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一、基础题(本题共4小题,1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或加点字的字音有误的一组是(  )(3分)
A.毛坯(pī) 炽热(chì) 心急如焚 直言不讳
B.笼统(líng) 稠密(chóu) 天崖海角 千钧重负
C.矗立(chù) 修葺(qì) 心有灵犀 大逆不道
D.蓦然(mò) 蹒跚(pán) 波澜起伏 诚惶诚恐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当千年编钟与纯净童声在《长江谣》中 ,浑厚钟鸣与清澈童音于旋律中 ,黄钟大吕 着华夏文明的厚重,天籁童声 出生生不息的希望。
A.邂逅 交织 诉说 唱诵
B.诉说 邂逅 唱诵 交织
C.交织 唱诵 邂逅 诉说
D.唱诵 诉说 交织 邂逅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信息茧房、认知外包产生了大量AI味的捉刀答案,让学生一点点失去了独立思考、批判质疑、创生新知。
B.随着“博物馆热”持续升温,让越来越多的少年儿童走进博物馆,感悟博大而厚重的历史。
C.根据官方调查数据显示,沉浸式“慢游”和“自由行”是更受年轻人喜欢的旅游方式。
D.中国不仅在稳健的经济社会环境中发展壮大自身,还通过不断扩大开放,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3分)
A.从新技术,到新产业、新产品,一系列“新”的连锁反应,为历史文化的表达拓展出更多可能。
B.兼顾减排与发展,促进低碳产业培育,既能守住碧海银滩的生态家底,也能激活向海图强的澎湃动能。
C.旅行是段独特经历,纪念品则是这段经历的实物象征,当人们结束旅程,回归日常生活,看到纪念品就能唤起当时的情感体验。
D.写文章,先要弄清楚为什么而写;是为解决现实问题、推动社会发展而写,而非为了空洞的抒怀、虚假的粉饰而写。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一)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题,10分)
没有朋友的青春期
①“有没有人想开学演‘人机’的?这种人设演好了能避免很多麻烦……每天在教室和食堂固定刷新,路上遇到认识的人,被触发对话后,只要用一个礼貌的微笑回应,说一声‘哦,确实’。”
②“人机”在互联网上是个“热梗”,主要指游戏里由电脑控制的“非玩家角色”,后来逐渐泛指生活中那些做事死板、不带情绪,如同依照固定程序反应的人。近些年,不管是市里的重点中学还是乡镇中学,这种以沉默疏离态度应对集体生活的学生都在增多。这些都和一般人印象里的校园生活大相径庭。这些十三四岁、正值青春期的孩子正处在社交生活最活跃的年龄段,本该是三五成群、呼朋唤友的时候,可为什么他们会主动选择放弃校园社交,甚至甘心做一个没有感情的“非玩家角色”?
③当下这些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有着和他们上一代人相同的对关系和理解的渴望,却承受着更多成人社会对友谊的限制和误导,只能靠并不成熟的自我反复试探人际关系的边界,一旦失败,就会更激烈地把自己关在门里。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说,处于13~19岁这一阶段的人需要应对的核心“社会心理危机”是“身份认同VS角色混乱”,简单而言就是要回答“我是谁,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在这个阶段,他们的身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正在形成中的自我并不稳定,在心理上十分需要归属感和认同感。与此同时,他们面对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父母的影响力下降,与周边同伴的关系就会成为他们认识自我和建构自我的重要依凭。
④稳定的自我概念可以分为两个维度,一个是自我发展的维度,在当下主要就是学习,它会给你价值感,让你觉得自己挺棒的;另一个维度是依恋关系的维度,也就是同伴关系。这两个维度可以画一个坐标轴,这个‘阴影面积’的大小,共同构成一个人健康稳定的心理状态。遗憾的是,当下社会对第二个维度的关注是远远不够的。学业和关系的两个维度原本可以互相支持。对学生而言,在校园里的同伴关系是日常体验中最被珍视的部分。那些在校园里仍有关系支持的孩子们,即使暂时遇到学业困难,也还能有走进学校的动力。然而,更多时候,对自我发展的极度追求会强烈地压倒后者,最终破坏学生原本正常的校园生活体验。更危险的是,当“自我发展”的重要性急剧增加,原本单纯的同伴关系也会被引入死局。
