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资源简介

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2023九上·冷水滩期中)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3年新年贺词中提到:我国继续保持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经济稳健发展。面对全球粮食危机,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了 各项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党领导团结各族人民坚持改革开放。关于改革开放,以下表述正确的有(  )
①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②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③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④是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C
【知识点】改革开放
【解析】【分析】①②④: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是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①②④符合题意;
③: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③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改革开放相关知识,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2.(2023九上·冷水滩期中)零陵区某校组织学生开展研学活动,其中第三组同学采访了政府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向他们介绍了零陵区正在实施的民生实事。同学们倍感振奋,纷纷点赞留言,以下属于民生实事且评论恰当的是(  )
①发放各类消费券,提升民众幸福感②“课后服务”暖人心,教育强市育英才
③共享学校运动场,全民健身迎亚运④“百团千企”强外贸,柳子文化谱新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知识点】坚持共享发展成果的目的
【解析】【分析】①②③:材料和所学知识,发放各类消费券,提升民众幸福感 ;“课后服务”暖人心,教育强市育英才;共享学校运动场,全民健身掀热潮 都属于民生实事且评论正确,故①②③说法正确;
④:百团千企强外贸是对外开放取得的成就,与民生无关,故④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民生的相关知识, 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3.(2023九上·冷水滩期中)“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80多年前,方志敏烈士在《可爱的中国》中这样憧憬未来中国。如今,先辈的梦想照进现实,新的时代需要创新精神。因为创新(  )
①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②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③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标志 ④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知识点】创新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因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故①④正确;
②错误,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③错误,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标志。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创新及其作用的认识,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4.(2023九上·冷水滩期中)道德与法治课上,小餐和同学们从漫画中悟出了深刻的寓意。下面观点与漫画寓意一致的是(  )
①小升: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②小山:要提升自身能力,拒绝与他人合作
③小静: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要自己干
④小秦: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核心技术不是别人赐予的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知识点】加强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解析】【分析】①③④:“别人的屋檐再大都不如自己有把伞”强调要依靠自身,不要依靠外物,启示我们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要自己干、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核心技术不是别人赐予的都体现了要依靠自身,正确;
②:我们不能拒绝与他人合作,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国家安全、自主创新能力、企业创新。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
5.(2023九上·冷水滩期中)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下列属于“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中政治制度的有(  )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知识点】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属于我国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系列,所以①④正确;
②③不符合题意,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属于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不属于政治制度,应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的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项制度强调通过充分协商,求同存异,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6.(2023九上·冷水滩期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论。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下面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B.全过程人民民主就是全体公民当家作主
C.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D.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答案】A
【知识点】新型的民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本质的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所以A正确;
B错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不是全体公民当家作主;
C错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D错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新型民主的认识,党的领导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保证。在党的领导下,人民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7.(2023九上·冷水滩期中)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多次提到“全过程人民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强调公民参与,下列对“公民参与”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张某拨打县长热线反映工地施工噪音扰民问题——民主监督
B.王某参与居民用电的阶梯价格听证会——民主监督
C.某选区选民选举赵某为人大代表——民主选举
D.杨某对本市“十四五”规划草案提出建议——民主决策
【答案】B
【知识点】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等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有力保证。王某参与居民用电的阶梯价格听证会,属于民主决策,不是民主监督,所以B错误。
A正确,张某拨打县长热线反映工地施工噪音扰民问题,这体现民主监督。
C正确,某选区选民选举赵某为人大代表,这体现民主选举。
D正确,杨某对本市“十四五”规划草案提出建议,这体现民主决策。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的认识,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民主决策的过程,要求保证广泛的公民参与,决策方认真听取各方意见,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的科学化。
