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海市金山区统编版六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上海市金山区统编版六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学情诊断检测
六年级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
1.本试卷共22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古诗文
(一)默写与运用
1. 默写与运用
(1)江碧鸟逾白,________________。(《绝句》)
(2)________________,此日中流自在行。(《观书有感》)
(3)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______。(《长歌行》)
(4)《迢迢牵牛星》中,诗人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极力表现织女与牛郎被天河阻隔,思念过深、忧伤太重而无法成言离愁。
(二)阅读【甲】【乙】诗文,完成下列各小题
阅读【甲】【乙】诗文,完成下列各小题
【甲】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乙】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2. 甲诗作者是清朝的________(人名),乙文选自《________________》。
3. 梳理乙文内容,完成表格。
人物 学习表现(用文中语句) 人物性格(用成语概括)
人物1 (1)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
人物2 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3)________________
4. 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甲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傲慢的品质,是一首咏物诗,也是一首题画诗。
B. 乙文作者取譬设喻,用“学弈”的小故事阐发学习要专心致志的道理。
C. 乙文通过两个学弈者的不同表现,揭示了关于学习的重要道理。
D. 甲诗借物喻人,表明诗人刚正不阿的品性,不怕打击、不畏风浪的气节。
(三)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小题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小题
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不异于常。
(选自《世说新语·雅量》)
注释:谢公即东晋名相谢安,谢玄是他的侄子,当时在前线指挥著名的淝水之战(即文中的淮上利害)。
5. 解释加点字。
徐向局( )
6.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意色举止,不异于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谢公看完谢玄从淮水战场上送出的信后,他的具体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见,故事中的谢公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二、现代文
(一)
阅读下文,完成第下列各小题
只有一个地球
①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②但是,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6400千米的星,同茫茫的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③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物资源来说,它不是上帝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的矿产资源的枯竭。
④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但是因为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所以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⑤有人会说,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
⑥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公里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⑦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但是,这些设想即使实现了,也是遥远的事情.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⑧“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的感叹。
⑨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
8. 第①段画线句是从宇航员外太空瞭望的角度描绘了地球________________的外观,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9. 第②画划波浪线句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对第③段画线句中加点词语“甚至”“才”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从程度上强调了地球上矿产资源形成的时间之久。
B. 说明人类随意的毁坏行为使地球再生资源极困难。
C. 这两个词语连用,从语气上也起到了强调的作用。
D. 体现了地球资源有限,引发读者保护地球的思考。
11. 请概括文章各部分的内容,完成填空:
地球是我们的生命摇篮,但是,因为(1)___________________,又因为(2)_________________,还因为(3)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二)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小题
一点一横长
①那年春天,因为顽皮无人管束得了,爷爷将我转校到他代课的外村小学读书。他两眼时刻盯着我,不准我到野外乱跑,说要磨磨我的棱角,每天放学后逼我写毛笔字,写不好不准吃饭。
②“点要沉腕之力,带出顿钩。”“横要气贯长虹,欲东先西。”我手里的毛笔随着爷爷的训导左行右回,一起一落,声音就化成了一个个黑字,笔画里溢满了他粗细有间的气息。
③“写错了,重来!”而我的眼神飘向了窗外,农田上空的电线上落满了春燕,它们怎不被电死呢?“叭”的一声,爷爷的巴掌落到了桌面,墨汁溅飞到我的脸上,一不小心就成了黑脸,笔下的字,却慢慢变得规整起来。
④但是,伙伴们在水田捉泥鳅的欢叫声不断入耳,我心痒不安,一个横笔还未写完,爷爷的巴掌扫到了我的头上,声音闷闷的。我不敢抬头,眼光投到了白纸上,一点一横,渐渐凝重。
⑤不远处,一个老师慢慢走过来,笑着说,爷孙俩坐得这么规矩,是在下棋吗?走近了他才看到我在练毛笔字。于是又对爷爷说,你也守得住啊!爷爷应道,一点一横都写不端正以后还能有三撇四捺?
