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四川省自贡市田家炳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地理试题一、选择题(60分,每题2分)(2024七上·自贡期末)2021年7月15日,中国载人航天T程网发布《天宫TV》第六集,曝光了中国空间站视角看地球,它不停地旋转,英到令人窒息,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1.从中国空间站视角看地球,可以清晰地看到地球的形状是( )A.天圆地方 B.倒扣的盘子 C.正方体 D.球体2.下列地理事物,从太空中无法看到的是( )A.海洋 B.陆地 C.白云 D.经纬网3.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纬线都成半圆状 B.纬线指示南北方向C.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D.经线的长度都相等【答案】1.D2.D3.D【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大小;经线和经度;特殊的经线【解析】【点评】经纬网图中比较区域面积大小的思路:主要看经纬度跨度和纬度高低。区域纬度高低相同时,跨经度较大的区域面积较大;区域经纬度跨度相同时,纬度较低的区域面积较大;区域经度跨度相同,纬度跨度和高低不同时,需要综合考虑纬度跨度大小和纬度高低,如纬度较低且跨度较大的区域,面积较大。1.A、天圆地方是古人对地球的错误认知,A错误;B、与倒扣的盘子无关,B错误;C、不是正方体,C错误;D、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D正确;故答案为:D。2.A、在太空中可以看到海洋,呈现蓝色,A不符合题意;B、可以看到陆地,B不符合题意;C、可以看到呈现白色的白云,C不符合题意;D、经纬网不是真实存在的,无法看到的经纬网,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3.A、纬线是圆圈,A错误;B、纬线指示东西方向,B错误;C、经线指示南北方向,C错误;D、经线的长度都相等,D正确。故答案为:D。(2024七上·自贡期末)2021年4月29日,我国自主研发的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在海南文昌成功发射。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4.天和核心舱发射当天(4月29日),地球位于公转示意图中的( )A.①段 B.②段 C.③段 D.④段5.天和核心舱发射当日(4月29日),文昌的天气状况是( )A.阴转晴,西南风二级 B.阴转晴,西北风四级C.多云转晴,最高气温22℃ D.多云转晴,东北风四级【答案】4.D5.D【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解析】【点评】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号,这些符号都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它们都有特定的含义。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用符号表示就是:风杆上的小横道叫风尾,风杆上画有风尾的一方,即指示风向,标在风杆的左侧。风级的表示方法是:一道风尾,风力是2级,半道风尾是1级风,一个风旗表示8级风。4.地球公转示意图中,春分日一般在 3 月 21 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夏至日一般在 6 月 21 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4 月 29 日处于春分日(3 月 21 日前后)和夏至日(6 月 21 日前后)之间,所以地球位于公转示意图中的④段。故答案为:D。5.读图可知,4月29日文昌天气为多云转晴,气温22-25℃,有东北风四级,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2024七上·自贡期末)“太阳大,地球小,地球围着太阳跑;星儿移,月儿转,地球自个儿也在转”。完成下面小题。6.“地球围着太阳跑”的方向是(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自南向北 D.自北向南7.“地球自个儿也在转”产生的现象是( )A.季节变化 B.形成五带C.极昼极夜现象 D.昼夜更替【答案】6.A7.D【知识点】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解析】【点评】地球运动包括自转和公转,自转是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自转一周是一天,方向为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等。公转是地球绕着太阳不停地旋转,公转一周是一年,方向是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地球上五带的划分等。6.“地球围着太阳跑”描述的是地球的公转运动。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即沿着逆时针方向在黄道面上运动,故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7.“地球自个儿也在转”描述的是地球的自转运动。地球在自转过程中,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出现昼和夜,随着地球的自转,昼夜不断地更替,D正确;季节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极昼极夜现象和五带的划分是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故ABC错误。故答案为:D。(2024七上·自贡期末)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8.图中乙点的海拔是( )A.-500米 B.500米 C.1000米 D.1500米9.图中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A.-500米 B.500米 C.1000米 D.1500米【答案】8.D9.C【知识点】海拔和相对高度【解析】【点评】海拔是指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一个地点高于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8.海拔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读图可知,乙地高出海平面 1500 米,所以乙点的海拔是 1500 米。故答案为:D。9.相对高度是指两个地点的绝对高度(也叫海拔)之差。读图可知,甲地海拔为 500 米,乙地海拔为 1500 米,甲乙两地相对高度 = 乙地海拔 - 甲地海拔 = 1500 - 500 = 1000 米。故答案为:C。(2024七上·自贡期末)2021年3月,一艘货船在图中甲处航道搁浅,造成交通大拥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0.图中甲处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 )A.京杭大运河 B.苏伊士运河 C.巴拿马运河 D.白令海峡11.该航道沟通了( )A.太平洋和北冰洋 B.太平洋和印度洋C.大西洋和印度洋 D.大西洋和太平洋【答案】10.B11.C【知识点】四大洋;大洲分界线【解析】【点评】大洲之间往往以山脉、河流、湖泊、运河、海峡等地理事物为分界线。亚洲与欧洲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亚洲与北美洲分界线是白令海峡;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10.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西奈半岛西侧,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它连接了红海与地中海,B正确,京杭大运河不是大洲分界线,A错误;巴拿马运河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C错误;白令海峡是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D错误。故答案为:B。