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单元作业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单元作业设计

资源简介

-1-
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单元作业设计
一、单元信息
基本信息 学科 年级 学期 教材版本 单元名称
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 第二学期 统编版 走进法治天地
单元组织方式 自然单元 重组单元
课时信息 序号 课时名称 对应教材内容
1 生活需要法律 第九课第一框
2 法律保障生活 第九课第二框
3 法律为我们护航 第十课第一框
4 我们与法律同行 第十课第二框
二、单元分析
(一)课标要求
本单元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心中有法”。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2.内容内在逻辑
本单元从学校生活领域过渡到社会生活领域,着力体现学生生命成长的连续性与教育内容的衔接,既是本册教材最后一个单元,也是整套教材法律部分的起始单元。
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从法律对国家、个人成长、社会生活的重要作用切入,用一连串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法律与生活的关系、法律的产生与作用等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热情。
第一框“生活需要法律”,从生活需要法律、法律嵌入生活、法律相伴人的一生三个方面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简要介绍法治的发展进程,引导学生了解法治的含义和意义,知道法治建设对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
第二框“法律保障生活”,通过法律与其他行为规范的对比,阐释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结合与人们公共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法律规定和生活中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案例,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法律的作用。
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引言用简短的文字表达了三层含义:中国迈向法治时代,这既是中国发展的时代背景,也是学习本课内容的时代背景;我们需要积极适应法治时代的要求,学会依法办事;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是上一课内容的延伸。
第一框“法律为我们护航”,从未成年人自身的特点和人类社会的发展等角度阐释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原因,引导学生从我国采取的一系列保护未成年人成长的法律措施中,感受法律的关爱,进一步理解“法律为我们护航”。
第二框“我们与法律同行”,引导学生树立法治意识,学会依法办事,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后面继续学习法律知识奠定基础。
(三)学情分析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高度重视青少年法治意识的培养。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抓好青少年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治意识,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提高法律素养,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国家的长治久安都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年龄的增长,初中学生的生活经验、社会阅历不断丰富,他们初步感受到法律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这一单元的设置是为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引导学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增强法律意识,明确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意义,了解法律的产生、法律的特征和作用,体会法律让生活更美好。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 “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提出了初中阶段法治教育的目标: “使学生初步了解个人成长和参与社会生活必备的基本法律常识,进一步强化守法意识、公民意识、权利与义务相统一观念、程序思维,初步建立宪法法律至上、民主法治等理念,初步具备运用法律知识辨别是非的能力,初步具备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因此,道德与法治课程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引导学生了解、掌握个人成长和参与社会生活必需的法律常识和制度、明晰行为规则,规范行为习惯,培育法治观念,自觉尊法、守法;增强依法规范自身行为、分辨是非、运用法律方法维护自身权益、通过法律途径参与国家和社会
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
1.理解法律对生活的保障作用。
2.树立尊重法律、敬畏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自觉按照法律要求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
3.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特殊的关爱和保护,做到心中有法。
4.结合实例,初步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5.通过思考与感悟,正确认识法治意识的重要性,知道依法办事的要求,落实到实际生活的行动中。
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
(一)单元作业设计基本原则
1.培育核心素养。发挥作业育人功能,体现道德与法治课程性质,立足于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和责任意识。
2.素质教育导向。紧紧围绕课程标准和统编教材,有机衔接课堂教学,巩固必备知识,培养关键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坚持以生为本。作业设计要遵循教育规律,尊重青少年成长规律,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提倡布置探究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作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
4.落实减负提质。严格控制作业总量和时长,建议以课为单元进行作业设计。课时作业不超过 15 分钟,单元质量检测不超过 30 分钟。题量适中的同时,要提高作业设计水平,确保优质高效。
(二)单元作业设计基本流程
1.精准分析课标要求、教学内容和学情。对课程标准的分析,既要考虑“内容要求”,也要重视“活动建议”“教学提示”。对教学内容的分析,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明确本单元内容在全书的地位、与前后单元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对学情的分析,要建立在调研的基础上,解决学生实际问题。
2.制订单元学习和作业目标。从学生实际出发,服务于学生发展,科学制订单元学习目标,在此基础上,制订单元作业目标。单元学习目标与作业目标要统筹规划,有机结合。
3.设计流程
五、课时作业
第一课时
作业1
(一)作业内容
一、单项选择题
1.偷别人的东西,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没有足够的证据污蔑别人,要受到法律的制裁;防卫过当等会受到法律的惩罚。这说明( )
A.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B.法律惩罚犯错误的行为
C.只要不违法,法律就离我们很远 D.法律离不开生活
2.每晚7时许,广场舞爱好者在各个小区空地上挥汗起舞。这边是《卡路里》,那边是《小苹果》,让周围居民苦不堪言。律师认为,在增强居民社会公德意识的同时,还需执法部门严格执法。从生活与法律的角度,材料说明( )
①法律能解决生活中一切问题
②日常生活中的矛盾还需要法律来调整
③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④法律调节社会关系,为人们生活服务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这句话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
A. 要制定完备的法律体系 B.法律完备则国力就会强盛
C.要坚持依法治国方略 D.法律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二、非选择题
4.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七年级(3)班同学要出一期法治教育的电子小报,请你参与其中,回答下列问题。
结合所学知识,为上面的内容写一段解读。
5.把下列内容与对应的法律连接起来。
敏敏晚上休息时,楼上夜半歌舞声扰人清梦 《道路交通安全法》
小刚上初中时,父母让他辍学回家 《义务教育法》
露露的父母离异后,父亲不按协议支付抚养费 《消费者权益保障法》
我上饭店吃饭时,吃到了含有苏丹红的鸡翅 《婚姻法》
我出行时,有人闯红灯而影响交通 《劳动法》
假期加班时,老板不给加班工资 《居民治安管理条例》
(二)时间要求:15 分钟
(三)评价设计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掌握必备知识, 理论联系实际
提高关键能力,善于交流合作
增强法律意识, 做坚定捍卫者
认识法律作用,用法指导行为
总体评价结果: 。
(四)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这部分作业根据课标要求,将难度呈现递进趋势,这样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需求。通过作业设计与实施,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法律与生活,将生活和法律相结合,增强学生法治意识,做法治社会的合格公民。
作业 2
(一)作业内容
《法律在我身边》主题班会
某市中学生积极开展”法制教育系列活动”,某中学七年级(2)班的全体同学踊跃参加到这一活动中去,他们举行了一次以“法律在我身边”为内容的主题班会。如果你是该班的学生,请你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完成以下问题:
(1)请你为班会设计一个主题。
(2)列举实例说明法律在你生活中的作用。
(3)请你谈谈开展本次主题班会给你带来的体会或启示
(二)时间要求:15 分钟
(三)评价设计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掌握必备知识, 理论联系实际
提升关键能力, 善于交流合作
增强法律意识, 做坚定捍卫者
认识法律作用,用法指导行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