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8张PPT)大家看过战争相关的电影吗?提到战争,尤其是抗日战争,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山地回忆孙犁基础知识认识作者孙犁:原名孙树勋,1913年出生,在小学的时候就很热爱读书,(1932)十几岁的时候就开始创作小说和剧本了。后来,孙犁认识了一些地下党,并和他们结为朋友。受他们的影响,孙犁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且在做编辑期间,写了很多小说和散文。他的小说秀雅、隽永,富有诗意,有“诗化小说(散文化小说)”之称,以至形成了以孙犁及其艺术风格为主的创作流派“荷花淀派”。认识作者《芦花荡》讲的就是有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子在芦花荡里撑船,有天晚上他载了两个女孩子,结果遇到了敌人,老头利用芦花荡的地形、自然环境,狠狠教训了敌人的故事。认识作者《荷花淀》故事围绕水生嫂展开,其丈夫水生作为民兵队长带头参军抗日。水生嫂与村中妇女们不舍丈夫离家,却又深明大义。数月后,她们划船为前线战士送冬衣,途中遭遇日军船只。危急时刻,埋伏在荷花淀的丈夫们突袭歼敌。经此事件,妇女们褪去柔弱,自发组织队伍,学习射击驾船,配合游击队作战。文学常识荷花淀派风格以浪漫主义风格为主,语言清新明丽,注重抒情,文章富有诗情画意。它与“山药蛋派”并称为乡土文学的代表流派。山药蛋派是写的山西高原一带,而荷花淀派主要是河北湖泊一带。山药蛋派注重批判农村现实,而荷花淀派更多的是展示农村的风情美、风俗美、人情美。文学常识)——小说小说以刻画__________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与个人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必须具备三个要素: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其中小说是明清时期突出的文学形式,主要有白话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两大类。小说按篇幅、容量分长篇、中篇、短篇、微型小说。小说与散文、诗歌、戏剧并成为“四大文学体裁”。人物形象小说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人物环境情节通过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描写来塑造人物。是小说的中心,反映文章主题。社会环境作用:①交代时代背景;②渲染营造…… 气氛;③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深化主题。自然环境作用:①提示人物活动的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 ②渲染营造 ……气氛;③烘托人物心情;④衬托人物形象;⑤为 ……做铺垫,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深化主题。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写作背景在1944年的时候,孙犁在去往延安的途中与一个下游洗菜的妇女发生了矛盾,这件事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后面1949年12月,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治上要求加强军民团结,他便以此事为基础,创作了《山地回忆》这个故事。梳理情节梳理情节1.题目叫《山地回忆》,说明地点是?主要内容是?抗战时期阜平县城1937年11月18日聂荣臻率部进驻阜平山地回忆梳理情节2.完成表格时间 地点 事件1949 天津阜平河边妞儿家妞儿晚睡早起做晚饭。“伙食很好”1945 袜子被水冲走1949 百货公司 我买布送妞儿一家陪大伯参加展览会,我想买布送他1941“我”洗脸,与妞儿争辩,初相识妞儿把准备给父亲做的袜子,做给了我我帮妞儿家卖枣、买织布机黄河边写作顺序:顺序:按照事件发生的顺序来写。使文章条理分明,能清楚显示事件发展全过程。插叙:在顺序过程中,暂时中断叙述,插入有关事情的片段。(1)补充......