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广东省中山市三鑫凯茵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9月随堂练习地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4七上·中山月考)地理是一门有趣的放眼世界的学科,下列与地理学习内容有关的名词是( )A.美国总统竞选 B.考C1驾照C.乐高玩具 D.摩羯台风登陆(2024七上·中山月考)下图为太阳系部分行星公转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图中表示地球的是( )A.A B.B C.C D.D3.下列太空探索中属于中国太空探索成就的是( )A.1957年进入地球轨道的第一个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B.1969年第一次登上月球的“阿波罗11号”飞船C.1971年第一个空间站“礼炮1号”D.2022年“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航天员进驻空间站(2024七上·中山月考)人类自远古时代就对浩瀚的宇宙有着无尽的想象。随着对关键技术的持续攻关,中国逐步具备了全面的宇宙空间探索和应用能力。地球是目前已知宇宙中适合人类生存的唯一家园。下图示意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中国太空探索的部分方式。完成下面小题。4.下列关于地球的宇宙环境描述正确的是( )A.地球离太阳最近 B.地球属于太阳系C.地球不属银河系 D.地球不适合生存5.读图分析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地月系 太阳系 银河系 总星系B.总星系 银河系 太阳系 地月系C.太阳系 总星系 银河系 地月系D.总星系 太阳系 银河系 地月系(2024七上·中山月考)世界最大有着“超级天眼”之称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位于我国贵州省。该望远镜可能搜寻到更多的奇异天体,用来观测河外星系脉冲星,探索宇宙起源和演化、星系与银河系的演化等,甚至可以搜索星际通信信号,开展对地外文明的探索。读图,完成下面小题。6.如果发现与地球类似的地外文明,其存在生命的自身条件可能是( )A.有适宜的温度和液态水B.有厚厚的大气层保护C.来自恒星的光照稳定D.与其他天体各行其道,互不干扰7.下列物体中,属于天体的是( )①太阳、月球、北极星②恒星、卫星、行星、彗星③火车、轮船、巨大岩石④马车、待发射火箭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024七上·中山月考)“好奇”号火星探测器确认火星上有适合生命存在的物质。分析检测显示,取出的岩石粉末含有黏土、硫酸盐和其他对生命非常关键的矿物成分。火星以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既稀薄又寒冷,下图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高分辨率照相机抓拍到的“公牛眼”状陨石坑和地球火星对比表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与日平均距离(百万千米) 质量 体积 大气密度 大气主要成分 表面均温(℃) 自转周期 公转周期地球 149.6 1.00 1.00 1.00 N2、O2 22 23时56分 1年火星 227.9 0.11 0.15 0.01 CO2 -23 24时37分 1.9年8.相对于地球来说,火星更易遭陨石袭击,其原因( )A.火星公转速度快 B.火星大气稀薄密度小C.火星更靠近小行星带 D.火星的宇宙环境不安全9.人类首选火星作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行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火星和地球一样被厚厚的大气层所包围,且大部分为氧气②火星上和地球上都有四季变化,且四季的长度完全一样③火星、地球自转周期比较适中④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024七上·中山月考)2023年9月21日下午,“天宫课堂”第四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下图为航天员拍摄的地球图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0.我国空间站每日绕地球运行16圈。通过航天员的连续观察,可以推测出地球的形状是( )A.球体 B.圆弧 C.椭圆 D.方形11.航天员在太空中能真切感受到地球的巨大,描述地球大小的数据有( )①赤道位置②平均半径③公转轨道④表面积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2024七上·中山月考)影片《流浪地球》在中国内地上映,该影片讲述了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寻找新家园的故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2.读图①至③,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依次是(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②①③ D.③②①13.生活中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是( )①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②月食 ③远处驶来的帆船 ④登高望远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4.关于图④地球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平均半径为 6378千米 B.表面积为 5.1平方千米C.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D.极半径是6371千米(2024七上·中山月考)地球仪是我们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下图为地球仪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甲点的经纬度位置是( )A.(30°N,30°W) B.(30°N,30°E)C.(30°S,30°W) D.(30°S,30°E)16.关于乙点位置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极圈上 B.位于甲点西南方C.位于西半球 D.位于北温带地区17.(2024七上·中山月考)“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反映的是( )A.农业生产 B.日常生活 C.风土人情 D.工业生产18.(2024七上·中山月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含义是( )A.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B.因地制宜,扬长避短C.在长期适应当地环境的过程中,人们形成了一定的生活习惯和方式D.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19.(2024七上·中山月考)毛泽东诗词《七律二首·送瘟神》中有“坐地日行八万里”的句子,要做到“坐地日行八万里”,必须位于下列哪条线附近( )A.本初子午线 B.赤道 C.北回归线 D.日期变更线20.(2024七上·中山月考)关于我国首都北京(40°N)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北半球,中纬度 B.位于南半球,中纬度C.位于北半球,低纬度 D.位于南半球,高纬度21.(2024七上·中山月考)南极圈(66.5°S)属于( )A.中纬度,南半球 B.高纬度,南半球C.高纬度,北半球 D.低纬度,南半球(2024七上·中山月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2.丁的经度或纬度正确的是( )A.90°S B.0° C.60°W D.30°E23.关于丙点的半球位置描述正确的是( )A.北半球 B.东半球 C.海半球 D.南半球24.关于乙点的纬度描述正确的是( )A.北纬 B.南纬 C.高纬度 D.低纬度25.(2024七上·中山月考)读图,关于P岛的地理位置描述正确的是( )A.大部分位于高纬度,北寒带 B.位于北美洲的西南方向C.位于中纬度,北温带 D.位于北极圈以南26.(2024七上·中山月考)下列有关东西半球的描述,正确的是A. B.C. D.27.(2024七上·中山月考)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每条经线都自成一个圆圈 B.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C.所有纬线长度都相等 D.地球仪上只能画360条经线28.(2024七上·中山月考)东经180°经线和西经180°经线实际上是应一条经线。180°度经线的西侧是( )A.东经 B.西经 C.北纬 D.南纬29.(2024七上·中山月考)关于某地(50°N,90°E)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半球、北半球、高纬度 B.东半球、北半球、中纬度C.东半球、南半球、中纬度 D.西半球、北半球、低纬度30.(2024七上·中山月考)小刘在世界地图里查到一个地方的经度是(20°W),这个地方正好处于( )A.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B.东西经分界线C.日界线 D.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二、综合题(3小题,共40分)31.(2024七上·中山月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三块阴影区域中,位于低纬度的是 ,大部分位于中纬度的是 ,跨东西半球的是 ;(2)三块阴影区域,实际范围最大的是 ;(全部填写序号)(3)三块阴影区域中,纬度相差 度,②区域位于0°经线以东,属于 (东经/西经)。