8.(2023九上·冷水滩期中)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这说明要坚持推进(  )
A.公正司法 B.严格执法 C.依法行政 D.全民守法
【答案】A
【知识点】厉行法治
【解析】【分析】A:人民法院是国家审判机关,“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体现了公正司法的重要性,说明要坚持推进公正司法,故A符合题意;
BCD:严格执法、依法行政、全民守法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公正司法。厉行法治要求做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公正的审判”从人民法院,即司法机关的角度找到对应的选项。
9.(2023九上·冷水滩期中)“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我们必须把依治国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党和国家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材料表明(  )
①立法者的素质高低决定国家的强弱
②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③执法者依法办事,国家才会强大
④只要法治力量强大,国家就会富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知识点】建设法治中国
【解析】【分析】①:夸大了立法者的作用,故①说法错误;
②③:我国之所以把依法治国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党和国家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是以为你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执法者依法办事,国家才会强大,故②③符合题意;
④:只要……就会,观点绝对化,故④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依法治国的重要性。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在理解题干意思的基础上,从依法治国重要性的角度找到对应选项。排除绝对化选项。
10.(2023九上·冷水滩期中)淄博烧烤“火出圈”后,当地政府设立“烧烤行业一件事”服务专窗,承诺“一件事一次办”。这与我省“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共同追求是(  )
①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②调动群众积极参与民主决策
③提升政府公信力促进社会和谐 ④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知识点】法治政府
【解析】【分析】①③④:山东淄博省“最多跑一次”改革,体现了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有利于提升政府公信力促进社会和谐,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故①③④符合题意;
②:公民参与民主决策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②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建设法治政府。政府要按照法治原则运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努力建设法治政府。回答此题注意排除无关选项。
11.(2023九上·冷水滩期中)栩栩如生的济南皮影,声情并茂的山东快书,简约精美的苗族蜡染和苗绣……在山东济南召开的第七届全国非遗博览会上,全国332名非遗传承人,284个非遗项目参展参演,受到观众青睐,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承和弘扬非遗文化,更需要我们(  )
①全面继承中华传统文化
②学习和借鉴一切外来文化
③提高自身文化修养,促进非遗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④增强文化自信,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者、传播者、建设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知识点】中华文化
【解析】【分析】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承和弘扬非遗文化,更需要我们 增强文化自信,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者、传播者、建设者 , 提高自身文化修养,促进非遗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所以③④符合题意,正确。
①错误,我们要批判地继承中华传统文化。
②错误,我们要学习和借鉴一切优秀外来文化。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12.(2023九上·冷水滩期中)一百多年前嘉兴南湖上的一艘游船,桨声欸乃里记录下中国共产党梦想起航的时刻,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精神之源的诞生。这一精神之源是指(  )
A.建党精神 B.井冈山精神 C.长征精神 D.延安精神
【答案】A
【知识点】中华民族精神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所以A正确;
BCD不符合题意,选项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属于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的内容,但不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识,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丰富和发展。
13.(2023九上·冷水滩期中)根据国家数据局统计,2022年年末全国人口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结合图表得出我国人口状况呈现出的新特点是(  )
A.老龄化加剧 B.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
C.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偏高 D.大量的人口流动
【答案】B
【知识点】人口问题及我国人口现状
【解析】【分析】B:依据所学,分析题文,2022年年末全国人口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这说明我国人口状况呈现出的新特点是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B正确;
ACD:题干没有涉及老龄化加剧、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偏高、大量的人口流动,故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人口问题,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此题需要认真审题,理解我国的人口特点。分析选项,做出正确选择。
14.(2023九上·冷水滩期中)2023年4月,以“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的地球日主场活动在福建省福州市举行。自然资源部会同生态环境部、林草局等部门,结合《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的编制,完成了全国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这说明(  )
A.人类要尊重、呵护自然,绝对服从自然
B.我国加强国际合作解决全球生态环境问题
C.我国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
D.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就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答案】C
【知识点】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解析】【分析】 自然资源部会同生态环境部、林草局等部门, 结合《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的编制,完成了全国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这说明我国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建设生态文明,所以C符合题意,正确;
A错误,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符合自然规律,不是绝对服从自然;
B错误,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国际合作的内容,应排除;
D错误,选项观点太绝对,夸大了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作用。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15.(2023九上·冷水滩期中)二十大报告指出:“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惟其艰巨,更显伟大。这体现的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是(  )
A.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B.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C.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D.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答案】A