11.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从大西洋通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地中海,再通过苏伊士运河进入红海,进而到达印度洋,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2024七上·自贡期末)根据下面大陆轮廓及相关信息资料,完成下面小题。12.图中A、B分别代表的大洋、大洲是( )A.北冰洋洋、南美洲 B.太平洋、亚洲C.大西洋、非洲 D.印度洋、欧洲13.图中两大洲的轮廓互补和生物相似性,可以用以支撑( )A.海底扩张学说 B.大陆漂移学说C.板块构造学说 D.宇宙爆炸学说【答案】12.C13.B【知识点】四大洋;大陆漂移假说【解析】【点评】大陆漂移假说是20世纪初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假说认为,地球上原先只有一块叫“泛大陆”的庞大陆地,被叫做“泛大洋”的广袤海洋所包围。大约两亿年前,泛大陆开始破裂,碎块像浮在水上的冰块一样向外越漂越远。距今大约两三百万年前,形成现在七大洲,四大洋的基本面貌。12.根据大洲轮廓可知,B代表的大洲是非洲,A位于非洲和南美洲之间,为大西洋,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13.大陆漂移学说认为,地球上所有大陆在中生代以前曾经是统一的巨大陆块,称之为泛大陆或联合古陆,中生代开始分裂并漂移,逐渐达到现在的位置。图中两大洲(非洲和南美洲)的轮廓互补以及生物具有相似性等证据,有力地支撑了大陆漂移学说,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答案为:B。(2024七上·自贡期末)2021年10月30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六次峰会在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首都罗马举行。读该城市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平均气温(℃) 8 9 11 13 17 22 23 24 21 17 13 9降水量(mm) 80 75 65 55 32 16 15 33 68 93 110 9014.罗马冬季的气候特征是( )A.温和多雨 B.炎热干燥 C.寒冷少雨 D.高温多雨15.罗马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C.热带雨林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答案】14.A15.B【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特点【解析】【点评】罗马是意大利的首都,位于地中海沿岸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盛产葡萄、柑橘、油橄榄、无花果。14.根据提供的罗马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统计表可知,罗马冬季(12 月、1 月、2 月)的平均气温在0℃以上,较为温和,且这三个月的降水量分别为 90mm、80mm、75mm,降水相对较多。所以罗马冬季的气候特征是温和多雨,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15.从统计表中可以看出,罗马夏季气温高,而降水量少;冬季温和多雨,符合地中海气候的特征,所以罗马的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2024七上·自贡期末)读下面气温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16.上图,气温最高值出现在( )A.1月 B.3月 C.5月 D.7月17.图中最冷月的平均气温约为( )A.22℃ B.2℃ C.-18℃ D.15℃18.该地的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最热月均温与最冷月均温之差)大约为( )A.2℃ B.12℃ C.20℃ D.30℃【答案】16.D17.B18.C【知识点】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气温变化曲线图【解析】【点评】气温曲线图判断的方法:读(最高月平均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出现的月份判断南北半球;如果7月平均气温最高,该地就在北半球;如果1月平均气温最高,该地就在南半球。16.从气温曲线图的走势可以直观地看出,气温曲线在 7 月达到最高点,所以气温最高值出现在 7 月。故答案为:D。17.观察气温曲线图,曲线的最低点对应的就是最冷月的平均气温,该地气温最冷月出现在1月,平均气温约为2℃。故答案为:B。18.该地最热月平均气温约为 22℃,最冷月平均气温约为 2℃。根据气温年较差的定义,气温年较差 = 最热月均温 - 最冷月均温,即 22 - 2 = 20℃,所以该地的气温年较差大约为 20℃。故答案为:C。(2024七上·自贡期末)空气质量指数是指空气中污染物的含量,数值越低,空气质量越高。结合下表“某日我国部分城市空气质量指数”,完成下面小题。城市 广州 福州 上海 北京空气质量指数 70 56 95 49819.当日,表中城市空气质量最差的是( )A.广州 B.福州 C.上海 D.北京20.下列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的行为是( )A.大量使用煤发电 B.大量砍伐森林C.节约用电、用纸 D.大量燃烧植物秸秆【答案】19.D20.C【知识点】空气质量和污染指数【解析】【点评】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用污染指数来表示。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染指数大,对人体健康有害。19.空气质量指数数值越高,空气质量越差。对比表中广州、福州、上海、北京四个城市的空气质量指数,北京的空气质量指数为 498,是四个城市中数值最高的,所以当日北京的空气质量最差。故答案为:D。20.大量使用煤发电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这些污染物会排放到大气中,导致空气质量下降,A错误;大量砍伐森林会减少森林对空气的净化作用,不利于空气质量的改善,B错误;节约用电可以减少因发电而产生的污染物排放,节约用纸可以减少纸张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都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C正确;大量燃烧植物秸秆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和有害气体,使空气质量变差,D错误。故答案为:C。(2024七上·自贡期末)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21.对图中地形部位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为鞍部 B.②为陡崖 C.③为山脊 D.④为山谷22.图示地区主要的地形类型是( )A.高原 B.山地 C.平原 D.丘陵23.若图示地区有河流发育,则其流向最有可能是( )A.自北向南 B.自西北向东南C.自东南向西北 D.自西向东【答案】21.B22.B23.B【知识点】方向判断;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解析】【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中,位于两个山顶之间的低地部分是鞍部;等高线重合部位是陡崖;等高线向数值大的方向凸出是山谷;等高线向数值小的方向凸出是山脊;等高线数值内大外小的是山顶;等高线数值内小外大的是盆地。等高线越稠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根据指向标可以确定相对位置。21.A、由图可知,①处等高线闭合,数值越向内越大,为山峰,A错误;B、②处等高线重叠,是陡崖,B正确;C、③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是山谷,C错误;D、④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是山脊,D错误。故答案为:B。22.由图可知,该地形区等高线较为密集,地势落差较大,最高海拔为670米,地形以山地为主,B正确;高原海拔多在500米以上,高原内部地势比较坦荡,A错误;平原海拔多在200米以下,地势起伏小,C错误;丘陵海拔多在200米到500米之间,D错误。