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美丽的颜色》 教案+课件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共2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 《美丽的颜色》 教案+课件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共20张PPT)

资源简介

10 美丽的颜色
学习目标 1.语言运用:能感受本文含蓄委婉、富有情味的语言,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 2.思维能力:能理解文中引用原话及人物描写的作用,把握传记的主要特点。 3.审美创造:能体会居里夫妇科学探索时的艰苦与快乐,感受他们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居里夫妇提炼镭的过程,感受居里夫人献身科学、忘我奉献的人格魅力。 2.教学难点:把握传记的特点,了解引用和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预习第10课内容。准备教学资源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先行组织
同学们,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美丽的颜色,红色热情,蓝色深邃,绿色充满生机……那你们有没有想过,在科学研究领域,有一种颜色的发现,改变了整个世界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美丽的颜色》,就将为我们讲述一个关于科学、坚持与梦想的故事,让我们一起去探寻那神秘而美丽的颜色吧。
 二、构建新知
学习任务一:了解文体知识
活动 了解人物传记的文体知识。
预设:
人物传记是通过对典型人物的生平、生活、精神等领域进行系统描述、介绍的一种文学作品形式。其一般有两类:一类是记述自己的生平,称为“自传”;一类是记述他人的生平。传记最大的特点就是“实录”,即要求真实,凡是文中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都必须是准确的。传记可繁可简,一般按时间顺序来记叙。
学习任务二:感受居里夫妇在科学探索过程的艰苦与快乐
活动1试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
预设:
课文描写了居里夫妇在夏热冬寒、条件简陋的棚屋里提取镭的漫长、艰苦而又快乐的过程。
活动2感受探索的艰苦——在课文中圈点勾画体现居里夫妇探索过程艰苦的相关语句,并作批注。
预设:
示例一:在夏天,因为棚顶是玻璃的,棚屋里面燥热得像温室。在冬天……没有方法补救。
批注:抓住季节,突出了居里夫妇工作环境的恶劣。
示例二:那个炉子即使把它烧到炽热的程度,也令人完全失望。走到差不多可以碰着它的地方,才能感受一点儿暖气,可是离开一步,立刻就回到寒带去了。
批注:恰当运用关联词,突出了天气的寒冷、条件的艰苦。
示例三:有时候我整天用差不多和我一般高的铁条,搅动一大堆沸腾着的东西。到了晚上,简直是筋疲力尽。 工作日变成了工作月,工作月变成了工作年。
批注:“整天”、“差不多”、“筋疲力尽”和两个“变成”写出了工作强度之大,以及提炼镭的过程之漫长。
活动3品读探索的快乐——在课文中圈点勾画体现居里夫妇探索过程快乐的相关语句,并作批注。
预设:
示例一:然而我们生活中最美好而且最快乐的几年,还是在这个简陋的旧棚屋中度过的,我们把精力完全用在工作上。
批注:两个“最”字表明这是一种全身心投入科研工作的快乐。
示例二:皮埃尔和玛丽并没有失掉勇气。这种抵抗他们的材料迷住了他们。
批注:“迷住”一词表明这是一种执着追求的快乐。
示例三:虽然我们的工作条件带给我们许多困难,但是我们仍然觉得很快乐。
批注:“虽然……但是……”表明这是一种顽强乐观的快乐。
学习任务三:感受科学家精神的“美丽”
活动1 通过了解这段艰苦而又快乐的时光,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居里夫人?请结合文中语句,使用下面的句式加以分析。
居里夫人具有    (用四字词语概括)的精神品质,从文中    (句子或段落)可以看出。
预设:
示例一:居里夫人具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品质,从文中“工作日变成了工作月,工作月变成了工作年。皮埃尔和玛丽并没有失掉勇气”可以看出。
示例二:居里夫人具有积极乐观的精神品质,从文中“虽然我们的工作条件带给我们许多困难,但是我们仍然觉得很快乐”可以看出。
示例三:居里夫人具有热爱科学的精神品质,从文中“在这个时期里,我们完全被那展开在我们面前的新领域吸引住了”可以看出。
活动2 标题《美丽的颜色》有什么深层含义?
