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8.5 分式方程暑期预习讲义思维导图学习目标理解分式方程的概念,能识别分式方程掌握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理解分式方程验根的必要性,会进行验根能列分式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方程建模思想和检验意识知识点梳理分式方程的定义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示例:1/(x+2)=3, (x-1)/x=2分式方程的解法基本解法步骤:去分母(方程两边同乘最简公分母)解整式方程验根(将解代入最简公分母检验)写出结论增根的产生:使最简公分母为零的根必须舍去实际应用工程问题:工作效率=工作量/时间行程问题:速度=路程/时间分配问题:建立等量关系易错点提醒忘记检验是最常见错误去分母时漏乘不含分母的项解整式方程时计算错误实际问题中单位不统一忽略实际问题中分母不为零的隐含条件混淆分式运算与分式方程解法知识点小结核心概念:分母含未知数的方程关键步骤:去分母→解方程→验根重要原则:所有解必须通过检验应用价值:解决工程、行程等实际问题数学思想:转化思想(化分式方程为整式方程)学习建议概念理解通过对比一元一次方程理解分式方程特点重点理解增根的产生原因方法掌握先练习基础的分式方程解法再练习需要因式分解的方程最后解决实际问题思维培养养成"解必检验"的解题习惯建立"实际问题→数学模型→求解验证"的思维流程培养严谨的代数运算习惯学习建议一、选择题1.小明用滴滴打车去火车站,他可以选择两条不同路线:路线A的全程是15千米,但交通拥堵;路线B的全程比路线A的全程多6千米,但平均车速是走路线A时速度的1.5倍,走路线B的全程比走路线A少用15分钟.设走路线A时的平均速度为x千米/小时,根据题意,可列分式方程( )A. B.C. D.2.某药店购进A,B两种的口罩,其中A种口罩的单价比B种口罩的单价低元.已知该店主购进A种口罩用了920元,购进B种口罩用了500元,且所购进的A种口罩的数量比B种口罩多20个.设药店购进A种款式的口罩x个,则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A. B.C. D.3.对于两个不相等的实数a,b,规定:表示a,b中的较大值,如,按照这个规定,方程的解为( )A. B. C.或 D.或4.若关于的方程无解,则 ( )A. B.或 C. D.5.A,B两地相距48千米,一艘轮船从A地顺流航行至B地,又立即从B地逆流返回A地,共用去9小时,已知水流速度为4千米/时,若设该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x千米/时,则可列方程( )A. B.C.+4=9 D.6.甲、乙、丙三名打字员承担一项打字任务,已知如下信息:信息一:甲单独完成任务所需时间比乙单独完成任务所需时间多5小时; 信息二:甲4小时完成工作量与乙3小时完成工作量相等; 信息三:丙的工作效率是甲的工作效率的2倍如果每小时只安排1名打字员,那么按照甲、乙、丙的顺序至完成工作任务,共需( )。A.小时 B.小时 C.小时 D.小时7.下列关于x的方程是分式方程的是( )A. B. C. D.二、填空题8.《步辇图》是唐朝画家阎立本的作品,如图是它的局部画面,装裱前是一个长为,宽为的矩形,装裱后,整幅图画宽与长的比是,且四周边框的宽度相等,则边框的宽度应是多少?设边框的宽度为,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 .9.分式方程的解是 .10.若关于x的分式方程的解是负数,则字母m的取值范围是 .11.甲、乙二人做某种机械零件,已知甲每小时比乙多做6个,甲做90个零件所用的时间与乙做60个零件所用的时间相等.设甲每小时做x个零件,依题意列方程为 .12.如图,点A,B在数轴上,它们表示的数分别为,.(1)若点A,B到原点的距离相等,则x的值为 .(2)若点C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且点A,B到点C的距离相等,则x的值为 .13.若关于x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至少有2个整数解,且关于y的分式方程有非负整数解,则所有满足条件的整数a的值之和是 .14.某中学假期后勤中的一项工作是请 名木工制作200把椅子和100张课桌,已知一名工人在单位时间内可以制作10把椅子或7张课桌,将这30名工人分成两组,一组制作课桌,一组制作椅子,两组同时开工.应分配 人制作课桌,才能使完成此项工作的时间最短.三、解答题15. 命题“x=3是方程 的解”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请说明理由。、16.从广州到某市,可乘坐普通列车或高铁,已知高铁的行驶路程是千米,普通列车的行驶路程是高铁的行驶路程的倍.(1)求普通列车的行驶路程;(2)若高铁的平均速度千米时是普通列车平均速度千米时的倍,且乘坐高铁所需时间比乘坐普通列车所需时间缩短小时,求高铁的平均速度.17.为赓续中华优秀文脉,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某社区准备聘请甲、乙两支施工队参与布置一条长为1200米的宣传长廊.