àn 伏案 答案 举案齐眉 拙 zhuō 笨拙 拙劣 弄巧成拙
帘 lián 眼帘 窗帘 垂帘听政 薄 bó 单薄 薄弱 妄自菲薄
糊 hú 模糊 糊口 一塌糊涂 蕾 lěi 花蕾 味蕾 蕾丝
恰 qià 恰如 恰巧 恰到好处 襟 jīn 衣襟 胸襟 正襟危坐
恍 huǎng 恍然 恍惚 恍如隔世 怨 yuàn 愁怨 怨言 任劳任怨
第 3 课 德dé 品德 德行 德才兼备 鹊 què 喜鹊 鹊桥 声名鹊起
蝉 chán 蝉鸣 寒蝉 金蝉脱壳
4多音字
shāo 稍后 稍许 稍微 bó 单薄 浅薄 日薄西山
稍 薄 báo 薄饼 薄脆
shào 稍息 bò 薄荷
hú 糊口 糊涂
糊hū 黏糊糊
hù 糊弄 芝麻糊 辣椒糊
5易混淆形近字
(1)换偏旁
蹄(马蹄) 稍(稍后) 拙(笨拙) 裳(衣裳)
啼(啼哭) 梢(树梢) 础(基础) 棠(海棠)
(2)某一部件不同
毯(毛毯) 微(微小)
毡(毡帽) 徽(国徽)
考点 (二) 词语
1听写词语
第 1 课 绿毯 玻璃 衣裳 彩虹 马蹄 微笑
线条 柔美 惊叹 回味 乐趣 洒脱
礼貌 拘束 举杯 感人 会心 目的地
热乎乎
第 2课 幽雅 伏案 笨拙 眼帘 单薄 模糊
花蕾 恰如 衣襟 恍然 愁怨 宅院
浑浊 参差 文思 梦想 迷蒙 顺心
平淡
2近义词
迂回——曲折 亲热——亲昵 拘束——拘谨 羞涩——害羞
潇洒——洒脱 朦胧——模糊 幽雅——淡雅 笨拙——愚笨
苍穹——天空 原野——旷野 摇曳——摇荡
3反义词
疾驰——缓行 热闹——冷清 亲热——冷淡 拘束———自在
羞涩——大方 朦胧——清晰 笨拙——机灵 参差——整齐
单薄——强壮 硕大无朋——小巧玲珑
4四字词语
一碧千里 翠色欲流 久立四望 群马疾驰 襟飘带舞 映入眼帘
平淡无味 芬芳馥郁 硕大无朋 心驰神往 顾影自怜 孤芳自赏
硕大无朋:大得没有可以与它相比的。形容极大。
心驰神往:心神飞到(向往的地方),形容非常向往。
顾影自怜:望着自己的影子,自己怜惜自己,形容孤独失意的样子。也指自我欣赏。
孤芳自赏:把自己看作独特不平凡的香花而自我欣赏。比喻自命清高、自我欣赏或自命不凡。
5词语搭配
(清鲜)的空气 (明朗)的天空 (无边)的绿毯 (奇丽)的小诗
(静寂)的草原 (好客)的主人 (会心)的微笑 (忽飞忽落)的小鸟
(幽雅)的甜香 (参差)的绿 (旖旎)的风光 (星星般)的小花
(热乎乎)地握着
考点 (三) 重点句仿写
排比句
例句: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要点:①包含不少于三个结构相似、意义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
②突出所写对象的特性,表达作者的强烈感情。
仿写:①生命,是石头下的小草顽强生长的毅力;生命,是风雪中的寒梅傲然挺立的坚韧;生命,是逆风中的大雁奋力前行的执着。
②人们爱春天,爱她的勃勃生机,爱她的绵绵春雨;人们爱夏天,爱她的成荫绿树,爱她的鸟语蝉鸣;人们爱秋天,爱她的秋高气爽,爱她的累累硕果;人们爱冬天,爱她的冰雕雾凇,爱她的皑皑白雪。
考点 (四) 分号
1定义
分号表示小于句号、大于逗号的停顿。
2常见用法
(1)用于复句内部是并列关系的分句之间。
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
第一个分号前后分别写了花的摇曳和花的呼吸,前后的表达顺序都是先写“我”做什么,再写产生的效果。第二个分号前后分别写了“我微睡时”和“我醒来时”天空的情形。分号让句子层次更加清晰。
(2)用于分项列举的各项之间。
注意事项:一、勤洗手;二、勤洗衣服;三、勤晒被褥。
并列词语是带有次序词或者破折号的并列项时,可以用分号表示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考点 (五) 地名和人名拼音的拼写规则
1地名的拼音拼写规则
①特指某一地方的(即专名),要作为词语连写,如“顾榭”写作“GUXIE”。
②一些通用的名称,如“山、河、湖、路”,要单独写,如“复兴路”写作“FUXING LU”。
2人名的拼音拼写规则
①姓在前名在后,且姓和名分写。
②姓和名中的第一个字母必须大写,其余的字母一律小写、连写,如“阳立”写作“Yáng Lì”。
③复姓或双字名,字间既不空格也不用半字连接线,如“阳立明”写作“Yáng Lìmíng”,“欧阳立明”则写作“ōuyáng Lìmíng”
考点 (六) 积累背诵
1古诗词背诵
宿 建 德 江
[唐]孟浩然 诗意
移舟泊烟渚, 把船停泊在烟雾弥漫的沙洲边上,
日暮客愁新。 正是日暮时分,新愁不禁涌上心头。
抬眼望去,远处旷野中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清清的江水倒映的明月仿佛和舟中的人十分亲近。
注释 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的一段。
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主旨 本诗是诗人途经建德江时所作,刻画了秋江暮色,写出了诗人的羁旅之思,表现了诗人一人在外地游历时内心的孤苦之情。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诗意
黑云翻墨未遮山, 黑云像打翻了的墨水,还没来得及把山遮住,
白雨跳珠乱入船。 白亮亮的雨点便像洒落的珠子一样纷纷乱跳进船舱。
卷地风来忽吹散, 突然,狂风席卷大地,湖面上顿时雨散云飞。
望湖楼下水如天。 凭栏而望,只见湖面水天映照,碧波如镜。
注释 望湖楼:在今浙江杭州西湖边。
