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7张PPT)第9课 辛亥革命八年级历史·RJ版(上)一、新课引入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展现武昌起义情节的纪念性浮雕1.武昌起义(1)时间1911年10月10日(2)主力湖北新军中倾向革命的士兵(3)经过起义爆发——夺取军械库——进攻总督衙门——武汉三镇光复——湖北军政府成立二、新课讲授武昌城内的陆军第八镇工程营旧址。1911年10月10日晚8时许,革命士兵在熊炳坤、金兆龙率领下,勇敢地打响第一枪,武昌起义首先从这里开始。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起义爆发,次日, 湖北军政府成立。湖北军政府旗帜武昌起义的古城楼“起义门”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1911.11.13宣布独立1911.11.24声明取消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2.中华民国的建立背景:武昌起义胜利后,全国15个省宣布独立,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革命形势的发展要求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1911年12月,各省代表在南京集会,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的创建时间:1912年1月1日定都:南京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国旗:五色旗改用阳历,以中华民国纪元,1912年为民国元年。选举黎元洪为副总统,选举产生参议员。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中华民国国旗——五色旗是中华民国第一面法定国旗。五色旗又称五族共和旗,是中华民国建国之初北洋政府时期使用的国旗,旗面按顺序为红、黄、蓝、白、黑的五色横条,比例为5∶8。红、黄、蓝、白、黑分别表示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所选用的五色为五个民族传统上所喜爱的颜色。而此五色也是五行学说代表五方的颜色;也有说法,五色旗取自凤凰五色,同时也代表仁、义、礼、智、信五德;还有人认为,其与传统五行概念对应的5种色彩还涵盖了方位上的东西南北中。1928年国民政府北伐后完全被取代。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制定现场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发现场①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②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③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④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三权分立行政权(总统、国务员)立法权(国会)司法权(法院)制衡有效地防止专制独裁① 性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②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难有实际的约束效力。《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意义及局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意义。意义:它从法律上宣告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具有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反对民族分裂的作用。从此以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谁也不敢明目张胆地复辟帝制,也没有人敢公开地实行专制。这是历史的巨大进步。几千年来封建君主专制的合法地位由此颠覆,民主共和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也有自己的局限。它没有具体规定人民的权利以及实现人民权利的保障,没有规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纲领,没有规定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4.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清帝退位①武昌起义成功后,湖北军政府与清朝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交涉,力图通过和平的方式早日实现共和。②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也曾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他即行辞职,并推举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③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④2月13日 ,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并推荐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①临时政府设在南京;②新任大总统应到南京就职等。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孙中山提出哪些条件?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4月,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临时政府迁往北京。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从此进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5.二次革命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一再破坏责任内阁制。1912年,宋教仁改组同盟会为国民党通过选举、重组内阁,限制袁世凯1913年3月20日晚,奉袁世凯电召北上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遭歹徒枪击负伤,送医院后不治而亡。被刺杀后的宋教仁“宋案”发生后,袁世凯遭到国内舆论的谴责。袁世凯决定以武力镇压国民党,下令罢免江西、广东、安徽三省都督,并派兵南下。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但国民党力量涣散,二次革命很快被镇压下去。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材料一:在那时的中国,不把皇帝拉下马,历史就不能前进。封建制度是社会进步的最大障碍,而帝制又是这种制度最直接的体现者。革命派以铲除帝制为己任,固然代表了中国社会的客观要求……——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二:晚清最后十年的民变具有风起云涌之势,包含了各种社会力量。它以全面动乱挖空现存封建秩序的墙角,把清王朝推入四面楚歌的绝境之中……虽然这种意识还带有过去时代的色彩,但它又成为革命党人驱除鞑虏口号的现实回声。在民变挖空旧秩序的墙角之后,革命造成的奋力一击,遂使封建帝制应声倒塌。——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成功(意义)①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②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③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失败(局限)辛亥革命引起社会生活的变化溥仪剪辫装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一系列革除社会积弊的法令。包括保障人权,不准刑讯体罚,禁止买卖人口、贩卖童工;强令男子剪除发辫,劝禁女子缠足;严禁鸦片,禁止赌博;提倡平等观念,革除“大人”“老爷”等称谓,代之以“先生”的称呼,废止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体现平等的鞠躬、握手礼等。这些政策在当时虽然未能完全执行,但体现出自由平等的新风尚,对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三、课堂小结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中华民国临时宪法》颁布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与二次革命辛亥革命的意义与局限辛亥革命12341.(甘肃兰州中考)胡适认为:“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砍断大树”是指( )A.刺激了民族工业发展 B.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C.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 D.促进了社会生活变化2.(广东中考)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初,入同盟会者激增,“一日附者率数千”,趋炎附势之徒也竞相加入,借以获得进身之阶。这反映了( )A.民主革命任务完成 B.辛亥革命潜藏危机C.民生主义初步实现 D.军阀割据局面形成BB四、巩固练习3.(新疆乌鲁木齐中考)中国历代都采用帝王纪年。孙中山在就任临时大总统时,即电告各省都督;中华民国,改用阳历。这从侧面反映出辛亥革命的目的是( )A.揭开民主革命序幕 B.终结君主专制制度C.推动革命高潮到来 D.鼓舞全国人民斗志4.(四川自贡中考)《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指出:辛亥革命绝非简单的旧式革命,它有现代化的成分,终结了千年不变的王朝轮回,开创了顺应潮流的共和时代,铸造的是千年壮举。其中,“千年壮举”指( )A.冲击旧制,思想启蒙 B.推翻帝制,建立共和C.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D.拒绝签字,维护主权BB5.(株洲中考)阅读下列材料:材料 下面是一些历史学家或历史伟人评价辛亥革命的观点。人物 观点 引文出处陈旭麓 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它是一条分界线。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毛泽东 辛亥革命有它的胜利,它打倒了直接依赖帝国主义的清朝皇帝。但后来失败了,没有巩固它的胜利,封建势力代替了革命,袁世凯代替了孙中山。 《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章开沅 中华民族的三次腾飞中,辛亥革命算第一次腾飞,辛亥革命的影响不是短期能够突出的,总要经过一些事件。它当时的任务就是解决帝制,建立共和。虽然三纲五常没有最后消灭。 《辛亥革命需探索上下三百年》请针对材料中的某一观点,结合中国近代史的有关史实予以论证。要求:①观点明确;②史论结合;③条理清楚。观点1:辛亥革命是一条分界线。论述: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成立了中华民国,是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等。结论:辛亥革命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变革。观点2:辛亥革命有它的胜利,但后来失败了。论述:辛亥革命有伟大功绩,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成立了中华民国,是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等。但最终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被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袁世凯上台后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他破坏民主共和,复辟帝制;后来的二次革命、护国战争等资产阶级领导的后续革命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结论:辛亥革命有成功的地方,推翻了清朝,终结了帝制;也有失败的地方,没有完成民主革命任务。B观点3:辛亥革命是中华民族的第一次腾飞。论述:辛亥革命虽然不彻底,保留了封建残余,但积极影响是长期而持续的,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成立了中华民国,是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等。结论:辛亥革命虽不彻底,但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