故答案为:B。23.河流一般发育在山谷地带,也就是③处,河流从高处流向低处,根据图中指向标可知,河流大致自西北流向东南。故答案为:B。(2024七上·自贡期末)下表为台北市1月份某日发布的天气预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月7日 1月8日 1月9日 1月10日 1月11日16-29℃ 16-27℃ 16-21℃ 17-27℃ 18-25℃24.1月8日台北的天气为( )A.阴转晴 B.多云 C.阴天 D.晴天25.预报的后四天中气温日较差最大的是( )A.1月8日 B.1月9日 C.1月10日 D.1月11日26.天气影响着人类活动,这几天的天气与其相适宜的活动对应最合理的是( )A.10日—驾车外出旅行 B.8日—打雪仗C.9日—户外运动 D.7日—晾晒衣物【答案】24.B25.A26.D【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天气与人类的生产生活【解析】【点评】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号,这些符号都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他们都有特定的含义。我们只有认识各种天气符号,才能看懂天气预报,才能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服务。24.依据天气预报信息可知,1月7日为晴;1月8日为多云;1月9日为大雨;1月10为雾天;1月11日为阴。故答案为:B。25.1 月 8 日气温日较差为:27 - 16 =11℃;1 月 9 日气温日较差为:21 - 16 =5℃;1 月 10 日气温日较差为:27 - 17 =10℃;1 月 11 日气温日较差为:25 - 18 =7℃。通过对比可知,1 月 8 日的气温日较差最大。故答案为:A。26.A、1月10为雾天不适合驾车外出旅行,A错误;B、1月8日为多云,也没有雪,不能打雪仗,B错误;C、1月9日为大雨,不适合户外运动,C错误;D、1月7日为晴天,适合晾晒衣物,D正确。故答案为:D。(2024七上·自贡期末)2022年2月13日12时36分,菲律宾群岛发生5.1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下图为全球六大板块示意图及菲律宾区域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7.菲律宾是( )A.由众多岛屿组成的国家 B.由半岛和岛屿组成的国家C.位于半岛上的国家 D.既有大陆又有岛屿的国家28.菲律宾地震多发的原因是其位于( )A.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B.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C.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D.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答案】27.A28.B【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东南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解析】【点评】板块运动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面并不是一块整体,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大致划分为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停地运动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27.菲律宾位于亚洲东南部,是一个群岛国家,由 7000 多个岛屿组成。所以菲律宾是由众多岛屿组成的国家,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28.从全球六大板块示意图来看,菲律宾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等地质灾害。故答案为:B。(2024七上·自贡期末)人们的衣着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下图为我国四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9.关于①~④四地气候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①地冬季温和多雨 B.②地终年高温多雨C.③地夏季高温多雨 D.④地干旱、气温年较差大30.①地的气候类型为( )A.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答案】29.D30.C【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解析】【点评】(1)判断气候类型时,一定要抓住两个最重要的指标即气温和降水,然后分步骤判断。第一步要判断出该气候类型所属的半球;第二步是以温定带,这里的“温”是指最冷月均温,“带”是指气候类型所属的温度带;第三步是以雨定型,确定目标,根据已知的降水状况特点,就可以在较小的范围内判断出某一具体的气候类型。(2)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自北向南依次分布着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其共同的气候特征是雨热同期,即夏季高温多雨。温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29.A、①地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A错误;B、②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B错误;C、③地为高原山地气候,全年气温较低,降水较少,相对集中于夏季,C错误;D、④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降水少,气温年较差大,D正确。故答案为:D。30.读图可知,①地夏季气温高,降水多,冬季最低温小于0℃,降水少,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如东北平原、华北平原以及黄土高原等地,故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二、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40分)31.(2024七上·自贡期末)读下面经纬图,回答问题。(1)图中甲点的经度是 ,丁点的纬度是 。(2)甲乙丙丁四点中位于北半球的是 ,位于寒带的是 。(3)图中甲位于乙的 方.【答案】(1)10°W(或西经10°);50°S(或南纬50°)(2)甲;丙(3)西北【知识点】南北半球的划分;利用经纬网定位;利用经纬网定向【解析】【分析】(1)在经纬网上,纬度向北增大则为北纬,用N表示;度数向南增大则为南纬,用S表示;度数向东增大则为东经度,用E表示;度数向西增大则为西经度,用W表示。可判定,甲点的经度是10°W,丁点的纬度是50°S。(2)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纬度0°~23.5°为热带,23.5°~66.5°为温带,66.5°~90为寒带。甲乙丙丁四点中位于北半球的是甲,位于寒带的是丙地。(3)在经纬网地图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可判定,图中甲点位于乙点的西北方向。【点评】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在经纬网地图上判断方向时,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1) 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可判定,甲点的经度是10°W,丁点的纬度是50°S。(2)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纬度0°~23.5°为热带,23.5°~66.5°为温带,66.5°~90为寒带。甲乙丙丁四点中位于北半球的是甲,位于寒带的是丙地。(3)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可判定,图中甲点位于乙点的西北方向。32.