主旨 本诗描述了西湖雨中奇景,描绘了“黑云翻墨图”“白雨跳珠图”“风来雨去图”“水天一色图”四幅画面。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词意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注释 西江月:词牌名。
夜行黄沙道中:词题。黄沙即黄沙岭,在今江西上饶的西面。
别枝:横斜的树枝。
茅店:用茅草盖的旅舍。
社林:社庙丛林。社,社庙,土地庙。
见:同“现”。
主旨 词人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描写了夏夜的山村风光,写出了乡村夏夜的宁静优美,表达了词人的喜悦欢快之情。
2课文背诵
草原(节选)
老舍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3日积月累
过 故 人 庄
[唐]孟浩然 诗意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老友准备了丰盛的酒菜,邀请我到家中做客。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翠绿的树林环绕着村庄,苍青的山峦在城外横卧。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推开门窗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等到九月九日重阳节那天,再来这里观赏菊花。
考点(七) 课文理解
课文整体理解
(1)《草原》
①文章内容:作者以细腻清新的语言记叙了初入草原的所见、所闻、所感。
②文章主要描绘的画面: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
③写作顺序:以行踪为序,移步换景,由景及人。
④体现“蒙汉情深”的内容:主人热情接待客人、主客联欢和话别。
⑤突出的表达特点:把景色和感受融合起来写;通过丰富的想象把景象写得具体可感。
⑥思想感情: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深情讴歌了蒙汉同胞的民族情谊。
(2)《丁香结》
①体裁:散文。
②文章内容:文章按“赏花一悟花”的思路展开,前半部分写了丁香花的颜色、香味、形状,以及丁香花陪伴“我”的写作,后半部分写了由丁香引发的联想。
③产生“丁香结”说法的原因:从外形上看,丁香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从寓意上看,丁香结自古以来就有愁怨难解的意思。
④文章表达的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正视生活中遇到的不顺心,把它看作生活的一部分,这样的人生才有滋味。
(3)《花之歌》
①文章内容:诗人以花自喻,运用第一人称,从花的视角描绘了四季更迭花开花落的现象,表现了花的日常生活和品质追求,塑造了花向往光明、与万物和谐共处的鲜明形象。
②作者的人生感悟:人生要像花一样,失意时不顾影自怜,得意时不孤芳自赏。无论处于哪种境遇,总是积极地向往和追求光明。
2重点句段理解
(1)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第一句直接描写草原景色,第二句写了作者的感受。作者在写景中融入感受,情因景生,景因情美,情景交融,浑然一体。这样写使文章的内容更加丰富,使所描写的草原之景更加具体可感,使对草原的赞叹之情抒发得强烈而自然。
(2)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用“星星般的小花”“窥”等充满想象的文字,写出了丁香花小巧、色泽明亮、像孩童般活泼灵动的特点。
(3)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
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通过“香气直透毫端”可知,此处的“积雪”指的是白色的丁香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丁香花雪白的特点。
(4)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细雨迷蒙中丁香形态模糊,色彩朦胧,给人一种梦幻、迷离的感觉。“渗”写出了雨中丁香紫色
和莹白交融的朦胧、妩媚之美。作者把微雨和丁香联系在一起,使象征着愁怨的丁香花更加动人,更具有韵味。因此作者认为“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考点 (八) 语文要素
语文要素: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
方法:
(1)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开去。
阅读《草原》,读到文中主客相聚与惜别的内容,可以联想生活中自己与别人相聚和惜别的情景,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加深对文章思想感情的理解。
(2)根据阅读经验想开去。
由《花之歌》联想到自己阅读的其他关于花的文章、诗歌,进一步感受不同作家笔下奇特的想象。
(3)联系阅读的内容想开去。
《丁香结》写到丁香结引发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由此可以想到其他有象征意义的植物,如梅、兰、竹、菊,想到这些植物象征着什么,由这些植物想到人生的追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