⑤人际关系治疗中的一个概念,即“熔断——修复”循环。这一理论认为,每个人在人际关系中都会出现中断、冲突和破裂,但如果我们能修复因冲突导致的中断,人与人就能重建信任和联结。而这种修复过程,也能成为两人共同经历的一次“历险”,让他们的关系更加坚固。当下正值青春期的孩子们,在应对关系冲突时往往更倾向于主动“熔断”,却很难有技巧地开展“修复”。同时,因为缺乏有效的倾听他人、理解和共情的演练场景,孩子们的关系也常常是缺乏韧性的,成年人应当对这些问题有所作为,帮助他们掌握方法,为他们提供支持。当获得这些引导与支持时,孩子们的关系便能超越竞争,走向良性的互助。
(有删改)
5.下列对文中“人机”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机”一词反映了当代部分青少年为了减少麻烦而展现出不合常态的社交状态。
B.原指游戏中的非玩家角色,后来泛指情绪反应平淡、生活按固定模式反应的人。
C.这类青少年为应对复杂的校园社交压力,选择以沉默、疏离的态度来应对集体生活。
D.指学生因为在生活中缺乏主见,只能主动放弃校园社交,无法和人群进行有效互动。
6.下列对青春期学生同伴关系的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青春期孩子承受着成人社会对友谊的限制和误导,只能靠不成熟的自我试探人际边界。
B.13—19岁青少年身心变化大,自我不稳定,在心理上急需归属感和认同感以稳定自我。
C.在青春期,父母的影响力下降,同伴关系成为青少年建构自我和认识自我的决定性因素。
D.稳定自我概念包括学习和同伴关系,二者共同构成健康心理状态,但是后者常常被忽略。
7.阅读第⑤段,简要概括成年人可以为孩子人际关系问题提供哪些方面的帮助?(4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4题,20分)
遇见“稳稳的”生活
①那个冬日的午后,阳光像融化的蜂蜜般流淌在街道上。我沿着熟悉的路线散步,被街角的物美超市牵住脚步——同样的连锁品牌,在不同地段竞藏着微妙的气质差异:这家毗邻大道的分店显得格外安静,货架稀疏而规整。
②却在收银台旁发现惊喜:一间不足五平米的“10元快剪”。红底白字的招牌直白得可爱,像个爽利的承诺——十块钱,十分钟,轻轻松松剪去烦恼丝。疫情后我已习惯对着镜子胡乱修剪刘海,后颈的碎发却总在扎起时调皮地翘起。此刻望着玻璃门内剪刀在指缝间翻飞如蝶,理完发的人自信地从店里跨步而出,我忽然生出踏进去的勇气。
③推门时,电动推子的嗡嗡声混着四川口音的寒暄涌来。店主是位五十岁上下的女士,短发里掺着银丝,圆脸庞泛着健康的红,围裙上沾着细碎的发茬。她正给一位大叔修边,碎发簌簌落在围布上。“稍等五分钟哈,妹儿。”尾音带着轻快的上扬,自带川剧的腔调。
④等候时我打量小店:褪色的价目表贴在斑驳的墙面上,唯一的座椅旁堆着几瓶廉价发胶,镜子破损的边角用红绳系着招财猫挂饰。她扫净地面的动作带着韵律,转身用围布拍拍我的肩膀:“想啷个剪?刘海要齐的还是碎的?后面留到肩膀还是扎得起马尾?”三言两语便厘清需求,推子与剪刀在发间游走时,话匣子也跟着打开。
⑤聊起故乡绵阳,她感叹来京已近二十年:“地震前就出来了,那时候娃娃刚上初中。”说到川菜,她的眼睛亮起来:“冒菜要放小米辣,水煮肉片得用淀粉码味,北京的馆子哪有那个火候!”谈及地铁里的植发广告,她突然笑出声:“骗鬼嘞!上个月有个顾客花三万植发,现在头顶比我扫的地板还干净!”那语气像在说邻居家的趣事,带着烟火气的狡黠。
⑥剪到尾声时,她指着镜子:“妹儿你看,扎起来刚好露出脖子,清清爽爽的。”扫码付款时我问起生意,她擦着剪刀的手顿了顿:“一天能剪四五十个,剪一个给超市交五块钱摊位费。”见我面露惊讶,她反倒笑了:“这多好,挣的都是现钱,稳稳的。”末了又补一句:“赚钱嘛,够用就行,稳稳的,人要懂得惜福。”
⑦离开时我忘拿买的青菜,她追出来塞进我手里,瞥见我拎的布袋子:“这个好!我从来不用塑料袋,省钱又环保。”阳光下,那双灵巧的手,指甲盖里还留着淡淡的发茬,却让我想起母亲在厨房择菜时的模样。她们都不曾把自己套进预设的“苦难叙事”里顾影自怜,在这方寸之间,把平凡甚至略显局促的日子,实实在在地过出了蒸腾的热乎气与人情的暖意。
⑧此后每次路过物美超市,总会想起那间小理发店。想起她说话时手舞足蹈的样子,想起“稳稳的”三个字里藏着的满足——那是一种真正扎根于生活土壤的智慧。她证明了美好生活并非遥不可及的奢华,那爽朗的笑声便能面对生活中的一切。
⑨陀思妥耶夫斯基说“要爱具体的人”。此刻,站在熙攘的街头回望那间小小理发店,我忽然深刻懂得,那些在尘埃里认认真真活着、脚踏实地劳作的普通人,那些带着乡音的寒暄、那翻飞的剪刀、那份对生活的知足,就是大地上最真实、最动人的生命诗篇。他们用最具体、最鲜活的生命实践,活出了普通劳动者不可替代的价值与尊严。
(有删改)
8.阅读第②段,作者为什么会走进这家“10元快剪”理发店?请简要概括其原因。(6分)
9.阅读④—⑤段,概括理发店的环境特点。(4分)
10.文章第⑥段中两次提到的“稳稳的”分别指什么?(4分)