已知甲队单独布置完成工程比乙队单独布置完成工程多用10天,乙队每天布置的数量是甲队每天布置的数量的1.5倍.(1)求甲、乙两支施工队每天分别布置完成多少米宣传长廊?(2)现将宣传长廊布置任务交给乙队并要求25天内完成.乙队布置若干天后因接到其它布置任务,经社区同意将余下布置任务全部交给甲队完成.求在转交给甲队之前乙队至少要布置多少天才能按时完成全部任务?18.已知点在数轴上所对应的数分别为,,若两点关于原点对称.(1)当时,求的值;(2)若不存在满足条件的,求的值.19.为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某药店分别用1600元、6000元购进两批防护口罩,第二批防护口罩的数量是第一批的3倍,但单价比第一批贵2元,请问药店第一批防护口罩购进了多少只?(1)填空①同学甲:设 ,则方程为 ;②同学乙:设 ,则方程为 .(2)请选择其中一名同学的设法,写出完整的解答过程.20.一小船由港顺流而下到港需,由港逆流而上到港需.某天早晨6点,该船由港出发驶向港,到达港时,发现船上一救生圈在途中掉入水中,于是立刻返回,Ih后遇到救生圈.(1)该船按水流速度由A港漂流到B港需要多少小时?(2)救生圈是何时掉入水中的?21.已知点A(0,y)在y轴正半轴上,以OA为边作等边△OAB,其中y是方程的解.(1)求点A的坐标;(2)如图1,点P在x轴正半轴上,以AP为边在第一象限内作等边APQ,连QB并延长交x轴于点C,求证OC=BC;(3)如图2,若点M为y轴正半轴上一动点,点M在点A的上边,连MB,以MB为边在第一象限内作等边MBN,连NA并延长交x轴于点D,当点M运动时,DN AM的值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出其值;若变化,求出其变化的范围.参考答案1.D2.C3.C4.B5.A6.C7.C8.9.10.m>-3,且m≠-2.11. =12.(1)(2)13.414.1315.解:命题“ x=3是方程 的解”是真命题,理由如下:当x=3时,最简公分母 ,所以x=3是原方程的解,所以命题“x=3是方程 的解”是真命题.16.(1)解:根据题意得:千米,答:普通列车的行驶路程是千米;(2)解:设普通列车平均速度是千米时,则高铁平均速度是千米时,根据题意得:,解得:,经检验是原方程的解,则高铁的平均速度是千米时,答:高铁的平均速度是千米时.17.(1)解:设甲支施工队每天布置完成x米宣传长廊,则乙支施工队每天布置完成1.5x米宣传长廊,由题意得:,解得:x=40,经检验,x=40是所列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1.5x=1.5×40=60,答:甲支施工队每天布置完成40米宣传长廊,乙支施工队每天布置完成60米宣传长廊.(2)解:设在转交给甲队之前乙队要布置y天才能按时完成全部任务,由题意得:40(25 y)+60y≥1200,解得:y≥10,∴y的最小值为10,答:在转交给甲队之前乙队至少要布置10天才能按时完成全部任务.18.解:两点关于原点对称,则两点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则,(1)把代入得:,去分母得:,解得:,经检验是分式方程的解;则;(2)去分母得:,即,由不存在满足条件的值,得到,把代入得:,解得:.则.19.(1)购进第一批防护口罩 只;2;第一批防护口罩的单价为 元;x+2(2)解:同学甲:设药店第一批防护口罩购进了x只,则方程为 ﹣ =2,解得x=200.经检验x=200是原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答:药店第一批防护口罩购进了200只;同学乙:设药店第一批防护口罩的单价为x元,则方程为3× = .解得x=8.经检验x=8是所列方程的解,所以, =200.答:药店第一批防护口罩购进了200只;20.(1)解:设小船按水流速度由A港漂流到B港需要小时,根据题意得:解得,经检验符合题意,答:小船按水流速度由港漂流到港需要48小时.(2)解:设救生圈是在点钟落下水中的,由(1)小题结果,救生圈每小时顺水漂流的距离等于全程的,小船早晨6时从港出发,顺流航行需6小时,它在中午12点钟到达港.而救生圈在点钟就已掉下水,到这时已漂流的时间为(12-y)小时,在这段时间里,每小时船行驶全程的,救生圈沿着航行方向漂流全程的船与救生圈同向而行,距离拉大,船到港后立刻掉头去找救生圈,1小时后找到,在这一小时内,船与救生圈相向而行,将原已拉开的距离缩短为0,由此得方程:解得:,答:救生圈是在上午11点钟掉下水的21.(1)解:∵,去分母,得3+y-1=6,解得y=4经检验y=4是原方程的解∴点A(0,4)(2)证明:∵APQ、ABO都是等边三角形∴AO=AB,AP=AQ,∠BAO=∠PAQ=60°∴∠PAO=∠BAQ∴PAOQAB(SAS)∴∠QBA=∠POA=90°∵ABO是等边三角形∴∠AOB=∠ABO=60°∴∠COB=∠CBO=30°∴CO=BC(3)解:结论:不变,DN AM=12理由:∵AOB、MBN都是等边三角形∴BO=AB=AO=4,MB=BN,∠BAO=∠ABO=∠MBN=60°∴∠OBM=∠ABN∴ABNOBM(SAS)∴OM=AN,∠BAN=∠BOM=60°∴AN=OM=OA+AM=4+AM∵∠OAD=180° ∠OAB ∠BAN=60°∴∠ADO=30°∴AD=2AO=8∴DN AM=AN+AD AM=4+AM+8 AM=12即DN AM的值不变,其值1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