32.(2024七上·中山月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A地的经度是 ,D地的纬度是 。(2)C地处于东西半球中的 半球,B地位于A地的 方向。(3)4个点中,位于低纬度的有 (1或2)个点, (有或无)位于南半球的点。33.(2024七上·中山月考)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A地的纬度是 ,属于 (高、中、低)纬度, (有/无)阳光直射。(2)北回归线的纬度是北纬 ,南极圈的纬度是南纬 。(3)北寒带 (有/无)极昼极夜现象。(4)B温度带的纬度范围是大于南纬 度,小于等于90度,属于 (高、中、低)纬度。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识点】我们身边的地理【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 地理是一门有趣的放眼世界的学,我们的生产、生活都与地理密切相关,如摩羯台风登陆属于气象灾害,反映了地理与人们的关系。美国总统竞选、考C1驾照、乐高玩具都与地理无关。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地理学是一门研究人地关系的科学,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和区域性的特点。地理学从建立之初就强调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交叉。地理学初期的综合性来源于学科的多样化,但随着分支学科的深入发展,地理学越来越呈现出一种空心化的现象。要防止地理学空心化现象,最主要的是加强地理学的基础理论和方法研究,需要强调人地相互关系的耦合机制,充分体现地理学综合性的特点。【答案】2.C3.D【知识点】太阳系与八大行星;中国太空探索的成就【解析】【点评】太阳系八大行星按离太阳由近到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是类地行星;火星、木星之间是小行星带;木星、土星是巨行星;天王星、海王星是远日行星。2.太阳系中,八大行星按照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由此可知,A水星、B金星、C地球、D火星、E木星、F土星、G天王星和H海王星,表示地球的是C,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3.A、“斯普特尼克 1 号” 是苏联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不是中国的太空探索成就,A错误;B、美国宇宙飞船“阿波罗11号”于1969年7月2日登上月球,B错误;C、人类第一个空间站“礼炮1号”是苏联首个太空站,C错误;D、2022 年 “神舟十五号” 载人飞船航天员进驻空间站,是中国的太空探索成就,D正确。故答案为:D。【答案】4.B5.B【知识点】天体和天体系统;太阳系与八大行星【解析】【点评】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小行星带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类地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4.A、太阳系中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不是地球,A错误;B、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属于太阳系,B正确;C、阳系属于银河系,地球属于太阳系,所以地球也属于银河系,C错误;D、地球是目前已知宇宙中适合人类生存的唯一家园,是适合生存的,D错误。故答案为:B。5.析地球所处的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是地月系,较地月系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是太阳系,比太阳系再高一级的天体系统为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最高一级的天体系统为总星系,因此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B正确,排除ACD。故答案为:B。【答案】6.A7.A【知识点】天体和天体系统;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解析】【点评】地球适宜人类生存的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适宜的大气层 :地球的大气层含有氧气等生物所需的元素,同时还能阻挡宇宙射线和有害物质,保护生命体。大气中的臭氧层可以阻挡紫外线的伤害,地磁场则能抵挡太阳风等宇宙射线的侵袭。 适宜的水资源 :地球表面约71%被海洋覆盖,同时还有河流、湖泊、冰川、地下水等多种形式的水资源。水是生命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也是生物体内许多生化反应的介质。 适宜的温度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使得地球表面保持适宜的温度,平均气温约为15℃,适合各种生命体的生存。 适宜的生态系统 :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包括各种陆生、水生、大气生物群落,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形成了适合人类生存的庞大生态系统。 适宜的地质结构 :地球的体积和地质活动形成了丰富的地貌和土壤类型,提供了人类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如矿物和燃料。 适宜的自转周期 :地球的自转周期适中,使得地球表面的热量不至于变化太大、太快,从而适宜生命体的存在。天体系统,是宇宙各星系的统称。宇宙间的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着的天体因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从而形成天体系统。万有引力和天体的永恒运动维系着它们之间的关系,组成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天体系统有不同的级别,按从低到高的级别,依次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和总星系。6.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自身条件包括:适宜的温度和液态水,利于生物的繁殖和生长。厚厚的大气层会减少星球表面获得的恒星热量,可能会影响行星的温度;稳定的光照条件并不是 存在生命的自身条件 ;与其他天体各行其道是星球存在生命的外部条件,并非其自身内部条件。故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7.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宇宙间的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着的天体因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从而形成天体系统。 ①太阳、月球、北极星 ; ②恒星、卫星、行星、彗星都属于天体。③火车、轮船、巨大岩石;④马车、待发射火箭都不属于天体。故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答案】8.B9.C【知识点】天体和天体系统;太阳系与八大行星【解析】【点评】地球适宜人类生存的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适宜的大气层 :地球的大气层含有氧气等生物所需的元素,同时还能阻挡宇宙射线和有害物质,保护生命体。大气中的臭氧层可以阻挡紫外线的伤害,地磁场则能抵挡太阳风等宇宙射线的侵袭。 适宜的水资源 :地球表面约71%被海洋覆盖,同时还有河流、湖泊、冰川、地下水等多种形式的水资源。水是生命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也是生物体内许多生化反应的介质。 适宜的温度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使得地球表面保持适宜的温度,平均气温约为15℃,适合各种生命体的生存。 适宜的生态系统 :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包括各种陆生、水生、大气生物群落,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形成了适合人类生存的庞大生态系统。 适宜的地质结构 :地球的体积和地质活动形成了丰富的地貌和土壤类型,提供了人类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如矿物和燃料。 适宜的自转周期 :地球的自转周期适中,使得地球表面的热量不至于变化太大、太快,从而适宜生命体的存在。8.根据材料信息分析可知:A.火星公转速度与地球近似,A不符合题意;B.火星表面的大气密度小,空气稀薄,外来天体闯入时,火星大气对火星的保护作用小,B符合题意;C.火星更靠近小行星带不是火星更易受陨石袭击的主要原因,主要是因为缺少大气层的保护,C不符合题意;D.火星的宇宙环境和地球一样安全,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9.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 人类首选火星作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行星 ,是因为:③火星、地球自转周期比较适中,昼夜温度变化不致于太大;④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地理环境比较接近。火星表面的大气比地球稀薄,且没有氧气;火星上和地球的公转周期不同,因此四季的长度不一样。