11.阅读⑦—⑨段,说说“在尘埃里认认真真活着”的具体表现。(6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24分)(一)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喜见外弟又言别
李益(唐)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1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以“十年离乱”“长大相逢”勾勒时代背景与人生变迁,暗含战乱中离散的沧桑感。
B.颔联清晰地写出从初见不识到称名相认的神情变化,精准刻画出久别重逢时惊讶的心理。
C.颈联“沧海事”突出十年间世事变幻如沧海桑田;“暮天钟”暗示二人叙谈入神,浑然忘时。
D.尾联“秋山又几重”以乐景写哀情,用秋山的明丽色彩反衬离别愁绪,暗含对重逢的期盼。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问题。
食笋
论蔬食之美,能居肉食之上者,只在一字之鲜。鲜即甘之所从出也。至于笋之一物,蔬食中第一品也,肥羊嫩豕,何足比肩。购于市者且然,况山中之旋掘者乎?
食笋之法,请以两言概之,曰:“素宜白水,荤用肥猪。”白煮俟熟,略加酱油,从来至美之物,皆利于孤行,此类是也。以之伴荤,则牛羊鸡鸭等物,皆非所宜,独宜于豕,又独宜于肥。肥非欲其腻也,肉之肥者能甘,甘味入笋,则不见其甘,但觉其鲜之至也。烹之既熟,肥肉尽当去之,即汁亦不宜多存,存其半而益以清汤。调和之物,惟醋与酒。此制荤笋之大凡也。
笋之为物,不止孤行并用各见其美,凡食物中无论荤素,皆当用作调和。庖人之善治具者,凡有焯笋之汤,悉留不去,每作一馔,必以和之,食者但知他物之鲜,而不知有所以鲜之者在也。
《本草》中所载诸食物,益人者不尽可口可口者未必益人求能两擅其长者莫过于此。东坡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不知能医俗者,亦能医瘦,但有已成竹未成竹之分耳。
节选自李渔《闲情偶寄》
13.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况山中之旋掘者乎 旋刻之,以草火烧
B.素宜白水 宜乎众矣
C.但觉其鲜之至也 陶后鲜有闻
D.庖人之善治具者 则第二板已具
14.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益人者不尽可口可口者未必益人求能两擅其长者莫过于此。
A.益人者/不尽可口/可口者/未必益人/求能两擅/其长者莫过于此。
B.益人者不尽可口/可口者未必益/人求能两擅/其长者莫过于此。
C.益人者/不尽可口/可口者/未必益/人求能两擅其长者/莫过于此。
D.益人者不尽可口/可口者未必益人/求能两擅其长者/莫过于此。
15.下列对选文及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选文中提到,擅长烹饪的厨师会将焯过笋的水全都留存下来,每做一道菜,都要加一些进去调和。
B.选文中提到,笋与猪肉合煮,要在快要熟透之时,将肥肉全部去除,留一半汤汁,味道才更鲜美。
C.《陋室铭》中,刘禹锡身处陋室,却志趣彰显,雅趣更甚;选文中,笋经清水烹饪,味道至美至鲜。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D.无论是《活板》中经过比较发现胶泥制印最佳,还是选文中的“素宜白水,荤用肥猪”,分别体现了古人在科技、饮馔上的追求。
1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食者但知他物之鲜,而不知有所以鲜之者在也。
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三)名篇名句默写
17.(5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② ,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③宣室求贤访逐臣, 。(李商隐《贾生》)
④ ,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⑤有约不来过夜半, 。(赵师秀《约客》)
四、名著阅读(4分)
阅读回答问题。
①在接近地平线的远方,远航轮船吐出来的黑烟,像乌云一样在渐渐扩散。一群海鸥尖叫着,向海上飞去。
②保尔双手抱着头,陷入了沉思。难道他能料到这种飞来的横祸吗?老天爷给了他一副什么都经受得起的、结结实实的身板。他没有吝惜,无保留地把全部精力奉献给了以不灭的火焰照亮他生活之路的斗争。他献出了他拥有的一切,到了二十四岁,风华正茂之时,正当胜利的浪潮把他推上创造幸福生活的顶峰,他却被击中了。他没有马上倒下,而是像一个魁伟的战士,咬紧牙关,追随着胜利进击的无产阶级的钢铁大军。在耗尽全部精力以前,他没有离开过战斗的队伍。现在他身体垮了,再也不能在前线坚持战斗,失去了重新归队的希望,他该怎样对待自己呢?