【知识点】人口问题及我国人口现状
【解析】【分析】“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这体现了我国的人口国情,说明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所以A符合题意,正确。
BCD不符合题意,选项观点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应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我国人口现状的认识,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是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此外还出现总人口增速趋缓,老龄化加剧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偏高等新特点。
16.(2023九上·冷水滩期中)《烈士公祭办法》自2023年5月1日起施行。该办法要求各级各类学校组织学生以适当方式参加烈士公祭,发挥公祭活动对青少年的教育作用。其作用在于(  )
①要参与网上祭奠英烈活动
②赓续红色血脉,根植红色基因
③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牢记烈士功绩,传承民族精神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C
【知识点】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解析】【分析】 《烈士公祭办法》要求各级各类学校组织学生以适当方式参加烈士公祭,发挥公祭活动对青少年的教育作用,这有利于青少年牢记烈士功绩,传承民族精神, 赓续红色血脉,根植红色基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以②③④符合题意,正确;
①不符合题意, 网上祭奠英烈活动不是公祭活动的作用,而是烈士公祭活动的形式。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对中华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文化的认识,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17题20分,18题16分,19题16分,满分52分)
17.(2023九上·冷水滩期中)【探究新情境明理导新风】
下面是小智生活中的两个情境,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探究。
情景一 小智和爸爸去饭店吃饭,爸爸要将剩菜打包回家,小智却觉得很没有面子。
(1)小智的正确做法是:   。理由:   。
情景二 爸爸告诉妈妈,他所在的华为公司现在聘请他为核心技术研发工程师,他觉得凭借自己的技术和能力,公司在核心技术研发领域一定会有更进一步的突破。
(2)华为公司做法符合国家   战略的要求。理由:   。
情景三 小智发现村里的工业区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垃圾随处堆放,水沟散发恶臭,周围树木被全部砍伐等。
(3)小智发现的问题是   。理由:   。
【答案】帮助爸爸一起把剩菜打包回家;①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②打包有利于节约资源,做到不浪费食物。;创新驱动发展战略;①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②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③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环境问题。;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知识点】加强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中华传统美德
【解析】【分析】(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 小智的正确做法是 帮助爸爸一起把剩菜打包回家 ,理由可以从传统美德、节约资源等角度具体回答即可。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 华为公司做法符合国家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理由可以从重要力量、生力军、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国之重器等角度具体回答即可。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 小智发现的问题是 环境问题 ,理由可以从人人有责、应尽的义务等角度具体分析即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创新的相关知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
18.(2023九上·冷水滩期中)【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请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4月7日,2023年全国卫生健康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强调,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两会精神,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健全公共卫生体系,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奠定坚实健康根基。
(1)上述材料说明我国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上述材料提到“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请问新发展理念是什么?
(3)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请分析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让人们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答案】(1)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
(2)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3)①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②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③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④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⑤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⑦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知识点】共同富裕;坚持共享发展成果的目的;如何实现中国梦
【解析】【分析】(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 我国发展的根本目的是 增进民生福祉。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 新发展理念是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本题需要分析国家如何让人们共享发展成果,因此可以从发展思想、提高就业质量、社会保障体系、脱贫攻坚、健康中国、社会治理格局、满足人民需要、补齐短板等角度具体分析即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民生的相关知识,有利于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1)本题考查发展的根本目的,可结合教材知识作答。
(2)本题考查新发展理念,可结合教材知识作答。
(3)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国家,需要运用以人民为中心、共同富裕的有关知识,从措施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可链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关键词②: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可链接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19.(2023九上·冷水滩期中)【振兴新农村取得新成效】
请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而文化将发挥重要作用。近日,文旅部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等联合印发通知,公布首批63个全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名单,湖南的平江县、炎陵县、凤凰县榜上有名。文化底蕴是“内力”,产业成效是“功力”,而跨省联动敢创新是“魄力”,“三力”叠加,则是上榜的“潜力”。———来源红网
材料二 近日,湖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主题为“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的新闻发布会。让水更清、天更蓝,家更美,湖南居民见证了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湖南省签发9道省总河长令,先后开展清理‘僵尸船’、河湖‘四乱’、妨碍河道行洪问题的专项行动。”———来源学习强国
(1)结合材料一与所学知识,说说新时代延续文化血脉需要如何做?
