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7张PPT)第10课 帝制复辟与军阀割据八年级历史·RJ版(上)一、新课引入1.帝制复辟镇压二次革命后,袁世凯(1)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2)下令解散国民党;(3)1914年初,解散国会,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4)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以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二、新课讲授为实现皇帝梦,袁世凯甚至不惜牺牲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以换取日本的支持。“二十一条”主要内容包括承认日本接管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承认日本在“南满”和蒙古的特殊权利等。1915年底,袁世凯下令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年号“洪宪”,以1916年为洪宪元年,准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袁世凯祭天2.护国战争(1)对袁世凯的复辟活动,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号召爱国豪杰共同奋起,维护共和制度。孙中山讨袁檄文(2)1915年底,唐继尧、蔡锷、李烈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经过:护国军北上讨袁;不少省份积极响应,宣布独立,脱离袁世凯政府。结果: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6月死去。护国战争结束。护国战争形势示意图袁世凯的皇帝梦为什么那么快就破灭了?①尽管袁世凯手握大权和北洋军,但他出卖国家民族利益,违背民主共和的历史发展潮流,必然遭到全国人民的唾弃和历史的惩罚,这是袁世凯复辟帝制迅速败亡的根本原因;②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已深入人心,人民群众的民主思想觉悟程度提高,使复辟帝制的倒行逆施没有长期生存的思想基础 ;③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坚决反袁,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立宪派由拥袁到反袁。全国人民支持护国运动 ;④北洋军阀内部发生变化,袁世凯众叛亲离,帝国主义也改变了对袁世凯的支持 。3.军阀割据段祺瑞(1865—1936)曹锟(1862—1938)冯国璋(1859—1919)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成不同派系军阀;各地割据势力形成地方军阀。军阀派系 控制区域直系(冯国璋、曹锟为首) 控制直隶、江苏、江西、湖北等省皖系(段祺瑞为首) 掌握着北京政府,控制着安徽、浙江、山东、福建、陕西等省奉系(张作霖为首) 控制东北地区滇系(唐继尧为首) 控制着云南、贵州桂系(陆荣廷为首) 控制着广东、广西左起曹汝霖、刘冠雄、陆征祥、段祺瑞、钱能训、段芝贵、朱深、傅增湘这些军阀为了争夺地盘和巩固政权,不惜出卖国家利益,依附帝国主义。大小军阀连年混战,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军阀割据混战的影响农村劳动力减少,田地荒芜,影响了农村的生产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兵员军费大幅度增加,增加了人民的负担。农户 1914—1918年 减少1500多万户耕地 1914—1918年 减少26000多万亩荒地 1914—1918年 增加49000多万亩陆军 1914—1918年 增加92万多人军费 1914—1918年 增加5000多万元三、课堂小结袁世凯复辟帝制护国战争帝制复辟与军阀割据123军阀割据1.袁世凯为实现自己的“皇帝梦”作出了哪些“努力”( )①解散国民党 ②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③规定总统可以连任 ④接受“二十一条”大部分内容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2.湖北省是中国千湖之省,是人杰地灵的旅游胜地。北洋军阀割据时期,控制湖北省的军阀派系是( )A.直系 B.奉系 C.皖系 D.滇系DA四、巩固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