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课件 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课件 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八年级历史·RJ版(上)
一、新课引入
1.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二、新课讲授
材料二: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搜刮,加捐加税。官府常抓捕并毒打交不起税的人。 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几个省。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鸦片走私导致白银外流、银价激涨,洋货涌入导致传统手工业破产,巨额赔款加重人民负担,所以有史学家评价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
材料三:1846年—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于饥饿和死亡的困境。
原因
外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民族矛盾激化;
内因:清政府的腐败统治,阶级矛盾激化;
诱因: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
洪秀全(1814—1864),广东花县人。农民家庭出身,做过乡村教师。多次到广州参加科举考试,都没有考中。
1843年在广州从传教士手中得到一部布道小册子《劝世良言》。在该书的启示下,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会”,自称是上帝的次子,受命下凡来铲除妖魔,拯救百姓。
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发展会众两千多人。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东王 
西王
南王
北王
翼王
萧朝贵
韦昌辉
冯云山
石达开
杨秀清
永安建制:洪秀全称“天王”。攻克永安后,分封诸王。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2.定都天京
1852年春,太平军从永安突围北上,先后围困桂林、长沙,攻克武昌。虽然冯云山、萧朝贵在进军途中牺牲,但队伍发展至50万人。次年春,太平军放弃武昌,分水陆两路,沿长江东下。1853年3月,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内容 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反映了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对于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起来参加反封建斗争起了积极作用)
目的 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认识 《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有实行
北伐西征(1953年开始)
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
曾逼近天津,最后全军覆没
取得重大胜利,掌握了安徽、江西、湖北东部和江苏部分地区
1956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北伐
西征
目的
北伐
西征
影响
3.天京陷落
(1)天京事变
1856年


(1)逼

(2)杀
(3)责
(6)走
(5)疑
(4)杀

原因:
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在军事征战和制度建设上取得了重大成就,但领导人开始享乐腐化,争权夺利。
天王府模型
挽救危机:
(1)起用年轻将领陈玉成、李秀成等指挥军事
(2)任用洪仁玕总理朝政
材 料:
各省设立不受一般官吏节制的新闻官,发扬“公议”,听取社会舆论和群众意见。主张效法西方,实行资本主义。发展近代交通运输业,兴办邮政;鼓励民间开矿;主张设立银行,发行纸币;保护私有财产。
——《资政新篇》
《资政新篇》颁布的目的是什么?它想通过什么方式达到这一目的?能否实现?
振兴太平天国政权。效法西方,实行资本主义。不能实现。
《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但由于当时战争环境和历史条件的限制,未能付诸实践。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比较
文献 不同点 相同点
《天朝田亩制 度》
《资政新篇》 平均分配土地,废除封建
土地所有制
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具有反封建的革命性;都脱离实际,未能实施
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
内容
安庆陷落
1860年,曾国藩的湘军包围安庆。陈玉成和李秀成救援失败,安庆陷落。后陈玉成被俘。李秀成率军克杭州,逼上海,遭到李鸿章淮军和洋枪队的抵抗反扑。
曾国藩
李鸿章
曾国藩(1811—1872),湖南湘乡人。1852年创建湘军,1854年开始与太平天国军队作战,1860年升任两江总督,次年节制苏、皖、赣、浙四省军务,派李鸿章、左宗棠分两路,他居一方指挥,分三路围攻天京。1864年7月攻陷天京,太平天国灭亡。后从事洋务运动,创办军事工业。1870年任直隶总督。
天京陷落
1862年,湘军围困天京。李秀成率军回师救援,激战40多天,未能解除湘军对天京的威胁。
1864年夏,洪秀全病逝。湘军冲入城内,天京的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太平天国运动坚持斗争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篇章。
启示: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 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性质: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规模宏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
失败的主要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三、课堂小结
金田起义
定都天京
天京陷落
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
太平天国运动
1
2
3
4
1.太平天国正式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政权的标志是( )
A.金田起义 B.永安建制
C.定都天京 D.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2.洋人好比一只鹰,黄毛高鼻绿眼睛。鹞鹰凶恶怕弓打,洋人怕的红头军。“红头军”的领袖是( )
A.关天培 B.林则徐
C.华尔 D.洪秀全
C
D
四、巩固练习
3.(成都中考)1860年,太平军兵临上海近郊。聚集在上海的官僚和地主非常惊恐,他们雇佣美国人华尔组织洋枪队,抗拒太平军。不久,英法侵略军也撕下“中立”伪装,配合清军袭击太平军。这表明(  )
A.洋务运动遭到战争阻断 B.清朝政府沦为洋人朝廷
C.农民运动面临联合绞杀 D.西方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4.(赤峰中考)有学者认为,洪秀全和他的战友与腐败的清政权相抗,曾一度号召起广大民众的参与,表现出某种历史的进步性。这里的“进步性”主要指太平天国运动(  )
A.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B.转战大半个中国
C.是规模最宏大的农民战争
D.坚持斗争十四年
C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