的情节,交代......的原因、背景等。(2)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后文埋伏笔或做铺垫。(3)表现人物......的性格或情感。(4)突出中心,深化主题(5)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梳理情节倒叙:先写结局或者重要的事,再按照顺序叙述。(1)制造悬念,吸引读者。(2)突出中心。(3)叙述有波澜,使文章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梳理情节3.那本文的写作顺序是怎么样的?有什么作用?时间 地点 事件1949 天津阜平河边妞儿家妞儿晚睡早起做晚饭。“伙食很好”1945 袜子被水冲走1949 百货公司 我买布送妞儿一家陪大伯参加展览会,我想买布送他1941“我”洗脸,与妞儿争辩,初相识妞儿把准备给父亲做的袜子,做给了我我帮妞儿家卖枣、买织布机黄河边现实1-4现实84-88回忆5-83梳理情节3.那本文的写作顺序是怎么样的?有什么作用?(1)开头是倒叙作用;制造悬念,吸引读者。让读者情不自禁思考,究竟勾起了我怎样的回忆呢?叙述有波澜,使文章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2)中间回忆部分是顺序。作用:把我与妞儿一家的交往清楚地展现在读者面前。首尾呼应,结构紧凑,自然圆合,也使叙事顺序有所变化,避免平铺直叙,激发了读者阅读兴趣。好处“我”为进城来的农民代表买布小姑娘给“我”做袜子梳理情节回忆部分什么物品出现的次数最多?时间 地点 事件1949 天津阜平河边妞儿家妞儿晚睡早起做晚饭。“伙食很好”1945 袜子被水冲走1949 百货公司 我买布送妞儿一家陪大伯参加展览会,我想买布送他1941河边洗脸,与妞儿发生争吵。后妞儿见 我没袜子穿,说给我做一双袜子。妞儿把准备给父亲做的袜子,做给了我我帮妞儿家卖枣、买织布机黄河边梳理情节1.妞儿为什么要给我做袜子?从九月底就开始反扫荡,可是我们八路军,是非到十月底不发袜子的2.我为什么要打仗?当时正在抗日战争,为了抵御民族侵略,保家卫国,保护人民。3.妞儿见到我没有袜子穿,她和她的家人是如何用实际行动支持八路军的?做袜子的材料是妞儿纺了半年线赚的,本来是要给父亲做袜子的,但是却给我做了一双能穿三年的结实袜子。梳理情节4.回忆部分什么物品出现的次数最多?围绕着这一物品主要讲述了哪几件事 河边偶遇妞儿,妞儿做袜子帮大伯卖枣,妞儿买织布机妞儿学会织布,洗澡丢失袜子略较详详1.推动情节的发展。回忆围绕袜子展开的故事。2.展现妞儿一家人的善良、淳朴、热情的精神风貌。3.展现军民之间的情感。当时条件如此艰难,军人、百姓相互爱护、相互关心的深厚感情——军民鱼水情。5.有什么作用?(结构、内容、情感、形象方面去答)小结文章其实写了两个时间点的事,一现实,我买布送布的事情;二是回忆,回忆我和妞儿一家的交往,妞儿一家为我做袜子、调整伙食,我为妞儿一家卖枣买织布机。通过这些生活片段的描写,我们能看到那时候的村民热情、朴素的精神风貌以及军民一家亲的深厚情感。人物形象快速浏览课文,分析妞儿的人物形象。1.典型事件2.典型描写:外、语、动、心、神3.环境4.他人评价、作者评述从典型事件看人物写了我与妞儿的哪些事?乐于助人、热情善良1.河边相遇,发生争吵。2.她见“我”无袜,提出做袜3.她给“我”做袜。4.“我”卖枣买织布机。5.“我”不慎失袜。。从典型描写看人物——外貌描写“风吹红了她的脸,像带霜的柿叶,水冻肿了她的手,像上冻的红萝卜。她穿的衣服很单薄,就是那种蓝色的破袄裤。”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重点突出女孩贫寒的身份和吃苦耐劳的品质。从典型描写看人物——语言描写1.找到语言描写的段落。2.从对话中你能读出妞儿怎样的形象?3.妞儿和我对话时,可能会用什么样的语气?4.互相合作,两人试着演一演对话。妞儿( )说:“你看不见我在这里洗菜吗?洗脸到下边洗去!”我( )说:“离着这么远,会弄脏你的菜!”对话一妞儿( )说:“菜是下口的东西呀!你在上流洗脸洗屁股,为什么不脏?”我( )说:“我错了,我不洗了,你在这块石头上来洗吧!”妞儿( )说:“你刚在那石头上洗了脸,又叫我站上去洗菜!”演员对戏·分析形象指责地不满地愤怒地略带尴尬和歉意地有点嫌弃地爱开玩笑、心直口快演员对戏·分析形象不满地7-17:洗菜和洗脸的争辩对话妞儿( )说:“什么时候,才能打败鬼子?我们的房,叫他们烧过两三回了!”我( )说:“也许三年,也许五年,也许十年八年。可是不管三年五年,十年八年,我们总是要打下去,我们不会悲观的。”