故C③④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答案】10.A11.D【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大小【解析】【点评】由于受观测条件和科学技术的限制,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一麦哲伦环球航行一地球的卫星照片,后来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10.空间站每日绕地球运行,航天员从不同位置、角度连续观察地球,能看到地球是一个连续的曲面,且从太空视角看,地球呈现为球体形态,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11.结合所学知识,赤道位置是指赤道所在的空间方位等,不是描述地球大小的数据,①错误;地球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可以描述地球的大小,②正确;地球公转轨道不能描述地球的大小,③错误;地球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可以描述地球的大小,④正确。故答案为:D。【答案】12.D13.D14.C【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解析】【点评】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过了漫长而艰苦的过程,从天圆地方,到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再到20世纪人类进入太空,通过人造卫星拍摄的照片确定了地球是一个球体。12.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过了漫长而艰苦的过程,从天圆地方,到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再到20世纪人类进入太空,通过人造卫星拍摄的照片确定了地球是一个球体;故答案为:D。13.人造卫星上的照片、站得高,看得远、和月食\等现象都能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而太阳的东升西落是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符合题意的是②③④,故答案为:D。14.地球的极半径是6357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故答案为:C。【答案】15.B16.B【知识点】地球仪【解析】【点评】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度数向东增大的是东经,0°经线是东经和西经的分界线;20°W和160°E两条经线划分了东西半球。15.由图可知,甲位于0°经线东侧,所以甲为东经,位于赤道北部,所以为北纬,所以经纬度为30°N,30°E;故答案为:B。16.经线指向南北,纬线指向东西,所以乙位于甲的西南方;故答案为:B。17.【答案】A【知识点】地理与生产建设【解析】【分析】“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描述的是在清明、谷雨两个节气时,进行麦子播种、大田作物种植等农业生产活动,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点评】天气和气候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农业生产包含耕种、播种、收获等农事活动。18.【答案】C【知识点】地理与风土人情;自然环境对民居、服饰、饮食、文化的影响【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是指不同地域上的人由于环境的不同、地理气候不同、生存方式不同,导致思想观念不同、人文历史不同、为人处事不同等,造成文化性格特征的差异。即在长期适应当地环境的过程中,人们形成了一定的生活习惯和方式。故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含义,理解解答即可。19.【答案】B【知识点】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解析】【分析】“坐地日行八万里”中的“坐地日行”是指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天;“八万里”是赤道的周长,为4万千米(8万里)。因此要想“坐地日行八万里”,只有在赤道上才可以实现。古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地球的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极半径是6357千米,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长21千米,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自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天(24小时),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20.【答案】A【知识点】南北半球的划分;高中低纬度地区的划分【解析】【分析】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分析北京的经纬度40°N ,位于北半球,中纬度,A正确,排除BCD。故答案为:A。【点评】南北半球划分:赤道(0°纬线)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纬度带划分:0°一30°为低纬度,30°一60°为中纬度,60°一90°为高纬度。21.【答案】B【知识点】南北半球的划分;高中低纬度地区的划分【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南极圈的纬度是66.5°S,是南纬度,因此位于南半球;位于60°-90°之间,属于高纬度。故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答案】22.D23.D24.D【知识点】东西半球的划分;纬线和纬度;南北半球的划分;经线和经度【解析】【点评】0°纬线是纬度的起始线,0°纬线向北叫北纬,用符号“N”表示;向南叫南纬,用符号“S”表示;0°经线是经度的起始线,向东向西各分180°,称作东经和西经,分别用字母“E”和“W表示。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指示东西方向的是纬线,纬线的度数叫纬度;指示南北方向的是经线,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 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纬度划分,0°~ 30°为低纬度地区,30° ~ 60°为中纬度地区, 60°~ 90°为高纬度地区。22.读图分析可知,丁点位于0°经线以东,是东经,因此经度是30°E;位于赤道以北,是北纬,因此纬度在30°N-60°N之间。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23.读图分析可知,丙点位于赤道以南,因此位于南半球;经度是60°W,位于20°W以西、160°E以东,属于西半球。没有海半球的说法。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24.读图分析可知,乙点位于赤道上,位于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上;纬度是0°,因此位于低纬度。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25.【答案】A【知识点】高中低纬度地区的划分;利用经纬网定向;五带划分【解析】【分析】读图分析可知,P岛为格陵兰岛,被北极圈穿过,大部分位于北极圈以北,因此大部分位于高纬度,北寒带。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度指示东西方向。因此可判断出P岛位于北美洲的东北方向。故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0°~ 30°为低纬度地区,30° ~ 60°为中纬度地区, 60°~ 90°为高纬度地区;23.5°N—23.5°S之间为热带,23.5°N—66..5°N之间为北温带,23.5°S—66..5°S之间为南温带,66.5°N—90°N之间为北寒带,66.5°S—90°S之间为南寒带。26.【答案】C【知识点】东西半球的划分【解析】【分析】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不是本初子午线和180°经线,而是20°西经和160°东经;20°W东边是东半球,西边是西半球;160°E东边是西半球,西边是东半球,故答案为:C。【点评】20°W和160°E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向东到160°E为东半球,20°W向西到160°E为西半球。赤道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27.【答案】B【知识点】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解析】【分析】地球仪上的经线可以画无数条,所有经线都连接南北两极,长度相等,每两条相对的经线组合成一个圆圈,B正确,AD错误;纬线是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向两极逐渐缩短,纬度越高,纬线长度越短,C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地球仪上的本初子午线是0°经线,是经度的起点线,东西经度的分界线;地球仪上的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长度相等;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形成一个经线圈,任何一个经线圈都能把地球平分为两个半球。28.【答案】A【知识点】经线和经度【解析】【分析】0°经线和180°经线是经度的分界线,0°经线向东到180°经线为东经度,0°经线向西到180°经线为西经度,故180°度经线的西侧是东经,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点评】经度的划分是以本初子午线(0°经线)为界,向东、向西各分作180°,向东增大为东经(E),向西增大为西经(W)。