(2024七上·自贡期末)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C、D、E、F中,属于陡崖的是 地,属于山谷的是 地。(2)图中E点与D点的相对高度为 米;若C、D两点间的图上距离是4厘米,则C、D两点间的实地距离约是 千米。(3)图中小溪的流向大致是 。(4)比较图中C点和E点同时爬山到A处山顶,比较省力的是从 点爬到山顶。【答案】(1)B;F(2)300;2(3)自西北流向东南(或西北→东南)(4)C【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海拔和相对高度【解析】【分析】(1)陡崖是等高线重合的地方。在图中 A、B、C、D、E、F 各点中,B 处等高线重合,所以属于陡崖的是 B 地。山谷是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的部位。F 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所以属于山谷的是 F 地。(2)相对高度是指两个地点的海拔高度之差。E 点海拔为 400 米,D 点海拔为 100 米,所以 E 点与 D 点的相对高度为 400 - 100 = 300 米。根据比例尺公式 “实地距离 = 图上距离 ÷ 比例尺”,图中比例尺为 1:50000,即图上 1 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0.5 千米。C、D 两点间图上距离是 4 厘米,则实地距离约是 4×0.5 = 2 千米。(3)根据图中指向标,将指向标平移到小溪处,可判断小溪的流向大致是自西北流向东南(或西北→东南) 。(4)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爬山越省力;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爬山越费力。C 点到 A 处山顶等高线比 E 点到 A 处山顶等高线稀疏,所以比较省力的是从 C 点爬到山顶。【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中,位于两个山顶之间的低地部分是鞍部;等高线重合部位是陡崖;等高线向数值大的方向凸出是山谷;等高线向数值小的方向凸出是山脊;等高线数值内大外小的是山顶;等高线数值内小外大的是盆地。等高线越稠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根据指向标可以确定相对位置。根据等高距和等高线数值的递变规律可以确定两地的海拔高度范围,采取交叉相减的方法计算相对高度。(1)读图可知,B处等高线重叠,因此B处为陡崖;F处等高线向高处弯曲,且有河流流经,因此F处为山谷。(2)读图可知,图中的等高距为100米,因此E点的海拔为400米,D点的海拔为100米,故两点的相对高度为300米;图示比例尺为1:50000,若量得C、D之间的图上距离是4厘米,则C、D之间的实际距离是4乘以0.5千米等于2千米。(3)读图可知,根据图中指向标方向可判断,图中小溪的流向大致是自西北向东南。(4)读图可知,从C点爬向山顶的路线与E点相比等高线较稀疏,坡度较缓,因此从C点爬到山顶比较省力。33.(2024七上·自贡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2021年9月16日04时33分,泸县发生6.0级地震,一直牵动着大家的心。地震发生后,四川省各个部门迅速采取行动,对地震灾区进行救援。材料二:部分板块分布图(1)四川省泸县地处A 板块和B 板块交界处附近,地壳比较活跃,所以地震较频发。(2)图中数字①②两处山脉中代表阿尔卑斯山脉的是 。(3)据图推测红海未来的变化趋势为 (扩大/缩小),请说出你的推测理由 。【答案】(1)欧亚;印度洋(2)①(3)扩大;该地受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张裂力的影响【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解析】【分析】(1)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即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四川省泸县地处A欧亚板块和B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所以多火山地震。(2)图中①处山脉位于欧洲南部,是阿尔卑斯山脉。它是由欧亚板块和非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②处山脉是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洲南部,是由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3)红海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之间,这两个板块处于张裂状态。板块的张裂使得红海地区的地壳不断被拉伸,海底岩石层出现裂隙,岩浆上涌,新的地壳物质不断在裂隙处堆积,从而使红海的面积逐渐扩大。【点评】板块运动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面并不是一块整体,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大致划分为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停地运动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1) 读图可知,图中A欧亚板块,B是印度洋板块,四川泸县地处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所以多火山地震。(2)图中数字①是阿尔卑斯山脉,阿尔卑斯山脉位于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的交界处,是两板块不断的碰撞挤压地带形成的。②是喜马拉雅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位于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是两大板块的碰撞挤压形成的,该山脉不断的在升高。(3) 红海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拉伸地带,使得红海面积将不断扩大,将来会形成新的大洋。34.(2024七上·自贡期末)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南非五国经济发展迅速,被称为“金砖五国”(图中字母所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A、B、C、D、E五国中,横跨亚欧两大洲的国家是 (填字母)。(2)赤道穿过的大洲有非洲、 洲、大洋洲和 洲。(3)中国所在大洲的是 。【答案】(1)A(2)亚;南美(3)亚洲【知识点】七大洲;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俄罗斯自然地理概况【解析】【分析】(1)在 “金砖五国” 中,A 代表俄罗斯,俄罗斯领土大部分位于亚洲,但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主要在欧洲,是一个横跨亚欧两大洲的国家。俄罗斯的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等是亚欧两洲的分界线,其国土在分界线两侧均有分布。(2) 读图可知, 赤道穿过了非洲、亚洲、大洋洲和南美洲。(3)读图可知,中国位于亚洲东部。【点评】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相互穿插分割,形成了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七个大洲和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北冰洋四个大洋,大洋之间彼此相通。(1)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A为俄罗斯,地跨亚欧两洲;B为中国,位于亚洲;C为印度,位于亚洲;D为巴西,位于南美洲;E为南非,位于非洲。(2)读图可知,赤道穿过的大洲有非洲、亚洲、大洋洲和南美洲。(3)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位于亚洲。1 / 1四川省自贡市田家炳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地理试题一、选择题(60分,每题2分)(2024七上·自贡期末)2021年7月15日,中国载人航天T程网发布《天宫TV》第六集,曝光了中国空间站视角看地球,它不停地旋转,英到令人窒息,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1.