预设:
《美丽的颜色》这个标题新颖别致,意蕴丰富,既指镭闪耀着的美丽荧光(色彩之美),也指居里夫妇发现镭的喜悦心情(心情之美),更指居里夫妇热爱科学、潜心科研、乐观坚守的科学精神(精神之美)。
活动3 分享一句你所知道的居里夫人的名言。
预设:
示例:人类也需要富有理想的人,对于这种人来说,无私地发展一种事业是如此的迷人,以至他们不可能去关心他们个人的物质利益。 ——居里夫人
学习任务四:探究传记的写法特色
活动1 请从文中找出引用居里夫人自己的话的段落,分析其内容和作用。
预设:
第一处是第5、6段,写居里夫人自己如何看待当时极端困难的工作条件,从中可以看出居里夫人并未把这种极端困难的工作条件当回事,她自己评价为“英勇时期”“我们生活中最美好而且最快乐的几年”,反映出居里夫人对科学的热爱。
第二处是第11段,引用的是居里夫人对自己具体工作的记录。科研工作对居里夫人而言,不仅是脑力劳动,更是体力劳动,作为女性,她却承担如此繁重的体力劳动,并且无怨无悔,更突显居里夫人的伟大。
第三处是第14、15段,写出了居里夫妇在科研路上虽然孤独、困难,但二人相互鼓励,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奋斗,并且和很少的志同道合的科学家交流,获得一种平静专注的快乐。
活动2 总体概括文章引用居里夫人的话的作用。
预设:
引用居里夫人的话,既补充了历史细节,展示出传主的心理感受,又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变化了文章的叙述节奏,使行文更加生动。
活动3 朗读居里夫妇发现镭的场景(第20~25段),探究传记的文学性特征。讨论发言。
预设:
从语言运用的角度,如“他们走进他们的领域,走进他们的梦境”,运用相似的句式、反复的修辞手法,富有节奏感,生动地表现出居里夫妇对科研的热爱与沉醉。
从细节描写的角度,如“在黑暗中,在寂静中,两个人的脸都转向这些微光,转向这射线的神秘来源”“玛丽身体前倾,热切地望着”,细致描绘了居里夫妇的动作和神态,使读者如临其境,感受到他们发现镭时的专注与惊喜。
从情感表达的角度,字里行间流露出居里夫妇对科学探索的执着与成功后的喜悦,这种情感极具感染力。
 三、板书设计
美丽的颜色
(色彩之美、
心情之美、精神之美)
引用原话:补充细节、增强真实性、变化节奏
文学性:语言、细节、情感
课外作业设计
完成第10课配套练习。
教学设计反思
优点:活动设计丰富合理,先概括内容,再从艰苦与快乐两个角度分析探索过程,接着深入挖掘人物精神,最后探究传记特色,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如圈点勾画、批注、讨论等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其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
不足:对于传记文学性的探究,仅停留在文本表面的语言、细节、情感分析上,未进一步引导学生对比其他传记作品,深入探究传记文学性的共性与个性,提升学生的文学理论素养。
阅读综合实践
任务一:小组合作探究,归纳单元中的四篇课文“以事写人”的方法
活动 分组讨论,对涉及藤野先生、鲁迅先生、南仁东、居里夫人的四篇课文进行分析,明确作者选取的具体事件,又是如何将这些事件组合起来以展现人物特征的。试着用表格的形式归纳一些“以事写人”的方法。
预设:
人物 选取事件 事件组合方式 人物特征 “以事写人”的方法
藤野先生 添改讲义、纠正解剖图、关心解剖实习、了解裹脚情况等 按时间顺序和地点的转换 治学严谨、关爱学生、没有民族偏见 选取典型事例,多角度展现人物
鲁迅先生 日常起居、待人接客、工作状态等 以片段式的生活场景相组合 关爱青年、勤奋工作、随和自然 通过生活片段、细节反映人物特点
南仁东 “看星星”一事、初三立志、在无线电厂工作、建设“中国天眼”等 按时间顺序和事件发展先后顺序 热爱祖国、执着追求、勇于创新 围绕核心事业选取关键事件
居里夫人 在简陋棚屋提炼镭的过程(如恶劣环境下工作、长时间高强度劳作等) 以时间推进和工作进程为线索 热爱科学、坚韧执着、以苦为乐 围绕核心科研活动选取事件,突出过程中的艰难与坚持
  任务二:探究细节描写
活动1 重读本单元课文,品味令你印象深刻的细节,简要点评其表达效果。
预设:
示例一:(肖像细节)课文中对藤野先生“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的肖像描写,简单勾勒出藤野先生的外貌特征,让人物形象更直观,体现其质朴形象。
示例二:(语言细节)南仁东说“正因为落后,才要奋起”体现了他的坚定信念和责任感。在面对外国专家的质疑时,他以这句话回应,既展现了他对自己国家科技水平落后现状的清醒认识,又表达了他不畏困难、迎头赶上的决心,反映了南仁东内心深切的爱国情怀和对科学事业的执着追求。