⑥后来,每天下午我都在写一点一横,爷爷要我练好这两笔再写其他的。我不能评说自己写得有多好,但是人安静下来了。写完字,爷爷有时让我出去玩一会。我想着那个老师说的爷孙俩下棋的话,就走到对面往屋里看。小屋里一床一桌,长桌一端靠着窗台,两人各坐一边,真有点像在对弈,静悄悄的。窗外是一片稻田,农夫笑语声声,春光照进来,房间里都是绿的,透过门框就是一幅春日耕读图。
⑦下一学期,爷爷不代课了,我回到了原来的学校,虽然不像以前那样疯玩。喜欢上了课外书和投稿,但那副笔墨再未开启过。
⑧后来闲来无事,我又想起写写毛笔字。可是爷爷不在了,无人督促,自由自在,却写不出更多觉得舒服的笔迹,便无心去深入练习了。
⑨走上职场,我以写作为业,空闲又去玩碑帖,手摩不多,常是目临。有时兴起,抛开书帖,写点随性的笔画。可是几种字体、数张白纸过后,能入眼的却是那一点一横,端详一阵,一种熟悉的气息扑面而来,纸上放亮了,春晖熠熠。
⑩人不见了,气息长久地留了下来。我常想,爷爷要是在身边,我们还可“对弈”下去,我的三撇四捺要丰韵好多,别人看到我们又是一幅多么传情的图景!
12. 第①段加点的“棱角”在文中的意思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细读文章第②—⑥段,梳理爷爷磨去“我”棱角的过程。
“我”的表现 爷爷对“我”的态度 “我”的变化
眼神飘向窗外的春燕 巴掌落到桌面 字逐渐规整
(1)________________ 巴掌扫到头上 (2)________________
每天下午规矩地练字 (3)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
14. 请赏析第⑥段画线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简要说说你对结尾段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运用
某中学文学社正开展“《林海雪原》小说阅读交流活动”请参与活动并完成任务。
16. 任务一:宣传标语我建议
结合名著内容,下列最适合作为本次阅读交流活动宣传标语的是( )
A. 雪山剿匪:共赏英雄传奇 B. 森林冒险:学习生存技能
C. 战争小说:残酷现实的真实写照 D. 红色经典:智取威虎山的智谋故事
17. 任务二:小说内容我梳理
(1)下面是小冰同学梳理的“剿匪主要情节”,存在错误的一项是( )
A.少剑波率小分队奇袭奶头山,消灭许大马棒匪帮。
B.杨子荣伪装成“胡彪”,潜入威虎山,智取座山雕。
C.小分队在夹皮沟遭遇土匪袭击,最终在村民帮助下突围。
D.白茹作为卫生员,在剿匪过程中负责情报收集与分析。
(2)完善人物关系梳理图。
姓名 身份 关系
少剑波 ______ 指挥员与战友
杨子荣 侦察排长 __________
18. 任务三:小说意蕴我探究
《林海雪原》通过描绘剿匪斗争,展现了怎样的精神内涵?请结合作品内容阐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
19. 请以《最温暖的陪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2)不得抄袭。
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学情诊断检测
六年级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
1.本试卷共22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古诗文
(一)默写与运用
【1题答案】
【答案】 ① 山青花欲燃 ②. 向来枉费推移力 ③. 老大徒伤悲 ④. 盈盈一水间 ⑤. 脉脉不得语
(二)阅读【甲】【乙】诗文,完成下列各小题
【2~4题答案】
【答案】2. ①. 郑燮 ②. 孟子 告子上
3. ①. 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②. 专心致志 ③. 三心二意 4. A
(三)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小题
【5~7题答案】
【答案】5. 慢慢地、缓缓地