③他已经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战斗的能力,活着还有什么用呢?在今天,在凄凉的明天,他用什么来证明自己生命的价值呢?又有什么来充实自己的生活呢?光是吃、喝、呼吸吗?当一名毫无作用的旁观者,看着战友们向前冲杀吗?
④就这样成为战斗队伍的累赘吗?他的手摸到了口袋里光滑的勃朗宁手枪,手指习惯地抓住了枪柄。他慢慢掏出手枪。
⑤“谁想到你会有今天?”
⑥枪口轻蔑地直视着他的眼睛。他把手放到膝盖上,恶狠狠地骂了起来:“这算什么英雄,纯粹是冒牌货,老弟!任何一个笨蛋,随便什么时候,都会对自己开一枪。这样摆脱困境,是最怯懦、最省事的办法。活得艰难,就自杀。对胆小鬼来说,没有比这更好的出路了。可你试过去战胜这种生活吗?你尽一切努力冲破这铁环了吗?你忘了在诺沃格勒—沃伦斯基附近,是怎样一天发起十七次冲锋,终于排除万难,攻克了那座城市吗?把枪藏起来吧,永远也不要对任何人提起这件事。纵使到了生活已经无法忍受的时候,也要活下去,要竭尽全力,让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他站起来,朝大道走去。
(有删减)
18.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以上节选部分的主要内容。
五、写作(50分)
19.(5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总是会遇到各种风雨。在犯了错的时候,你是否总是急于辩白;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你是否总是牢骚满腹;在经历失败的时候,你是否总是怨天尤人……
林清玄曾说,他在刚开始学走路的时候,经常不可避免的摔倒。他的母亲总说,这不是他的错,或是怪罪横生的树枝,或是怪罪不平的土地……怪无可怪的时候,甚至归咎于风。直到有一天,他对母亲说:在风中跌倒不为风,是我自己不小心。
这也启示了我们:遇到挫折和困难,不找借口,直面问题,勇于承担,才能获得成长。
请你结合自身经历和人生经验,以“风中跌倒不为风”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参考答案
1.B
2.A
3.D(A选项成分残缺,缺宾语中心语,应为“失去了……的能力”;B选项,主语残缺,删去“让”;C选项句式杂糅,删去“根据”或“显示”。)
4.C(“实物象征”后改为句号。)
5.D(强加因果,无中生有,文中并未提到学生因缺乏主见主动放弃社交。)
6.C(同伴关系并不是青少年建构自我和认识自我的决定性因素)
7.共4分,每点2分。围绕以下要点的核心语意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1)引导青少年掌握修复人际冲突技巧;
(2)为青少年构建有效的人际演练场景。
8.共6分,每点2分。围绕以下要点的核心语意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1)理发店便捷与实惠(2分);
(2)在家剪发效果不佳(2分);
(3)被理发师专业手法吸引(2分)。
9.共4分,每点2分。围绕以下要点的核心语意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1)破旧简陋(2分);
(2)充满生活气息(2分)。
10.共4分,每点2分。围绕以下要点的核心语意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1)指稳定的收入来源(2分)
(2)指知足的生活态度(2分)
11.共6分,每点2分。围绕以下要点的核心语意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1)保持知足、乐观的生命态度(2分)
(2)在有限条件下,创造美好生活(2分)
(3)踏实地活出劳动者的尊严与价值(2分)
12.D
13.A(旋:立即)
14.D
15.B(应该是已经熟透之时。考察“烹之既熟”的准确理解。)
16.(1)共3分。“但”"所以"“鲜”各1分。
吃(菜)的人只知道其他食物的鲜美,但不知道让其他食物(变得)鲜关的原因所在。
(2)共4分:“丝竹”“乱耳”“案牍”“劳形”各1分。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服公文劳神伤身。注:
①借代手法,写出“丝竹”为音乐,“案牍”为公文。可得2分。
②“乱”“劳”为使动用法,可得2分。
③若翻译同课下注释一致也可得满分。
17.(1)濯清涟而不妖(2)造化钟神秀(3)贾生才调更无伦(4)箫鼓追随春社近(5)闲敲棋子落灯花
18.共4分。围绕以下要点的核心语意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保尔欲掏枪自杀(1分),经过激烈思想斗争后(1分),决心继续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2分),
19.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