(2)结合材料二与所学知识,说说如何走好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
(3)围绕上述两则材料,联系实际谈谈青少年该怎么做?
【答案】(1)①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②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③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2)①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②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③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④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
(3)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中孝老爱亲,尊师重道,团结同学,三爱三节;②勤奋刻苦,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自觉发扬民族精神;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落细、落小、落实,认真做事、踏实做人;④少用一次性用品,坚持低碳出行,节约粮食,光盘行动,学会垃圾分类。
【知识点】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解析】【分析】(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本题需要分析如何延续文化血脉,因此可以从发展中国文化、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创新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吸收外来等角度具体分析即可。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本题需要分析如何建设美丽中国,因此可以从处理好两山关系、绿色富国、节约优先、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严守三线等角度具体分析即可。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本题需要分析青少年如何做,因此可以从弘扬传统文化、勤奋刻苦、践行价值观、节约粮食等角度具体分析即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文化的相关知识, 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国家,需要运用延续文化血脉的有关知识,从方法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而文化将发挥重要作用→链接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国家,需要运用走绿色发展道路的有关知识,从方法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让水更清、天更蓝,家更美,湖南居民见证了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链接走绿色发展道路,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3)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青少年,需要运用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绿色发展道路的有关知识,从方法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而文化将发挥重要作用→链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勤奋刻苦,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自觉发扬民族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②:让水更清、天更蓝,家更美,湖南居民见证了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链接少用一次性用品,坚持低碳出行,节约粮食,光盘行动,学会垃圾分类。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1 / 1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2023九上·冷水滩期中)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3年新年贺词中提到:我国继续保持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经济稳健发展。面对全球粮食危机,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了 各项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党领导团结各族人民坚持改革开放。关于改革开放,以下表述正确的有(  )
①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②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③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④是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2023九上·冷水滩期中)零陵区某校组织学生开展研学活动,其中第三组同学采访了政府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向他们介绍了零陵区正在实施的民生实事。同学们倍感振奋,纷纷点赞留言,以下属于民生实事且评论恰当的是(  )
①发放各类消费券,提升民众幸福感②“课后服务”暖人心,教育强市育英才
③共享学校运动场,全民健身迎亚运④“百团千企”强外贸,柳子文化谱新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2023九上·冷水滩期中)“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80多年前,方志敏烈士在《可爱的中国》中这样憧憬未来中国。如今,先辈的梦想照进现实,新的时代需要创新精神。因为创新(  )
①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②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③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标志 ④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2023九上·冷水滩期中)道德与法治课上,小餐和同学们从漫画中悟出了深刻的寓意。下面观点与漫画寓意一致的是(  )
①小升: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②小山:要提升自身能力,拒绝与他人合作
③小静: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要自己干
④小秦: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核心技术不是别人赐予的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5.(2023九上·冷水滩期中)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下列属于“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中政治制度的有(  )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2023九上·冷水滩期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论。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下面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B.全过程人民民主就是全体公民当家作主
C.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D.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7.(2023九上·冷水滩期中)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多次提到“全过程人民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强调公民参与,下列对“公民参与”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张某拨打县长热线反映工地施工噪音扰民问题——民主监督