29.【答案】B【知识点】东西半球的划分;南北半球的划分;高中低纬度地区的划分【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及所学知识分析可知,该地纬度是50°N,是北纬度,因此位于北半球;位于30°-60°之间,因此属于中纬度;经度是90°E,位于20°W以东、160°E以西,属于东半球。故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与南北纬度的分界线是赤道(0°纬线),以北为北半球(北纬),以南为南半球(南纬);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30.【答案】A【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东西半球的划分【解析】【分析】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东西经的分界线是:0°和180°,日界线是180°,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0°,故选A。31.【答案】(1)①;②;③(2)①(3)15;东经【知识点】东西半球的划分;纬线和纬度;高中低纬度地区的划分;经线和经度【解析】【分析】(1)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三块阴影区域中,①位于0°-15°N之间,属于低纬度;②位于30°N-45°N之间,大部分位于中纬度;③位于60°N-45°N之间,大部分位于高纬度地区。 ①位于位于30°W-45°W之间,属于西半球;②位于0°-15°E之间,属于东半球;③位于15°W-30°W之间,跨东西半球。(2)读图分析可知,图中①、②、③三块阴影区所跨经纬度度数相同,其中①纬度最低,所在地区纬线最长,因此实际范围最大。(3)读图分析可知,三块阴影区域中,纬度都相差15度。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0°经线;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读图分析可知,②区域位于0°经线以东,属于东经。故答案为:(1)①;②;③;(2)①;(3)15;东经。【点评】纬度划分,0°~ 30°为低纬度地区,30° ~ 60°为中纬度地区, 60°~ 90°为高纬度地区。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人们把赤道定为0度纬线,向南向北各分为90度,在赤道以南的叫南纬(S),度数向南越来越大;在赤道以北的叫北纬(N),度数向北越来越大;人们把本初子午线定为0度经线,向东向西各分为180度,在0度经线以东的叫东经(E),度数向东越来越大;在0度经线以西的叫西经(W),度数向西越来越大。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弧线,也叫子午线,都是半圆形,指示南北方向,长度都相等;纬线是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都指示东西方向,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1)纬度划分,0°~ 30°为低纬度地区,30° ~ 60°为中纬度地区, 60°~ 90°为高纬度地区。由图可知,三块阴影区域中,位于低纬度的是①;大部分位于中纬度的是②;③大部分位于高纬度地区。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 ①位于西半球,②位于东半球,③跨东西半球。(2)三块阴影区所跨的经度度数和纬度度数一致,经线长度一致,但是纬线自赤道向两极递减,故三块阴影所表示区域的面积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①>②>③,实际范围最大的是①。(3)由图可知,三块阴影区域中,纬度相差15度,本初子午线,或称0°经线;从这条经线向东为东经,向西为西经,②区域位于0°经线以东,属于东经。32.【答案】(1)西经30°;北纬60°(2)东;东南(3)2;无【知识点】东西半球的划分;纬线和纬度;高中低纬度地区的划分;经线和经度;利用经纬网定向【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A点位于0°经线以西,是西经,因此经度是西经30°,即30°W;D点位于赤道以北,是北纬,因此纬度是 北纬60° ,即60°N。(2)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C点的经度是60°E,位于20°W以东到160°E,因此属于东半球。 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在经纬网地图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因此读图分析可知,B地位于A地的的东南方向。(3)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图中A、B、C、D四点中,BC都位于赤道,纬度是0°,因此位于低纬度;A位于30°N,位于中低纬度的分界线上;D位于60°N,位于中高纬度的分界线上;C同位。图中四点中,BC都位于赤道上,AD都位于赤道以北,位于北半球,因此无位于南半球的点。故答案为:(1)西经30°;北纬60°;(2)东;东南;(3)2;无。【点评】0°经线是经度的起始线,向东向西各分180°,称作东经和西经,分别用字母“E”和“W表示;0°纬线是纬度的起始线,0°纬线向北叫北纬,用符号“N”表示,向南叫南纬,用符号“S”表示。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到160°E是东半球,20°W以西到160°E是西半球。纬度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南北半球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1)0°经线是经度的起始线,向东向西各分180°,称作东经和西经,分别用字母“E”和“W表示;0°纬线是纬度的起始线,0°纬线向北叫北纬,用符号“N”表示,向南叫南纬,用符号“S”表示。据图可知,A点的经度是30°W,D点的纬度是60°N。(2) 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到160°E是东半球,20°W以西到160°E是西半球,C点的经度是60°E,处于东半球。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读图可知,B地位于A地的的东南方向。(3) 纬度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BC同位于赤道,纬度是0°,图中A、B、C、D四点中,位于低纬度的有2个,是B、C点。南北半球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图中A、B、C、D四点中,BC同位于赤道,AD都位于北半球,无位于南半球的点。33.【答案】(1)0°;低;有(2)23.5°;66.5°(3)有(4)66.5;高【知识点】纬线和纬度;高中低纬度地区的划分;经线和经度【解析】【分析】(1)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A地位于赤道,纬度是0°,因此属于低纬度;A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属于热带,有阳光直射的现象。(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北回归线的纬度是北纬23.5°,即23.5°N,是太阳直射点的最北界线;南极圈的纬度是南纬66.5°,即66.5°N。(3)五带中,有太阳直射的是热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北寒带和南寒带;无阳光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的是温带。(4)读图分析可知,B温度带的纬度范围是大于南纬66.5度,小于等于南纬90度,且有极昼、极夜现象,因此属于南寒带;B温度带位于60°~90° 之间,属于高纬度。故答案为:(1)0°;低;有;(2)23.5°;66.5°;(3)有;(4)66.5;高。【点评】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 为高纬度地区。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一年之中有阳光直射现象,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气候终年炎热;在北极圈以北为北寒带,南极圈以南为南寒带,寒带有极夜和极昼现象,气候终年严寒;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为北温带,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为南温带,温带一年中没有极夜和极昼现象,也没有阳光直射现象,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比热带少,比南寒带多,气候上的四季变化明显。(1)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 为高纬度地区,由图可知,A地位于赤道,纬度是0°,属于低纬度。图中A是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热带有阳光直射的现象。(2)北回归线是太阳直射点的最北界线,其度数为北纬23.5°,南极圈的纬度是南纬66.5°。(3)五带中,有太阳直射的是热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北寒带和南寒带;无阳光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的是温带。(4)由图可知,B是位于南极圈以南的南寒带,纬度范围是大于南纬66.5度,小于等于南纬90度;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 为高纬度地区,B温度带的纬度属于高纬度。