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内能和热量 教案(表格式) 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 内能和热量 教案(表格式) 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1.2 内能和热量
【知识要求】
1.了解内能和热量。
2.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
【教学重难点】
1.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的计算。
2.内能、热量和温度的关系。
两个相同的烧杯、冷水与热水若干、蓝墨水若干、两个胶头滴管
在天气预报中有时会听见这样的报道:“今天的天气晴转多云,最高温度为37℃。”我们的感觉是——哇,真热!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热”是一种能量吗?它能做功吗?
一、温度与热运动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把两滴蓝墨水分别同时滴入盛有冷水和热水的两个烧杯中,比较两杯水中墨水扩散的快慢,能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回答:热水中墨水扩散得快。
教师提问:扩散的快慢跟温度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1.物体的温度越高,扩散越快,说明构成物体的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2.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作热运动。
例题讲解:
【例1】“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宋代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对于前一句,从物理学的角度可以理解为:花朵分泌的芳香分子    加快,说明周边的气温突然    。
【解析】构成物体的大量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所以,由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加快可以判断出周边的温度在升高。
【答案】无规则运动 升高
二、物体的内能
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做热运动的分子同样也具有动能;伸缩的弹簧具有弹性势能,同样,分子之间也存在着分子势能。
1.内能的含义: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学生讨论交流课本图1-2-5:冰山有内能吗?
教师归纳总结: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2.内能大小的影响因素:(1)同一物体,温度越高,物体内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动能越大,内能也越大;(2)内能还和物体内部分子的多少、种类、结构、状态等因素有关;(3)内能的改变会影响物体内部分子的运动和排列结构,从而引起热膨胀、熔化、凝固、蒸发等各种热现象。
3.内能和机械能的区别。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例题讲解:
【例2】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炽热的铁水具有内能
B.0℃的冰水没有内能
C.物体运动得越快,内能越大
D.温度越高的物体内能越大
【解析】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A选项说法正确,B选项说法不正确;物体的机械运动对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作用力没有影响,即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机械运动无关,C选项说法不正确;物体的内能除与物体的温度有关外,还与物体的状态、物体所含分子数目的多少及分子间的作用力情况等因素有关,故温度越高的物体,其内能不一定越大,D选项说法不正确。
【答案】A
三、改变内能的方式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实验探究:拿一支铅笔,怎样做能让笔杆热起来?试一试,你有几种方法?
学生回答:……
教师提问:那么,上面的方法中,铅笔内能的改变方法是一样的吗?
学生思考回答:不一样。
1.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
(1)含义:以内能的形式从一个物体向另一个物体直接传递。
(2)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转移内能的多少。单位是焦(J)。它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含有”或“具有”多少热量,通常用“吸收”或“放出”来描述。
(3)条件:不同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位之间存在温度差。
(4)方向:只能自发地从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
(5)实质:内能的转移。
2.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1)含义:从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内能或内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大;物体对外做功,物体本身的内能会减少。因此,可以用做功的多少来量度内能改变的多少。
(2)实质:内能的转化。
3.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例题讲解:
【例3】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用锯锯木头时,锯条的温度会升高
B.用煤气炉给水加热,水的温度升高
C.把蔬菜放进冰箱,蔬菜的温度降低
D.在阳光照射下,公园里石凳的温度升高
【解析】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两种,用锯锯木头时,要克服摩擦做功,使锯条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A选项正确。其他三个选项都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物体的内能。
【答案】A
四、燃烧:放出热量
教师提问:在篝火旁,我们为什么会感到温暖?
学生回答:从微观上来看,篝火周围空气分子的热运动变得剧烈了。
教师提问:这意味着空气的内能增加了,那么这些能量是从哪里来的呢?
学生回答:燃料的燃烧。
教师归纳总结:
1.燃料的燃烧:一种化学变化,在燃烧过程中,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2.燃料的种类:固体燃料、液体燃料和气体燃料。
3.燃料的热值:表示燃料完全燃烧时放热本领的物理量。
(1)定义: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与燃料质量之比。
(2)公式:q=(固、液体燃料)或q=(气体燃料)。
(3)单位:焦每千克(J/kg)或焦每立方米(J/m3)。
(4)性质:燃料本身的一种特性,其大小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质量、体积以及燃烧情况无关。
例题讲解:
【例4】关于热值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燃料完全燃烧时,它的热值最大
B.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热值越大
C.燃料燃烧时,随着质量减少,它的热值将逐渐减小
D.燃料的热值与燃烧情况无关
【解析】热值是描述燃料燃烧时放热本领的物理量,它的大小是由燃料本身决定的,与燃料的燃烧情况和质量无关,所以A、C选项的说法不正确,D选项的说法正确;燃料燃烧时放出热量的多少,和燃料的热值、质量以及燃烧情况均有关,因此热值大的不一定放出的热量多,而燃烧时放出热量越多,也不能判断热值就越大,B选项的说法不正确。
【答案】D
2 内能和热量
内能和热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