6. (他的)神情、脸色和举动,跟平常没有什么不同。
7. ①. 默然无言,徐向局 ②. 镇定自若、从容不迫
二、现代文
(一)
【8~11题答案】
【答案】8. ①. 晶莹透亮,蓝色和白色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薄薄水蓝色“纱衣” ②. 对地球的赞美与热爱
9. ①. 列数字、作比较 ②. 通过“半径约6400千米”的具体数字,以及与茫茫宇宙的对比,突出地球的渺小。 10. B
11. ①. 地球在宇宙中十分渺小 ②.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 ③. 目前人类无法移居到其他星球
(二)
【12~15题答案】
【答案】12. “我”顽皮、不受管束性格。
13. ①. 心痒不安,横笔未写完 ②. 眼光凝重,人安静下来 ③. 要求练好一点一横再写其他,有时允许出去玩 ④. 能静下心来,字有进步,适应了练字的状态
14. 这句话通过环境描写,营造出宁静祥和的氛围。“稻田”“农夫笑语”“春光”“绿色”等意象,从视觉和听觉角度描绘了窗外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与屋内爷孙俩安静练字的场景形成呼应。“透过门框就是一幅春日耕读图”的比喻,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活动融为一体,既展现了乡村春日的美好,也暗示了爷爷通过练字对“我”的教育如同春耕般滋养心灵,为下文“我”的转变和对这段时光的怀念埋下伏笔,字里行间流露着对当时宁静和谐氛围的珍视。
15. 结尾段表达了“我”对爷爷深深的思念和对那段练字时光的怀念。爷爷虽然已经离世,但他通过练字磨去“我”棱角的过程、对“我”的教导以及那种严肃又充满关爱的气息,一直影响着“我”。“三撇四捺要丰韵好多”既指书法上的进步,也象征着“我”在人生道路上能更成熟、完善。“传情的图景”则寄托了“我”对与爷爷相处时光的珍视,以及对爷爷教诲让自己受益终身的感激,点明了亲情与教诲对人的深远影响。
三、综合运用
【16~18题答案】
【答案】16. D 17. ①. D ②. 剿匪小分队指挥员 ③. 少剑波的重要部下
18. 《林海雪原》描绘的剿匪斗争展现了革命战士英勇无畏、机智勇敢和高度团结的精神内涵。像杨子荣孤身入匪巢,凭借胆量与智慧获取情报;战士们在林海雪原中与土匪周旋,不惧恶劣环境。他们为解放事业奋勇拼搏,彰显了伟大的革命精神。
四、写作
【19题答案】
【答案】例文:
最温暖的陪伴
窗台上的绿萝又抽出了新芽,嫩绿的叶片在晨光中微微颤动。我望着它缠绕着竹竿向上攀爬的藤蔓,忽然想起那个雨天,想起那双布满老茧的手。
那是去年深秋的一个下午,天空阴沉得像泼了墨。放学时突然下起倾盆大雨,我站在走廊上急得直跺脚。“小朋友,没带伞吧?”一个沙哑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我回头看见穿着藏青色工作服的保洁张阿姨,她手里握着一把老旧的格子伞,伞骨已经有些变形。“先用我的吧。”她说着把伞塞进我手里。我注意到她的袖口已经湿了一大片,花白的头发上还挂着水珠。“那您怎么办?”我犹豫着没接。“我就在学校住,跑两步就到啦!”她笑着指了指后勤楼,眼角的皱纹像展开的扇子。那把伞很沉,撑开后发现有根伞骨折了,需要用手指顶着才能完全撑开。雨点打在伞面上发出咚咚的响声,像是谁在轻轻敲门。
第二天我去还伞时,看见张阿姨正在擦走廊的窗户。她踩着板凳,手臂高高举起,露出磨得起球的毛衣袖口。听见我的脚步声,她转过头笑了:“伞不用急着还的。”我发现窗台上摆着一排矿泉水瓶剪成的花盆,里面种着绿萝和小多肉。“这些是……”“哦,从垃圾站捡回来的,养着玩。”她有些不好意思地搓搓手,“你要喜欢就拿一盆去。”现在这盆绿萝已经长得郁郁葱葱,藤蔓顺着我给它搭的棉线爬到书桌上方。每当我写作业累了抬头,都能看见那些心形的叶片在灯光下泛着柔光。
张阿姨上个月退休回老家了,但每次下雨,我总会想起那把需要用手顶着的旧伞,想起她说“养着玩”时眼睛里闪烁的光。原来最温暖的陪伴,不一定来自惊天动地的壮举,更多时候,它就藏在变形的伞骨里,躲在捡来的花盆中,默默生长,静静守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