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Unit 3 My School Section A(2a – 2f)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Unit 3 My School Section A(2a – 2f)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课题名称 Unit 3 My school. Section A(2a – 2f)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听懂关于教室设施布局的对话内容,并完成填空练习。 2.学生能够正确匹配问题与答案,并判断对话中的信息真伪。 3.学生能够模仿对话,进行角色扮演,并对比自己的教室与 Peter 的教室的不同之处。 4.培养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加深对学校设施的了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听懂对话内容,完成填空练习和匹配问题答案。 难点:进行角色扮演,对比不同教室的设施差异,并流利地表达。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Step1 Lead in 1. 问候学生,邀请他们谈论对学校的印象。 2. 引入课题:描述教室与学校设施。 情感联结与旧知激活:通过问候拉近距离,引导学生谈论 “学校印象”,唤醒对校园设施的已有认知(如教室、走廊等),建立 “生活经验→课堂学习” 的自然衔接,降低新知学习门槛。 主题明确化:直接引入 “描述教室与学校设施” 的主题,让学生带着清晰任务感进入学习,增强目标意识与参与动力。
Step2 Work on 2a 1.根据标题 “What is your school like ” 预测对话内容,头脑风暴描述教室的形容词(如 large, modern)。 2. 观察 2a 图片并讨论。 3. 播放 2a 录音,学生填空(答案:in front of, in the middle of, next to, at the back of),核对并讨论难点。 听力策略赋能: 预测环节:依托标题 “What is your school like ” 引导头脑风暴(large/modern 等形容词),训练 “标题→内容预判” 的听力策略,提升听前思维活性。 看图讨论:结合 2a 图片,将 “视觉场景” 与 “语言描述” 关联,强化 空间认知与词汇的联结,为听力理解搭建视觉支架。 细节聚焦与语言落实:通过 “听力填空” 捕捉 方位词(in front of/in the middle of 等),精准落实 “听懂教室设施布局” 的核心目标,深化对 “方位介词描述空间关系” 的掌握。
Step3 Work on 2b&2c 1. 阅读 2b 对话,匹配问题与答案(答案:1.C; 2.D; 3.A; 4.B)。 2. 重读对话,完成 2c 正误判断(答案:1.T; 2.F; 3.T; 4.F),讨论纠错。 对话逻辑解构: 2b 问题匹配:梳理 “问题→回答” 的对应关系(如 “What’s in the classroom → There’s a blackboard...”),理解对话 结构逻辑,提升阅读(对话)的信息提取能力。 2c 正误判断:引导二次精读,甄别细节(如 “lockers 是否存在”“白板位置”),培养 批判性思维(事实核查),强化对对话内容的深度理解。 知识澄清与巩固:通过 “讨论答案→澄清误解”,解决共性疑惑(如方位词的精准运用),确保学生掌握 “设施名称 + 方位描述” 的核心表达。
Step 4 Work on 2d 1. 讲解 2d 任务,学生准备角色扮演。 2. 结对练习,鼓励添加个人细节(如独特教室设施)。 3. 邀请展示,反馈发音、流利度与准确性。 口语输出支架搭建:提供对话模板,让学生在 “模仿练习” 中巩固 “询问→描述教室” 的句型(What’s... like / Where do you sit ),降低口语表达焦虑。 个性化表达激励:鼓励 “加入个人表达 / 细节”(如描述自己教室的独特设施),实现 “语言模仿→自主创作” 的进阶,提升口语流利度与创新性。 反馈促优机制:通过 “上台展示 + 发音 / 流利度 / 准确性反馈”,及时纠正语言错误(如介词误用),强化 口语表达的规范性,同时培养公众表达自信。
Step 5 Work on 2e 1. 列举对话中 Peter 教室的物品。 2. 对比自己与 Peter 的教室,讨论异同。 信息提取与归纳:“列举 Peter 教室的物品”,训练从对话中 提取关键信息(如 blackboard、whiteboard 等) 的能力,夯实 “学校设施词汇” 的掌握。 比较思维训练:“对比自己与 Peter 的教室”,引导运用 描述性语言(large/smart 等)和方位词 分析异同,提升 “观察→对比→表达” 的逻辑思维能力,深化对 “教室多样性” 的认知。
Step 6 Work on 2f 结对完成 2f 任务,对比教室设施并表达发现。 合作学习深化:通过 “结对讨论”,促进学生 互动交流,在 “倾听同伴描述→补充自身表达” 中拓展语言运用场景(如 “My classroom has... but yours...”),提升 交际能力。 真实语境迁移:聚焦 “教室设施对比” 的真实话题,让学生在 生活化场景 中运用所学语言,实现 “课堂知识→实际交流” 的转化,强化语言学习的实用性。
Step 7 Summary and Homework 总结描述性语言、方位介词与对比句型; 作业:绘制教室图并写特征描述。 知识体系凝练:总结 “描述性语言(large/special 等)、方位介词、对比句型”,帮助学生梳理 “词汇→句型→语用” 的结构化知识,强化长期记忆。 综合能力闭环: 绘图作业:直观呈现教室布局,强化 空间思维与方位词的关联; 写作描述:整合 “视觉信息 + 语言表达”,落实 “读 / 听→说→写” 的技能迁移,同时通过 “描述教室” 渗透 对学习环境的观察与热爱,深化文化意识。
板书设计 Unit 3 My School Section A: What is your school like (2a – 2f) Words and expressions: large, special, smart, whiteboard, put up, important, notice, locker, drawer, at the back (of), corner Prepositions: in front of, in the middle of, next to, at the back of Sentences: What's your new classroom like There are 40 student desks in the room. Where do you sit I sit in the middle of the classroom. We put up important notices there. Are there any lockers in the classroom No, there aren't. We put our things in the desk drawers. There's a blackboard in Peter's classroom and our classroom. In his classroom, the smart whiteboard is next to the blackboard.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听力练习和角色扮演等活动,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学生在完成填空和匹配练习时,表现出了对对话内容的较好理解。在角色扮演环节中,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并尝试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但在对比教室设施的环节中,部分学生表达不够流畅,需要在后续教学中加强相关练习。总体而言,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均较为满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