B.王某参与居民用电的阶梯价格听证会——民主监督
C.某选区选民选举赵某为人大代表——民主选举
D.杨某对本市“十四五”规划草案提出建议——民主决策
8.(2023九上·冷水滩期中)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这说明要坚持推进(  )
A.公正司法 B.严格执法 C.依法行政 D.全民守法
9.(2023九上·冷水滩期中)“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我们必须把依治国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党和国家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材料表明(  )
①立法者的素质高低决定国家的强弱
②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③执法者依法办事,国家才会强大
④只要法治力量强大,国家就会富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2023九上·冷水滩期中)淄博烧烤“火出圈”后,当地政府设立“烧烤行业一件事”服务专窗,承诺“一件事一次办”。这与我省“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共同追求是(  )
①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②调动群众积极参与民主决策
③提升政府公信力促进社会和谐 ④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2023九上·冷水滩期中)栩栩如生的济南皮影,声情并茂的山东快书,简约精美的苗族蜡染和苗绣……在山东济南召开的第七届全国非遗博览会上,全国332名非遗传承人,284个非遗项目参展参演,受到观众青睐,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承和弘扬非遗文化,更需要我们(  )
①全面继承中华传统文化
②学习和借鉴一切外来文化
③提高自身文化修养,促进非遗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④增强文化自信,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者、传播者、建设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2023九上·冷水滩期中)一百多年前嘉兴南湖上的一艘游船,桨声欸乃里记录下中国共产党梦想起航的时刻,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精神之源的诞生。这一精神之源是指(  )
A.建党精神 B.井冈山精神 C.长征精神 D.延安精神
13.(2023九上·冷水滩期中)根据国家数据局统计,2022年年末全国人口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结合图表得出我国人口状况呈现出的新特点是(  )
A.老龄化加剧 B.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
C.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偏高 D.大量的人口流动
14.(2023九上·冷水滩期中)2023年4月,以“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的地球日主场活动在福建省福州市举行。自然资源部会同生态环境部、林草局等部门,结合《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的编制,完成了全国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这说明(  )
A.人类要尊重、呵护自然,绝对服从自然
B.我国加强国际合作解决全球生态环境问题
C.我国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
D.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就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5.(2023九上·冷水滩期中)二十大报告指出:“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惟其艰巨,更显伟大。这体现的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是(  )
A.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B.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C.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D.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16.(2023九上·冷水滩期中)《烈士公祭办法》自2023年5月1日起施行。该办法要求各级各类学校组织学生以适当方式参加烈士公祭,发挥公祭活动对青少年的教育作用。其作用在于(  )
①要参与网上祭奠英烈活动
②赓续红色血脉,根植红色基因
③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牢记烈士功绩,传承民族精神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17题20分,18题16分,19题16分,满分52分)
17.(2023九上·冷水滩期中)【探究新情境明理导新风】
下面是小智生活中的两个情境,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探究。
情景一 小智和爸爸去饭店吃饭,爸爸要将剩菜打包回家,小智却觉得很没有面子。
(1)小智的正确做法是:   。理由:   。
情景二 爸爸告诉妈妈,他所在的华为公司现在聘请他为核心技术研发工程师,他觉得凭借自己的技术和能力,公司在核心技术研发领域一定会有更进一步的突破。
(2)华为公司做法符合国家   战略的要求。理由:   。
情景三 小智发现村里的工业区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垃圾随处堆放,水沟散发恶臭,周围树木被全部砍伐等。
(3)小智发现的问题是   。理由:   。
18.(2023九上·冷水滩期中)【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请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4月7日,2023年全国卫生健康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强调,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两会精神,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健全公共卫生体系,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奠定坚实健康根基。
(1)上述材料说明我国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上述材料提到“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请问新发展理念是什么?
(3)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请分析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让人们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19.(2023九上·冷水滩期中)【振兴新农村取得新成效】
请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而文化将发挥重要作用。近日,文旅部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等联合印发通知,公布首批63个全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名单,湖南的平江县、炎陵县、凤凰县榜上有名。文化底蕴是“内力”,产业成效是“功力”,而跨省联动敢创新是“魄力”,“三力”叠加,则是上榜的“潜力”。———来源红网
材料二 近日,湖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主题为“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的新闻发布会。让水更清、天更蓝,家更美,湖南居民见证了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湖南省签发9道省总河长令,先后开展清理‘僵尸船’、河湖‘四乱’、妨碍河道行洪问题的专项行动。”———来源学习强国
(1)结合材料一与所学知识,说说新时代延续文化血脉需要如何做?