对话二妞儿( )问:“光着脚打下去 ”我( )说:“咳!这是没有法子么,什么卫生!从九月里就反‘扫荡’,可是我们八路军,是非到十月底不发袜子的。这时候,正在打仗,哪里去找袜子穿呀?”期待地坚定、充满信心地略带疑惑地无奈又感慨地妞儿( )说:“我给你做。我家就住在那个坡子上,你要没有布,我家里有点,还够做一双袜子。”妞儿( )问:“不会买一双?不会求人做一双?”我( )说:“哪里去买呀,尽住小村,不过镇店。哪里有布呀 就是有布,求谁做去呀?”疑惑地无奈又苦恼地干脆且豪爽25-35:真假卫生及打仗、提出做袜子的言论热情善良、爱帮助他人、渴望和平妞儿( )问:“你们那里是用麻用线?”我( )说:“用线。在我们那里,鞋底也没有这么厚!”对话三妞儿( )说:“这样坚实。保你穿三年,能打败日本不?”我( )说:“能够。”第五天,我穿上了新袜子。好奇地平和地充满自信地斩钉截铁地勤劳、心灵手巧、干活麻利第二天,袜子已经裁剪好,第三天,在纳底子了。从典型描写看人物——动作描写运用了一系列的动作描写,突出了妞儿的俏皮活泼、率真可爱、勤劳能干。“她说着,扭着身子逆着河流往上去了。蹬在一块尖石上,把菜篮浸进水里,把两手插在袄襟底下取暖,望着我笑了。”·“女孩子转脸望了我脚上一下,就又低下头去洗菜了。”·“她说着,扭着身子逆着河流往上去了。蹬在一块尖石上,把菜篮浸进水里,把两手插在袄襟底下取暖,望着我笑了。”·“说着就笑得弯下腰去。”·“她笑着用两手在冷水里刨抓。”·“女孩子接下去,笑了。”·“可也看见,在她笑着的时候,她的整齐的牙齿洁白得放光。”从典型描写看人物——神态描写可爱活泼妞儿的几处“笑”从环境描写看人物环境描写的作用:背:背景。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社会背景;气:气氛。渲染文章气氛;情:情节。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后续情节的发展做铺垫,暗示或推动情节的转折;人:人物。烘托人物心情、形象和性格;主:主题。深化文章主题。巧记:背气情人主(被气请忍住)阜平土地很少,山上都是黑石头,雨水很多很暴,有些泥土就冲到冀中平原上来了——冀中是我的家乡。阜平的农民没有见过大的地块,他们所有的,只是像炕台那样大,或是像锅台那样大的一块土地。在这小小的、不规整的,有时是尖形的,有时是半圆形的,有时是梯形的小块土地上,他们费尽心思,全力经营。他们用石块垒起,用泥土包住,在边沿栽上枣树,在中间种上玉黍。阜平的天气冷,山地不容易见到太阳。·我每天到河边去洗脸,河里结了冰,我登在冰冻的石头上,把冰砸破,浸湿毛巾,等我擦完脸,毛巾也就冻挺了。有一天早晨,刮着冷风,只有一抹阳光,黄黄的落在河对面的山坡上。从环境描写看人物环境描写,通过写山地环境的恶劣,突出妞儿生活的艰辛;也为后文写妞儿在如此艰辛的条件支援抗战的崇高精神做铺垫。从他人评价、作者评述看人物表现出女孩的善良孝顺、热情慷慨、无私奉献、好学·大娘从炕角里扯出一块白粗布,说:“这是我们妞儿纺了半年线赚的,给我做了一条棉裤,下剩的说给她爹做双袜子,现在先给你做了穿上吧。”·“她不会说话”“她很会说话”。·一天,大伯说:“同志,你知道我是沾你的光吗 ”“往年,我一个人背枣,我们妞儿是不会给我吃这么好的!”·他说妞儿已经有两个孩子了,还像小时候那样,就是喜欢新鲜东西,说什么也要学会。由此,可以看出妞儿是一个爽快率直、野性泼辣、顽皮爱笑、质朴善良、勤劳能干、心灵手巧的农村女孩子。分析“我”形象“我”的形象外貌:我看了看我那穿着一双“踢倒山”的鞋子、冻得发黑的脚。——朴素条件艰难语言:“我错了,我不洗了,你在这块石头上来洗吧!”——知错能改 理解包容其他:部队重视民运工作,上级允许我帮老乡去运输。每天打早起,我同大伯背上一百多斤红枣,顺着河滩,爬山越岭,送到曲阳去。——憨厚诚恳 爱护人民本文主要写“我”对自己打游击到过的一个小村庄发生事情的回忆。扣住一个小物件——一双袜子展开故事,通过河边“争吵”、贩枣、买织布机等生活片段,挖掘了普通劳动妇女身上美好的人性,表现了在抗日战争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建立起来的革命战士同人民群众之间的鱼水深情,赞美了纯朴真挚的人情。主旨妞儿一家都竭尽所能地对我好,即使条件艰难,也要给我做袜子,做好吃的。我作为士兵,闲时帮妞儿一家卖枣、买织布机。4.从我们的交往中,你能看出什么?思考后回答。军人、百姓之间相互爱护、相互关照的浓浓情意。浓浓的军民鱼水情返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