示例三:(动作细节)“整天用差不多和我一般高的铁条,搅动一大堆沸腾着的东西”,“整天”“搅动”等词语突出居里夫人工作的艰辛和她的坚持。
示例四:(动作、神态细节)“在黑暗中,在寂静中,两个人的脸都转向这些微光,转向这射线的神秘来源,转向镭,转向他们的镭!玛丽身体前倾,热切地望着,她此时的姿势,就像一小时前在她睡着了的孩子床头看着孩子一样。”句中对居里夫人动作和神态的描写,体现出她对镭的发现充满惊喜,以及身为科学家的专注与执着。
活动2 探究写作中抓细节的方法。
预设:
细致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就要留意身边人物的言行举止、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惯等方面。
描写人物时,需紧扣人物特征,根据想要表现的人物性格、品质或者身份等来选取细节。比如,刻画勤劳质朴的农民时,可以抓住其粗糙的双手、沾满泥土的鞋子等细节;描写负责的教师时,可以抓住其批改作业时专注的眼神、工整的批注等细节。
描绘细节时,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能够增强感染力。例如“他的眼睛像鹰一样锐利,瞬间捕捉到问题所在”这个比喻句,就很好地突出了人物的观察力强。同时,要从细微之处入手,关注人物细微的表情变化、小动作等,像紧张时不自觉地搓手、思考时轻轻皱眉等,这样就能以小见大,展现人物的心理状态。
此外,结合特定情境描写人物细节,可以更好地展现人物与环境的关系。例如在激烈的比赛场景中,描写运动员额头的汗珠、紧握的拳头,就能体现出其紧张与专注。
任务三:品味印象深刻的语句
活动1 品读下列语句,结合上下文,思考并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1)我检出来交给他们,却只翻检了一通,并没有带走。但他们一走,邮差就送到一封很厚的信……(加点词语暗示出事情的真相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鲁迅先生从下午两三点钟起就陪客人,陪到五点钟,陪到六点钟,客人若在家吃饭,吃过饭又必要在一起喝茶,或者刚刚喝完茶走了,或者还没走就又来了客人,于是又陪下去,陪到八点钟,十点钟,常常陪到十二点钟。(反复交代鲁迅先生陪客人的时间,看起来有些重复,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3)在黑暗中,在寂静中,两个人的脸都转向这些微光,转向这射线的神秘来源,转向镭,转向他们的镭!(句中四个“转向”所领起的内容之间有什么样的顺序?作者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方式来写居里夫妇的一个动作?)
预设:
(1)“却只”“就”暗示了所谓的“翻检”是别有用心的检查,这些人(可能是日本的军国主义势力或受其影响的人)对鲁迅有所怀疑,翻检讲义是想从中找到把柄。而他们走后邮差“就”送来很厚的信,很可能是这些人在检查后没有发现什么,便又通过其他方式(比如在信中夹带威胁、警告等内容)来对鲁迅进行恫吓,反映出当时鲁迅身处的环境充满了不公正和敌意。加点词语表达了鲁迅对这种被无端怀疑、监视的行为感到不满和愤慨。
  (2)不可以删去。反复交代鲁迅先生陪客人的时间,从下午两三点钟一直陪到深夜十二点钟,突出了鲁迅先生待人的热情、真诚与耐心,体现了他对客人的尊重,展现出他随和、亲切的性格特点;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鲁迅先生生活的一部分状态,虽然忙碌但依然认真对待人际交往,丰富了人物形象。
(3)四个“转向”所领起内容由宽泛的“微光”“射线的神秘来源”到具体的“镭”,再强调“他们的镭”,是从模糊到清晰、从一般到特殊的顺序。这个“慢镜头”的动作描写表现了居里夫妇发现镭的激动,体现了他们对科学发现的热爱与激情。
活动2 试着再找一些印象深刻的句子,自己设计问题,同学互相回答。
预设:
示例一:印象深刻的句子: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 ——《藤野先生》
设计问题:作者写白菜和芦荟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回答:以白菜和芦荟在异地受到特殊对待类比自己在仙台受到的优待,用幽默诙谐的方式暗示自己是因为来自中国这个弱国才受到“物以希为贵”的待遇,委婉地表达出内心复杂的感受,既有对自身处境的自嘲,也隐约透露出弱国国民的辛酸。
示例二:印象深刻的句子: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设计问题:从对鲁迅先生书桌的描写能看出他怎样的特点?