(2)结合材料二与所学知识,说说如何走好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
(3)围绕上述两则材料,联系实际谈谈青少年该怎么做?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改革开放
【解析】【分析】①②④: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是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①②④符合题意;
③: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③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改革开放相关知识,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2.【答案】A
【知识点】坚持共享发展成果的目的
【解析】【分析】①②③:材料和所学知识,发放各类消费券,提升民众幸福感 ;“课后服务”暖人心,教育强市育英才;共享学校运动场,全民健身掀热潮 都属于民生实事且评论正确,故①②③说法正确;
④:百团千企强外贸是对外开放取得的成就,与民生无关,故④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民生的相关知识, 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3.【答案】B
【知识点】创新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因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故①④正确;
②错误,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③错误,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标志。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创新及其作用的认识,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4.【答案】C
【知识点】加强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解析】【分析】①③④:“别人的屋檐再大都不如自己有把伞”强调要依靠自身,不要依靠外物,启示我们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要自己干、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核心技术不是别人赐予的都体现了要依靠自身,正确;
②:我们不能拒绝与他人合作,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国家安全、自主创新能力、企业创新。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
5.【答案】B
【知识点】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属于我国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系列,所以①④正确;
②③不符合题意,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属于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不属于政治制度,应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的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项制度强调通过充分协商,求同存异,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6.【答案】A
【知识点】新型的民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本质的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所以A正确;
B错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不是全体公民当家作主;
C错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D错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新型民主的认识,党的领导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保证。在党的领导下,人民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7.【答案】B
【知识点】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等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有力保证。王某参与居民用电的阶梯价格听证会,属于民主决策,不是民主监督,所以B错误。
A正确,张某拨打县长热线反映工地施工噪音扰民问题,这体现民主监督。
C正确,某选区选民选举赵某为人大代表,这体现民主选举。
D正确,杨某对本市“十四五”规划草案提出建议,这体现民主决策。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的认识,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民主决策的过程,要求保证广泛的公民参与,决策方认真听取各方意见,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的科学化。
8.【答案】A
【知识点】厉行法治
【解析】【分析】A:人民法院是国家审判机关,“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体现了公正司法的重要性,说明要坚持推进公正司法,故A符合题意;
BCD:严格执法、依法行政、全民守法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公正司法。厉行法治要求做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公正的审判”从人民法院,即司法机关的角度找到对应的选项。
9.【答案】C
【知识点】建设法治中国
【解析】【分析】①:夸大了立法者的作用,故①说法错误;
②③:我国之所以把依法治国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党和国家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是以为你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执法者依法办事,国家才会强大,故②③符合题意;
④:只要……就会,观点绝对化,故④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依法治国的重要性。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在理解题干意思的基础上,从依法治国重要性的角度找到对应选项。排除绝对化选项。
10.【答案】C
【知识点】法治政府
【解析】【分析】①③④:山东淄博省“最多跑一次”改革,体现了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有利于提升政府公信力促进社会和谐,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故①③④符合题意;
②:公民参与民主决策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②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建设法治政府。政府要按照法治原则运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努力建设法治政府。回答此题注意排除无关选项。
11.【答案】D
【知识点】中华文化
【解析】【分析】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承和弘扬非遗文化,更需要我们 增强文化自信,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者、传播者、建设者 , 提高自身文化修养,促进非遗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所以③④符合题意,正确。
①错误,我们要批判地继承中华传统文化。
②错误,我们要学习和借鉴一切优秀外来文化。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12.【答案】A
【知识点】中华民族精神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所以A正确;
BCD不符合题意,选项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属于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的内容,但不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识,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丰富和发展。
13.【答案】B
【知识点】人口问题及我国人口现状
【解析】【分析】B:依据所学,分析题文,2022年年末全国人口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这说明我国人口状况呈现出的新特点是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B正确;
ACD:题干没有涉及老龄化加剧、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偏高、大量的人口流动,故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人口问题,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此题需要认真审题,理解我国的人口特点。分析选项,做出正确选择。
14.【答案】C
【知识点】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解析】【分析】 自然资源部会同生态环境部、林草局等部门, 结合《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的编制,完成了全国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这说明我国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建设生态文明,所以C符合题意,正确;
A错误,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符合自然规律,不是绝对服从自然;