1 / 1广东省中山市三鑫凯茵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9月随堂练习地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4七上·中山月考)地理是一门有趣的放眼世界的学科,下列与地理学习内容有关的名词是( )A.美国总统竞选 B.考C1驾照C.乐高玩具 D.摩羯台风登陆【答案】D【知识点】我们身边的地理【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 地理是一门有趣的放眼世界的学,我们的生产、生活都与地理密切相关,如摩羯台风登陆属于气象灾害,反映了地理与人们的关系。美国总统竞选、考C1驾照、乐高玩具都与地理无关。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地理学是一门研究人地关系的科学,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和区域性的特点。地理学从建立之初就强调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交叉。地理学初期的综合性来源于学科的多样化,但随着分支学科的深入发展,地理学越来越呈现出一种空心化的现象。要防止地理学空心化现象,最主要的是加强地理学的基础理论和方法研究,需要强调人地相互关系的耦合机制,充分体现地理学综合性的特点。(2024七上·中山月考)下图为太阳系部分行星公转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图中表示地球的是( )A.A B.B C.C D.D3.下列太空探索中属于中国太空探索成就的是( )A.1957年进入地球轨道的第一个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B.1969年第一次登上月球的“阿波罗11号”飞船C.1971年第一个空间站“礼炮1号”D.2022年“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航天员进驻空间站【答案】2.C3.D【知识点】太阳系与八大行星;中国太空探索的成就【解析】【点评】太阳系八大行星按离太阳由近到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是类地行星;火星、木星之间是小行星带;木星、土星是巨行星;天王星、海王星是远日行星。2.太阳系中,八大行星按照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由此可知,A水星、B金星、C地球、D火星、E木星、F土星、G天王星和H海王星,表示地球的是C,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3.A、“斯普特尼克 1 号” 是苏联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不是中国的太空探索成就,A错误;B、美国宇宙飞船“阿波罗11号”于1969年7月2日登上月球,B错误;C、人类第一个空间站“礼炮1号”是苏联首个太空站,C错误;D、2022 年 “神舟十五号” 载人飞船航天员进驻空间站,是中国的太空探索成就,D正确。故答案为:D。(2024七上·中山月考)人类自远古时代就对浩瀚的宇宙有着无尽的想象。随着对关键技术的持续攻关,中国逐步具备了全面的宇宙空间探索和应用能力。地球是目前已知宇宙中适合人类生存的唯一家园。下图示意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中国太空探索的部分方式。完成下面小题。4.下列关于地球的宇宙环境描述正确的是( )A.地球离太阳最近 B.地球属于太阳系C.地球不属银河系 D.地球不适合生存5.读图分析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地月系 太阳系 银河系 总星系B.总星系 银河系 太阳系 地月系C.太阳系 总星系 银河系 地月系D.总星系 太阳系 银河系 地月系【答案】4.B5.B【知识点】天体和天体系统;太阳系与八大行星【解析】【点评】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小行星带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类地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4.A、太阳系中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不是地球,A错误;B、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属于太阳系,B正确;C、阳系属于银河系,地球属于太阳系,所以地球也属于银河系,C错误;D、地球是目前已知宇宙中适合人类生存的唯一家园,是适合生存的,D错误。故答案为:B。5.析地球所处的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是地月系,较地月系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是太阳系,比太阳系再高一级的天体系统为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最高一级的天体系统为总星系,因此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B正确,排除ACD。故答案为:B。(2024七上·中山月考)世界最大有着“超级天眼”之称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位于我国贵州省。该望远镜可能搜寻到更多的奇异天体,用来观测河外星系脉冲星,探索宇宙起源和演化、星系与银河系的演化等,甚至可以搜索星际通信信号,开展对地外文明的探索。读图,完成下面小题。6.如果发现与地球类似的地外文明,其存在生命的自身条件可能是( )A.有适宜的温度和液态水B.有厚厚的大气层保护C.来自恒星的光照稳定D.与其他天体各行其道,互不干扰7.下列物体中,属于天体的是( )①太阳、月球、北极星②恒星、卫星、行星、彗星③火车、轮船、巨大岩石④马车、待发射火箭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6.A7.A【知识点】天体和天体系统;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解析】【点评】地球适宜人类生存的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适宜的大气层 :地球的大气层含有氧气等生物所需的元素,同时还能阻挡宇宙射线和有害物质,保护生命体。大气中的臭氧层可以阻挡紫外线的伤害,地磁场则能抵挡太阳风等宇宙射线的侵袭。 适宜的水资源 :地球表面约71%被海洋覆盖,同时还有河流、湖泊、冰川、地下水等多种形式的水资源。水是生命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也是生物体内许多生化反应的介质。 适宜的温度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使得地球表面保持适宜的温度,平均气温约为15℃,适合各种生命体的生存。 适宜的生态系统 :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包括各种陆生、水生、大气生物群落,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形成了适合人类生存的庞大生态系统。 适宜的地质结构 :地球的体积和地质活动形成了丰富的地貌和土壤类型,提供了人类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如矿物和燃料。 适宜的自转周期 :地球的自转周期适中,使得地球表面的热量不至于变化太大、太快,从而适宜生命体的存在。天体系统,是宇宙各星系的统称。宇宙间的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着的天体因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从而形成天体系统。万有引力和天体的永恒运动维系着它们之间的关系,组成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天体系统有不同的级别,按从低到高的级别,依次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和总星系。6.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自身条件包括:适宜的温度和液态水,利于生物的繁殖和生长。厚厚的大气层会减少星球表面获得的恒星热量,可能会影响行星的温度;稳定的光照条件并不是 存在生命的自身条件 ;与其他天体各行其道是星球存在生命的外部条件,并非其自身内部条件。故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7.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宇宙间的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着的天体因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从而形成天体系统。 ①太阳、月球、北极星 ; ②恒星、卫星、行星、彗星都属于天体。③火车、轮船、巨大岩石;④马车、待发射火箭都不属于天体。故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2024七上·中山月考)“好奇”号火星探测器确认火星上有适合生命存在的物质。分析检测显示,取出的岩石粉末含有黏土、硫酸盐和其他对生命非常关键的矿物成分。火星以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既稀薄又寒冷,下图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高分辨率照相机抓拍到的“公牛眼”状陨石坑和地球火星对比表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与日平均距离(百万千米) 质量 体积 大气密度 大气主要成分 表面均温(℃) 自转周期 公转周期地球 149.6 1.00 1.00 1.00 N2、O2 22 23时56分 1年火星 227.9 0.11 0.15 0.01 CO2 -23 24时37分 1.9年8.相对于地球来说,火星更易遭陨石袭击,其原因( )A.