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白银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甘肃省白银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高一期末检测
地理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2。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随着长三角地区人口老龄化进入深化阶段,老年家庭空巢化问题日益严峻,给地区的人口、家庭和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带来重大挑战。2020年,长三角地区整体老年家庭空巢水平达47.8%,安徽省达49.1%,为长三角地区最高。如图示意老年家庭空巢化影响机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2020年,安徽省成为长三角老年家庭空巢率最高的地区,其根本原因是( )
A. 经济水平较低 B. 教育水平较低 C. 医疗条件落后 D. 城镇化进程较慢
2. 老年家庭空巢化对长三角乡村地区的主要影响是( )
A. 土地流转速度减缓 B. 生态环境破坏加剧
C. 公共服务压力增大 D. 传统宗族文化强化
3. 为应对长三角地区老年家庭空巢化问题,可推行有效措施是( )
A. 鼓励跨省劳务输出 B. 推广社区居家养老模式
C. 提高城市落户门槛 D. 扩大乡村建设用地规模
城市土地利用指城市中工业、交通、商业、文化、教育、卫生、住宅和公园绿地等建设用地的状况,反映城市布局的基本形态和城市内功能区的地域差异。下图示意我国东部某市功能区规划。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该城市未来发展方向最可能是( )
A. 沿河流发展 B. 向四周均衡发展 C. 沿交通线发展 D. 沿等高线发展
5. 该城市文化教育中心布局的合理性主要体现在( )
①距离林地较近②位于盛行风上风方向③距离轻工业区较近④位于河流下游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6. 若该城市计划将重工业区搬迁至郊外,最适合布局在( )
A. ①地 B. ②地 C. ③地 D. ④地
池州市是全国首批、安徽省首个“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试点城市。近年来,池州市加快推动半导体、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环境友好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池州皖江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构建了包括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设备材料的半导体产业全链条;围绕龙头企业上下游,谋划打造“火箭+卫星+材料”全产业链生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池州发展商业航天产业关键支撑条件是( )
A. 邻近航天科技研发中心 B. 产业链配套较完善
C. 政府补贴力度全国领先 D. 廉价能源供应充足
8. 从产业布局角度分析,池州打造“火箭+卫星+材料”全产业链生态的主要目的是( )
A. 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形成集聚效应 B. 减少对外交通依赖,缩小市场范围
C. 分散环境污染风险,保护生态屏障 D. 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促进就业
9. 若池州要进一步扩大商业航天产业优势,最需完善的配套措施是( )
A. 建设专用火箭发射场 B. 扩大晶圆制造规模
C. 加强与科研机构合作 D. 降低土地租金成本
独库公路(如图)纵贯天山,海拔落差超2000m,部分路段冬季气温低至-40℃,且需穿越冰达坂等高寒区域。独库公路虽地势险峻,但景观壮美,沿线地质生态多元,有雪山、冰川、森林、河流等景观。受自然因素影响,独库公路每年仅6-10月开放通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独库公路对新疆区域发展的积极影响包括( )
①缩短油气资源运输距离 ②促进北疆与南疆的经济联系 ③带动旅游业及相关产业发展 ④增强国防力量与维护边疆稳定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1. 独库公路每年仅6-10月开放通行,其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
A. 地质灾害频发 B. 紫外线辐射强 C. 野生动物迁徙 D. 路面结冰封冻
近年来,广东充分发挥沿海地理优势,强化岸海互动,向海图强,通过推进海洋牧场等现代化养殖模式,有力促进水产养殖业高质量发展。《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规划(2017-2025年)》将广东、广西和海南适宜建设海洋牧场的海域纳入建设布局,将海洋牧场分为养护型、增殖型、休闲型三种类型,并制定了相关的管理规范、技术标准和政策措施。如图示意广东海洋牧场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广东海域发展海洋牧场的类型中,近岸生态底播增殖区的有利条件是( )
①受陆源污染影响小,水质较好 ②风浪较小,养殖设施受损较小
③水深较浅,水体营养物质丰富 ④水动力较强,利于水体的交换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3. 我国建立海洋牧场的意义有( )
A. 改善海洋环境,减少自然灾害 B. 充分利用海洋资源,维护海洋权益
C. 减少陆地耕地面积,发展海洋农业 D. 延长海岸线,拓展经济发展空间
长三角城市群是中国经济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是引领长江经济带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长期快速的城市扩张及高强度资源能源消耗,导致长三角城市群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单位面积排放强度高。如图为2011年和2016年长三角城市群废水中氨氮(NH3-N)排放量的空间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下列关于2011—2016年长三角城市群氨氮排放量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排放强度整体下降,但局部地区仍较高 B. 排放总量显著减少,高值区向内陆转移