从中国空间站视角看地球,可以清晰地看到地球的形状是( )A.天圆地方 B.倒扣的盘子 C.正方体 D.球体2.下列地理事物,从太空中无法看到的是( )A.海洋 B.陆地 C.白云 D.经纬网3.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纬线都成半圆状 B.纬线指示南北方向C.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D.经线的长度都相等(2024七上·自贡期末)2021年4月29日,我国自主研发的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在海南文昌成功发射。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4.天和核心舱发射当天(4月29日),地球位于公转示意图中的( )A.①段 B.②段 C.③段 D.④段5.天和核心舱发射当日(4月29日),文昌的天气状况是( )A.阴转晴,西南风二级 B.阴转晴,西北风四级C.多云转晴,最高气温22℃ D.多云转晴,东北风四级(2024七上·自贡期末)“太阳大,地球小,地球围着太阳跑;星儿移,月儿转,地球自个儿也在转”。完成下面小题。6.“地球围着太阳跑”的方向是(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自南向北 D.自北向南7.“地球自个儿也在转”产生的现象是( )A.季节变化 B.形成五带C.极昼极夜现象 D.昼夜更替(2024七上·自贡期末)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8.图中乙点的海拔是( )A.-500米 B.500米 C.1000米 D.1500米9.图中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A.-500米 B.500米 C.1000米 D.1500米(2024七上·自贡期末)2021年3月,一艘货船在图中甲处航道搁浅,造成交通大拥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0.图中甲处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 )A.京杭大运河 B.苏伊士运河 C.巴拿马运河 D.白令海峡11.该航道沟通了( )A.太平洋和北冰洋 B.太平洋和印度洋C.大西洋和印度洋 D.大西洋和太平洋(2024七上·自贡期末)根据下面大陆轮廓及相关信息资料,完成下面小题。12.图中A、B分别代表的大洋、大洲是( )A.北冰洋洋、南美洲 B.太平洋、亚洲C.大西洋、非洲 D.印度洋、欧洲13.图中两大洲的轮廓互补和生物相似性,可以用以支撑( )A.海底扩张学说 B.大陆漂移学说C.板块构造学说 D.宇宙爆炸学说(2024七上·自贡期末)2021年10月30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六次峰会在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首都罗马举行。读该城市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平均气温(℃) 8 9 11 13 17 22 23 24 21 17 13 9降水量(mm) 80 75 65 55 32 16 15 33 68 93 110 9014.罗马冬季的气候特征是( )A.温和多雨 B.炎热干燥 C.寒冷少雨 D.高温多雨15.罗马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C.热带雨林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2024七上·自贡期末)读下面气温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16.上图,气温最高值出现在( )A.1月 B.3月 C.5月 D.7月17.图中最冷月的平均气温约为( )A.22℃ B.2℃ C.-18℃ D.15℃18.该地的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最热月均温与最冷月均温之差)大约为( )A.2℃ B.12℃ C.20℃ D.30℃(2024七上·自贡期末)空气质量指数是指空气中污染物的含量,数值越低,空气质量越高。结合下表“某日我国部分城市空气质量指数”,完成下面小题。城市 广州 福州 上海 北京空气质量指数 70 56 95 49819.当日,表中城市空气质量最差的是( )A.广州 B.福州 C.上海 D.北京20.下列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的行为是( )A.大量使用煤发电 B.大量砍伐森林C.节约用电、用纸 D.大量燃烧植物秸秆(2024七上·自贡期末)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21.对图中地形部位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为鞍部 B.②为陡崖 C.③为山脊 D.④为山谷22.图示地区主要的地形类型是( )A.高原 B.山地 C.平原 D.丘陵23.若图示地区有河流发育,则其流向最有可能是( )A.自北向南 B.自西北向东南C.自东南向西北 D.自西向东(2024七上·自贡期末)下表为台北市1月份某日发布的天气预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月7日 1月8日 1月9日 1月10日 1月11日16-29℃ 16-27℃ 16-21℃ 17-27℃ 18-25℃24.1月8日台北的天气为( )A.阴转晴 B.多云 C.阴天 D.晴天25.预报的后四天中气温日较差最大的是( )A.1月8日 B.1月9日 C.1月10日 D.1月11日26.天气影响着人类活动,这几天的天气与其相适宜的活动对应最合理的是( )A.10日—驾车外出旅行 B.8日—打雪仗C.9日—户外运动 D.7日—晾晒衣物(2024七上·自贡期末)2022年2月13日12时36分,菲律宾群岛发生5.1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下图为全球六大板块示意图及菲律宾区域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7.菲律宾是( )A.由众多岛屿组成的国家 B.由半岛和岛屿组成的国家C.位于半岛上的国家 D.既有大陆又有岛屿的国家28.菲律宾地震多发的原因是其位于( )A.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B.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C.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D.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2024七上·自贡期末)人们的衣着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下图为我国四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9.关于①~④四地气候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①地冬季温和多雨 B.②地终年高温多雨C.③地夏季高温多雨 D.④地干旱、气温年较差大30.①地的气候类型为( )A.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二、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40分)31.(2024七上·自贡期末)读下面经纬图,回答问题。(1)图中甲点的经度是 ,丁点的纬度是 。(2)甲乙丙丁四点中位于北半球的是 ,位于寒带的是 。(3)图中甲位于乙的 方.32.(2024七上·自贡期末)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C、D、E、F中,属于陡崖的是 地,属于山谷的是 地。(2)图中E点与D点的相对高度为 米;若C、D两点间的图上距离是4厘米,则C、D两点间的实地距离约是 千米。(3)图中小溪的流向大致是 。(4)比较图中C点和E点同时爬山到A处山顶,比较省力的是从 点爬到山顶。33.(2024七上·自贡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2021年9月16日04时33分,泸县发生6.0级地震,一直牵动着大家的心。