火星公转速度快 B.火星大气稀薄密度小C.火星更靠近小行星带 D.火星的宇宙环境不安全9.人类首选火星作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行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火星和地球一样被厚厚的大气层所包围,且大部分为氧气②火星上和地球上都有四季变化,且四季的长度完全一样③火星、地球自转周期比较适中④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8.B9.C【知识点】天体和天体系统;太阳系与八大行星【解析】【点评】地球适宜人类生存的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适宜的大气层 :地球的大气层含有氧气等生物所需的元素,同时还能阻挡宇宙射线和有害物质,保护生命体。大气中的臭氧层可以阻挡紫外线的伤害,地磁场则能抵挡太阳风等宇宙射线的侵袭。 适宜的水资源 :地球表面约71%被海洋覆盖,同时还有河流、湖泊、冰川、地下水等多种形式的水资源。水是生命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也是生物体内许多生化反应的介质。 适宜的温度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使得地球表面保持适宜的温度,平均气温约为15℃,适合各种生命体的生存。 适宜的生态系统 :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包括各种陆生、水生、大气生物群落,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形成了适合人类生存的庞大生态系统。 适宜的地质结构 :地球的体积和地质活动形成了丰富的地貌和土壤类型,提供了人类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如矿物和燃料。 适宜的自转周期 :地球的自转周期适中,使得地球表面的热量不至于变化太大、太快,从而适宜生命体的存在。8.根据材料信息分析可知:A.火星公转速度与地球近似,A不符合题意;B.火星表面的大气密度小,空气稀薄,外来天体闯入时,火星大气对火星的保护作用小,B符合题意;C.火星更靠近小行星带不是火星更易受陨石袭击的主要原因,主要是因为缺少大气层的保护,C不符合题意;D.火星的宇宙环境和地球一样安全,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9.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 人类首选火星作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行星 ,是因为:③火星、地球自转周期比较适中,昼夜温度变化不致于太大;④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地理环境比较接近。火星表面的大气比地球稀薄,且没有氧气;火星上和地球的公转周期不同,因此四季的长度不一样。故C③④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2024七上·中山月考)2023年9月21日下午,“天宫课堂”第四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下图为航天员拍摄的地球图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0.我国空间站每日绕地球运行16圈。通过航天员的连续观察,可以推测出地球的形状是( )A.球体 B.圆弧 C.椭圆 D.方形11.航天员在太空中能真切感受到地球的巨大,描述地球大小的数据有( )①赤道位置②平均半径③公转轨道④表面积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答案】10.A11.D【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大小【解析】【点评】由于受观测条件和科学技术的限制,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一麦哲伦环球航行一地球的卫星照片,后来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10.空间站每日绕地球运行,航天员从不同位置、角度连续观察地球,能看到地球是一个连续的曲面,且从太空视角看,地球呈现为球体形态,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11.结合所学知识,赤道位置是指赤道所在的空间方位等,不是描述地球大小的数据,①错误;地球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可以描述地球的大小,②正确;地球公转轨道不能描述地球的大小,③错误;地球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可以描述地球的大小,④正确。故答案为:D。(2024七上·中山月考)影片《流浪地球》在中国内地上映,该影片讲述了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寻找新家园的故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2.读图①至③,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依次是(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②①③ D.③②①13.生活中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是( )①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②月食 ③远处驶来的帆船 ④登高望远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4.关于图④地球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平均半径为 6378千米 B.表面积为 5.1平方千米C.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D.极半径是6371千米【答案】12.D13.D14.C【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解析】【点评】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过了漫长而艰苦的过程,从天圆地方,到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再到20世纪人类进入太空,通过人造卫星拍摄的照片确定了地球是一个球体。12.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过了漫长而艰苦的过程,从天圆地方,到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再到20世纪人类进入太空,通过人造卫星拍摄的照片确定了地球是一个球体;故答案为:D。13.人造卫星上的照片、站得高,看得远、和月食\等现象都能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而太阳的东升西落是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符合题意的是②③④,故答案为:D。14.地球的极半径是6357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故答案为:C。(2024七上·中山月考)地球仪是我们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下图为地球仪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甲点的经纬度位置是( )A.(30°N,30°W) B.(30°N,30°E)C.(30°S,30°W) D.(30°S,30°E)16.关于乙点位置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极圈上 B.位于甲点西南方C.位于西半球 D.位于北温带地区【答案】15.B16.B【知识点】地球仪【解析】【点评】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度数向东增大的是东经,0°经线是东经和西经的分界线;20°W和160°E两条经线划分了东西半球。15.由图可知,甲位于0°经线东侧,所以甲为东经,位于赤道北部,所以为北纬,所以经纬度为30°N,30°E;故答案为:B。16.经线指向南北,纬线指向东西,所以乙位于甲的西南方;故答案为:B。17.(2024七上·中山月考)“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反映的是( )A.农业生产 B.日常生活 C.风土人情 D.工业生产【答案】A【知识点】地理与生产建设【解析】【分析】“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描述的是在清明、谷雨两个节气时,进行麦子播种、大田作物种植等农业生产活动,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点评】天气和气候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农业生产包含耕种、播种、收获等农事活动。18.(2024七上·中山月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含义是( )A.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B.因地制宜,扬长避短C.在长期适应当地环境的过程中,人们形成了一定的生活习惯和方式D.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答案】C【知识点】地理与风土人情;自然环境对民居、服饰、饮食、文化的影响【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是指不同地域上的人由于环境的不同、地理气候不同、生存方式不同,导致思想观念不同、人文历史不同、为人处事不同等,造成文化性格特征的差异。