B错误,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国际合作的内容,应排除;
D错误,选项观点太绝对,夸大了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作用。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15.【答案】A
【知识点】人口问题及我国人口现状
【解析】【分析】“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这体现了我国的人口国情,说明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所以A符合题意,正确。
BCD不符合题意,选项观点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应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我国人口现状的认识,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是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此外还出现总人口增速趋缓,老龄化加剧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偏高等新特点。
16.【答案】C
【知识点】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解析】【分析】 《烈士公祭办法》要求各级各类学校组织学生以适当方式参加烈士公祭,发挥公祭活动对青少年的教育作用,这有利于青少年牢记烈士功绩,传承民族精神, 赓续红色血脉,根植红色基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以②③④符合题意,正确;
①不符合题意, 网上祭奠英烈活动不是公祭活动的作用,而是烈士公祭活动的形式。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对中华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文化的认识,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17.【答案】帮助爸爸一起把剩菜打包回家;①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②打包有利于节约资源,做到不浪费食物。;创新驱动发展战略;①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②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③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环境问题。;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知识点】加强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中华传统美德
【解析】【分析】(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 小智的正确做法是 帮助爸爸一起把剩菜打包回家 ,理由可以从传统美德、节约资源等角度具体回答即可。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 华为公司做法符合国家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理由可以从重要力量、生力军、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国之重器等角度具体回答即可。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 小智发现的问题是 环境问题 ,理由可以从人人有责、应尽的义务等角度具体分析即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创新的相关知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
18.【答案】(1)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
(2)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3)①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②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③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④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⑤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⑦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知识点】共同富裕;坚持共享发展成果的目的;如何实现中国梦
【解析】【分析】(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 我国发展的根本目的是 增进民生福祉。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 新发展理念是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本题需要分析国家如何让人们共享发展成果,因此可以从发展思想、提高就业质量、社会保障体系、脱贫攻坚、健康中国、社会治理格局、满足人民需要、补齐短板等角度具体分析即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民生的相关知识,有利于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1)本题考查发展的根本目的,可结合教材知识作答。
(2)本题考查新发展理念,可结合教材知识作答。
(3)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国家,需要运用以人民为中心、共同富裕的有关知识,从措施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可链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关键词②: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可链接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19.【答案】(1)①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②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③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2)①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②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③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④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
(3)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中孝老爱亲,尊师重道,团结同学,三爱三节;②勤奋刻苦,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自觉发扬民族精神;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落细、落小、落实,认真做事、踏实做人;④少用一次性用品,坚持低碳出行,节约粮食,光盘行动,学会垃圾分类。
【知识点】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解析】【分析】(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本题需要分析如何延续文化血脉,因此可以从发展中国文化、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创新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吸收外来等角度具体分析即可。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本题需要分析如何建设美丽中国,因此可以从处理好两山关系、绿色富国、节约优先、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严守三线等角度具体分析即可。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本题需要分析青少年如何做,因此可以从弘扬传统文化、勤奋刻苦、践行价值观、节约粮食等角度具体分析即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文化的相关知识, 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国家,需要运用延续文化血脉的有关知识,从方法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而文化将发挥重要作用→链接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国家,需要运用走绿色发展道路的有关知识,从方法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让水更清、天更蓝,家更美,湖南居民见证了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链接走绿色发展道路,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3)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青少年,需要运用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绿色发展道路的有关知识,从方法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而文化将发挥重要作用→链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勤奋刻苦,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自觉发扬民族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②:让水更清、天更蓝,家更美,湖南居民见证了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链接少用一次性用品,坚持低碳出行,节约粮食,光盘行动,学会垃圾分类。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