C. 南部地区变化明显,北部地区变化较小 D. 沿海地区变化较小,内陆地区变化明显
15. 若氨氮排放量持续居高不下,对长三角地区的主要影响是( )
A. 直接导致酸雨频率增加 B. 饮用水安全受威胁 C. 导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 D. 土壤肥力有所提高
16. 为降低长三角城市群氨氮排放强度,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 )
A. 严格限制重化工业发展 B. 全面推广生态农业技术
C. 提高中小城市落户门槛 D. 建立跨区域污染联防机制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千脚落地房(如图1、2)是我国傈僳族、怒族、独龙族等民族的传统民居,体现了人们顺应自然、改造自然的生存智慧。千脚落地房多分布于云南怒江、贡山等地,多依山向阳而建。这种房屋的木桩和房柱像千百只脚立在地上,故得名千脚落地房。近年来,千脚落地房数量在逐渐减少。目前,千脚落地房主要作为当地旅游资源和地域文化被加以保护。
(1)分析云南怒江地区千脚落地房顺应自然的主要表现。
(2)说明近年来千脚落地房逐渐减少的原因。
(3)简述保护千脚落地房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成渝中线高铁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标志性工程,也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沪渝蓉沿江高铁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成渝中线高铁四川段3标线路全长16.147km,隧道工程占比95.6%,施工面临地质复杂、瓦斯威胁、环保要求高等难题。下图为成渝中线高铁示意图。
(1)分析成渝中线高铁建成后对缩短成渝两地乘客出行时间的积极作用。
(2)简述成渝中线高铁建设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地质难题。
(3)说明成渝中线高铁建成后对沿线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滁州市依滁河而生,地形多样,气候条件优越。近些年来,滁州农业生产总值逐年增加,农业生产废弃物也随之增加。滁州市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探索农业生产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机制,通过资源化利用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等废弃物,将农业废弃物转换成再生资源,逐步形成一条资源可利用、低碳环保、农民增收的“绿色循环产业链”。如图示意滁州市农业有机废弃物(指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可生物降解的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主要方式。
(1)指出滁州市近些年大力发展农业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2)简述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对滁州市的有利影响。
(3)请为进一步提高滁州市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出合理对策。
高一期末检测
地理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2。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3题答案】
【答案】1. A 2. C 3. B
【4~6题答案】
【答案】4. C 5. A 6. C
【7~9题答案】
【答案】7. B 8. A 9. C
【10~11题答案】
【答案】10. D 11. D
【12~13题答案】
【答案】12. C 13. B
【14~16题答案】
【答案】14 A 15. B 16. D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题答案】
【答案】(1)该地区地形坡度大,千脚结构可适应不平整地面;怒江流域降水多,湿气重,架空设计可以防潮防洪;该地森林资源丰富,建筑可就地取材;依山而建,增强房屋的采光。
(2)现代建筑技术推广,传统工艺衰落;大量年轻人外迁,房屋年久失修,多被废弃;旅游过度开发,导致部分民居过度商业化,风貌失真。
(3)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留存历史记忆;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升地方知名度,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18题答案】
【答案】(1)成渝中线高铁的线路更平直,缩短成渝两地行程;成渝中线高铁作为高铁线路,运行速度快;增加成渝两地旅行路线的选择,避免旅客候车时间过长。
(2)地势起伏大,多山地、丘陵,施工难度大;地质构造复杂,易发生塌方、渗水等灾害;部分岩体赋存瓦斯,开挖隧道有爆炸风险,需加强勘探和防范
(3)缩短时空距离,促进人口、资金、技术等要素向沿线站点集聚,形成“高铁经济带”;依托快捷交通发展旅游、商贸等服务业,推动沿线城市承接产业转移,优化产业结构;强化成渝“双核”对周边地区的辐射能力,促进中小城市发展,缩小区域经济差距;降低通勤成本,扩大就业和消费半径,释放内需潜力。
【19题答案】
【答案】(1)水体富营养化;土壤污染;农作物秸秆焚烧导致大气污染;水土流失加剧。
(2)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减少空气污染;减少化肥使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业附加值;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生物多样性;增加就业岗位。
(3)政策支持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强科技研发,提高有机废弃物利用技术;提升农户的环保意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