地震发生后,四川省各个部门迅速采取行动,对地震灾区进行救援。材料二:部分板块分布图(1)四川省泸县地处A 板块和B 板块交界处附近,地壳比较活跃,所以地震较频发。(2)图中数字①②两处山脉中代表阿尔卑斯山脉的是 。(3)据图推测红海未来的变化趋势为 (扩大/缩小),请说出你的推测理由 。34.(2024七上·自贡期末)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南非五国经济发展迅速,被称为“金砖五国”(图中字母所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A、B、C、D、E五国中,横跨亚欧两大洲的国家是 (填字母)。(2)赤道穿过的大洲有非洲、 洲、大洋洲和 洲。(3)中国所在大洲的是 。答案解析部分【答案】1.D2.D3.D【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大小;经线和经度;特殊的经线【解析】【点评】经纬网图中比较区域面积大小的思路:主要看经纬度跨度和纬度高低。区域纬度高低相同时,跨经度较大的区域面积较大;区域经纬度跨度相同时,纬度较低的区域面积较大;区域经度跨度相同,纬度跨度和高低不同时,需要综合考虑纬度跨度大小和纬度高低,如纬度较低且跨度较大的区域,面积较大。1.A、天圆地方是古人对地球的错误认知,A错误;B、与倒扣的盘子无关,B错误;C、不是正方体,C错误;D、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D正确;故答案为:D。2.A、在太空中可以看到海洋,呈现蓝色,A不符合题意;B、可以看到陆地,B不符合题意;C、可以看到呈现白色的白云,C不符合题意;D、经纬网不是真实存在的,无法看到的经纬网,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3.A、纬线是圆圈,A错误;B、纬线指示东西方向,B错误;C、经线指示南北方向,C错误;D、经线的长度都相等,D正确。故答案为:D。【答案】4.D5.D【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解析】【点评】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号,这些符号都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它们都有特定的含义。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用符号表示就是:风杆上的小横道叫风尾,风杆上画有风尾的一方,即指示风向,标在风杆的左侧。风级的表示方法是:一道风尾,风力是2级,半道风尾是1级风,一个风旗表示8级风。4.地球公转示意图中,春分日一般在 3 月 21 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夏至日一般在 6 月 21 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4 月 29 日处于春分日(3 月 21 日前后)和夏至日(6 月 21 日前后)之间,所以地球位于公转示意图中的④段。故答案为:D。5.读图可知,4月29日文昌天气为多云转晴,气温22-25℃,有东北风四级,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答案】6.A7.D【知识点】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解析】【点评】地球运动包括自转和公转,自转是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自转一周是一天,方向为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等。公转是地球绕着太阳不停地旋转,公转一周是一年,方向是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地球上五带的划分等。6.“地球围着太阳跑”描述的是地球的公转运动。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即沿着逆时针方向在黄道面上运动,故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7.“地球自个儿也在转”描述的是地球的自转运动。地球在自转过程中,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出现昼和夜,随着地球的自转,昼夜不断地更替,D正确;季节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极昼极夜现象和五带的划分是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故ABC错误。故答案为:D。【答案】8.D9.C【知识点】海拔和相对高度【解析】【点评】海拔是指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一个地点高于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8.海拔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读图可知,乙地高出海平面 1500 米,所以乙点的海拔是 1500 米。故答案为:D。9.相对高度是指两个地点的绝对高度(也叫海拔)之差。读图可知,甲地海拔为 500 米,乙地海拔为 1500 米,甲乙两地相对高度 = 乙地海拔 - 甲地海拔 = 1500 - 500 = 1000 米。故答案为:C。【答案】10.B11.C【知识点】四大洋;大洲分界线【解析】【点评】大洲之间往往以山脉、河流、湖泊、运河、海峡等地理事物为分界线。亚洲与欧洲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亚洲与北美洲分界线是白令海峡;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10.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西奈半岛西侧,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它连接了红海与地中海,B正确,京杭大运河不是大洲分界线,A错误;巴拿马运河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C错误;白令海峡是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D错误。故答案为:B。11.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从大西洋通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地中海,再通过苏伊士运河进入红海,进而到达印度洋,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答案】12.C13.B【知识点】四大洋;大陆漂移假说【解析】【点评】大陆漂移假说是20世纪初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假说认为,地球上原先只有一块叫“泛大陆”的庞大陆地,被叫做“泛大洋”的广袤海洋所包围。大约两亿年前,泛大陆开始破裂,碎块像浮在水上的冰块一样向外越漂越远。距今大约两三百万年前,形成现在七大洲,四大洋的基本面貌。12.根据大洲轮廓可知,B代表的大洲是非洲,A位于非洲和南美洲之间,为大西洋,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13.大陆漂移学说认为,地球上所有大陆在中生代以前曾经是统一的巨大陆块,称之为泛大陆或联合古陆,中生代开始分裂并漂移,逐渐达到现在的位置。图中两大洲(非洲和南美洲)的轮廓互补以及生物具有相似性等证据,有力地支撑了大陆漂移学说,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答案为:B。【答案】14.A15.B【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特点【解析】【点评】罗马是意大利的首都,位于地中海沿岸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盛产葡萄、柑橘、油橄榄、无花果。14.根据提供的罗马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统计表可知,罗马冬季(12 月、1 月、2 月)的平均气温在0℃以上,较为温和,且这三个月的降水量分别为 90mm、80mm、75mm,降水相对较多。所以罗马冬季的气候特征是温和多雨,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15.