即在长期适应当地环境的过程中,人们形成了一定的生活习惯和方式。故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含义,理解解答即可。19.(2024七上·中山月考)毛泽东诗词《七律二首·送瘟神》中有“坐地日行八万里”的句子,要做到“坐地日行八万里”,必须位于下列哪条线附近( )A.本初子午线 B.赤道 C.北回归线 D.日期变更线【答案】B【知识点】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解析】【分析】“坐地日行八万里”中的“坐地日行”是指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天;“八万里”是赤道的周长,为4万千米(8万里)。因此要想“坐地日行八万里”,只有在赤道上才可以实现。古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地球的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极半径是6357千米,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长21千米,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自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天(24小时),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20.(2024七上·中山月考)关于我国首都北京(40°N)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北半球,中纬度 B.位于南半球,中纬度C.位于北半球,低纬度 D.位于南半球,高纬度【答案】A【知识点】南北半球的划分;高中低纬度地区的划分【解析】【分析】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分析北京的经纬度40°N ,位于北半球,中纬度,A正确,排除BCD。故答案为:A。【点评】南北半球划分:赤道(0°纬线)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纬度带划分:0°一30°为低纬度,30°一60°为中纬度,60°一90°为高纬度。21.(2024七上·中山月考)南极圈(66.5°S)属于( )A.中纬度,南半球 B.高纬度,南半球C.高纬度,北半球 D.低纬度,南半球【答案】B【知识点】南北半球的划分;高中低纬度地区的划分【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南极圈的纬度是66.5°S,是南纬度,因此位于南半球;位于60°-90°之间,属于高纬度。故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2024七上·中山月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2.丁的经度或纬度正确的是( )A.90°S B.0° C.60°W D.30°E23.关于丙点的半球位置描述正确的是( )A.北半球 B.东半球 C.海半球 D.南半球24.关于乙点的纬度描述正确的是( )A.北纬 B.南纬 C.高纬度 D.低纬度【答案】22.D23.D24.D【知识点】东西半球的划分;纬线和纬度;南北半球的划分;经线和经度【解析】【点评】0°纬线是纬度的起始线,0°纬线向北叫北纬,用符号“N”表示;向南叫南纬,用符号“S”表示;0°经线是经度的起始线,向东向西各分180°,称作东经和西经,分别用字母“E”和“W表示。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指示东西方向的是纬线,纬线的度数叫纬度;指示南北方向的是经线,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 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纬度划分,0°~ 30°为低纬度地区,30° ~ 60°为中纬度地区, 60°~ 90°为高纬度地区。22.读图分析可知,丁点位于0°经线以东,是东经,因此经度是30°E;位于赤道以北,是北纬,因此纬度在30°N-60°N之间。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23.读图分析可知,丙点位于赤道以南,因此位于南半球;经度是60°W,位于20°W以西、160°E以东,属于西半球。没有海半球的说法。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24.读图分析可知,乙点位于赤道上,位于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上;纬度是0°,因此位于低纬度。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25.(2024七上·中山月考)读图,关于P岛的地理位置描述正确的是( )A.大部分位于高纬度,北寒带 B.位于北美洲的西南方向C.位于中纬度,北温带 D.位于北极圈以南【答案】A【知识点】高中低纬度地区的划分;利用经纬网定向;五带划分【解析】【分析】读图分析可知,P岛为格陵兰岛,被北极圈穿过,大部分位于北极圈以北,因此大部分位于高纬度,北寒带。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度指示东西方向。因此可判断出P岛位于北美洲的东北方向。故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0°~ 30°为低纬度地区,30° ~ 60°为中纬度地区, 60°~ 90°为高纬度地区;23.5°N—23.5°S之间为热带,23.5°N—66..5°N之间为北温带,23.5°S—66..5°S之间为南温带,66.5°N—90°N之间为北寒带,66.5°S—90°S之间为南寒带。26.(2024七上·中山月考)下列有关东西半球的描述,正确的是A. B.C. D.【答案】C【知识点】东西半球的划分【解析】【分析】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不是本初子午线和180°经线,而是20°西经和160°东经;20°W东边是东半球,西边是西半球;160°E东边是西半球,西边是东半球,故答案为:C。【点评】20°W和160°E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向东到160°E为东半球,20°W向西到160°E为西半球。赤道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27.(2024七上·中山月考)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每条经线都自成一个圆圈 B.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C.所有纬线长度都相等 D.地球仪上只能画360条经线【答案】B【知识点】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解析】【分析】地球仪上的经线可以画无数条,所有经线都连接南北两极,长度相等,每两条相对的经线组合成一个圆圈,B正确,AD错误;纬线是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向两极逐渐缩短,纬度越高,纬线长度越短,C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地球仪上的本初子午线是0°经线,是经度的起点线,东西经度的分界线;地球仪上的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长度相等;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形成一个经线圈,任何一个经线圈都能把地球平分为两个半球。28.(2024七上·中山月考)东经180°经线和西经180°经线实际上是应一条经线。180°度经线的西侧是( )A.东经 B.西经 C.北纬 D.南纬【答案】A【知识点】经线和经度【解析】【分析】0°经线和180°经线是经度的分界线,0°经线向东到180°经线为东经度,0°经线向西到180°经线为西经度,故180°度经线的西侧是东经,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点评】经度的划分是以本初子午线(0°经线)为界,向东、向西各分作180°,向东增大为东经(E),向西增大为西经(W)。29.(2024七上·中山月考)关于某地(50°N,90°E)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半球、北半球、高纬度 B.东半球、北半球、中纬度C.东半球、南半球、中纬度 D.西半球、北半球、低纬度【答案】B【知识点】东西半球的划分;南北半球的划分;高中低纬度地区的划分【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及所学知识分析可知,该地纬度是50°N,是北纬度,因此位于北半球;位于30°-60°之间,因此属于中纬度;经度是90°E,位于20°W以东、160°E以西,属于东半球。故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与南北纬度的分界线是赤道(0°纬线),以北为北半球(北纬),以南为南半球(南纬);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30.(2024七上·中山月考)小刘在世界地图里查到一个地方的经度是(20°W),这个地方正好处于( )A.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B.东西经分界线C.日界线 D.南北半球的分界线【答案】A【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东西半球的划分【解析】【分析】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东西经的分界线是:0°和180°,日界线是180°,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0°,故选A。二、综合题(3小题,共40分)31.(2024七上·中山月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三块阴影区域中,位于低纬度的是 ,大部分位于中纬度的是 ,跨东西半球的是 ;(2)三块阴影区域,实际范围最大的是 ;(全部填写序号)(3)三块阴影区域中,纬度相差 度,②区域位于0°经线以东,属于 (东经/西经)。