回答:能看出鲁迅先生做事严谨、有条理,注重生活细节,有着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律的品质。
示例三:印象深刻的句子:她永远记得看荧光的这一晚,永远记得这种神妙世界的奇观。 ——《美丽的颜色》
设计问题:句中两个“永远记得”有什么表达效果?
回答:强调了居里夫人对看到镭的荧光这一时刻的深刻铭记,突出了这一发现对她的震撼之大,以及镭的发现对她科研生涯的重大意义,表现出她对科学探索成果的珍视和内心的激动、喜悦之情。(共20张PPT)
第二单元
展现风骨
八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册
10 美丽的颜色
1.语言运用:能感受本文含蓄委婉、富有情味的语言,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
2.思维能力:能理解文中引用原话及人物描写的作用,把握传记的主要特点。
3.审美创造:能体会居里夫妇科学探索时的艰苦与快乐,感受他们的精神品质
学习目标
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并根据意思写词语。
沥.青(  )    轮廓.(  )
筋.疲力尽(  ) 炽.热(  )
窒.息(  ) 骤雨猝.至(  )
简lòu(  ) zào(  )热
伴lǚ(  ) 和yán(  )悦色
(1)温度高,极热。 (   )
(2)夸张地宣扬。 (   )
(3)形容态度和蔼可亲。 (   )
字词预习检测

kuò
jīn
chì
zhì





炽热
吹嘘
和颜悦色
同学们,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美丽的颜色,红色热情,蓝色深邃,绿色充满生机……那你们有没有想过,在科学研究领域,有一种颜色的发现,改变了整个世界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美丽的颜色》,就将为我们讲述一个关于科学、坚持与梦想的故事,让我们一起去探寻那神秘而美丽的颜色吧。
先行组织
学习任务一:了解文体知识
活动 了解人物传记的文体知识。
预设:
人物传记是通过对典型人物的生平、生活、精神等领域进行系统描述、介绍的一种文学作品形式。其一般有两类:一类是记述自己的生平,称为“自传”;一类是记述他人的生平。传记最大的特点就是“实录”,即要求真实,凡是文中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都必须是准确的。传记可繁可简,一般按时间顺序来记叙。
构建新知
学习任务二:感受居里夫妇在科学探索过程的艰苦与快乐
活动 1 试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
预设:
课文描写了居里夫妇在夏热冬寒、条件简陋的棚屋里提取镭的漫长、艰苦而又快乐的过程。
活动 2 感受探索的艰苦——在课文中圈点勾画体现居里夫妇探索过程艰苦的相关语句,并作批注。
预设:
示例一:在夏天,因为棚顶是玻璃的,棚屋里面燥热得像温室。在冬天……没有方法补救。
批注:抓住季节,突出了居里夫妇工作环境的恶劣。
示例二:那个炉子即使把它烧到炽热的程度,也令人完全失望。走到差不多可以碰着它的地方,才能感受一点儿暖气,可是离开一步,立刻就回到寒带去了。
批注:恰当运用关联词,突出了天气的寒冷、条件的艰苦。
示例三:有时候我整天用差不多和我一般高的铁条,搅动一大堆沸腾着的东西。到了晚上,简直是筋疲力尽。 工作日变成了工作月,工作月变成了工作年。
批注:“整天”、“差不多”、“筋疲力尽”和两个“变成”写出了工作强度之大,以及提炼镭的过程之漫长。
活动 3 品读探索的快乐——在课文中圈点勾画体现居里夫妇探索过程快乐的相关语句,并作批注。
预设:
示例一:然而我们生活中最美好而且最快乐的几年,还是在这个简陋的旧棚屋中度过的,我们把精力完全用在工作上。
批注:两个“最”字表明这是一种全身心投入科研工作的快乐。
示例二:皮埃尔和玛丽并没有失掉勇气。这种抵抗他们的材料迷住了他们。
批注:“迷住”一词表明这是一种执着追求的快乐。
示例三:虽然我们的工作条件带给我们许多困难,但是我们仍然觉得很快乐。
批注:“虽然……但是……”表明这是一种顽强乐观的快乐。
学习任务三:感受科学家精神的“美丽”
活动 1 通过了解这段艰苦而又快乐的时光,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居里夫人?请结合文中语句,使用下面的句式加以分析。
居里夫人具有__________(用四字词语概括)的精神品质,从文中__________(句子或段落)可以看出。
预设:
示例一:居里夫人具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品质,从文中“工作日变成了工作月,工作月变成了工作年。皮埃尔和玛丽并没有失掉勇气”可以看出。
示例二:居里夫人具有积极乐观的精神品质,从文中“虽然我们的工作条件带给我们许多困难,但是我们仍然觉得很快乐”可以看出。
示例三:居里夫人具有热爱科学的精神品质,从文中“在这个时期里,我们完全被那展开在我们面前的新领域吸引住了”可以看出。
活动 2 标题《美丽的颜色》有什么深层含义?
预设:
《美丽的颜色》这个标题新颖别致,意蕴丰富,既指镭闪耀着的美丽荧光(色彩之美),也指居里夫妇发现镭的喜悦心情(心情之美),更指居里夫妇热爱科学、潜心科研、乐观坚守的科学精神(精神之美)。
活动 3 分享一句你所知道的居里夫人的名言。
预设:
示例:人类也需要富有理想的人,对于这种人来说,无私地发展一种事业是如此的迷人,以至他们不可能去关心他们个人的物质利益。 ——居里夫人
学习任务四:探究传记的写法特色
活动 1 请从文中找出引用居里夫人自己的话的段落,分析其内容和作用。
预设:
第一处是第5、6段,写居里夫人自己如何看待当时极端困难的工作条件,从中可以看出居里夫人并未把这种极端困难的工作条件当回事,她自己评价为“英勇时期”“我们生活中最美好而且最快乐的几年”,反映出居里夫人对科学的热爱。
第二处是第11段,引用的是居里夫人对自己具体工作的记录。科研工作对居里夫人而言,不仅是脑力劳动,更是体力劳动,作为女性,她却承担如此繁重的体力劳动,并且无怨无悔,更突显居里夫人的伟大。
第三处是第14、15段,写出了居里夫妇在科研路上虽然孤独、困难,但二人相互鼓励,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奋斗,并且和很少的志同道合的科学家交流,获得一种平静专注的快乐。
活动 2 总体概括文章引用居里夫人的话的作用。
预设:
引用居里夫人的话,既补充了历史细节,展示出传主的心理感受,又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变化了文章的叙述节奏,使行文更加生动。
活动 3 朗读居里夫妇发现镭的场景(第20~25段),探究传记的文学性特征。讨论发言。
预设:
从语言运用的角度,如“他们走进他们的领域,走进他们的梦境”,运用相似的句式、反复的修辞手法,富有节奏感,生动地表现出居里夫妇对科研的热爱与沉醉。
从细节描写的角度,如“在黑暗中,在寂静中,两个人的脸都转向这些微光,转向这射线的神秘来源”“玛丽身体前倾,热切地望着”,细致描绘了居里夫妇的动作和神态,使读者如临其境,感受到他们发现镭时的专注与惊喜。
从情感表达的角度,字里行间流露出居里夫妇对科学探索的执着与成功后的喜悦,这种情感极具感染力。
美丽的颜色
(色彩之美、
心情之美、
精神之美)
板书设计
引用原话:补充细节、增强真实性、变化节奏
文学性:语言、细节、情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