从统计表中可以看出,罗马夏季气温高,而降水量少;冬季温和多雨,符合地中海气候的特征,所以罗马的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答案】16.D17.B18.C【知识点】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气温变化曲线图【解析】【点评】气温曲线图判断的方法:读(最高月平均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出现的月份判断南北半球;如果7月平均气温最高,该地就在北半球;如果1月平均气温最高,该地就在南半球。16.从气温曲线图的走势可以直观地看出,气温曲线在 7 月达到最高点,所以气温最高值出现在 7 月。故答案为:D。17.观察气温曲线图,曲线的最低点对应的就是最冷月的平均气温,该地气温最冷月出现在1月,平均气温约为2℃。故答案为:B。18.该地最热月平均气温约为 22℃,最冷月平均气温约为 2℃。根据气温年较差的定义,气温年较差 = 最热月均温 - 最冷月均温,即 22 - 2 = 20℃,所以该地的气温年较差大约为 20℃。故答案为:C。【答案】19.D20.C【知识点】空气质量和污染指数【解析】【点评】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用污染指数来表示。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染指数大,对人体健康有害。19.空气质量指数数值越高,空气质量越差。对比表中广州、福州、上海、北京四个城市的空气质量指数,北京的空气质量指数为 498,是四个城市中数值最高的,所以当日北京的空气质量最差。故答案为:D。20.大量使用煤发电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这些污染物会排放到大气中,导致空气质量下降,A错误;大量砍伐森林会减少森林对空气的净化作用,不利于空气质量的改善,B错误;节约用电可以减少因发电而产生的污染物排放,节约用纸可以减少纸张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都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C正确;大量燃烧植物秸秆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和有害气体,使空气质量变差,D错误。故答案为:C。【答案】21.B22.B23.B【知识点】方向判断;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解析】【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中,位于两个山顶之间的低地部分是鞍部;等高线重合部位是陡崖;等高线向数值大的方向凸出是山谷;等高线向数值小的方向凸出是山脊;等高线数值内大外小的是山顶;等高线数值内小外大的是盆地。等高线越稠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根据指向标可以确定相对位置。21.A、由图可知,①处等高线闭合,数值越向内越大,为山峰,A错误;B、②处等高线重叠,是陡崖,B正确;C、③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是山谷,C错误;D、④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是山脊,D错误。故答案为:B。22.由图可知,该地形区等高线较为密集,地势落差较大,最高海拔为670米,地形以山地为主,B正确;高原海拔多在500米以上,高原内部地势比较坦荡,A错误;平原海拔多在200米以下,地势起伏小,C错误;丘陵海拔多在200米到500米之间,D错误。故答案为:B。23.河流一般发育在山谷地带,也就是③处,河流从高处流向低处,根据图中指向标可知,河流大致自西北流向东南。故答案为:B。【答案】24.B25.A26.D【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天气与人类的生产生活【解析】【点评】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号,这些符号都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他们都有特定的含义。我们只有认识各种天气符号,才能看懂天气预报,才能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服务。24.依据天气预报信息可知,1月7日为晴;1月8日为多云;1月9日为大雨;1月10为雾天;1月11日为阴。故答案为:B。25.1 月 8 日气温日较差为:27 - 16 =11℃;1 月 9 日气温日较差为:21 - 16 =5℃;1 月 10 日气温日较差为:27 - 17 =10℃;1 月 11 日气温日较差为:25 - 18 =7℃。通过对比可知,1 月 8 日的气温日较差最大。故答案为:A。26.A、1月10为雾天不适合驾车外出旅行,A错误;B、1月8日为多云,也没有雪,不能打雪仗,B错误;C、1月9日为大雨,不适合户外运动,C错误;D、1月7日为晴天,适合晾晒衣物,D正确。故答案为:D。【答案】27.A28.B【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东南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解析】【点评】板块运动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面并不是一块整体,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大致划分为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停地运动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27.菲律宾位于亚洲东南部,是一个群岛国家,由 7000 多个岛屿组成。所以菲律宾是由众多岛屿组成的国家,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28.从全球六大板块示意图来看,菲律宾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等地质灾害。故答案为:B。【答案】29.D30.C【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解析】【点评】(1)判断气候类型时,一定要抓住两个最重要的指标即气温和降水,然后分步骤判断。第一步要判断出该气候类型所属的半球;第二步是以温定带,这里的“温”是指最冷月均温,“带”是指气候类型所属的温度带;第三步是以雨定型,确定目标,根据已知的降水状况特点,就可以在较小的范围内判断出某一具体的气候类型。(2)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自北向南依次分布着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其共同的气候特征是雨热同期,即夏季高温多雨。温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29.A、①地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A错误;B、②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B错误;C、③地为高原山地气候,全年气温较低,降水较少,相对集中于夏季,C错误;D、④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降水少,气温年较差大,D正确。故答案为:D。30.读图可知,①地夏季气温高,降水多,冬季最低温小于0℃,降水少,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如东北平原、华北平原以及黄土高原等地,故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31.【答案】(1)10°W(或西经10°);50°S(或南纬50°)(2)甲;丙(3)西北【知识点】南北半球的划分;利用经纬网定位;利用经纬网定向【解析】【分析】(1)在经纬网上,纬度向北增大则为北纬,用N表示;度数向南增大则为南纬,用S表示;度数向东增大则为东经度,用E表示;度数向西增大则为西经度,用W表示。可判定,甲点的经度是10°W,丁点的纬度是50°S。(2)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纬度0°~23.5°为热带,23.5°~66.5°为温带,66.5°~90为寒带。