【答案】(1)①;②;③(2)①(3)15;东经【知识点】东西半球的划分;纬线和纬度;高中低纬度地区的划分;经线和经度【解析】【分析】(1)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三块阴影区域中,①位于0°-15°N之间,属于低纬度;②位于30°N-45°N之间,大部分位于中纬度;③位于60°N-45°N之间,大部分位于高纬度地区。 ①位于位于30°W-45°W之间,属于西半球;②位于0°-15°E之间,属于东半球;③位于15°W-30°W之间,跨东西半球。(2)读图分析可知,图中①、②、③三块阴影区所跨经纬度度数相同,其中①纬度最低,所在地区纬线最长,因此实际范围最大。(3)读图分析可知,三块阴影区域中,纬度都相差15度。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0°经线;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读图分析可知,②区域位于0°经线以东,属于东经。故答案为:(1)①;②;③;(2)①;(3)15;东经。【点评】纬度划分,0°~ 30°为低纬度地区,30° ~ 60°为中纬度地区, 60°~ 90°为高纬度地区。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人们把赤道定为0度纬线,向南向北各分为90度,在赤道以南的叫南纬(S),度数向南越来越大;在赤道以北的叫北纬(N),度数向北越来越大;人们把本初子午线定为0度经线,向东向西各分为180度,在0度经线以东的叫东经(E),度数向东越来越大;在0度经线以西的叫西经(W),度数向西越来越大。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弧线,也叫子午线,都是半圆形,指示南北方向,长度都相等;纬线是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都指示东西方向,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1)纬度划分,0°~ 30°为低纬度地区,30° ~ 60°为中纬度地区, 60°~ 90°为高纬度地区。由图可知,三块阴影区域中,位于低纬度的是①;大部分位于中纬度的是②;③大部分位于高纬度地区。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 ①位于西半球,②位于东半球,③跨东西半球。(2)三块阴影区所跨的经度度数和纬度度数一致,经线长度一致,但是纬线自赤道向两极递减,故三块阴影所表示区域的面积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①>②>③,实际范围最大的是①。(3)由图可知,三块阴影区域中,纬度相差15度,本初子午线,或称0°经线;从这条经线向东为东经,向西为西经,②区域位于0°经线以东,属于东经。32.(2024七上·中山月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A地的经度是 ,D地的纬度是 。(2)C地处于东西半球中的 半球,B地位于A地的 方向。(3)4个点中,位于低纬度的有 (1或2)个点, (有或无)位于南半球的点。【答案】(1)西经30°;北纬60°(2)东;东南(3)2;无【知识点】东西半球的划分;纬线和纬度;高中低纬度地区的划分;经线和经度;利用经纬网定向【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A点位于0°经线以西,是西经,因此经度是西经30°,即30°W;D点位于赤道以北,是北纬,因此纬度是 北纬60° ,即60°N。(2)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C点的经度是60°E,位于20°W以东到160°E,因此属于东半球。 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在经纬网地图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因此读图分析可知,B地位于A地的的东南方向。(3)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图中A、B、C、D四点中,BC都位于赤道,纬度是0°,因此位于低纬度;A位于30°N,位于中低纬度的分界线上;D位于60°N,位于中高纬度的分界线上;C同位。图中四点中,BC都位于赤道上,AD都位于赤道以北,位于北半球,因此无位于南半球的点。故答案为:(1)西经30°;北纬60°;(2)东;东南;(3)2;无。【点评】0°经线是经度的起始线,向东向西各分180°,称作东经和西经,分别用字母“E”和“W表示;0°纬线是纬度的起始线,0°纬线向北叫北纬,用符号“N”表示,向南叫南纬,用符号“S”表示。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到160°E是东半球,20°W以西到160°E是西半球。纬度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南北半球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1)0°经线是经度的起始线,向东向西各分180°,称作东经和西经,分别用字母“E”和“W表示;0°纬线是纬度的起始线,0°纬线向北叫北纬,用符号“N”表示,向南叫南纬,用符号“S”表示。据图可知,A点的经度是30°W,D点的纬度是60°N。(2) 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到160°E是东半球,20°W以西到160°E是西半球,C点的经度是60°E,处于东半球。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读图可知,B地位于A地的的东南方向。(3) 纬度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BC同位于赤道,纬度是0°,图中A、B、C、D四点中,位于低纬度的有2个,是B、C点。南北半球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图中A、B、C、D四点中,BC同位于赤道,AD都位于北半球,无位于南半球的点。33.(2024七上·中山月考)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A地的纬度是 ,属于 (高、中、低)纬度, (有/无)阳光直射。(2)北回归线的纬度是北纬 ,南极圈的纬度是南纬 。(3)北寒带 (有/无)极昼极夜现象。(4)B温度带的纬度范围是大于南纬 度,小于等于90度,属于 (高、中、低)纬度。【答案】(1)0°;低;有(2)23.5°;66.5°(3)有(4)66.5;高【知识点】纬线和纬度;高中低纬度地区的划分;经线和经度【解析】【分析】(1)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A地位于赤道,纬度是0°,因此属于低纬度;A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属于热带,有阳光直射的现象。(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北回归线的纬度是北纬23.5°,即23.5°N,是太阳直射点的最北界线;南极圈的纬度是南纬66.5°,即66.5°N。(3)五带中,有太阳直射的是热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北寒带和南寒带;无阳光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的是温带。(4)读图分析可知,B温度带的纬度范围是大于南纬66.5度,小于等于南纬90度,且有极昼、极夜现象,因此属于南寒带;B温度带位于60°~90° 之间,属于高纬度。故答案为:(1)0°;低;有;(2)23.5°;66.5°;(3)有;(4)66.5;高。【点评】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 为高纬度地区。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一年之中有阳光直射现象,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气候终年炎热;在北极圈以北为北寒带,南极圈以南为南寒带,寒带有极夜和极昼现象,气候终年严寒;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为北温带,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为南温带,温带一年中没有极夜和极昼现象,也没有阳光直射现象,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比热带少,比南寒带多,气候上的四季变化明显。(1)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 为高纬度地区,由图可知,A地位于赤道,纬度是0°,属于低纬度。图中A是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热带有阳光直射的现象。(2)北回归线是太阳直射点的最北界线,其度数为北纬23.5°,南极圈的纬度是南纬66.5°。(3)五带中,有太阳直射的是热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北寒带和南寒带;无阳光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的是温带。(4)由图可知,B是位于南极圈以南的南寒带,纬度范围是大于南纬66.5度,小于等于南纬90度;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 为高纬度地区,B温度带的纬度属于高纬度。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广东省中山市三鑫凯茵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9月随堂练习地理试题(学生版).docx 广东省中山市三鑫凯茵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9月随堂练习地理试题(教师版).docx