甲乙丙丁四点中位于北半球的是甲,位于寒带的是丙地。(3)在经纬网地图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可判定,图中甲点位于乙点的西北方向。【点评】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在经纬网地图上判断方向时,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1) 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可判定,甲点的经度是10°W,丁点的纬度是50°S。(2)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纬度0°~23.5°为热带,23.5°~66.5°为温带,66.5°~90为寒带。甲乙丙丁四点中位于北半球的是甲,位于寒带的是丙地。(3)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可判定,图中甲点位于乙点的西北方向。32.【答案】(1)B;F(2)300;2(3)自西北流向东南(或西北→东南)(4)C【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海拔和相对高度【解析】【分析】(1)陡崖是等高线重合的地方。在图中 A、B、C、D、E、F 各点中,B 处等高线重合,所以属于陡崖的是 B 地。山谷是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的部位。F 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所以属于山谷的是 F 地。(2)相对高度是指两个地点的海拔高度之差。E 点海拔为 400 米,D 点海拔为 100 米,所以 E 点与 D 点的相对高度为 400 - 100 = 300 米。根据比例尺公式 “实地距离 = 图上距离 ÷ 比例尺”,图中比例尺为 1:50000,即图上 1 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0.5 千米。C、D 两点间图上距离是 4 厘米,则实地距离约是 4×0.5 = 2 千米。(3)根据图中指向标,将指向标平移到小溪处,可判断小溪的流向大致是自西北流向东南(或西北→东南) 。(4)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爬山越省力;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爬山越费力。C 点到 A 处山顶等高线比 E 点到 A 处山顶等高线稀疏,所以比较省力的是从 C 点爬到山顶。【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中,位于两个山顶之间的低地部分是鞍部;等高线重合部位是陡崖;等高线向数值大的方向凸出是山谷;等高线向数值小的方向凸出是山脊;等高线数值内大外小的是山顶;等高线数值内小外大的是盆地。等高线越稠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根据指向标可以确定相对位置。根据等高距和等高线数值的递变规律可以确定两地的海拔高度范围,采取交叉相减的方法计算相对高度。(1)读图可知,B处等高线重叠,因此B处为陡崖;F处等高线向高处弯曲,且有河流流经,因此F处为山谷。(2)读图可知,图中的等高距为100米,因此E点的海拔为400米,D点的海拔为100米,故两点的相对高度为300米;图示比例尺为1:50000,若量得C、D之间的图上距离是4厘米,则C、D之间的实际距离是4乘以0.5千米等于2千米。(3)读图可知,根据图中指向标方向可判断,图中小溪的流向大致是自西北向东南。(4)读图可知,从C点爬向山顶的路线与E点相比等高线较稀疏,坡度较缓,因此从C点爬到山顶比较省力。33.【答案】(1)欧亚;印度洋(2)①(3)扩大;该地受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张裂力的影响【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解析】【分析】(1)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即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四川省泸县地处A欧亚板块和B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所以多火山地震。(2)图中①处山脉位于欧洲南部,是阿尔卑斯山脉。它是由欧亚板块和非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②处山脉是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洲南部,是由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3)红海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之间,这两个板块处于张裂状态。板块的张裂使得红海地区的地壳不断被拉伸,海底岩石层出现裂隙,岩浆上涌,新的地壳物质不断在裂隙处堆积,从而使红海的面积逐渐扩大。【点评】板块运动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面并不是一块整体,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大致划分为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停地运动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1) 读图可知,图中A欧亚板块,B是印度洋板块,四川泸县地处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所以多火山地震。(2)图中数字①是阿尔卑斯山脉,阿尔卑斯山脉位于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的交界处,是两板块不断的碰撞挤压地带形成的。②是喜马拉雅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位于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是两大板块的碰撞挤压形成的,该山脉不断的在升高。(3) 红海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拉伸地带,使得红海面积将不断扩大,将来会形成新的大洋。34.【答案】(1)A(2)亚;南美(3)亚洲【知识点】七大洲;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俄罗斯自然地理概况【解析】【分析】(1)在 “金砖五国” 中,A 代表俄罗斯,俄罗斯领土大部分位于亚洲,但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主要在欧洲,是一个横跨亚欧两大洲的国家。俄罗斯的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等是亚欧两洲的分界线,其国土在分界线两侧均有分布。(2) 读图可知, 赤道穿过了非洲、亚洲、大洋洲和南美洲。(3)读图可知,中国位于亚洲东部。【点评】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相互穿插分割,形成了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七个大洲和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北冰洋四个大洋,大洋之间彼此相通。(1)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A为俄罗斯,地跨亚欧两洲;B为中国,位于亚洲;C为印度,位于亚洲;D为巴西,位于南美洲;E为南非,位于非洲。(2)读图可知,赤道穿过的大洲有非洲、亚洲、大洋洲和南美洲。(3)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位于亚洲。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四川省自贡市田家炳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地理试题(学生版).docx 四川省自贡市田家炳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地理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